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與工作室相結合的教學研究

2021-07-22 04:05張莉張新德劉叢叢
高教學刊 2021年18期
關鍵詞:獨立院校校企合作

張莉 張新德 劉叢叢

摘 ?要:現如今,世界各國的藝術設計類高校都倡導將專業理論與工作室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目的是通過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單一化弊端,提倡自由開放的教育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生產工作的需求。文章通過對獨立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特點、學校特點、教學模式、國內外藝術設計院校設計工作室建設以及利用情況的分析,總結出獨立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與工作室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專業理論教學;工作室教學;包豪斯作坊;獨立院校;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18-0042-04

Abstract: Nowaday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art and design all over the world advocate the educational model of combining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education with studio teaching,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the free and open educational model by break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l,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the teaching mode,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design studios in the independent art and design college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reform measure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courses and workshops of art design major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words: professional theory teaching; studio teaching; Bauhaus workshop; independent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目前,大多數獨立院校中的藝術學院將人才的培養目標定為“培養實用型人才”,在此金字招牌的號召下,不僅提高了學院的招生率而且保障了就業率。實用型人才的金字招牌雖好,但是實際培養效果并不理想,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藝術學院就像一碗“溫湯水”,學生就是溫湯水中的“夾生蛋”,大部分畢業生難以適應和滿足社會需求,作者認為主要是在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的融合上存在諸多問題。

一、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單一

(一)教學模式的單一導致理論和實踐的脫節

我國獨立院校設計類專業的建設一般較晚,教學經驗欠缺,學生的培養模式大多照搬照抄其他專業,主要采取傳統授受關系的教學模式,教師一直在講臺上講,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即使碰到了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由于缺少實物直觀和實踐經驗,學生只能腦補,而藝術設計大部分專業的實踐性都很強。例如,視覺傳達設計方向的書籍設計、宣傳單、宣傳冊設計等課程只停留在理論講解上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需要根據設計需求感受不同肌理和材質的紙張特點、體驗書籍的印刷過程、裁切過程以及裝幀的過程。最后的結課作業也僅僅停留在電腦制作上,學生們并沒有根據自己的設計做出實物,大部分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工作需求。而這種理論和實踐脫節的教學模式,必將使我們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畢業生知識面狹窄、動手能力差、創新意識欠缺,顯然這種只強調理論并不強調實踐的教學模式并不可取,也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二)教學模式的單一導致學習效率的降低

獨立院校實質上被大眾定位為“托底”的教育機構,尤其是選擇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大多是因為自律性差,導致文化課成績不佳而需要通過走藝術設計這條捷徑來獲得大學文憑,又或者是因為自身興趣和天賦使然,總之這兩類學生都難以適應半天四節課一直聽教師講專業理論知識。因為這樣的理論輸出已經遠遠超出了學生們在固定時間內的可接受強度,學生們沒有充足的時間消化、吸收以及運用,所以這也就證實了部分教師們的疑惑,為什么有些簡單的原理、方法講了10遍、20遍甚至30遍,仍然無法保證學生能夠靈活運用。

(三)教學場所的單一抑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藝術設計類學生大多具有自己獨特的想象力和思維方式,設計作品最大的亮點就是創新性,因此獨立院校藝術設計類教學場所必須要具有自由開放性,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室內的學習,學校應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的教學氛圍中進行學習和創造。教師應善于利用企業調查、企業實習、工作室實踐教學、戶外實踐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來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性思維和發現新知識的能力。

二、國內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工作室建設分析

(一)理論與工作室相結合的教學概念模糊

隨著新時代社會的飛速發展,藝術設計充斥著生活的每個角落,藝術設計專業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重要,很多高校的藝術學院也紛紛建立了設計工作室,努力營造出真實的職業環境,促進教學、實踐、生產的一體化。但是在師資的分配、人才的引進以及工作室的實用性上仍然面臨著重重困難。

(二)師資分配不平衡

大部分藝術院校的工作室教師遠遠少于專業理論課教師,一個工作室教師往往要帶整個專業的學生。這種師資嚴重分配不均的現象導致工作室教師工作量加大,效率降低,難以達到教學的理想效果。

(三)雙師型人才的短缺

雙師型人才簡單點來說就是職業技術員工和教師相結合的人才,這種人才不僅具有堅實的專業理論和教育理論知識,而且具有嫻熟的職業技能。然而我國的大部分高校師資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應屆畢業生,一種是企業職工,這兩種來源的教師都具有天然的“缺陷”。應屆畢業生缺乏企業實踐經驗,而企業職工缺乏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雖然大部分院校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教師這一職業只是在穩定和事業編制上略有優勢,但收入、個人發展、職業聲望、社會地位等都不具備吸引力,因此影響了這一職業隊伍頂尖人才的引進。

(四)設計工作室的實用性較差

很多獨立院校由于教育經費不足和藝術設計工作室設備昂貴而導致投入經費不足,設備不僅少而且陳舊,比如有些獨立院校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僅僅有幾臺電腦,真正具有實踐價值的打印機、打印材料、裝幀設備、攝影裝備、設計原材料等卻沒有,學校僅僅是為了實踐而實踐。校外實踐活動也只是走馬觀花地完成任務,這些都與獨立院校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馳,最終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國外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建設分析

早在1919年德國的包豪斯設計學院就通過基礎課教學、專業理論課教學和實踐工作室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了最早一批的世界級設計大師,如馬謝·布魯爾(哈佛設計研究院教授)、馬克斯·比爾(烏爾姆設計學院院長)、布萊特等。馬謝·布魯爾設計的瓦西里椅子、布萊特設計的生活用品等經典作品都是在校內的設計工作室中制作出來的,至今仍廣受大眾的喜愛。

(一)包豪斯設計工作室的形式

包豪斯設計學院的工作室叫“作坊”,作坊的形式就相當于我們今天各大院校所開設的設計工作室,它是一種完全開放式的,學校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的作坊,這些作坊具備企業和公司的某些特征,在硬件設備和工作環境上完全滿足學生的設計實踐需求和生產需求,獨特的是它又是一個教育場所,肩負著人才培養的責任,從經濟角度來看,它盡量做到讓學生接觸外部世界,將知識學以致用,學有所用,防止將學校變成一座“象牙塔”。

(二)包豪斯設計工作室教學下的師生觀

在包豪斯的設計工作室內沒有明顯的師生關系,只有“大師、熟練工和學?!?,學生們先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活動,之后他們將會與比較有經驗的人進行合作,通過實際物品的制作來掌握工藝原理和技術,如金工坊就要求學生掌握各類金屬的加工工藝技術;陶藝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制作能力;紡織作坊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材料的種類、特性、纖維的編織以及加工制造工藝的技能。當學生完全掌握這些技能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思想制作出成品,學生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參賽或者和企業合作進行批量生產,這時的學生也就變成了工人、教師甚至是大師。由于畢業生過于優秀以至于很多包豪斯畢業的研究生留在了本校任教,這也就體現了我國《師說》中的所寫到的一句師生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三)包豪斯設計工作室的師資分配

包豪斯的設計工作室教師必須是優秀的工匠和教師,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都出任過包豪斯的設計工作室導師,比如:畫家康定斯基、約翰·伊頓;陶藝作坊大師:馬克斯·比爾;印刷作坊大師:里昂·費寧格。師資水平和師資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設計教育的成敗,包豪斯的辦學成功離不開好的教師和合理的師資分配制度。

除了包豪斯設計學院采用理論與工作室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外,國外很多發達地區的藝術設計學院均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比如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實行校企合作教學,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與企業所提供的項目來學習。教師指導學生采取頭腦風暴的方式解決設計中的問題。再比如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學校根據專業的不同,設置了玻璃車間、攝影影視工作間、陶藝間和動畫車間等。美國的各大設計院校也根據專業需求設置了各類工作室供學生在工作室內尋找靈感和實踐創作。這種將理論和實踐互相滲透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四、獨立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與工作室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措施

(一)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大部分獨立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評價體系盲目效仿其他專業的評價體系,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和電腦制圖水平,殊不知藝術設計專業是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評價體系也應具有獨特性。作者認為其考核方式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上;另一方面是工作室實踐情況??蓞⒖家韵聨追N評分標準:1.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室實踐分數各占一半;2. 理論課根據設計作品的水平、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課堂表現等給出成績;3. 工作室實踐情況可根據學生參與各種技能培訓活動,操作熟練程度、成品質量等折算為學分或者成績;4. 職業證書制:在實踐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態度和基本技能,如果學生通過考核,學校頒發具有從業資格的認證證書;5. 推行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等多種培養方式,當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后可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一段短期的實習工作,完成產品生產,進行崗位練兵,熟練崗位操作技術;6. 對參加各級各類設計競賽的獲獎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二)以“專業理論教學+設計工作室”教學為橋梁,搭建產教結合新途徑

通過“設計專業理論+設計工作室”的聯合創建和發展,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協同育人”的原則,充分發揮了學校的文化育人和企業育人方面的優勢,通過校企的完美結合,成功開辟了一條教學、科研、生產相融合的育人新機制。

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為例,在專業理論的教學過程中應尤其注重對學生的美學觀念培養,作者在教授專業理論課時發現一種現象,有些學生明明上課很認真,做作業也很積極,可是設計作品卻差強人意,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思考終于發現了一個影響學生作品質量的本質原因,那就是其審美水平較低,雖然上課認真聽講也知道各種設計原理和規律,但是因為審美水平不高而導致設計作品美觀度差,面對這種現象,專業課教師應及時教授學生如何提高審美的一系列方法,如提供一些好的設計書籍、好的設計網站、分析優秀設計作品、臨摹大師作品等,幫助學生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

同時,教師應在融合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對設計理念進行教學。建立設計工作室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能夠很快完成對自己學生身份的轉變,提前進入“工作者”狀態,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如果一味的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而不知道如何運用,那便成了“書呆子”,即便是有再堅實的理論基礎也終將被社會所淘汰,因此“專業理論課+設計工作室”的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將課堂中所學到的相關設計理論知識和企業的工作理論、方法以及大眾的需求進行有效結合,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因此,“專業理論課+設計工作室”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建立校企聯合工作室

以視覺傳達設計方向為例,將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讓學生到企業中去實習的方式來進行,但是初入企業實習的大學生主要負責一些日常的基礎性工作,不僅工作難度低而且與專業不相關,這樣的實習經歷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但是如果企業將復雜的工作交給實習學生,學生將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處理不好還會對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谝陨蠁栴},可以在學校和企業合作之前或者合作當中,通過企業投資的方式建立一種校企合作的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學生在正式進入企業之前,先在工作室中進行實踐活動,并由專門的工作室教師進行輔導。工作室的教師可以聘請企業的高級技術人員,由相關企業工作人員負責,如對文字的編排方式和圖形設計等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適應社會的工作方法。與此同時,指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技能講授時應結合企業的真實工作方法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在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掌握專業操作技術。待學生在工作室進行一段實踐后就可以進入到企業當中正式實習,此時學生能較快適應企業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和工作節奏等。通過設計工作室實習階段,企業也可以更加了解學生,從中選拔人才,提供學生與其能力相稱的工作崗位,這樣學校不僅培養了高素質人才、企業得到了適合的技術人才,而且這種教學方法相對于教師而言也更方便其開展教學工作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因此,將校企合作模式應用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四)合理優化教學內容

獨立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類課程主要圍繞課本教材進行講解,但是由于知識的陳舊,這種教學方法往往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可能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學到了專業理論知識,但是也容易被一些固定框架框住,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企業對于設計作品的要求和評判標準多數來自于客戶的需求,而客戶在評價一件設計作品時又有自身的一套評價標準,設計師為了體現客戶至上的原則,不得不根據客戶的喜好和要求去設計,如果學生一直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進行學習,那么所學知識就很容易和社會脫軌。當然,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的過程中,一些原理性的、基礎性的知識還是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的,比如色彩構成、圖案設計、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設計素描以及不同審美方式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等。但是只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講解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企業實際案例的分析和練習,比如教師在對設計作品進行分析時,應該主要從客戶和消費者的角度進行分析,既可以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也可以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比如,在對一個家具品牌進行海報設計時,客戶只給學生一些紅色家具圖片,而且這個企業的家具主打紅色系,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設計的一般原則和規律引導學生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海報,但是如果客戶執意選擇應用某些不符合主題要求和違背色彩搭配規律的顏色作為背景——如綠色,此時教師就應該對顏色的色相、搭配等進行重點講解,如降低綠色的飽和度和改變紅色和綠色的對比面積等來緩解色彩搭配不協調的尷尬情況,保證在充分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下做出符合主題要求的高質量設計作品。

(五)樹立開放性的教學理念

現如今,學科交叉、專業融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詞匯,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早期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又叫平面設計,主要是因為本專業所設計的作品均屬于二維作品,載體大多為紙制品。當面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時,本專業的設計作品已經從二維發展至三維,設計載體也已經從紙質印刷品發展至網絡電子產品,所以平面設計已經不適合本專業的名稱,因此改名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專業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其本身,而且體現在多學科的相互融合上,但恰恰是因為我們過于專注本學科的專業性,從而忽略了學科間的融合性,甚至在招聘的時候因為所學專業的絕對性而盲目地否定綜合型人才,最終學生因為沒有辦法很好地融合其他學科知識而導致專業知識片面化,難以設計出具有新意的設計作品。所以我們應該以一種開放式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不能拘泥于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只有將各學科知識巧妙地融合后,才能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設計出具有新意的設計作品,所以學科交叉、專業融合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和主流方向,需要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重點關注。通過將學科交叉融合理念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能夠將社會需求的滿足作為教學的重點,有利于培養出復合型、創新型、實用型的人才??梢哉f,秉持著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將學科交叉專業融合理念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升人才的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獨立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采用專業理論教學與工作室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養,同時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優勢創辦企業型工作室幫助學生提早進入“工作者”角色,保證人才的培養質量,這一教學模式無論是對個人、對企業、對社會未來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易黎.加強實驗室開放管理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7):223-225.

[2]齊欣.包豪斯教學改革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的啟示[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4,4(12):77-80.

[3]張小容,鄧成超.創新教學管理制度 推進高等教育改革[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6):144-146.

[4]夏普.藝術的實驗與實驗的藝術——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界定與解讀[J].設計,2017(18):114-116.

[5]江保峰.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非藝術類生源素描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5):26-29.

[6]朱宇亮,石善政,李寧,等.依托“技能大師工作室”進行“精英工匠”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16):1-3.

[7]中國職協課題組.傳承工匠精神,適應時代要求,培養技能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發展現狀研究(一)[J].中國培訓,2017(13):19-21.

[8]中國職協課題組.創新培養模式,頂層設計引領,企業學校踐行技能大師工作室發展現狀研究(二)[J].中國培訓,2017(15):30-34.

[9]彭艷,王波.工作室制在我國藝術設計教育運用中存在的問題[J].藝術教育,2010(2):130.

[10]朱有明.藝術設計類專業“工作室”模式下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6):161-163.

基金項目:2016-2018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獨立學院藝術專業‘三實基地建設及師資實踐能力培養研究”(編號:2016GJJG323)

作者簡介:張莉(1987-),女,漢族,天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張新德(1989-),男,漢族,河北黃驊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劉叢叢(1985-),女,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猜你喜歡
獨立院校校企合作
轉型發展中獨立院校護理本科職業教育發展的解讀
獨立院校圖書館服務咨詢體系的構建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慕課背景下獨立學院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的思考
翻轉課堂在獨立院校線性代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