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語篇分析理論的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策略研究

2021-10-11 17:40許永雨
校園英語·月末 2021年8期
關鍵詞:語篇分析讀后續寫策略

【摘要】讀后續寫將英語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既考查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又考查學生對語篇內容和結構的整體把握,對英語語用能力要求較高,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困擾。本文將闡釋語篇分析理論的含義,運用語篇分析理論探究學生讀后續寫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提高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讀后續寫;語篇分析;策略

【作者簡介】許永雨,聊城大學,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讀后續寫自2016年第一次出現于浙江省的高考英語試卷之后,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讀后續寫作為高考英語的一種新題型,將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讓學生在理解語篇內容的基礎上,分析語篇類型和語言特點,根據題中的提示詞進行合理想象,續寫文章內容。這一新題型重視學生對語篇內容的精確理解,要求學生利用前文給出的語境,在確保語篇內容邏輯合理的基礎上,對語篇的語言表達進行模仿,對語篇內容進行創造,既考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又考驗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在英語高考中難度較大,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了許多困擾,也給英語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目前關于讀后續寫這一題型的研究有很多,但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寫作教學和閱讀能力培養這兩個方面,強調讀后續寫能夠提高學生詞匯和句型結構運用的正確性,忽視從整體語篇角度理解讀后續寫。本文將闡述語篇分析理論的內涵,從語篇分析的角度解讀讀后續寫,并結合學生在讀后續寫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探究提高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策略。

一、語篇分析理論

關于語篇的定義,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觀點。語言學家Harris將語篇定義為連續的語言或文字。我國語言學家胡壯麟則認為,“語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語法約束的、在一定語境下表示完整語義的自然語言,它既可包括‘話語,也可包括‘篇章”。席曉青給出了關于語篇較為準確的定義,語篇是由一個以上的話段或句子構成,它具有句法上的組織性和交際上的獨立性。系統功能語法理論認為,即語篇包括語言、語域、語篇題材三個層面。語言又包含語音、詞匯、語法、語義等幾個部分。而語域可以理解為上下文情景語境,語篇體裁則指的是語篇的文化語境。

語篇分析是將文章作為一個整體,從整體考慮整個文章的內容構建和邏輯順序,進而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作者所持有的觀點。語篇分析不僅僅分析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更關注文章整體的結構布局,考查學生的語言理解和運用。語篇教學強調先讀一遍文章,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整體結構布局,然后,從語法、詞匯、句型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探究研究文章出現的語言現象。最后,分析句子之間的銜接、邏輯的連貫性和語篇的情境語境,讓學生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作者所持有的觀點,最后對語篇整體有一個較好的掌控。

傳統的語言教學,過于注重詞匯學習和句型掌握,忽視學生對文章整體布局結構的把握,既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讀后續寫要求學生從語篇整體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布局結構,然后進行合理續寫。利用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協同互動效應進行語言學習,將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讀后續寫存在的問題

讀后續寫作為一種新題型,既要求故事情節完整、邏輯結構合理,又要求語言運用地道貼切,情節語言兩手抓,對于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近幾年的讀后續寫考試題型得分不理想,說明讀后續寫題型仍然是困擾著很多學生的考試難點之一。通過分析作文,學生的讀后續寫主要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情節設置缺乏邏輯性,語句銜接不恰當。目前讀后續寫的文章體裁大多是記敘文,要求學生對故事進行續寫,續寫高潮或者結尾部分。但是,學生在考試時,很難找到文章中暗含的線索,只能憑借自己的意愿隨意續寫結尾。雖然,他們也使用了題目要求的關鍵詞,但是結尾寫的不知所云,沒有過渡,寫出了一個毫無聯系的結論。故事情節設置不合理,續寫的內容毫無邏輯,結尾難免牽強附會。

此外,除了故事內容不合邏輯之外,語句的銜接也存在很多問題。在讀后續寫過程中,語句之間銜接恰當非常重要。銜接是語篇結構中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語法手段,是實現語篇連貫性的關鍵手段。然而,在讀后續寫中,學生往往不太注重連詞的使用,沒有考慮語句之間的邏輯順序,前因后果交代不清,續寫的內容沒有關聯。語言銜接不當,致使續寫的語篇缺乏語言連貫性。在語篇續寫中,學生較少使用連詞和關系從句,轉折、順承、遞進、因果等關系使用不當,連詞單一、缺乏同義詞替換,使用的關系從句也比較簡單。

2. 語篇體裁把握不當,語篇的情感基調定位不準。不同的語篇體裁有不同的寫作模式和寫作特點。只有從語篇整體進行分析,把握語篇的體裁特點,才能合理地安排故事情節。在讀后續寫中,很多學生難以掌握不同體裁的語篇特點。記敘文續寫的高潮、結尾和前文缺乏關聯;議論文含糊不清、論點不明晰;說明文內容空泛,表達匱乏;應用文表達不得體,語言表達不地道。

語篇中除了具體的故事情節發展,往往還暗含著作者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在進行讀后續寫時往往只注重文章內容的續寫,而忽視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態度變化,整體的情感基調把握不當,不能表現出作者的態度是中立、肯定還是否定。在續寫時,文章的故事情節發展是一條明線;而作者的情感變化是一條暗線,反映作者的寫作立場,只有緊緊抓住作者的情感態度變化,才能恰當地續寫下文。因此,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調非常重要。

3. 語篇內容缺乏創新性,語言表達單一。讀后續寫是對語言表達進行模仿,對語篇內容進行創新的過程。因此,在續寫過程中,學生必須進行合理的想象,創造性地續寫。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語言基礎不夠扎實、文化知識面過窄,缺乏創新性思維和發散思維,致使學生在續寫時存在“有話說但不會寫”“直接無話可寫”等情況,續寫的內容故事情節老套,沒有創新點。

除了內容平淡無奇之外,語言表達方式也單一。學生在續寫下文時,傾向于使用一些簡單句和并列句,很少使用復雜的關系從句,被動句、倒裝句、虛擬語氣等使用較少,句式結構單一。詞匯表達也較為匱乏,學生過多使用一些基礎性詞匯,沒有什么高級詞匯,甚至重復使用一些單詞,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近義詞或同義詞。讀后續寫本質上是利用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協同效應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然而,實際寫作中,學生仍然很少運用前文中的高級詞匯。

三、提高讀后續寫能力的策略

1. 強化閱讀,把握語篇體裁。讀后續寫要求學生“讀的懂”,才能“續的好”,所以,必須要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和概括能力。教師給學生講解論文體裁的有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不同體裁語篇的結構特點,鍛煉學生的謀篇布局能力。在續寫議論文時,學生要根據文章的結構特點,找到文章的主要論點和次要論點以及主次論點之間的關系和作者的論證方法,續寫結尾時,再一次回歸文章,闡述文章的論點。在續寫記敘文時,學生應該分析文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理清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明確故事發生的情境,然后結合積累的文化知識續寫文章結尾。在續寫應用文時,學生除了應該明確應用文寫作的結構特點外,還要具備與文章主題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

2. 重視語篇銜接和連貫方式,改善文章的邏輯順序。語篇的銜接和連貫是保證文章邏輯順序合理的關鍵,也是讀后續寫題型的評分要求。讀后續寫的評分標準中第五檔明確提到:續寫部分要與所給短文融合度高,與所提供的各段開頭語銜接合理;續寫部分有效使用了詞語間的連接成分,所續寫短文結構緊湊。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指導學生分析語篇的整體布局。教師要引導學生劃分文章結構,了解每一部分的寫作意圖以及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學習語篇中的銜接方式,分析使用該銜接方式的原因,幫助學生積累一些新穎的連詞或者從句句式,豐富語言表達。

3. 模仿語篇語言特點,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語言寫作特點,讀后續寫就是借助學生對前文語言寫作風格的模仿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然而,在續寫文章時,許多學生只關注語篇內容的表達,語言表達平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去仔細觀察原文中的句式表達,關注文本中的詞匯特點和語法特征、時態變化和句法表達,指導學生發現語篇中的特色表達,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續寫中。準確把握語篇情感基調也很重要,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度挖掘那些帶有作者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語句,細細品味作者的情感態度變化,明確作者的觀點立場、寫作意圖。只有明確作者的觀點意圖,才能夠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緊扣文章主題續寫。

四、結語

讀后續寫教學除了要關注學生的詞匯運用、語法時態、句型結構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從語篇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只有從整體理解語篇,才能合理續寫下文。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指導分析語篇體裁,了解語篇結構,感悟作者的情感變化。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培養學生語言銜接的準確性和連貫性,提高學生續寫過程中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創造性續寫的同時,模仿語篇的語言表達特點,真正達到通過讀后續寫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2]席曉青.語篇分析評估循環模式下的視角切面[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1(4):79-84.

[3]王初明.讀后續寫——提高外語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J].外語界,2012(5):2-7.

[4]王初明.內容要創造 ?語言要模仿——有效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思路[J].外語界,2014(2):42-48.

[5]王敏,王初明.讀后續寫的協同效應[J].現代外語,2014(4): 501-512,584.

[6]彭紅英.從互動協同視角探究語篇連貫[J].英語廣場,2016 (8):58-59.

[7]陳曉梅.基于語篇分析理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79.

[8]賀佳欣.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策略探究[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2):44-48.

[9]孫凌博.在高中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的策略和思考[J].英語教師,2019(6):9-12.

[10]殷海霞.基于語篇分析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2019(8):37-38.

[11]曲國紅.從語篇層面談高考英語讀后續寫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33):103-104.

猜你喜歡
語篇分析讀后續寫策略
浙江省英語新高考首考卷寫作試題的評析與教學建議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
論廣告語篇的體裁互文性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探討情景語境理論觀下的文學翻譯
中美領導人演講語篇對比分析
讀后續寫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