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麗李子淵仿造潤州甘露寺

2021-01-05 05:29◎裴
江蘇地方志 2020年6期
關鍵詞:高麗李子朝鮮

◎裴 偉

(鎮江市教育局,江蘇鎮江212001)

到北固山,使我們想起了另一段中朝友誼的佳話。朝鮮李氏王朝前期有一個名叫李子淵的王族中人,于元朝末年來過鎮江,登甘露寺,愛江山勝致,回國以后,他約了三位老人在朝鮮全境尋覓與北固山相似的甘露寺,經過六年……最后找到了大同江畔的牡丹峰,儼然是鎮江的北固山飛到了大同江邊的平壤城。

這段話來自王驤等編著的《鎮江史話》(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材料源于姚荷生《鎮江的名勝古跡》(江蘇人民出版社,1957年)。姚荷生(1915—1998)是鎮江人,醫學家,曾任鎮江的大眾日報社社長,但他沒有提供李子淵來潤州的出處。

一、中國文獻中關于“李子淵來潤州”的記錄

在中國,“李子淵來潤州”的最早記錄見明代佚名《朝鮮志》:

五鳳峰,在開城府。峰下有寺名曰甘露。高麗李子淵入元朝,登潤州甘露寺,愛湖山勝致,謂從行三老曰:“肅宜審視形勢載胸臆間?!奔斑€,與三老約曰:“天地間,凡有形者,無不相似,況我國山川清秀,其形勢豈無與京口相近者乎。汝宜以扁舟短棹,無遠不尋,當以十年為期?!比显弧拔ā?。凡六涉寒暑,始得之于府城西湖。潤州甘露寺雖美,但營構繪飾之工特勝耳。至于天作地生,自然之勢,殆未及此。凡樓閣池臺之制度,一仿潤州。

浙江歸安慎懋賞(約1531—約1605)輯錄《四夷廣記》(《玄覽堂叢書續集》,初刻于萬歷七年,常熟趙琦美增補)“朝鮮山川”載:

五鳳峰在開城府,峰下有寺名曰甘露。高麗李子淵入元朝,登潤州甘露寺,愛湖山勝致,謂從行三老曰:“天地間,凡有形者,無不相似,況我國山川清秀,其形勢豈無與京口相近者乎。汝宜以扁舟短棹,無遠不尋,當以十年為期?!比显晃?。凡六涉寒暑,始得之于府城西湖。

此后,長洲(今蘇州)陳仁錫(1581—1636)在《陳太史無夢園初集》(明崇禎六年張一鳴刻本)卷三十一“北固山記跡”中收錄的文字同上《朝鮮志》,卻未注明出處。

《欽定四庫全書·朝鮮志》相關記載

清陳夢雷輯、蔣廷錫??敝鼐幍摹稓J定古今圖書集成》(雍正四年內府銅活字印本)“方輿匯編·職方典”卷740“鎮江府部紀事二”載:

高麗李子淵入元朝,登潤州甘露寺,愛江山勝致。及還,與從行三老六涉寒暑,擇形勝與京口相近者,凡樓閣池臺,一仿潤州。

清代《康熙丹徒縣志》《光緒丹徒縣志》均同上文。

以上應是《鎮江的名勝古跡》的文獻依據,惜編撰者未辨正。在中國文獻中,明代后期出現了“李子淵入元朝”的記錄,記載僅限于在朝“仿甘露寺”之事,比較簡單。

二、朝鮮文獻中關于“李子淵使潤州還”的記錄

李子淵(1002—1061)實為11世紀王氏高麗時期的外戚家族代表人物,官至中書令,生活時代相當于北宋中期,比上文所記元朝末年朝鮮王族早幾百年。李子淵出身于新羅遣唐使世家的慶源李氏,子淵的直系旁系孫、曾輩,如李資仁(孫)、李資義(孫)、李資諒、李資德(侄孫)、李軾(曾孫)、李之氐(曾侄孫)、李之美(曾孫)7人均為遣宋使臣。

李子淵有沒有來過潤州呢?宋、高麗官方文獻均無記載,《李子淵墓志銘》也沒有記,但是李子淵仿造甘露寺之事確有出處,在高麗李仁老(1152—1220)《破閑集》(漢城:朝鮮古書刊行會所刊本,1911年)中:

鎮江甘露寺全景(攝于1928年)

昌華公李子淵,杖節南朝,登潤州甘露寺,愛湖山勝致,謂從行三老曰:“爾宜審視山川樓觀形勢,具載胸臆間,毋失毫毛”。舟師曰:“謹聞命矣”。及還朝,與三老約曰:“夫天地間凡有形者,無不相似,是以湘濱有九山相似,行者疑焉。河流九曲,而南海亦有九折灣,由是觀之,山形水勢之相賦也,如人之面目,雖千殊萬異,其中必有相仿佛者。況我東國去蓬萊山不遠,山川清秀,甲于中朝萬萬,則其形勝,豈無與京口相似者乎?汝宜以扁舟短棹,泛泛然與鳧雁相浮沉,無幽不室,無水不尋,當以十年為期,慎無欲速焉?!比显晃?。凡六涉寒暑,始得之于京城西湖邊。走報公曰:“既得之矣,三飧可返,冀煩玉趾,一往觀焉?!彼煜嗯c登臨之,喜見眉須。曰:“且南朝甘露寺,雖奇麗無比,然但營構繪飾之工特勝耳。至于天生地作自然之勢,與此相去,真九牛一毛也?!奔淳杞鸩耐?,凡樓閣池臺之制度,一仿中朝甘露寺。及斷手,用題其額亦曰“甘露”。指畫經營既得宜,萬像不鞭而自至。后詩僧惠素唱之,而金侍中富軾繼之,聞者皆和,幾千余篇,遂成巨集。

李仁老,系中書門下平章事李?的曾孫,是李子淵弟李子祥的玄孫。幼失父母,被叔父僧統寥一撫養長大,1180年擢魁科(第一),1182年以賀正使崔永濡的書狀官身份到過金國燕京。他“出入史翰十有四年”,堅信“麗水之濱必有良金,荊山之下定有美玉”,一生著作頗豐?!镀崎e集》卷首署名職銜為“左諫議大夫秘書監寶文閣學士知制誥”,因而假設他記錄的其伯高祖“杖節南朝”是真的,結合中國文獻中“唐寶歷中,李德裕建,以資穆宗冥福,時甘露降此山,因名。唐乾符中寺焚,裴璩重建。宋大中祥符庚戌(1010)有詔再修?!保ā都味ㄦ偨尽肪戆耍霸?100),(甘露寺)一旦為火所焚,六朝遺物掃地……寺后重重金碧參差,多景樓面山背海,為天下甲觀,五城十二樓不過也?!保总馈懂嬍贰罚?,那么李子淵“秘密”使宋的時間范圍可能在高麗文宗即位伊始,是宋遼澶淵之盟后半世紀內。

李子淵渡海自明州(今寧波)入宋境,流連于北宋時期江南的美麗景致,見到潤州甘露寺“湖山勝致”,回國后命人尋找與其地形相似之處仿建甘露寺。他認為,“山形水勢之相賦也,如人之面目,雖千殊萬異,其中必有相仿佛者”,并進一步強調“我東國去蓬萊山不遠,山川清秀,甲于中朝萬萬”,以此證明高麗國土的神圣性。甘露寺建好后,他“喜見眉須”,說:“南朝甘露寺雖奇麗無比,然但營構繪飾之工特勝耳。至于天生地作自然之勢,與此相去,真九牛一毛也?!边@當然是民族情感涂抹下顯現的現象。

而李子淵在西湖五鳳峰下仿建甘露寺亦見朝鮮《新增東國輿地勝覽》(1481年修成、1530年增修)中“開城府”,此書地理志保留了“三老曰唯。凡六涉寒暑,始得之于府城西湖。潤州甘露寺雖美,但營構繪飾之工特勝耳。至于天作地生自然之勢,殆未及此。凡樓閣池臺之制度,一仿潤州。后詩僧惠素唱之,而金侍中富軾繼之,聞者皆和幾千首,遂成巨集”這一段,點明是在開城(即高麗王朝國都松都)西湖的五鳳峰下仿建甘露寺,同時在此地創造了就一首原唱而賡和幾千首的文化奇跡。

《新增東國輿地勝覽》還附錄了著名文人權近《重創記》,交代了甘露寺方位、由來以及獨特意蘊,全文曰:“松都之西,碧欄之北,濱江而有寺曰甘露,俯臨長江,山圍野闊,風云變態,朝夕萬狀,最一國之勝境也。昌華李公子淵,奉使中國,游觀潤州甘露寺,因冒其名,以建道場。其女,即是文宗之妃,仁睿太后也,仁睿乃誕順、宣、獻三宗,相繼即位。仁宗之妃,恭睿太后重創此寺,以為顯剎,亦誕懿、明、神三宗,是知此寺非唯形勢可貴也?!贝硕卧挓o疑表露出甘露寺在高麗王朝傳承中的地位。

李子淵不僅權傾朝野,在當時高麗王朝的國教——佛教界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他的第五子到金山寺出家,成為惠德王師,外孫義天既是文宗之子,也是大覺國師,曾外孫也是國師,孫子義莊掌握了整個高麗王朝法相宗的勢力。由此可見,慶源李氏在當時高麗王朝地位之顯赫,勢力之強大,后來李仁老筆記的渲染也源于此,此后文學家贊頌更多。

自從開城甘露寺對外開放以后,焚香拜佛的民眾絡繹不絕,而對于文人來說,這里儼然成了休閑娛樂和賦詩唱吟的理想場所。文士接踵紛紛題詠。其中,南孝溫詩:“岳色江聲鏡里明,潤州甘露未專名?!保ā肚锝肪砣┙饒衷姡骸案事肚俺?,昌華憶李公。江山東國異,景物潤州同?!保ā稘摴冗z稿》卷二)鄭斗卿詩:“此去試登甘露寺,山川真似潤州無?!保ā稏|溟集》卷二)林蕓詩:“古寺清江上,秋開活畫形。檐臨蘆渚卷,軒斲石崖成。帆泝猶連軸,潮回已半汀。潤州如有見,應愧謾留名?!保ā墩澳教眉肪硪唬?/p>

朝鮮李朝詩人辛應時(1532—1585):“樓壓江湖十里平,何年選勝此經營。子淵心匠須圖畫,京口山川自化成?!保ā栋茁催z稿》)小說家、詩人金昌翕(1653—1722)詩“萬里江山勢,蕭條此寺殘。成虧麗代了,同異潤州看……(作者自注:中原潤州有甘露寺)”(《三淵集》卷六)李德壽(1673—1744)記“高麗李子淵,使潤州還,遍選勝地。創立蘭若,其殿閣之向背。像塔之位設,無不擬模甘露。既成,亦名以甘露。詩云:……棟宇巧模南國制,樓臺謾占潤州名?!保ā段魈盟捷d》卷一)

綜上,可見朝鮮文獻記錄“李子淵使潤州還”早于中國,且傳承有序;對仿甘露寺在朝鮮掀起的文化盛景也描寫得頗為壯觀。但與中國文獻一樣,均未提及《鎮江史話》中的牡丹峰浮碧樓與李子淵的關系。

三、仿北固山的其他元素

朝鮮平壤原有與甘露寺旁同名的多景樓。據《新增東國輿地勝覽》載“在府西九里揚命浦上,對岸筑石,架樓其上,樓下可通舟楫,今遺址存焉。按《高麗史》,睿宗十一年(1116),幸唐浦古城門樓,置酒歡賞,名樓曰多景樓。在處,與今所指處不同,兩存之,以俟知者?!痹摃戒浺皇住恫缮W印ざ嗑皹恰罚骸蚌楊^轉處黃金闕,偶落人間,鳳輦追歡,一眼瓊田萬頃寬。長風忽起吹高浪,翻涌銀山,日已三竿,曉氣凄微送嫩寒?!?/p>

值得注意的是平壤練光亭內掛匾額“天下第一江山”,相傳為1609年明朝敕使朱之蕃題字,米芾字體,無款,仔細辨別與鎮江北固山甘露寺東廊口南宋吳琚(號云壑)題字頗接近,只是“江”字略異,結體偏緊。

而北固山與海上三山的典故,在中國文獻中較早見于《世說新語》,“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雖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若秦漢之君,必當褰裳濡足’?!避髁w,這位28歲的東晉除北中郎將、北府都督登上了城北北固山,面對著大海,雖然沒有看到三座仙山,已飄飄欲仙。還在心中想著如果秦始皇、漢武帝面對此情此景,肯定要挽起褲腿下海了。

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朝鮮原本也多被喻為海外仙山,甚或以此自比。入唐的朝鮮詩人崔致遠的友人顧云有贈別詩《送崔致遠西游將還》,這是中朝關系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詩,第一句就是:“我聞海上三金鰲,金鰲頭戴山高高?!卑凳境r是三神山。成書于朝鮮李朝文宗元年(明景泰二年,1451)、鄭麟趾等撰《高麗史》中載“蓬萊山、方丈山、瀛洲三山,此三山”,說明高麗時期朝鮮人認為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這與上引文李子淵言語中流露出的“國土神圣性以樹立民族自信心”相承的。至于李仁老所謂“本朝境接蓬萊,自古號為神仙之國”,李仁復所謂“請君莫笑東夷陋,海上三山聳翠微”,表現的也是這種民族文化心態。到李氏王朝時期,靠近海上三神山之說逐漸發展為三神山坐落于朝鮮半島附近,這一新說同樣以強調國土神圣性為主旨。朝鮮王朝文人朱溪君深源《雨后晚望》“獨立蒼茫江海上,不勝怊悵望三山?!币约俺r文人洪萬宗認為“我東方山水甲于天下,世稱三神山皆在域中”,這都是朝鮮民族心態的具體表現。

平壤 練光亭 天下第一江山

在與中國人交往中,朝鮮知識分子這種心態表現得更為激烈。如《鄭磏行狀》云:“公入中國,遇道士于奉天殿。道士曰:‘你國亦有如我輩乎?’公即答曰:‘我國素稱神仙窟,蓬萊、方丈、瀛洲三山皆在我國’?!?/p>

與宋朝同時代的高麗王朝及后來的朝鮮王朝始終把吸收漢文化作為其民族文化變革、發展的思想,甚至以“中華化”為標準時時關注中國各種變遷,敏銳地加以吸收、引進新的文化風尚。同時又按照本土文化的發展特點以及風俗習慣進行改造、創新,使之形成新的民族文化。這一特點是朝鮮民族一貫的歷史傳統,而在高麗建國初期就已表現。黃戈、金寶敬在《宋元繪畫在高麗王朝的傳播與交流》(《國畫家》,2009年第2期)認為:正是長期受中國封建時代“華夷”觀念以及自身獨特的文化發展道路影響,朝鮮民族盡管屢遭外來強敵的侵擾,但逐步形成文化自信的自覺心態,視自己為文明國家。

四、結 語

高麗和北宋之間的外交關系起始于965年宋太祖在位時期,高麗光宗正式派使臣朝貢。自此大量北宋書畫、佛經、彩色原料等通過正式渠道流入高麗,正是在這種朝貢與下賜過程中,宋、高麗之間藝術交流關系達到極為密切的程度。

高麗文宗在位期間(1046—1083),高麗、北宋兩國的藝術交流最為活躍。而文獻中記載的“李子淵來潤州”而后在高麗仿造甘露寺正是兩國交流的具體體現。高麗文宗與北宋關系友好,在宋人筆記中記載文宗常誦《華嚴經》,祈禱來生投胎中國;又曾夢見北宋都城汴梁,“備見城邑宮闕之盛,覺而慕之”,乃作詩《上元夜夢至汴京觀燈》紀事,曰:“宿業因緣近契丹,一年朝貢幾多般。忽蒙舜日龍輪召,便侍堯天佛會觀。燈焰似蓮丹闕迥,月華如水泄云寒。移身幸入華胥境,可惜終宵漏滴殘?!贝耸乱娪谌~夢得《石林燕語》等書中。文宗推崇宋文化,其在位期間有名可考的宋移民入仕者就有15人之多。如擅長歷術、占卜的宋人張琬,“有文藝”的陳渭,“通音律”的蕭鼎、蕭遷、葉盛,“精醫術”的慎修,等等。

高麗崇禮佛事,僧侶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文化修養,出現許多專門從事繪畫的僧侶。而高麗王朝享受來自北宋的文化恩惠主要集中在王室、貴族、大臣、僧侶等少數特權階級,所以高麗上層的審美趣味風尚與北宋頗為相像,寺院建設也含有貴族雅趣的特點。高麗和北宋的畫工藝匠往來絡繹不絕。高麗王朝有意識地吸收、利用宋朝的宗教、文化、藝術來維護國家統治,全方位引進宋朝文化作為國家策略開化民智、鞏固王權,借此周旋于宋、遼、金等強鄰之間。蘇軾給宋哲宗的《論高麗進奉狀》里提到“(高麗)使者所至,圖畫山川,購買書籍”。高麗王廷以中華文化的深刻接受者和傳播者為榮耀,視漢文化為先進文化并利用其提升本國的文化,客觀上擴大中華文化在東北亞地區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為今日中國和東北亞國家交流互鑒,提供了一份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經驗。

猜你喜歡
高麗李子朝鮮
看牙記
《簡易方程》思維導圖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高麗莉作品賞析
奔跑吧!李子柒
我的糊涂媽媽
朝鮮國慶"輕松"閱兵顯自信
打李子
新女媧補天
朝鮮試爆氫彈,中方堅決反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