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氛美學視域下提升鄉村旅游審美體驗研究

2021-03-08 06:46劉幸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文化產業 2021年3期
關鍵詞:氣氛美學旅游

劉幸 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36

一、問題的提出

1986年,成都的“徐家大院”作為中國第一家農家樂正式營業,中國鄉村旅游業的序幕也隨之開啟。21世紀以來,鄉村旅游業發展迅速?,F如今的鄉村旅游一改初期以住農家、吃農家、原生態觀光為主的單一發展形態,呈現出集觀光、休閑、體驗、康養、娛樂、購物、度假等多元化與綜合化為一體的新態勢。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將鄉村振興戰略和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作為重大發展方向,以求打造依托于鄉村自然景觀、人文內涵等資源,以休閑觀光、創意農業等形式為發展載體,以促進三產融合、帶動鄉村經濟、維護社會協調、保護生態環境為目的的旅游產業。這不僅為鄉村旅游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產業在數量和規模上發展迅速,但也普遍存在同質化、單一化、過度商業化、缺乏美感等問題。大部分游客對于鄉村旅游的印象仍是缺乏品質、欠缺特色、審美體驗不佳。旅游業不僅是體驗經濟,也是視覺經濟,旅游與審美是密切相關的,旅游的過程便伴隨著一系列的審美活動。面對鄉村旅游在審美體驗方面的不足,本文以“美學角度”為突破口,致力于策略性研究,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基本思路。首先就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分析其產生原因;然后在美學領域下開展提升鄉村旅游審美體驗的研究,在生活美學轉向下引入“氣氛美學”的概念,分析“氣氛美學”于鄉村旅游的適用性;最后提出“構建鄉村氣氛之美”的對策。以期提升鄉村旅游審美體驗,為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相關研究綜述

在鄉村旅游和旅游體驗等理論研究方面,國外的研究開展的比較早,主要內容涉及概念、類別和體驗內容等。從概念上看,Erik Cohen(1979)最早提出旅游體驗的相關概念。在其類別的歸納上,多位學者從不同發展角度對體驗旅游者行為進行分類,較為經典的是 Wickens(2009)就旅游者的動機,將他們劃分為五大類。隨后行業的各位學者研究的層次更加深入,對游客體驗感進行考察,Smith W L(2006)認為,游客的經驗感和滿意度可以體現在填寫問卷的態度上,這是對相關旅游產品滿意度的直觀評價。G.Richards 和 J.Wilson(2006)指出旅游文化產品的創新發展不僅需要來自有形的符號,更要來自無形的體驗中。Maksanova L B Z(2017)認為,鄉村文化旅游企業正在逐漸成為非農業活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鄉村生態旅游管理有助于農村貧困地區的發展。Huang W J等人(2016)認為鄉村旅游是解決經濟危機的可行方案,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的偏遠地區。自然與人文資源是決定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若農村旅游資源不足,可綜合不同類型的旅游資源,以吸引游客。

近十幾年來,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國內學者們對“鄉村旅游體驗”的研究從本質、內涵、分類,到開發策略、體驗式旅游產品的開發等各個方面,涌現出一批有一定價值水平和理論深度的研究成果。但就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以“鄉村旅游審美體驗”為主題研究的論文并不多。孫洪波(2011)以鄉村生態旅游為研究對象,對其體驗途徑和體驗感知進行研究,歸結出四種主要體驗途徑:鄉村風光觀賞、民俗風情體驗、土特名產采種制作、鄉村服務提供;何紫蘭(2017)以廣西程陽八寨侗族鄉村旅游為例,將提升鄉村旅游審美體驗和審美感知作為重點,并構建了程陽八寨文化旅游感知體系;呂勤智等人(2019)以浙江省石壁湖村為例,以提升游客審美體驗為目的,營造鄉村旅游景觀;劉慶紅(2019)在鄉村旅游審美文化研究中,著重探究作為審美活動的鄉村旅游的美學構成、審美特征、審美價值、審美反思等內容。

綜上所述,鄉村旅游審美體驗現有研究成果數量不多,且研究角度集中在旅游體驗途徑、體驗感知等方面,多是現象描述和案例研究,缺乏理論基礎,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與研究體系。本文將引入“氣氛美學”理論,從氣氛美學視域,對提升鄉村旅游審美體驗提出對策性建議,豐富現有理論研究的基礎;另一方面也為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新的突破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三、鄉村旅游在美的營造上的不足之處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審美活動,是審美主體(游客)和審美客體(審美空間)共同作用的結果。但由于參與的審美主體生活背景的多樣性、對鄉村情感的復雜性,以及審美客體所蘊含審美因素的豐富性,使得在同樣的審美活動中,呈現出不同的審美體驗。鄉村審美空間是“鄉村之美”的主要呈現方式,也是決定游客審美體驗的重要一環,但現今鄉村旅游在審美空間構建和審美呈現上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這也是提升鄉村旅游審美體驗的關鍵所在。

(一)過度商業化,缺乏藝術感和美感

一方面,鄉村旅游的開發經營者為了獲取經濟效益,在景區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帶有功利因素,為接納更多游客興修大量柏油馬路、服務建筑,娛樂設施,餐飲設施等,這些項目置入鄉村,打破了鄉村原有的寧靜和諧,旅游人數的激增也使得鄉村生活環境不堪重負。游客渴望看到的鄉村景觀和鄉村文化大多也被商業元素裹挾,而喪失了原本質樸的鄉村之美。另一方面,目前的鄉村旅游的審美空間構建上,也極為欠缺藝術感和美感。開發經營者們為了盈利,往往更為重視具有經濟效益的設施建設,勢必會忽視在藝術和美學層面對于景區空間的設計和構建,而這也大大影響了游客的審美體驗。

(二)同質化嚴重,缺乏特色

鄉村旅游經常會陷入同質化的泥潭之中,早期“吃農家,住農家”的農家樂模式火爆之后,全國各地爭相模仿。隨后以農事采摘為代表的體驗游,以及古村落改造模式取得成功后,也迅速風靡全國。模仿熱門的農村旅游經營模式和景區構建,的確為經營者們贏得了短期效益,但游客很快便會產生審美疲勞,景區的運營也會陷入瓶頸之中。對于鄉村特色資源,特色文化,特色產業的開發是長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但急于謀求經濟利益的鄉村旅游經營者們,常常忽視對于“鄉村特色”的挖掘,從而導致了千篇一律的局面。

(三)對鄉村文化的淺顯呈現和過度折損

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的根本依托,以其獨特新奇的文化樣態,內蘊深厚的歷史人文作為主要吸引力。鄉村旅游在理論上應當對鄉村文化的發掘、傳播、交流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在真正的鄉村旅游中,鄉村文化在呈現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淺顯呈現和過度折損的現象。

首先,鄉村旅游多呈現鄉村文化中更具形式性和觀賞性的文化樣態,以供游客體驗,例如節慶民俗,傳統工藝等。但因經濟因素的過度參與,鄉村文化逐步商品化,文化內涵也被削弱曲解。當流傳千年的鄉村文化被物化為一個個象征著“吉祥如意”的喜慶物件,無形的文化被日趨同質化的有形物件裹挾,在旅游市場的競爭中被游客的挑選,解讀,這也是對于鄉村文化的折損與破壞;其次,民間歌舞,民俗典儀等作為鄉村旅游表演的主要內容,也常常為迎合游客的獵奇心理,而呈現出庸俗化、虛假化的傾向。例如傳統民間舞蹈變成暴露庸俗的“肚皮舞”,承載著鄉村文化厚重內涵的典禮儀式也被改頭換面,成為博人眼球的“噱頭”,這些行為對鄉村文化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和折損。

四、生活審美化轉向下的“氣氛美學”

經濟與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審美方式和審美觀念也隨之改變。在審美與藝術領域,黑格爾之后直到今天,美學轉向的一個趨勢便是沃爾夫岡·韋爾施所指明的現實審美化,亦即生活審美化,美學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物的“審美性”已成為與“實用性”同等重要的屬性。就是在這樣一個生活審美化轉向的美學潮流中,格諾特·波默以現象學的方法和原則為根基,立足于審美現實,提出了“氣氛美學”的概念[1]。

(一)氣氛的范疇

“氣氛”本來是一個氣象學用語,后泛用于日常生活中,意指某處空間的氛圍。波默將這一日常表達上升到美學高度,并將“氣氛”作為自己“新美學”的核心概念。在波默這里,氣氛是指人們進入某個空間后“染上了情感色彩的寬與窄,是迎面襲來的流體”。氣氛這一美學概念,很容易被人理解為意境,但二者又有不同,“意境”是一種更難達到的美學境界,而“氣氛”卻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更類似于中國古典美學中的“氣韻”,它產生并流動于欣賞者與被欣賞者之間,有獨特韻味[2]。

可從“氣氛”的幾個特性作進一步理解,首先,“氣氛”具有居間性?!皻夥毡磉_是存在于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一種獨特的居間現象?!睔夥盏木娱g性強調氣氛的生成需要審美主體(人)和審美客體(物)相遇并發生作用;其次,氣氛具有整體性。氣氛的整體性來源于氣氛的不可分割性,氣氛作為一種居間產生的東西,無法被拆分為單獨要素被感受和認識。當人進入某個空間后,會被空間產生的“整體氣氛”感染,進而生成各式各樣的情感體驗;最后,氣氛是可制造的。波默認為氣氛這一美學概念的可適用性已經可以延伸到幾乎所有的審美領域,建筑、設計、舞臺布景、音樂音響、藝術展覽、電影電視、乃至各類空間規劃等等。波默提出氣氛的可制造性,又指出氣氛制造與一般物制造的差異。它是通過條件的設定,以實現氣氛的顯現。通過各種氣氛營造元素的設計與規劃,營造出獨特的氣氛之美,進而為審美主體提供更佳的審美體驗。

(二)作為理論基礎的氣氛美學

格諾特·波默所提出的“氣氛美學”的概念,作為生活美學的代表理論,與鄉村旅游“美的營造”方面有極強的契合性。

波默氣氛美學概念的提出,始于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他明確指出氣氛美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恢復被現代工業破壞的自然之美。在波默看來,自然審美是由人和自然共同完成的,應該以尊重“自然之美”為基礎,通過人的審美活動,共建自然美。這也反映了當下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普遍追求,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在高度工業化、都市化的生活中創造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希望能夠體驗和重溫原生態的、悠閑恬淡的自然生活。從另一個角度也解釋了現代社會的“鄉村旅游熱”現象。但人們渴求的是立足于自然美基礎上的鄉村生活之美,而非過度加工化、商業化、欠缺美感、千篇一律的鄉村體驗。因此,在保持鄉村自然之美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鄉村氣氛元素,構建獨特的鄉村氣氛之美,才是滿足游客審美需求,提高鄉村旅游整體水平的關鍵。

五、鄉村氣氛之美構建路徑

(一)構建形式美——與鄉土自然交融的藝術化場景

藝術通過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從而折射出人的精神世界。廣袤的鄉村大地,有秀麗宜人的風景和千姿百態的風土人情,對于藝術創作而言,具有極大的發掘空間,但目前的“鄉村藝術”并未受到重視。在鄉村旅游場景中融入藝術,將藝術放歸鄉村自然田園之中,以鄉土人文為藝術創作的出發點,充分調動當地村民積極性,構建與鄉土交融的藝術化場景,進而以獨有的藝術氣氛打造出鄉村專屬名片。

以鄉村藝術實踐的典范“越后妻有”為例,未開發之前,提起“越后地區”,多數人僅能想到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惡劣的氣候、傳統的耕作方法、稀少且老齡化嚴重的人口。但這一切在2000年開始發生了變化,日本著名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以“用藝術改變鄉村”為理念,帶頭開展持續了20年的“大地藝術節”。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把他們的藝術作品放置在鄉村的村莊、田野、湖泊和山脈中。這些融合了鄉村文化、藝術創新與科技手段于一體的藝術作品,將鄉村與藝術,城市文明與鄉村文化,當地鄉民與外來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以鄉土交融的藝術化場景,為人們提供了探討城市與鄉村,藝術與鄉俗的新視野。

“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最值得提倡的一點在于,它強調鄉村是絕對的主角。提倡藝術家要創作出與當地村民、鄉土相結合的作品。以藝術家伊利亞和艾米利亞·卡巴科夫的作品《梯田》為例,他們在一片梯田中塑造了一系列彩色農民雕像,以農民耕作勞動為主題,呈現農民從犁田、播種到收割、販賣的勞作場景。這一系列藝術形象如同一首質樸動人的詩歌,歌詠農民的辛勤付出。在“越后妻有”,藝術只作為方式和手段,鄉民的生活生產才是創作的核心[3]。

(二)構建符號美——與鄉村產業共融的獨特性場景

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還處在相對初級的階段,對于鄉村特色資源的挖掘力度不足,欠缺鮮明的旅游主題,同時也缺乏鄉村特色產業。但“獨特性”是鄉村旅游擺脫同質化,提升吸引力的重中之重。以鮮明的旅游主題、明確的市場定位和知名的文化符號為基本要素,構建出與鄉村產業共融的獨特性場景,營造與眾不同的鄉村氣氛,以場景IP帶動文化產業IP的發展,才是全方面吸引游客,提升游客審美體驗的快速之道。

以浙江省松陽縣平田村通過改造傳統村落建筑,打造特色民宿品牌的“云上平田模式”為例。平田村是一個傳統村落,2014年起村民集資租下村子里的閑置房與危房進行修繕,改造成民宿,實施“云上平田”項目。后由縣鎮府統籌邀請知名設計團隊為項目進行規劃設計,力圖打造全方位的“鄉村慢生活體驗區”。

項目開展以來,設計師們在保護村莊原有的建筑特色風貌和空間布局的基礎上,將傳統鄉村文化與現代都市文化巧妙交融,創造出一系列優秀作品,如“木香草堂”民宿,農耕博物館,手工作坊,“爺爺家”青年旅舍等。這些精品民宿、博物館也成為了當地鄉村文化獨特的符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鄉村慢生活,“云上平田”也成為了國內知名的鄉村旅游IP[4]。

(三)構建民俗美——與鄉村文化共融的體驗式場景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民俗資源,相較于城市文明的迅速更迭,民俗資源在鄉村得到更好的延續。從衣食住行到生產經營,從節慶時令到婚喪嫁娶,種類繁多的民俗文化賦予了鄉村獨特的氣氛與美感。民俗文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所在,立足于當地鄉土民俗特色,將民俗資源重新篩選、整合,選取契合當下游客對于“鄉土風情、開闊視野、沉浸其中、豐富精神”等體驗要求的民俗文化,打造當地獨特的民俗品牌。構建與鄉土文化共融的體驗式場景,以營造鄉村民俗氣氛。

以“民俗旅游體驗村”的代表陜西省袁家村為例,袁家村以“關中地區鄉村民俗風情”為旅游主題,對原有的鄉村建筑進行改造,以復原明清時期的民間作坊和商業街道,建成一系列極具關中特色的古茶樓、面坊、醋坊等古建筑群。從建筑的整體外觀到細節的雕刻藝術,都極為考究,力求營造關中民居氣氛。相較于其它千篇一律的民俗旅游區,袁家村的獨特之處在于“關中印象體驗地”的打造。袁家村極為看重游客的互動和體驗需求,打造出觀光采摘園、農耕體驗園、手工藝作坊體驗區、美食制造區、娛樂休閑區等一系列“體驗”為主的場所。

以手工藝作坊體驗區為例,從粗布制作、年畫拓印到各類文創產品,游客都可以在手工藝人的教導下動手制作。袁家村種類齊全的民俗體驗區,滿足了游客不同的體驗需求,讓游客切身體會到關中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5]。

六、結 語

鄉村作為獨特的場域空間,本身便具有“氣氛”,但如何以藝術,創新,科技,營銷等手段去構建以鄉村本土文化為根基,集形式美、符號美、民俗美于一體,契合游客審美需求的“鄉村氣氛之美”,才是提升鄉村旅游審美體驗的關鍵。構建鄉村氣氛之美,打造獨特的鄉村名片,既滿足游客的審美需求,也煥活了鄉村經濟,給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歡
氣氛美學旅游
盤中的意式美學
Creating an Atmosphere
CREATINGAN ATMOSPHERE
外婆的美學
寫出畫面的氣氛
純白美學
旅游
“妝”飾美學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