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記》“禮樂之說”章“設—說”辨訛*

2021-07-13 09:16
思想與文化 2021年1期
關鍵詞:樂記禮記禮樂

《禮記·樂記》曰:“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贝司渑c《樂書》及荀子《樂論》相似,該句在《禮記·樂記》、《史記·樂書》、《荀子·樂論》分別作:

司馬遷《樂書》、荀子《樂論》與《樂記》“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句的文字差別一在是“管”字還是“貫”字,二在是“說”字還是“統”字。

“管乎人情”、“貫乎人情”的差別是“管—貫”通假,“貫”是“管”之假借字。唐《慧琳音義》卷四十五“貫邑”引《考聲》云“貫,管也”。此處“×乎人情”句應從《荀子·樂論》及《禮記·樂記》,因為“貫”沒有“管”義,“管乎人情”即主管、主掌人情義。

何謂“貫”?“貫”字本是串錢之聲,引申為貫通、積累,從“貫”的“慣”即積累之義?!墩f文·毌部》曰“以繩穿物謂之貫”,清代黃生《義府》卷下曰:“以緡穿錢曰貫,故有相續不絕之義?!焙沃^“管”?《說文》曰:“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薄墩f文》又曰:“龠,樂之竹管,三孔以和眾聲也,從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屬皆從龠?!惫痧ァ墩f文解字義證》曰:“《詩》‘左手執龠’,傳云‘龠,六孔’。馥謂六孔者管也,本書‘管如篪,六孔,以和眾聲也’者?!惫苁谴倒?,從竹,有樂孔之竹器,后延伸指竹管狀之物。

古人又釋“管”為“鍵也”、“管鍵也”、“管鍵者也”、“所以出鍵者也”、“鑰與管同物,皆為搏鍵之器”、“鎖籥,其牡曰楗,其牝曰管”,又引申為“即關也”、“即鎖”、“關主曰管”(1)宗福邦等主編: 《故訓匯纂》,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1680頁。,此皆是由竹管引申管狀的鎖匙之物,又引申為關鍵、主宰之義等?!稘h書·食貨志》“管山林之饒”顏師古注曰“管,主也”,《史記索隱》引高誘曰“管,典也”,《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曰“管,掌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四曰“管者,典也,主也……管庫之士謂主此庫者耳”?!暗洹币嘤小爸鳌?、“掌”、“職”之義。所以“管”有主、典、掌、職之意,此今“管理”、“管制”之“管”?!盾髯印と逍А贰笆ト艘舱?,道之管也”,楊倞注曰“管,樞要也”,楊倞又注《荀子·富國》“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曰“猶包也”,此亦是“主”義而已。

鄭注“管乎人情矣”句曰“管,猶包也”,孔疏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者,言禮樂所說義理,包管于人情。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人情所懷,不過于此,是管人情也?!薄肮芎跞饲椤敝肮堋贬尀椤爸鳌?、“掌”比釋為“包”更合適,不是禮樂包羅人情,而是禮樂主掌人情之義,此即《樂記》“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性”、“禮節民心,樂和民性”之義(此兩句“性”字本作“聲”字,聲近而誤也,詳見另文專論)。

所以,“貫乎人情矣”即“管乎人情矣”,“貫—管”是同音字假借,字義還是“管”字義。那么“禮樂之×”究竟是《樂記》、《樂書》的“說”字還是荀子《樂論》的“統”字呢?“說—統”兩字的差別如何解釋呢?鄭玄并未注“禮樂之說”的“說”字,而孔疏則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者,言禮樂所說義理,包管于人情。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人情所懷,不過于此,是管人情也?!贝耸墙狻岸Y樂之說”為“說禮樂”即“言禮樂”義,意思是禮樂有不同,但言禮樂則必包管人情之義。宋陳旸《樂書》卷二十二釋“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大體同孔疏,陳旸曰:

樂出于天地之和,莫適而非同;禮出于天地之別,莫適而非異。樂之統同,非求同于樂也,因其自同本和以統之而已。禮之辨異,非求異于禮也,因其自異別宜以辨之而已。同有所統,異有所辨,而禮樂之說蓋有所不能忘焉。然禮樂法而不說,亦不過管乎人情者而已。荀卿曰:‘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圣人矣?!w統之必有宗,故言管乎圣人。說之不過乎人情,故言管乎人情。是人情者,禮樂之管,而圣人又人情之管也。

《樂記》“說”字凡3見,除“禮樂之說”章外,還有另外2見,茲一并羅列如下:

(1) 散軍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裨冕笏,而虎賁之士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覲,然后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鄭玄不注“說劍”,孔疏曰:“說劍者既并習文,故皆說劍也”。此解今讀起來仍不清晰,不知孔疏此“說”是“言”、“談”義還是他義。此“說劍”當是《淮南子·俶真訓》中“勢利不能誘也,辯者不能說也,聲色不能淫也”的“說”字之義,故《四部叢刊》宋本《淮南子》里有漢許慎之注曰:“誘,惑也,進也。說,釋也?!?/p>

《樂記》里的“說劍”即是“釋劍”之義,類似于今“脫”字。唯有“釋劍”義與前后“射息—知孝—知臣—知敬”共同構成尚文之“五教”,尤其與前面“射息”相連相關?!榜悦釗|笏,而虎賁之士說劍也”的意思是崇尚衣冕笏禮則虎賁之士釋劍(脫劍),正與上下文義相同。鄭注曰:“裨冕,衣裨衣而冠冕也。裨衣,袞之屬也。搢,猶插也。賁,憤怒也?!笨资柙唬骸榜悦?,入廟之服也。搢笏,插笏也?;①S,言奔走有力如虎之在軍?!薄盎①S之士說劍也”即“虎怒之士釋劍也”。

故《禮記·樂記》的“說劍”即“脫劍”,此又同《禮記》里的《檀弓上》“說驂”、《檀弓下》“說齊衰”、《曾子問》“說衰與奠”、《文王世子》“不說冠帶”、《玉藻》“說笏”、《少儀》“說屨”、《少儀》“說綏”、《雜記上》“說輤”、《雜記上》“說車”、《喪大記》“說髦”、《喪大記》“說繘”、《間傳》“不說绖帶”、《鄉飲酒義》“說屨升坐”等“說”,實皆“脫”字之義?!罢f—脫”相通,未知是因為形聲相同,還是“說”本有“脫”義,按《說文》則“說”本有“脫”義。

《說文》曰:“說,說釋也,從言兊,一曰談說?!毙戾|《說文解字系傳》曰:“臣鍇曰: 說之,亦使悅懌也,通論詳矣?!薄墩f文》段注曰:“說釋即悅懌,說悅、釋懌皆古今字。許書無悅懌二字也。說釋者,開解之意,故為喜悅。釆部曰: 釋,解也?!编嵭ⅰ抖Y記·樂記》“說之,故言之”曰:“說,音悅,和?!贝酸屚墩撜Z》首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之“說”?!抖Y記·樂記》于“歌之為言也”章,孔疏曰:“‘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者,言歌之為言,引液其聲,長遠而言之?!f之,故言之’者,此更覆說歌意,前境有可說之事來感己情,則言之?!灾蛔?,故長言之’者,直言之不足,更宣暢己意,故引液長言之也?!?/p>

《樂記》“禮樂之說”當然不是“禮樂之悅”或“禮樂之釋”義,更未必是“禮樂之談說”。然筆者根據《樂記》上下文及《荀子·樂論》對應“禮樂之統”之字義,推定《禮記·樂記》、《史記·樂書》“禮樂之說”的“說”字乃“設”之訛也?!罢f—設”繁體本作“說—設”,形近,易字訛,且有先例。如《周易·睽卦》上九曰:“睽孤,見豕負涂,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后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鼻寤菔科妗抖Y說》卷六曰:“‘先張之弧,后說之壺’,古說與設通?!鼻寤輻潯毒沤浌帕x》卷一曰:“‘先張之弧,后說之弧?!夺屛摹吩疲骸禄∽直疽嘧鲏亍?。諸家皆作壺,今作弧者,聲之誤也?!蟆f之壺’,案《禮說》云:古說與設通?!蓖鯓鋿彙顿M氏古易訂文》卷二曰:“傳云: 壺,瓠也。案《禮說》云:古說與設通?!鼻孱檲摇队X非盦筆記》卷二亦引《禮說》“古說與設通”之證。

以“談說”之類解“禮樂之說”之“說”字實謬,此“說”當是“設”字誤?!岸Y樂之說,管乎人情矣”即“禮樂之設,管乎人情矣”,唯設置禮樂以管理人情才是最合理的,才符合《禮記》該章及全書文義,也方體現儒家思想?!岸Y樂之設,管乎人情”,可謂《樂記》論禮樂之總綱。唐張守節注《史記·樂書》曰“為《樂記》通天地,貫人情,辯政治,故細解之”,此“貫人情,辯政治”判斷極是。人情是中心,良好政治及良治是目標?!稑酚洝贰跋韧醣局樾?,稽之度數,制之禮義”及司馬遷《禮書》“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之義,王充《論衡·本性》曰“情性者人治之本,禮樂所由生也,故原情性之極,禮為之防,樂為之節”,則皆可謂即“禮樂之設,管乎人情”之翻說。

古人訓“設”為“施也”、“猶施也”、“施設也”、“施陳也”、“陳也”、“置也”、“置立也”、“謂置設”、“謂制置”等,故“禮樂之設”就是“禮樂之施”、“禮樂之立”等義,“禮樂之設,管乎人情”就是立禮樂、置禮樂以主掌人情之義,此與荀子《樂論》“禮樂之統,管乎人情”相同。而禮樂之設置當本乎人情人性及當教化人情人性的道理(2)林桂榛、王虹霞: 《〈樂記〉之“樂”》,《光明日報》2019年11月23日。,正是“禮樂之設,管乎人情”或“禮樂之統,管乎人情”的儒家思想之要義。

“統”字有“理也”、“攝理也”、“治也”、“制治也”、“總也”、“總覽也”,故今有“統治”、“總統”之詞,屬近義或同義兩字構詞?!敖y”是如此義,故“禮樂之統”就是“禮樂之治”、“禮樂之制”、“禮樂之統攝”的意義,所以《樂記》“禮樂之說,管乎人情”即《樂書》“禮樂之說,貫乎人情”,其“說”字無疑是“設”字之誤而已,且它們顯然都是化自《荀子·樂論》“禮樂之統,管乎人情”句而已。

《荀子》多言“統”,全書“統”字凡25見,而“設”凡19見,“統”多于“設”字,且含義深刻,如“禮義之統”、“仁義之統”、“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忠信以統之”、“修修兮其用統類之行”、“法先王,統禮義,一制度”、“舉統類而應之”、“知通統類”、“禮義無統”等。

《樂論》、《樂記》、《樂書》該處文字的差異處見下:

(1) 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窮本極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墨子非之,幾遇刑也。明王已沒,莫之正也。愚者學之,危其身也。君子明樂,乃其德也。亂世惡善,不此聽也。(《樂論》)

(2) 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樂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樂記》)

(3) 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別異,禮樂之說,貫乎人情矣。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樂順天地之誠,達神明之德,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樂書》)

《樂記》、《樂書》該處的文字差別只是當傳寫古《樂記》的文字差別而已,而古《樂記》化自《樂論》無疑,《樂論》的“和—理”、“合—別”、“統—管”、“窮—極”對說或并說明顯要勝于《樂記》“情—理”、“統—辨”、“說—管”、“窮—知”之對說或并說,也勝于《樂書》“情—理”、“統—別”、“說—貫”、“窮—知”之對說或并說。而且《樂記》、《樂書》改“禮樂之統”為“禮樂之設(說)”,則于同句其他地方改有“統”字,即《樂論》“樂合同”被改為“樂統同”。

古人不僅說“禮樂之統”,也說“禮樂之設”??资琛稑酚洝贰胺蚧旷篂榫?,非以為禍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綴淫也……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處曰:“此一節明言禮樂之設不得其所則禍亂興,故先王節其禮樂以防淫亂也?!?宋衛湜《禮記集說》卷九十五引之)元翟思忠《魏鄭公諫續錄》卷下有曰:“太常少卿祖孝孫奏請所定新樂,太宗曰:‘禮樂之設是圣人緣物設教以為撙節,治政善惡豈此之由?’御史大夫杜淹對曰:‘前代興亡,實由于樂’?!泵鬣嵓o《東園文集》卷三曰:“禮樂之設,所以饗郊廟、宴臣僚,其事為至重也,故唐虞之時伯夷寅清而典禮,后夔直溫而典樂,慎重之意何其至哉?”清羅有高《尊聞居士集》卷二曰:“禮樂之設,詩書易春秋之教,所以養人之微、達人之微者?!?/p>

[附]釋《樂記》“亂”范疇提要

猜你喜歡
樂記禮記禮樂
SOUNDS OF THE VILLAGE
樂籍西譯:五種《樂記》西文譯本、譯者及其傳播
禮樂之道中的傳統器物設計規范
半途而廢
周人傳統與西周“禮樂”淵源
文明
西夏文草書《禮記》異文一則
用莊嚴禮樂慰英靈勵軍民
《樂記》哲學思想研究的文獻綜述
值得肯定的《樂記》兩版本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