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鄉村振興背景下優良家風的文化建設

2021-04-25 03:35唐曉燕
商訊·公司金融 2021年36期
關鍵詞:文化建設鄉村振興

摘要:優良家風是鄉村振興總體戰略的具體實施,鄉村振興是優良家風建設的重要平臺。一個好的家風是每一個家庭所向往追求的目標,是家庭提升物質精神水平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社會群體形成共同認識、穩定發展的核心前提。本文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研究分析了大群體中形成優良家風的家庭成員素質、社區環境關系、學校教育、社會宣傳等幾個關鍵影響要素,并針對當前鄉村家風建設現狀,對普遍存在的主體缺失、理念偏航、認知不足等共性問題進行探討,點出解決問題具體方法和措施,為優良家風文化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優秀家風;文化建設

國家發展的目的就是使所有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鄉村振興戰略在這個目標中被提出并全面安排部署。大半個世紀以上,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從產業升級和誰結構的角度來看,時至今日,鄉村興盛已成為國家續寫繁榮的新時代任務。中國鄉村基數大,差異大,想要實現鄉村集體的興盛,其中大而有效的發展方針一方面是要發展鄉村產業,提高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也要重視文化建設,繁榮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其中,建設好家風是培訓鄉村文化的重要推手。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立足三農政策,大力出臺了各種惠農促農措施,對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也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要培育良好家風、鄉風、校風、行風、營造現代文明風尚。各地區、各鄉村大力發展文化振興產業,不少專家學者研究優良家風對鄉村發展帶來的正向作用,并提出了具體落實措施,指導不少鄉村提升了精神文明層次,建設好“小家”的同時,也為“大家”興盛提供了基礎保障[1]。特別是我國農村眾多,農村文化多樣且燦爛,具有傳統優良家風的底蘊,因此,研究鄉村振興背景下的優良家風建設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優良家風建設的時代意義

1.1優良家風的內涵

家風是一個家庭發展的精神導向,主要是指人們在家庭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以家庭為單位,為社會共同價值觀為參考的價值觀念或生活方式。家風的形成與主導家庭發展方面的人密不可分,但就其本質來說就是一個家庭核心且正面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維護。家風既有好的家風,也有差的家風,好的家風能夠凝聚家庭成員的力量,激發每一位成員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動力,而差的家風則對家庭發展具有阻礙作用,我們所倡導的家風是具有正向作用的優良家風。歷史上,我國有眾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來,這些優秀文化許多都融入了家庭家風中,例如愛老敬老、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團結友愛等,都成為了優良家風的主體。這些家風不僅僅是名義上喊著口號,更是幾代人不斷遵循的意志,將伴隨一個人日常行為和思維思考。隨著時代發展,家風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從傳統的優化文化到新時代社會主義價值觀,越來越多的優秀內涵融入了家風傳承[2]。

1.2優良家風與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

人們共創了一個時代,時代卻有是人類創造精神的試金石。中國鄉村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前身勇士,但新時代的發展同樣對中國鄉村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試煉,其中鄉村家風是鄉村社會文明建設的最小集體單位,作為鄉村文明新時代氣象建設的基層部分,優良家風的建設和發展也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價值。

優良家風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鄉村振興戰略站在全局角度,對鄉村各方面進行了謀劃部署,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部分的家風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由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統領,優良家風建設必須符合戰略發展方向,并能夠促進推動其發展[3]。

鄉村振興戰略指導思想對農村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優良家風建設的基本原則,家風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離不開物質文明基礎條件,這是鄉村振興重要意義,不僅是經濟振興,還帶動了文化振興。因此對家風的認知不能局限一家之地,更要充分認識到家風與鄉村經濟繁榮、社會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

1.3優良家風建設的積極意義

優良家風建設有助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我國是文化大國,鄉村在歷史發展中,孕育著濃厚的文化氛圍,可以說,鄉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衍變的起點和來源,鄉村是中華文明的根據地,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將這些珍貴的遺留融入到家風建設,可以讓每一位鄉村人民感受到鄉村深厚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將鄉村文化軟實力裂變式發展自身的影響,這些優秀家風將承載著優秀文化進行傳承,推動鄉村文化的價值認知發展,重建中國鄉村文化的向心力和外動力。

優良家風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發展的保障,現代化新農村需要在滿足物質需求的經濟生產基礎上,有符合當前階段的精神文明需求,是人們精氣神的現代化蛻變。優良家風假設就是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思想建設保障。中國廣大群眾需要在現實的生活中好起來,更需要更多切實的知識和價值系統做好基礎,認知到自己是如何好起來、好在哪里、之后更加如何保持下去。良好家風的渲染下一些傳統舊思想、舊觀念都被摒棄,新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新的社會美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得到發展,其文化力量包裹著經濟政治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現代化步伐[4]。

優良家風建設是鄉村文化建設的精神核心所在,優良家風和鄉村文化相互依存和影響,彼此無法獨立于對方而存在。優良家風的建設必然推進這鄉村文化建設的進程,給鄉村文化建設提供一個穩定的生產力、精神力和堅實的意念后盾;優秀鄉村文化的建設也反向給優良家風建設提供了一個大范圍的學習樣本,在共同的精神文明生產中給予優良家風源源不斷的榮譽感和建設信心,是優良家風的保護殼和防風罩。

優良的家風有助于提高思想水平,一個人的思想決定著行為習慣,相比于物質文明的匱乏,更嚴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欠缺和思想認知的不足。一個人的成長少不了家庭教育,家風是家庭教育的有力手段,通過建設優秀家風塑造家庭個人精神品質,可以提升社會化集體思維和精神文明覺悟,進而上升為民族自覺。

2.家風建設現狀和存在不足

2.1發展現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各項事業取得了不少成果,家風建設也開展的如火如荼,例如在央視就開展了“您的家風是什么”的宣傳專欄,通過走訪問答,一個又一個優秀家風為人所知。從不知道家風是什么到現在清晰了解家風,并能對其有整體認識,可見優秀家風建設的積極意識在鄉村振興發展中不斷加強。同時,各地區通過宣傳活動、產品生產轉型引領,大范圍宣傳好家風,有些地區依托自身孝老敬親優良傳統開發相關家風建設,有些地區挖掘歷史名人,根據名人家訓制定符合當前發展的家風建設,立起“精神標志建筑”,同時也立起“無力標志建筑”,讓鄉村人民有榜樣可依,有場所可學。開發合作旅游觀光項目,更有更多的地區開展了好兒媳、好公婆、最美鄉村人等活動,不止把家風建設當成文化任務,更是切切實實落實到人民的生產消費經濟活動上去,正是這種復合型、和鄉村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建設模式,把家風建設不斷推向高潮[5]。

2.2存在不足

雖然家風建設受到國家、社會各界和個人的重視,取得了繁榮發展,但是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需要針對解決。

2.2.1主體缺失

家風教育想要不斷地傳承,不但需要一個完整的家庭,更需要長期的投入教育行為和成本。在家風建設中,父母對孩子往往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是家風教育的核心和主力軍。優秀家風的形成離不開父母對孩子教育過程中形成的代際教育傳承,而現實情況是不少鄉村家庭,父母外出工作,孩子留在農村上學,孩子的成長缺乏了父母的參與,本該是影響孩子最深刻的人,在關鍵教育期間卻未能參與,造成家庭的教育主體缺失,僅僅依靠政治宣傳和經濟建設,卻忽略了家風建設中小單位家庭互為影響和長期影響的特點,這使得目前的家風建設仍然缺乏可持續性。根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農村留守兒童比例在逐年上升。農村兒童追蹤調查問卷顯示,留守家庭孩子成長更加艱難,缺乏正確價值觀念,有些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2.2.1理念偏航

在經濟發展浪潮對現代人經濟價值觀拍打下,不少人功利思想愈加嚴重,大部分逐漸反應到了家風建設上來。沿海地區重商,在長期單一、奢靡和注重享樂的經濟活動熏陶下,新一代年輕人“以錢為本”,認為只要能掙到錢就是成功,將傳統的勤儉節約、知足常樂都視而不見。這種功利行為影響下,往往使得家庭內部不和,悲劇反復上演。同時在理念偏航下,一些“錙銖必較”“只想權利”“不能吃虧”等不良風氣開始蔓延,農村優秀家風建設任重道遠。

2.2.3認知不足

好的家風建設雖然受到大環境影響,但也需要個人努力,在我國近代革命史中,就有許多家庭在物質嚴重匱乏的當時,傳承了良好家風,守護了傳統文化。當下農村一些家庭雖然條件改善了,但是思想認識還不夠,認為家風建設無足輕重,即使有家風,短期看不到任何效果,也難以長期堅持,這都是認知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

3優良家風的文化建設具體措施

3.1家風建設的主體歸位

家庭結構完整是家風建設的前提,不少鄉村父母外出,主要目的是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因此,主體歸位的首要就是必須振興鄉村經濟,提供良好就業、醫療、教育環境,縮小城鄉差距,使鄉村享受到城市基礎設施的便利、醫療服務和優質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關懷下健康成長。如果父母是家風建設的主體,那么鄉村就是每個村風建設的主體,每個鄉村都有自身優勢,立足特長,努力發展經濟,例如打造旅游目的地,建設生產集散地、培育果蔬基地等,都能夠改善當地經濟,吸引本地人口,家庭教育補齊,優良家風建設就有了生長的土地。

3.2家風建設核心價值到位

家風是一種風氣,需要有群眾基礎,也要有宣傳渠道,當前互聯網繁榮發展,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因此,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展媒體宣傳,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念作用加強以家庭為單位的思想道德建設。創造優秀家風建設環境背景。首先營造氛圍,可以通過開展網絡宣傳活動,現場宣講活動,長期生產配合活動,社會再教育等等,進行全方位、協同性宣傳,讓家風建設成為鄉村中人人熱議的時代和核心話題,推出家風建設的信心和熱情,掀起家風建設研究浪潮[6]。

3.3提升家風傳承效果

良好的家風不僅落實在口頭,更是落實到行為上,一方面要倡導鄉村家庭制定科學的家規家訓,增強家風影響力度,充分發揮出家風育人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大力開展家風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每一位家庭成員明白良好家風所蘊含的期盼和希冀,實現優良家風入心入腦,可以通過傳統節日和創建文明城市契機,來深化感恩、祭祖意識,培養勤勞友愛、出苦耐勞精神等。

3.4增強家風傳承意識

隨著經濟發展,個人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代代相繼優秀家風都突然地中斷了傳承。想要建設優良家風,首先要擯棄形式任務意識,從個人著手,把良好的家風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自身思想本能。從集體上可以通過氛圍營造,在鄉村生活場景進行壁畫宣傳、展播等,也可以構建鄉村文化長廊等等進行榜樣宣傳,把鄉村文化和優良家風兩者之間互為影響的關系放在實處,可見可觸,讓人民群眾相信其不是空中樓閣。其次要從家庭為單位提高思想覺悟,提升家庭綜合素質和綜合生產條件,在這一方面,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教育對象,通過良好的個人的精氣神塑造,穩定的家庭內部生產資料供給,潛移默化的代際傳承培養,增強家風傳承意識,讓每一代人都把家庭建設的任務當作是自己人生發展任務的一部分。第三提高家庭歸屬感,家庭是家風成長的土壤,一個分散的家庭,無法形成良好的家風,這里的分散不僅是指物理上的分散,更是情感方面的聯系缺失,家庭要定期組織活動,維系情感。增強家庭成員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3.5 增強家風新意義的時代賦能

在新時代新家風對經濟、文化雙重生產線的同時要求下,鄉村經濟,文化建設必然面臨“鄉村的人會往哪里走”的人力的問題。鄉村的經濟建設不能依賴于外來的經濟援助,同樣的,優秀的鄉風文明和優良家風也不能全然掛靠在舊時代的文化價值商。實施優良家風建設的計劃,要重視“舊文明新意識”的文化革新,要鄉村人民積極自助,挖掘自家鄉風家風獨特價值和生命故事,去掉舊習俗的繁文縟節,保留舊文明的歷史傳統精神,尊重時代發展的規律,立足于自身系統的獨特性去建設有鄉村風味的、有時代意義的優良家風。

4結語

“以文化人”是農村家風的重要作用,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當前重要歷史節點上,在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中,在每一位群眾參與支持下,農村優良家風必將發展中一股生生不息、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最終實現生活越來越美好。

參考文獻:

[1]王玉梅, 張波, 徐曉敏. 鄉村振興戰略下的優良家風文化建設研究[J]. 新絲路, 2020, 000(008):P.29-30.

[2]鐘涵冕, 鄭興明. 鄉村振興視野下農村良好家風培育路徑研究[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032(004):79-83.

[3]姚嬙, 李曉玲, 曲文強.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路徑探析[J]. 現代農村科技, 2020(8):4-6.

[4]甄眉舒.優良家風的教育意涵及其實現——以田家炳先生節糧家風為例[J].中小學德育,2021(08):30-34.

[5]喻玲. 新時代農村家風建設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

[6]張榆.淺談鄉村文化振興視域下的農村優良家風建設[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06):225-226.

作者簡介:唐曉燕(1970-),女,漢族,廣東遂溪人。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古代文學。

基金項目:湛江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湛江鄉村振興戰略中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研究”(項目編號:ZJ21YB58)。

猜你喜歡
文化建設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農村社區廉政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探究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