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視域下的初中革命傳統作品教學

2021-09-17 21:58王浩榮維東
語文建設 2021年8期
關鍵詞:大單元初中語文

王浩 榮維東

【摘要】革命傳統作品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所占分量很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本文認為,大單元教學對革命傳統作品教學具有獨特優勢,它有利于打破單篇教學的零散煩瑣,實現內容統整,有利于聽說讀寫之間的相互借力,便于知識共享和集約教學,有助于“文道統一”,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大單元視域下的初中革命傳統作品教學可以采用如下策略:回到歷史真實,情境還原學習;依托自然單元,開展集約教學;打破自然單元,任務統整教學;基于單篇精讀,開展“1+X”拓展教學;利用生活資源,開展大語文實踐。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師素養提出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大單元,初中語文,革命傳統作品教學

革命傳統教育關系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語文課程在革命傳統教育中具有獨特優勢。它不像思政課那樣直接宣講理論觀念,也不像歷史課那樣直接面對歷史事實,語文學科借助語言文字及作品這個中介讓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具體可感,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達文本所負載的思想、情感、品德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革命傳統作品

在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革命傳統作品的分量很大、地位很高。這是語文學科開展“三種文化”(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的重要體現。下面我們先對教材中的革命傳統作品篇目作一簡要統計與分析。

1.作品統計

對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革命傳統作品的具體統計,詳見表1。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作品如《朝花夕拾》《回憶魯迅先生(節選)》等,雖也有革命精神的體現,但文本要點和教學重點皆不在此,故未列入表格。

2.作品分析

如表1所示,六冊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中都有涉及革命傳統的作品,占教材所選白話作品的1/3以上,并且在可預期的將來,此類篇目可能還會增加。

教材中的革命傳統作品,就文體而言,詩歌、散文、戲劇、小說兼有;就形式而言,教讀課文、自讀課文、名著閱讀、綜合性學習、活動探究等皆備;就時代跨度而言,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49—1978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2012年),一直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年至今),各個階段都有涉及。

二、革命傳統作品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革命傳統作品教學,可以在“革命傳統文化傳承和理解”層面展開,而非過去單純的語言、技能、文學教學。大單元教學便于將作品的思想內容作為革命傳統文化教育的材料,開展主題教學和內容取向的教學。

1.大單元教學便于實現語文課程內容統整

革命傳統作品作為經典名篇,在教材中的分布較為零散,這雖然便于學生高頻地接觸,但也因此缺乏應有的集中,難以實現預期的教育力度和效果。而大單元教學則可以進行內容統整、專題聚焦、整體推進。目前革命傳統作品的單篇教學存在單一化、碎片化、隨意化和重復等問題。魯迅、郭沫若、聞一多、毛澤東等名家的優秀詩文,自然可以運用單篇教學方式精讀細讀、品味賞析,但在教學上也往往容易陷入支離破碎的煩瑣分析,導致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大單元教學通過提煉重要主題、問題、觀念、原理、策略等大概念,將散亂的知識結構化,將重復的內容統整化?;诖蟾拍?,統籌學科知識、技能、策略等語文元素,避免語言、思維、文學教育束手束腳。比如九年級上冊、下冊第一單元都是詩歌,由于初三時間緊、任務重,兩冊中的《沁園春·雪》《周總理,你在哪里》《我愛這土地》《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梅嶺三章》《風雨吟》這幾首詩以及《艾青詩選》,完全可以放在一起構成“詩歌大單元”,教學就會事半功倍。

2.大單元教學有利于各項語文活動相互借力

大單元教學不但可以實現課程內容整合,也便于撬動教學方式的變革。設計大情境、大主題、大概念、大任務,采用讀寫結合、專題探究、活動展示、成果匯報等多種形式,實現學習內容整合,打破原來技能訓練的機械分割,實現聽、說、讀、寫等各項語文活動之間的相互借力。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將聽、說、讀、寫等進行一體化設計,閱讀分析文本,交流各自的觀點和想法,撰寫演講稿、讀后感等活動,可以結合文本資源綜合實施,這也更符合真實生活中的語言學習和應用,便于真實語文能力的形成和遷移。

3.大單元教學便于知識共享、減負增效

革命傳統作品往往產生于特殊的歷史背景中,教學此類作品時,教師免不了要介紹背景知識和歷史事件。對于單篇教學來說,該環節可能要重復若干次。開展大單元教學,幾篇課文擁有共同的歷史背景,就可以一次性學習了解,甚至前后關聯互相打通,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復。以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教師引導學生融通幾篇作品的時代背景,先精講《黃河頌》《誰是最可愛的人》兩篇,過程中引入影音資源,將學生帶入歷史情境。例如,教《黃河頌》時,觀看相關演出;教《誰是最可愛的人》時,觀看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關于抗美援朝的幾集,從而拉近學生與抗美援朝這一歷史的距離。而后講述抒情方式的不同,以及相應的朗讀技巧,引導學生自行賞析《老山界》《土地的誓言》,分組完成“天下國家”的綜合性學習和“學習抒情”的寫作訓練,達到集約、高效教學的目的。

4.大單元教學有助于實現“文道統一”

語文學科向來面臨著“內容和形式”“主題元素和語文元素”“思想性和工具性”等矛盾,容易導致“重道輕文”或“重文輕道”的問題發生。革命傳統作品的教學,自然離不開“思想”“精神”“人格”“理想”教育,可以有“內容”和“主題”偏向。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是將教學重點放在志愿軍戰士英勇殺敵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即“道”)上,還是將教學重點放在報告文學的一般寫法、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等語文要素(即“文”)上,這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對于此類作品,教師應盡可能讓學生從文本的語言、意象、情節、故事、人物塑造人手,通過“以文悟道”“披文入情”的方式,感受文本中洋溢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語文知識和技能可以作為內容理解的必要支架、工具,這就很好地實現了語文“文道統一”,避免機械灌輸、“貼標簽”和政治說教。

三、初中語文革命傳統作品大單元教學路徑

那么,初中語文革命傳統作品的大單元教學,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模式、策略或原則、路徑呢?

1.回到歷史真實,情境還原學習

革命傳統作品往往產生于特殊的歷史背景中,距學生生活時代較遠,與學生隔膜較大,學生很難理解“那一代”“那些人”的一些思想感情和做法;此外,文本特定的表達方式和審美觀念對現在的青少年而言也有些陌生?;谶@種狀況,革命傳統作品教學宜采取“情境還原法”。比如教學《老山界》,要有一個背景知識介紹的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查閱歷史資料,讓學生回到那個年代,置身于敵人圍追堵截的九死一生的戰爭環境中,體會紅軍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對于此類革命傳統作品的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影、電視、紅色歌曲、戲劇等,以及當地的革命遺址、紀念館、專題展覽等各種課程資源,讓學生回到真實可感的歷史中,從而達到對作品內容的正確感知和理解。

2.依托自然單元,開展集約教學

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不能無視。傳統的單元教學,往往只是內容和形式上有關聯的一組文章,教師在教學中仍習慣單篇教學,沒有發揮單元教學的功能;而大單元教學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利用自然單元,實現單元的集約教學。以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這一單元的課文《黃河頌》《老山界》《誰是最可愛的人》《土地的誓言》以及“學習抒情”(寫作)和“天下國家”(綜合性學習)等板塊,可整合為一個大單元進行系統教學。

教材給本自然單元確定的人文主題是“家國情懷”,語文要素是“涵泳品味”“把握抒情”“學習批注”“精讀”等。教師可以在“革命傳統”這一大主題下,設置大任務:“體會家國情懷”“如何精讀”;創設情境,通過朗誦、講故事、寫作等形式進行系統學習;最好采用講讀、自讀、拓展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3.打破自然單元,任務統整教學

大單元教學既可以依托自然單元,更需要打破自然單元,進行不同單元、不同年級、不同冊教材之間課文的重組。溫儒敏先生指出,統編語文教材弱化自然單元的主題,是為了更好地凸顯學習方法、閱讀習慣等語文要素。教師如何用大單元教學將革命傳統作品統整在若干大概念之下,在讓學生掌握這些語文要素的同時,將英雄人物的“謀國”與“謀身”相結合,傳承和理解革命傳統文化呢?這是亟待考慮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既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又了解教材內容在不同單元、不同年級之間的聯系和不同安排。

革命傳統作品大單元教學,難點是課程內容的結構化重組。以九年級上冊、下冊第一單元為例,內容都是詩歌,可以在內容重組理念下,設置如下大任務:學習朗誦、欣賞并創作精短詩歌;舉辦班級詩歌朗誦比賽;編著以少年成長為主題的詩集。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任務一: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分小組制作相應的表格。將這組詩歌從作者、篇目、時代背景、主題、風格、藝術手法、共同點等幾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此環節可以重點關注毛澤東和艾青兩位詩人:毛澤東作為“領袖詩人”,詩歌大氣磅礴、曠達豪邁、意象雄渾;艾青被譽為“土地的歌者”,常以散文化語言入詩,感情質樸、寄寓深切、意象新奇;而他們的共同點是對國家民族的熱愛,運用畫面抒情,并適當穿插議論。

任務二:開展詩歌朗讀比賽。學生可以自行到網上搜索相關視頻進行模仿和改進,有條件的還可以舉辦年級乃至學校的詩歌朗誦比賽。

任務三:學生嘗試自己創作詩歌??梢韵葟陌嗟淖髌穼W起,創作完成后,學生互相交換寫詩評。這項活動涉及文本理解、鑒賞評價、質疑探究等多項語文能力的培養。

任務四:由課代表收集學生的創作,并排版、編著成包含詩歌和評論的詩集??梢园l電子版給學生保存,也可打印成冊,作為學生珍貴的中學記憶。

通過大單元教學,學生建構的知識系統、清晰、辨識度高,而且互相聯系形成結構化的網絡,便于吸附整合其他詩歌文本,找到分析鑒賞詩歌的共同規律,增進語文知識和能力。整個初中階段開展一次這樣的詩歌大單元教學,相關課程目標和任務基本可以保質保量地完成。

4.基于單篇精讀,進行“1+X”拓展教學

以七年級下冊楊振寧的《鄧稼先》一文為例,根據教材單元提示和課文提示,本課的教學任務為“理解中國科學家的精神”“學習精讀”等,教師可以組合楊振寧、丁肇中、袁隆平等科學家的傳記進行整合教學。

首先,引導學生整理出人物傳記這一文體的特點,即“真實性——基于事實”和“文學性——富含情感”,由此將《鄧稼先》中的六個小標題進行分類:

(1)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引子(文學性)

(2)“兩彈”元勛→綜述(真實性)

(3)鄧稼先與奧本海默→事件Ⅰ·忠厚平實(真實性)

(4)民族感情?友情?→事件Ⅱ·謙虛謹慎(真實性)

(5)“我不能走”→事件Ⅲ·中國男兒(真實性)

(6)永恒的驕傲→結語(文學性)

其次,把握文中一首關鍵的歌曲《中國男兒》,讓學生欣賞“電視劇版”“中國海軍版”“華為高管齊唱版”三個版本的《中國男兒》,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從歌詞中選一個短語概括鄧稼先這位“中國男兒”的一生,你選哪個?學生分組討論后,認為“只手撐天空”“峨峨昆侖”“燕然勒功”“至今熱血猶殷紅”等歌詞都比較合適。其中最受學生認可的是“奇丈夫”這三個字。學生結合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對他作為中國科學家的理想抱負、人生選擇和“以身許國”等都有較深的理解與感悟。

最后,引導學生基于《鄧稼先》的故事,選擇另外一位中國科學家,到網上搜集他或她的故事,寫一篇人物傳記,要體現“真實性”和“文學性”。因為易于模仿,即使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在查詢資料后仿寫出優秀文章,而后學生傳閱分享、互相點評,將革命傳統精神和語文技能訓練都落到了實處。

5.利用生活資源,開展大語文實踐

革命傳統作品教學不但要“內化于心”,還要“外化于行”,具體包括學習成果展示、宣講和社會實踐活動。比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建黨100周年專題活動等,此外還有一些征文、墻報、朗誦、演講、演出、網頁制作等活動,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廣泛參與進來??梢岳脤W?;虬嗉壍木W絡平臺、微信公眾號,讓學生展示、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

革命傳統作品教學,必須利用生活中真實的課程資源。比如筆者所在的重慶市北碚區,就有張自忠烈士陵園、王樸烈士陵園、老舍故居、中共中央西南局歷史陳列館等資源,學校會安排學生參觀并進行多種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拉近學生與革命傳統文化的距離,讓學生明白那些革命人物不是遙不可及的“圣人”,他們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以平凡的個體踐行了偉大的事業。

此外,革命傳統教育還可以采取跨學科的學習方式。自古“文史不分家”,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地理等內容關聯度大,可以相互借力、互相補充;物理、化學等理科相關成就也可以為語文所用,如關于嫦娥號探月、火星探測等科技發展,這些鮮活的課程資源自然也不能忽視。

總之,大單元視域下的革命傳統作品教學,要以核心素養為目標,以任務情境為依托,以大觀念為內容組織形式,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軸,靈活使用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有著令人驚喜的效果,無論是學習興趣、課堂效果,還是學生的學業成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素養都有明顯提升。當然,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掌握大單元教學原理和策略,廣泛閱讀革命傳統相關作品以及各個革命歷史時期的經典作品,對革命傳統文化要有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和深厚的積淀,方有可能勝任。

猜你喜歡
大單元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多元“對話”促結構融通
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特征及課堂類型
高中生物大單元整體學習的實踐研究
道德與法治“大單元”主題教學視角下的建構實踐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項目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淺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