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人文視域下的歷史文化整合與傳播——以北京為例

2021-03-08 06:46張洪亮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北京100101
文化產業 2021年3期
關鍵詞:文物博物館北京

張洪亮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 北京 100101

數字人文是一種跨學科合作,即在人文學科研究中合理運用計算機前沿技術,實現更深入精準的分析,運用計算機從事人文研究活動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近年來數字人文的理念逐漸引入到中國。如今數字人文領域中的諸多技術,已經在國內多種文化實踐和研究活動中落地,這些技術包括數據可視化、文本分析、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VR/AR/MR)等,在這些前沿技術的協助下,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整合、傳播的途徑和研究范式都得到了拓展。

在《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要求下,近年來北京對市內各級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機構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進行了優化,并不斷拓展服務內容,數字技術已經深入應用融合到了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采集、整合、保管、分析和建模等多個階段,積極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的融合創新發展進程。2017年,國家文物局與騰訊達成合作,簽署了推動中華傳統文明傳播發揚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通過技術創新完善觀念創新,加速模式創新,推進數字技術、互聯網產業與歷史文化資源的跨界融合;2018年,“北京印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宣傳平臺上線,拓展了歷史文化的新媒體傳播新渠道;首都圖書館、首都博物館等文博機構在北京本地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傳承方面都積極地與數字技術結合,做出了優異的成績;北京數字文化館于2019年2月正式上線運行,將科技與歷史文化的傳承融合起來,是北京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北京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它同時也是中國的首都。目前北京擁有14座國家一級博物館,肩負著全國文化公共服務示范區的功能,因此,北京的歷史文化整合傳播還包括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等機構在這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和開拓性舉措。

一、數字技術優化文化資源開發和利用

(一)數字技術在資源采集、保管中的應用

數字人文的保管活動,指的是在解釋性框架、論證或展覽中,對材料進行選擇和組織,數字媒介可以創造出先進的保管形式,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人文主義價值觀[1],而這些方式是傳統的博物館或圖書館難以實現的,傳統館藏系統對文物藏品的整理,都要依靠人工實現,勞動量大且效率較低,而利用數字化技術編碼保管處理,能夠實現有序高效管理,保護文物信息的永久性。

對文化資源的管理也是開發和傳承歷史文化的初始環節之一,故宮博物院在2016年利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一段時期內對“鳥槍三處”等建筑進行多次高精度測量,從而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進行監測,對可能出現的坍塌隱患進行預防[2]。2019年,故宮博物院與騰訊公司簽署協議,進一步深化合作,騰訊將為故宮博物館的文物館藏工作提供更多技術輔助,力圖在文物采集、保護、管理、存儲和展示、歷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實現“數字化+云化+AI化”。早在20世紀末,故宮博物院就提出了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故宮保護和管理的“數字故宮”構想,并積極實施。經過此次合作,騰訊公司預期完成10萬件文物的影像采集工作,為“數字故宮”的建設助力。

(二)數字技術在文物修復中的應用

數字技術在文物修復方面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對于損毀的文物,在無法把握其復雜結構之前,可通過計算機實現先行模擬修復,通過可視化模型還原文物修復后的完整形態,有效提高文物古跡的實際修復效率。2017年,在清華大學建筑系郭黛姮教授的團隊的努力下,經過數字化技術修復后的圓明園得到了完美的模型呈現。郭教授團隊對圓明園的山形水系進行深入而精細的分析、編碼,運用CityMaker技術將數學模型虛擬四維化,最終完成了圓明園精美的數字再現,這一過程是數字+人文的完美融合。

(三)數字技術助力模型搭建

建模在創造模擬和仿真環境上有著獨特的意義。如今為歷史遺址、考古項目、文化古跡、多維空間的想象世界建立仿真模型,在數字語境下已經是完全可能的。借助于數字技術,近年來北京地區的博物館積極創新,結合手機移動應用、云空間計算、可視化大數據等多項技術,推進智慧博物館互動型平臺的搭建。

二、數字技術拓展首都歷史文化傳播展示新渠道

(一)從3D可視化到沉浸式互動展

近年來北京諸多博物館都建起了在線體驗通道,將文物從傳統的博物館空間中解放出來,“復制”到網上,使之更便捷、更廣泛地傳播。故宮博物院官網下推出了中國古代繪畫的高清大圖賞析平臺,涵蓋了《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三百余幅經典名作,附帶多媒體導覽;隨著虛擬現實、混合現實等技術的應用和完善,如今北京博物館已經走過了簡單的線上可視化階段,首都博物館的“網上體驗館”則采用了球幕圖形式搭建了3D可視化數據資源展示平臺,觀眾可以足不出戶地體驗豐富的館藏品。故宮的數字多寶閣也制作了立體化的可視化展示效果,且重視與用戶的互動,觀眾可以零距離將文物放大至細節,突破了在實體空間內觀眾與展品間的距離限制。

沉浸式互動展更加推動了歷史文化的傳播及周邊產品開發。2018年清宮劇《延禧攻略》熱播后,故宮突然之間成為備受追捧的熱門打卡地,同年12月,北京千潤影視文化公司在北京長楹天街購物中心舉辦了《延禧攻略》沉浸展,這種新型的沉浸式傳播方式掃除了傳統文物展的沉悶氣息,吸引了更多青年受眾;2020年國慶節前夕,首都博物館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舉辦了“互聯網+中華文明”的交互式數字體驗展,觀眾可以通過肢體動作與裝置互動感受“穿越時空”,數字影像等裝置對展出的文物做出補充性介紹,極大地優化了歷史文化傳播的受眾體驗。

(二)人工智能引發新舊文化碰撞

隨著深度學習近年來的再度興起,人工智能概念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各類場景中,在傳統文化從采集、保管、分析到傳播的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都發揮適當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化傳播的階段,人工智能技術能以最優方式呈現出足夠的“高科技感”,令觀眾驚嘆,從而提升文化傳播的趣味性和廣泛度。在2020年“互聯網+中華文明”的數字體驗展中,騰訊AI Lab借助于圖像分析技術,通過深度學習訓練了AI,打造了一個AI書法家,為觀眾展示AI書法效果圖。此外,騰訊云AI還為首都博物館設計了一款基于視覺計算的AI程序,用戶可以使用小程序拍攝周邊物品,由AI識別出與之最相似的文物。

AI技術在傳統文化傳播中的應用不僅限于博物館空間,對于北京傳統民俗風物的傳承和發揚也起到了推陳出新的作用。2020年,北京老舍茶館與百度大腦達成合作,共同推出了“AI茶館”,如今顧客可以在這家書寫著傳統京味文化的茶館中體驗到店小二機器人、AI吆喝等帶來的新穎文化體驗。百度大腦在前期收集了大量中國茶的圖片樣本,借由EasyDL定制化訓練和服務平臺,打造了一套能夠智能辨別茶葉品種特色的AI系統,辨茶機器人使顧客能夠充分高新技術的魔力和新舊文化的碰撞,傳統文化在新技術的沖刷下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吸引著更廣泛的受眾。

(三)5G通信技術引入新機遇

5G通信技術將極大提升通信系統性能,帶來傳播形態的新變革,這一技術的發展動態和未來前景也被北京地區的文物單位及時把握,并與相關技術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同致力于北京歷史文化的傳播新形式。首都博物館東館在通州落地建設,并與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達成合作,設立5G實驗室,將前沿通信技術引入傳統文物展覽空間,實現奇妙的碰撞,并與城市副中心“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的發展理念相融合。5G走進博物館的技術預期將為博物館的展覽與文化傳播形態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而一向走在新技術與文化傳播前沿的故宮博物院同樣抓住5G機遇,積極探索以5G為技術支持的超高清沉浸式開放劇集《故宮如夢》,講述青年工匠蒯祥參與修筑建造昔日紫禁城的故事,讓歷史故事以全新的敘述方式進入當代觀眾的視野,傳承北京城市歷史文化底蘊。

三、結 語

一個地區歷史的挖掘和傳承,即是對共同社會記憶的追認,是構筑城市認同感、彰顯城市情懷和風貌的重要途徑。北京擁有漫長而豐厚的歷史文化,自燕薊時代以來已有3000多年歷史,建設和保護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資源,應與時俱進,與前沿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完善和深化文化歷史名城保護。

北京是對外展示中華文化的首要窗口。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立足“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積極發掘、傳承和傳播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和中華優秀經典文化,與高科技前沿技術相結合,豐富了城市的記憶與表達方式。在未來發展進程中,北京文博機構企業也應當在數字人文的視野下打造優秀的核心文化產品,用好各種科技傳播路徑,深化新媒體傳播渠道,讓歷史文化對內更廣泛地傳承,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現古都風韻、首都風范,時代風貌。

猜你喜歡
文物博物館北京
文物的棲息之地
北京,離幸福通勤還有多遠?
博物館
北京春暖花開
北京的河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北京,北京
露天博物館
文物掉包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