?

宿遷特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謀劃芻議*

2021-01-05 05:29蔡兆銀蔡潤民
江蘇地方志 2020年6期
關鍵詞:宿遷大運河運河

◎蔡兆銀 蔡潤民

(江蘇宿遷223800)

提 要:宿遷市是江蘇省唯一擁有“大運河三個歷史階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針對大運河宿遷段的文化內涵,文章提出宿遷段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破題的四點設想:圍繞水工文化,建設水利遺址大公園;圍繞漕運文化,開辟大運河體驗旅游線;圍繞安瀾文化,打造祈福博愛新高地;圍繞戲曲文化,提升非遺資源附加值。

大運河江蘇段全長690公里,流經8個設區市、37個縣(市、區),共有7個遺產區、28個遺產點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宿遷作為年輕的設區市,是唯一擁有大運河三個歷史階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兩岸遺產眾多,雖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只有一點一段(即乾隆行宮、41公里中運河宿遷段),但內涵豐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圍繞水工文化,建設水利遺址大公園

宿遷地處淮河水系中尾、沂沭泗水系下游,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大水年份,承接淮河上中游15.8萬平方公里和沂、沭、泗河上中游5.8萬平方公里洪水匯集下泄,自古以來就是洪水走廊,歷史上宿遷縣治曾因洪水而三遷,域內居民更是深受其害。與洪水作斗爭,興利除害,從沒有停止過。

中運河宿遷段水利樞紐工程示意圖

歷史上,聞名于世的超級水利工程浮山堰、高家堰、歸仁堤、中運河等,都在這塊土地上,都有宿遷先民的貢獻。在黃河侵泗奪淮的661年間,清江浦以北的京杭運河,受黃河改道影響,迂緩難行,非常危險,斷纜沉舟事故經常發生。因此,明清時期商人行旅凡是由南向北的,一般都是到清江浦石碼頭舍舟登陸,北渡黃河,到王家營換乘車馬;而由北向南者,則到王家營棄車馬渡黃河,至石碼頭登舟揚帆。所以石碼頭、王家營為“南船北馬”的交會之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宿遷中運河開通后,黃運分立,避黃濟運,原經宿遷西向的“通京大道”改由永濟橋向北、直插山東郯城進京,“南船北馬”交會之地由淮安北移宿遷。河道總督靳輔上任后常駐宿遷治河工地,可以說,“南船北馬”的機關設在淮安,但運河水利工程多在宿遷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宿遷域內開展了導沂整沭工程和18.4公里的駱馬湖南大堤筑堤工程。為了改變蘇北貧窮落后的面貌,江蘇省委、淮陰地委提出旱改水。為了解決水源,1958年宿遷縣委作出戰略決策,把駱馬湖季節湖改為常年蓄水的水庫。之后在“農業學大寨”中,大力興修水利,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建成宿遷“大控制”工程、皂河水利樞紐、嶂山水利樞紐、劉老澗水利樞紐、泗陽水利樞紐;建成宿遷來龍灌區、皂河灌區、船行灌區,泗陽眾程灌區、運南灌區,沭陽沂北灌區、柴塘灌區。

水工文化是宿遷112公里大運河(中運河)的典型特征。在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宿遷境內留下了眾多的水工遺存,其中水道8項:清代中運河宿遷段、元明黃河故道(古泗水)宿遷段、隋唐大運河之通濟渠(老汴河)泗洪段、龍窩塘、龍門口、六塘河、伍家溝、崇河;水源工程2項:洪澤湖、駱馬湖;水利工程設施8項:浮山堰、歸仁堤、駱馬湖大堤、皂河水利樞紐工程、宿遷水利樞紐工程、嶂山水利樞紐工程、劉老澗水利樞紐工程、泗陽水利樞紐工程;航運工程設施2項:皂河老船閘、劉老澗老船閘;運河設施和管理機構遺址3項:順河大營、林家莊大營、關壩臺。

在同大自然的抗爭中,宿遷人民也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在工作中表現為窮辦苦干,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了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始終有一股勁——上下一致的沖天干勁,有一種精神——永不滿足、勇于探索、敢于爭先的精神。河工的磨難,水工的智慧,造就了“負重拼搏、團結奮進、雷厲風行、爭先創新”的宿遷精神。建設水利遺址大公園,就是要體現這種精神,發揚這種精神,傳承這種精神。

建設水利遺址大公園,首先要樹立樣板。2014年,宿豫區啟動建設水利遺址公園,以井頭翻水站為依托,利用舊機房建成800平方米的水利博物館,遺址公園地處駱馬湖、六塘河口,宿遷船閘東、運東灌溉總渠首,片區水面交織、河網交錯,亦是清朝永濟橋遺址所在,周邊還有人防訓練基地、徐海蚌地區紅十五軍三師紀念園、宿遷唯一的動物園,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應系統謀劃、科學規劃、提高站位,建設宿遷水工科技展示體驗園,提升改造宿遷水利博物館,挖掘復建72孔永濟橋,再現當年“淮北大寨”的壯麗畫卷。

其次,要保護水工遺存。設立地理標識,劃定保護范圍,建立保護制度,明確責任主體。成熟一個開發一個。宿遷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基礎研究還沒有跟上,當務之急是要抓好保護,善于留白,不能搞破壞性開發。要在基本情況清楚、基礎研究扎實、考古挖掘成熟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盲動,不冒進,全市一盤棋,統籌推進,系統建設,突出保護,合理利用。要杜絕各自為政,各行其是;要在全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框架下,圍繞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理念去思考、去規劃、去建設。

繁忙的宿遷中運河水運交通樞紐

二、圍繞漕運文化,開辟大運河體驗旅游線

大運河的開辟,目的是為了運輸,而漕運本義即水路運輸。漕運為中國歷朝歷代所重視,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管理體系。漕運用的船叫漕船,漕船運載的糧、米,叫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官兵和民工叫漕軍、漕丁和漕夫。

漕糧主要產于江浙地區。唐時建都長安,漕運干線由揚州經邗溝至楚州,再經淮河、通濟渠、黃河、洛水等河道,由東往西轉運長安。

元代建都北京,漕糧以海運為主。由于船小、無機械動力,海運風險大,遂把漕運目光轉向黃淮海東部平原上南北水系。明永樂年間,工部尚書宋禮奉命重開會通河。宋禮用汶上“老人”白英之策,建成南旺分水工程,使汶水“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改善了山東段運河的通航條件。之后海運停止,漕運全由運河承擔,大運河便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清康熙六年(1667)14歲的康熙皇帝親政。當年,黃、淮(洪澤湖)運并決,沿線下游州縣,盡成澤國,漕運中斷,御案上堆滿了各地的災報,京師陷入混亂和恐慌之中。多年之后,康熙回憶說:“朕自聽政以來,以三藩、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盵1]河務是為了漕運,朝廷用度、官俸兵餉、百姓生計都要靠南方漕運,平三藩也要有糧草作保障,可見漕運的重要性。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為了鞏固和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建立衛所制度,以軍隸衛,軍戶世襲,寓兵于農,守屯結合?!按笾鲁苫觊g,內河運軍共121衛、22所,人數約12萬人,漕船1.1萬余艘,每年運送漕糧400萬石”。[2]清乾隆中后期衛所長期保持44衛、12所,其中江蘇有10衛。和民運相比,軍隊更有紀律 ,漕糧更有保障。加上民船民夫,數十萬軍民分布于千里運河之上,“隨幫有備,到處皆兵。無事則為鳴榔擊楫之夫,有事則為荷戈挽強之眾,無論漕糈永保,而折沖亦有賴矣?!盵3]

每船配以10名運丁,1人領運,9名水手協同挽運。每年萬余艘漕船正常行駛在千里運河之上,再加上民間商船,千帆競發,一派繁榮景象。明清官府為了鼓勵漕運,允許漕船沿途招攬貨源,代客運輸大宗貨物,往來貿易,加速了商品流通。南來北往,上百萬軍民從事運事,促進了東西南北人口流動。南船北馬,帶來了衣著穿戴、飲食習慣、風土人情的碰撞和交流,促進了文化融合、民族融合。

自古以來,宿遷都是運河繞不開的交通樞紐。明洪武四年(1371),為防御倭寇,明朝頒布“海禁令”禁止海運,使得內河漕運更加繁忙。宿遷作為漕運最重要的樞紐地帶之一,匯聚了南來北往的各路商人,南北文化在此交融。明成化年間,閩南商人大量匯集宿遷,福建湄洲人始建娘娘廟;清康熙年間,福建商人按“廟館合一、人神共處”的規制,興建閩商會館、天后宮,作供奉祭祀、商旅客棧之用,媽祖文化遂在宿遷落地生根、廣為傳播,泗陽縣城2014年新建成的媽祖文化園就是歷史的見證,媽祖文化成為宿遷漕運文化的一個縮影。加之歷史上宿遷的行政區劃不斷變更,南北各種文化的滲入,形成了宿遷開放包容的文化特質。比如,漢語要表達“OK”(好)這個意思,從全國來看,主要用“管、行、好、中”這四個字,如山東一帶用“管”,河南一帶用“中”,但在宿遷這四個字通行通用;風俗方面,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朋友都可以在宿遷找到自己家鄉的影子。

2019年11月底,宿遷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會組織成員到大運河北線濟寧、聊城、滄州等地考察,濟寧以北運河斷流斷航,當地人羨慕宿遷112公里運河水長流,船棹游,那是文化在流淌。而我們卻習以為常。我們習慣行走在兩岸看運河。建議在宿遷開辟項王故里到皂河乾隆行宮的水上旅游線,出行坐慣汽車、高鐵、飛機的人們,坐一坐旅游船,從水上欣賞一下大運河沿線風景,體驗一次乘船的慢生活,然后由河入湖(駱馬湖),換乘快艇,飽覽大湖風光,品嘗湖鮮美酒,再登上三臺山花海衲田,看不一樣的詩和遠方。換個視角看宿遷,要求我們要優化城市天際線,美化濱河建筑立面,豐富沿岸景觀層次,建設游船碼頭、生態騎行車道和人行步道等休閑慢道系統,配套建設一批養老基地、旅游民宿和特色小鎮。把大運河宿遷段嘗試作為一個大遺址、線狀遺產進行活化,努力打造一個世界遺產的黃金旅游線。

2020年9月底,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進程中的標志工程——宿遷中心城區運河灣公園正式開園。運河灣公園設計“以河為線,遺址為點,以點串線,以線帶點,展運河文化”。公園建筑以運河漕運船為靈感,整體建筑呈船形駛向運河,引領宿遷“新運河時代”。整體空間布局上,體現了沿岸地區的人文特色和歷史風貌。南面為綠化公園,北邊建設有城市運河記憶館、靳輔廣場、蘇玻廣場、城市陽臺、游客服務中心等游憩服務建筑,集文化、藝術、觀賞、休閑為一體,體現了運河灣雄壯獨特的特色景觀。

三、圍繞安瀾文化,打造祈福博愛新高地

安瀾文化的代表建筑——敕建安瀾龍王廟,位于宿遷市區西北20公里處皂河鎮。始建于清順治年間,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建,雍正五年(1727)重修后命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該廟東北瀕京杭大運河,與駱馬湖毗鄰,南臨黃河故道,占地2.2公頃,總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院九進,有殿閣亭臺20多處。歷史上皂河是水陸交通要道,也是洪水走廊,黃河曾在這里多次決口。這是清代皇帝為祈求龍王安瀾息波、消除水患而建的祭祀建筑,因乾隆帝下江南駐蹕于此,故俗稱乾隆行宮。清康熙、乾隆兩帝南巡曾到龍王廟祭祀或遣官祭祀。經文物專家考證,這是全國眾多龍王廟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千里運河線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北方官式古建筑群。200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宿遷皂河敕建安瀾龍王廟

大王廟也是安瀾文化的典型建筑,宿遷城區就有四處,一處在舊城的東隅、中渡口偏南,有西大殿三間,磚木結構,有山門配屋,占地300多平方米,現無跡可尋。第二處在舊城東南隅、中運河西堤上,宿關以北,大門向東,面對運河,正殿三間,頗為高大,北屋三間為觀音殿,南屋四間為客堂和居室,大門三間,中間走道,兩邊為耳房?,F在建筑還在,香火很旺。第三處在舊城的西南隅、古黃河東堤下,稱為金龍四大王廟,正殿有大王塑像,東西面均有配屋,大門有門樓走道,占地約1000平方米,早已無跡可尋。此外舊城西北隅還有中天王廟。泗陽舊城楊工堤上,也有大王廟。大王廟里一般供奉著當年治河(水)有功的官員,還有依據民間傳說衍化而來的水神、河神?,F存宿遷大王廟主祭鄭緒、靳輔等人。明清時期,大運河是南北漕運、民運的通道,往來船只眾多,遇到各種風險在所難免,在對大自然災害無能為力的情況下,人們往往祈求神佑,自然而然,過往船只路過大王廟,皆要燒香祭拜,乞求平安。

天后宮,又稱閩商會館。宿遷城里有一處,在新盛街北首,由福建商人共建,館內有天后宮殿,奉祀媽祖神。泗陽縣眾興鎮西騾馬街也有一處天后宮,規模宏敞,殿宇輝煌,現擴建成媽祖文化園。閩商通過行運,來到宿遷,建宮供奉海神,求得水運暢通,平安無事,同時也是商旅歇腳、聚會之所。

除了上述龍王廟、大王廟、天后宮等帶有明顯水運大運河特征遺存以外,宿遷境內眾多寺廟也反映了先民在長期同大自然抗爭中生存的艱辛和無奈。據舊志記載,民國時期宿遷縣城區就有寺廟道觀61處之多,運河沿線的泗陽縣城亦有40多處。如此多的寺廟、道觀、壇閣,方便了船民就近祭拜。晨鐘暮鼓響,經聲佛號揚。

眾多的寺廟道觀中,數極樂律院名氣最大,香火更旺。極樂律院始建于唐代,原名馬神廟,大詩人李白曾游歷駐院較長時間。明崇禎十七年(1644)改名極樂庵。因庵內第一代當家和尚法號“占一”,是釋氏五派之一的“律”派,因而命名為“極樂律院”。清末江浙一帶流行“上有五臺山,下有極樂庵”。是西藏黃教喇嘛正宗。清光緒年間,該院獲皇帝加封,賜《藏經》一部,并賜封號為“敕賜極樂律院”。廟宇建筑宏偉,殿宇樓臺櫛比。寺廟鼎盛時曾占地數十畝,房屋近千間,常住僧眾六七百人,廟產土地上千頃。

在宿遷大地,特別是運河兩岸,無論是儒學院閣還是道家道觀,無論是佛家寺廟還是八方會館,無論是基督教堂還是回民清真寺,三千界往來香客都能找到精神寄托、心靈家園。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謴鸵恍┳诮虉鏊?,體現多元文化在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現代融合,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多年來,宿城區已復建真如禪寺(南大寺)、前大庵,整修基督教堂;宿豫區已重建來龍庵、三臺山廟宇;泗陽縣已建設媽祖文化園、泗水閣。宿遷市區的極樂律院部分建筑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下一步應復建極樂律院,恢復它往日的雄風,從文化視角建設好新盛街歷史文化街區。

四、圍繞戲曲文化,提升非遺資源附加值

宿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據普查,共有16類、1648項。據2018年統計,宿遷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2項,省級非遺項目21項,市級非遺項目91項,縣(區)級非遺項目314項。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傳承人1人,省級非遺代表傳承人15人,市級非遺代表傳承人261人。下面采擷市級以上戲劇、曲藝、舞蹈中與大運河有關的內容介紹如下。

2014年11月,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有宿遷市洪澤湖漁鼓和泗州戲兩項。據《中國舞蹈志·江蘇卷》記載:“漁鼓源于滿族人的風俗——跳神。后來隨著南北文化的交流,傳至洪澤湖一帶,成為湖區漁民驅邪、敬湖神、保佑豐收的民俗?!鼻迥按蚨斯摹倍κ?,凡漁民續家譜、祭祀、開捕、燈會時都要設壇舉行“打端鼓”活動,其活動地點全部在湖上,用幾條或數十條大船在湖中連成一個湖上大舞臺,一般要演三到五天時間。后來,湖區藝人對打端鼓的舞姿增加了勞動模擬,“端鼓舞”隨之改稱“洪澤湖漁鼓”,演出場地也增加陸地舞或廣場表演。表演時藝人左手端單面羊皮鼓,右手執細竹簽,在掛滿神像和驅鬼符的神壇上邊敲鼓、邊說唱,說唱中跳著舞蹈動作。主要曲目有《釣金龜》《劉文龍趕考》《唐王宮中許愿》《唐玄奘西天取經》等10多部。洪澤湖漁鼓的表演,除了音樂舞蹈、有說有唱之外,在其神壇(舞臺)背景布置上離不開繪畫、刻紙,舞蹈動作有武術、有雜技,是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

泗州戲,流布于淮河流域,泗洪被定為代表地區,由太平調和獵戶腔加工形成拉魂腔,清道光年間粗具戲曲雛形,多在相會、廟會演出。演員不受清規戒律約束,可盡情發揮各自特長,特別是女聲唱腔,委婉盡致,尾聲翻高,時而輕撥心弦,時而動人心魄。表演以民間舞蹈“壓花場”為基礎,創出許多獨特身段和步法,美不勝收而極富鄉土氣息??谷諔馉幤陂g,淮北行署多次組織泗州戲藝術集訓,先后排演了《勸夫從軍》《送子參軍》等現代劇,陳毅、彭雪楓等新四軍領導,在泗洪時都很愛看泗州戲。20世紀50年代,泗州戲首次赴京演出,郭沫若稱贊為“淮北人民的一枝花”。梅蘭芳稱贊泗州戲中的“壓花場”這一舞蹈動作,在全國300多個地方劇種中不曾看到過,說它是藝術結晶,值得學習。

拉魂腔名為賣藝實為運河沿線乞討的曲藝種類,與鳳陽花鼓異曲同工,來到一個村莊站在一戶人家門口,成串的吉利詞,加上蒼涼的“拉魂腔”,男人聽了笑容澀澀,女人聽了心里酸酸。柳琴戲的“拉魂腔”色彩最濃。清乾隆年間,民間藝人劉永富以自制兩弦土琵琶在皂河街演唱“拉魂腔”養家糊口,乾隆皇帝下江南,駐蹕皂河龍王廟,聽過“拉魂腔”很高興,賞銀百兩。后名聲日隆,逐漸擴展到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從此柳琴戲就在宿遷扎了根?,F在,游客聽一曲皂河龍王廟古戲臺上演的柳琴戲,成為游覽乾隆行宮的標配。

蘇北琴書也稱宿遷琴書,說唱并重,道具只有墜胡、揚琴、木板,老百姓稱之為“唱揚琴”。清同治年間,皂河鎮琴書藝人李義成,方圓數百里享有盛名,先后收徒百余人。20世紀50年代全國曲種普查發現,山東琴書、安徽琴書、徐州琴書的傳承譜系,都可追溯至李義成。蘇北琴書的看家劇目《打蠻船》,是根據發生在宿遷東關口運河上的真實事件編演的。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湖南道運糧官羅恒太押漕糧進京,一路上販賣私鹽,買賣民女,坑害百姓?;爻探浬綎|臨清,正值此處大災荒,羅買了災民劉瑞蓮。官船行至宿遷縣,??吭跂|關口,恰逢劉瑞蓮胞兄劉奉先遠行至此。奉先認出胞妹,愿出錢贖回,羅拒不答允,宿遷好漢王三楞打抱不平,聯絡數百人,義憤填膺,痛打官船,救出船上被買民女?!洞蛐U船》被李義成演唱得聲情并茂,豪氣沖天,轟動三省,常演不衰,并相繼被移植到呂劇、花鼓戲及河南墜子、太平調等曲目中去?!皬乃捱w、到窯灣,運河之上放眼看,桅如林,帆連帆,到處都是蠻子船……”

省級非遺項目——大興旱船,最能說明宿遷人與水的愛恨情仇。旱船以竹竿、篾片、彩布、紙花等材料扎制而成,下有船體,上有“船亭”。一男一女配合演出,女的亭內手提船體,邊舞邊唱地方小調,稱“船芯子”;男的在船邊撐著竹竿,邊舞邊用方言說快板,稱“篙拐子”。伴舞者少則三四人、多則七八人,“樂隊”三五人,分別拉二胡、四胡,敲鑼鼓、瓷碟。每逢春節拜年、廟會,都有旱船表演。

宿遷市2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還有淮紅戲、淮海戲、蘇北大鼓、童子戲、丁嘴跑驢、天崗鑼鼓、霸王鑼鼓、項羽傳說、虞姬傳說等,哪一項都能說上三天三夜、唱它個十天半個月。這是大運河遺產,是大運河帶給宿遷人的饋贈。沒有大運河帶來的便利、南北文化交流,這些非遺可能不存在或者不會像今天這樣發展成熟、流傳深遠。

大運河宿遷段,雖然歷史上作為洪水走廊,留下的顯性建筑遺產不多,但隱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這些遺產加以挖掘整理、傳承光大,對提高宿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影響力和首位度,都是不可或缺的?,F在市、縣(區)兩級政府都設立了文化獎補資金,應該把非遺項目,特別與大運河有關的戲曲種類和節目,列為重點扶持項目,加大投入資金,用“真金白銀”支撐它們發展壯大。具體說,項王故里要利用琴書、大鼓、淮紅戲等形式把《霸王別姬》《鴻門宴》等傳統劇目演好、演精,成為景區品牌游覽項目。同時,要圍繞項羽故事、虞姬傳說開發新的劇目;安瀾龍王廟要利用古戲臺,唱好拉魂腔,唱響柳琴戲;東關口、新盛街等文化歷史街區要開發新品種、新劇目,經濟搭臺,文化唱戲,文旅融合,做大運河文化產業。

猜你喜歡
宿遷大運河運河
《不忘初心》(書法)
獨占鰲頭的運河傳奇
續寫千年大運河的精彩故事
大運河,行走山東
文化,讓運河“活”起來
大運河,流淌2500年的中華智慧
宿遷姑娘登上珠穆朗瑪峰
銀河哪比運河鄉——《詩詠運河》讀后感
大運河:最后的絕唱
運河博物館:講述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