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性價值之歷史深賾與邏輯內核審視

2021-11-14 10:39李雪
兵團黨校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黨性修養黨性

[摘要]實質上,透析黨性意義就離不開對黨性價值的追問:以人民為中心、以信念為旗幟、以實事為是,以時代為引的黨性價值追尋,更能了解黨性概念變遷背后的價值理念與現實意義。黨性修養是對黨性價值的現實關懷與關照,以黨史闡釋黨性修養史,發現黨性修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踐行、信仰之旗和忠誠之效。詮釋新時代的黨性修養,必須以理論修養、政治修養、紀律修養、道德修養、作風修養澆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心學之路。

[關鍵詞]黨性;黨性修養;黨性價值;心學之路

[中圖分類號]D263.3?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274(2021)05—0024—09

[作者簡介]李雪,女,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黨史、國史。

一、黨性價值之歷史深賾

(一)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突出的品格,維系著理論指向的馬克思主義與實踐指向的中國工農革命,產生于雙重基底的中國共產黨是攜帶無產階級基因與人民立場的政治組織,因此,黨性不僅包含階級性的本質屬性,同樣體現了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中國共產黨為此黨而非彼黨的顯著標志。自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各社會階級和各種政治集團都在尋求救國救民之良策,唯有共產黨扛起了挽救中華民族的大旗,“因為只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才最沒有狹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遠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組織性,而且也最能虛心地接受世界上先進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經驗而用之于自己的事業,英勇堅決地領導了中國的革命戰爭,在十五年的長歲月中,在全國人民面前,表示了自己是人民的朋友,每一天都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利益,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戰爭的最前線”1,徹底地完全地為人民的利益而戰斗是革命時期黨性修養的具體形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是中國共產黨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也是衡量黨性有無的尺度。群眾路線即是黨在革命時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方法,一切為了群眾 、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切實以人民的所想所盼為基石,以人民的認同感為檢驗標準,歷史實踐證明,人民群眾就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命與力量之本。

黨性價值之內核就是要回答這樣一系列重大問題: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為什么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黨性價值之基:人民。習近平這樣總結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擁護和支持是黨執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壓城城欲摧?!易詭h然不動安如泰山、堅如磐石”2。民心就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民心得失是決定黨生死攸關的通行牌,黨性喪失就如一道鴻溝將黨和人民群眾隔離開來,黨性不純就如一座無形之墻使黨與人民群眾漸行漸遠,如此,我們黨將失去橋梁,失去力量,失去靠山。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性,是黨和人民在長期歷史考驗中得到的正確經驗,以人民為中心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為實現人民共同富裕與人的解放的具體實踐,黨的宗旨與人民的意愿是一致的,習近平講:“從本質上,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黨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1。習近平將黨性進行了階級立場之上的人民立場轉化,以人民為中心作為黨性的基本原則,把人民立場作為黨性的根本政治立場,以人民性作為黨性的第一價值取向,是對黨性的價值升華。

(二)以信念為旗幟

百年風云變幻,中西文化多元紛呈又暗流涌動,各種中西思想理論的互異性和意識形態爭斗的尖銳性加劇了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思想交流中的思想搖擺和徘徊,映射為黨員思想行動上的“軟骨病”和“麻痹癥”。就各種中西思想理論的互異性而言,思想理論良莠摻雜,叩需去偽存真: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十月革命傳入中國以來,指導了中國的革命與實踐,是指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科學理論;另一些西方的自由主義、憲政民主主義趁機涌入,各種資產階級革命、憲政改革的失敗實踐證明,這些不良思潮與中國實際相悖,后期更不斷侵蝕和威脅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內的指導地位。就各種思想意識形態爭斗的尖銳性而言,各種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動搖著黨員的政治定力,尤其新中國成立后,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進行的又一場無形帝國主義壓迫。

毛澤東是黨內最早關注思想入黨的精神領袖,是在透徹分析黨所處歷史環境及黨內外矛盾的基礎上,將組織入黨與思想入黨并作入黨原則,而后者更為緊要。思想入黨即黨員必須兼具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無產階級立場,實現黨性觀念的改造。劉少奇特別指出:“我們共產黨員的世界觀,只能是共產主義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也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方法論?!?對共產黨員來說有一條世界觀始終不變,變了就是“動搖、變節或叛變”,3就是共產黨員最大的恥辱!這條世界觀是指引黨員黨性的核心中樞,是黨團結一致的重要保障。習近平就此說明:“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边@一論述表明了理想信仰與政治方向的內在邏輯:堅貞的政治性與矢志的理想性決計著黨員的前途命運。

新時代,我們日益邁進國際舞臺的中心圈,分化西化、陰謀陽謀花樣百出,尤其擅長利用雙重標準污蔑丑化中國共產黨的形象,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深度的政治鑒別力,堅定政治站位和黨員定力,堅守崇高理想與共產主義信念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黨性要旨,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黨性價值的根本信仰。一方面,實現共產主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壯舉,另一方面告誡黨員,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空前艱難的事業,必須將這種理想信仰奉為黨性修養的圭臬,經過艱苦卓絕地自我斗爭和自我革命,補充精神上的“缺鈣”,刺激觀念上的“麻痹”,厚植意識上的“淡薄”,剜除風氣上的“陳腐”。

(三)以實事為是

共產黨員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來自黨員本質的改造,這種本質改造的兩種向度指向過程和結果的維度。結果的維度即實現了共產黨員的黨性養成,關鍵在于過程的維度即黨性修養的實踐。信仰以成黨性,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民心以成黨性,就是要鑄就人民立場;行止以成黨性,就是要遵守黨章黨紀;興德以成黨性,就是要立德慎獨;忠誠以成黨性,就是要守節知畏;如一以成黨性,就是要求知行合一;團結以成黨性就是要開誠布公。

偉大的理論來自實踐,實踐是檢驗認知真理性的獨一標準。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在血與火中的取得的經驗教訓,毛澤東在其著作《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改造我們的學習》等中對實事求是有系統深刻的論述,實質上黨性修養之實事求是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具體實踐,他經考察指出:“我們的教條主義者違背列寧的指示,從來不用腦筋具體地分析任何事物,做起文章或演說來,總是空洞無物的八股調,在我們黨內造成了一種極壞的作風”1。更深層次地,他將黨性價值與這種實踐精神聯系起來考察:“把革命氣概和實際精神結合起來…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這是一個共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如果有了這種態度,那就既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2。毛澤東將實事求是作為黨性價值追尋的切入口,保證原則性與調適性的布局一致,警惕本本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形成,因此,實事求是兼具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并持續呈現效應疊加的政治優勢。此外,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也并非如古代賢人所謂的修養——“大都是唯心的、形式的、抽象的、脫離社會實踐的東西,片面夸大主觀的作用,以為只要保持他們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變現實,改變社會和改變自己。這當然是虛妄的”3。而應是這樣的修養——辯證唯物的、有勞動實質的,具象的,有革命實踐的東西,兼備客觀性的,服從無產階級群眾的革命運動。劉少奇所言雖從認識主體自身出發討論黨性修養論,但并非脫離革命實踐的自我改造,如若說毛澤東的《實踐論》剖析了黨員黨性認知的源起、路徑、檢驗標準的話,那么劉少奇的《論修養》剖析了黨員黨性認知的態度、階級意識和方法,如前所述,兩種認識論觀點相得益彰,互為補充共同表達了認識論的完整形態,即認識對象的客觀規律與認識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相統一。4二者統一性合理詮釋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一切社會關系必定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如此得以避免兩張皮局面。

習近平也曾發出這樣振聾發聵的號召: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求真務實不務空名的實干精神考驗著黨員們的黨性底線,知行合一、實事求是的實踐觀是執政黨的黨性使命。他曾強調:“敢不敢堅持實事求是考驗著我們的政治立場,考驗著我們的道德品質,始終是領導干部黨性純不純、強不強的一個重要體現?!?為政之道在實事求是,在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雁過留聲,在有始有終、善作善成,可以預見,基于使命性政黨定位上的實事求是和理論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和價值目標。進入新時代,習近平黨性修養論從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理論基點其實是黨對現實實踐的深刻答復,在社會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的歷史節點,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兩個百年、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多重艱深任務,并面臨著多重危險和多重考驗,這時刻充滿了人民群眾對黨的期盼,愈發呼喚廣大黨員踐行實事求是的黨性價值做出精準判斷和選擇,以深刻把握和理解歷史中的中國和時代中的中國。

(四)以時代為引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同樣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黨員的黨性修養目標,“黨性修養、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身努力”,7相反,不良作風的快速傳播性和高度變異性又極易在黨內蔓延,因此,黨性修養是每個時代黨員的永久課題,加強黨性修養沒有休止符,黨性修養永遠在路上。

以遵義會議到抗戰勝利期間(1935—1945)為例,以遵義會議為挽救黨的轉折點,到抗戰全面結束為挽救民族的勝利點,我們黨領導人民經歷了腥風血雨的民族抗戰。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實現了組織上、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的空前團結,已然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無產階級政黨,同時得益于黨性修養理論與實踐的成熟,這段歷史成為黨建史上獨一無二的記憶。以時代為引,在民族危亡之際,黨內主要存在“左”傾關門主義和冒險主義,這成為阻礙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思想累贅,1935年8月《八一宣言》告全體同胞書的發表,號召全黨全軍應抱有“兄弟睨于墻,外御其辱”的黨性覺悟,拋棄過去現在個人全部的新仇舊怨,停止任何分歧與敵對行動,全民族共同攜手立志救國??箲鸨l后,中國共產黨在以民族為基的抗戰統一戰線中執行游擊戰的戰略決策,這時黨內泛濫著思想上的主觀主義、自由主義,在抗戰行動中的右傾機會主義、投降主義和冒險主義殘余。毛澤東在1937年9月7日發表的《反對自由主義》的思想斗爭文章,他認為之所以“主張積極的思想斗爭是因為它是達到黨內和革命團體內的團結使之利于戰斗的武器,每個共產黨員和革命分子,應該拿起這個武器”,1這段開篇經典論述直指黨員與各種非無產階級意識進行的思想斗爭“始終是思想戰線的任務之一”,始終是修煉黨性的思想路徑之一。毛澤東在文章中列舉了多種自由主義形態,總結指出自由主義源于一種小資產階級的自私自利,是機會主義的一種表現,并會與馬克思主義發生根本沖突,這種自由主義是嚴重摧殘黨性的腐蝕劑,使“團結渙散、關系松懈、工作消極、意見分歧”2;另外,王明右傾投降主義路線導致了黨內嚴重的黨性分散主義傾向。為此,1941年,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簡稱《決定》),成為抗戰時期黨性修養的最重要文獻,也成為延安整風廣大黨員干部自我學習的文本之一。在如此嚴峻階段,把黨性問題單獨提出并作出決定,是使黨員適應統一戰線與抗戰的需要,黨比任何時刻都迫切需要加強黨性修養,如此才能保證全黨意志一致、行動一致?!稕Q定》劃分了諸如政治上的自由主義、組織上的家長獨斷、思想意識上的利己主義等違背黨性的風氣,要求以統一性肅清標新立異自成系統的自由行動、以服從性清除陽奉陰違的兩面派、以集體性糾正個人利益高于一切的風頭主義。簡而言之,以時代為引,在極其復雜形勢下中國共產黨能夠認識到實現民族歷史使命的緊迫性,本身就是黨性的政治本色?!稕Q定》是黨中央把握時代命脈就如何在統一戰線中建立一個既獨立自主又統一集中的強大政黨而書寫的,飽含了豐富的時代黨性價值。

擺在執政黨面前的新時代課題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十八以來:黨的建設路徑遵循“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么問題,找準靶子,有的放矢”3的策略,黨以時代問題為切入口,往往更能觸擊心靈、深入威懾、跳出舒適圈、標本兼治。習近平黨性修養論凝結了當代中國政治實踐經驗,更凸顯了改革開放時代的創新精神,該論述立足于新的時代拐角,站在全新的歷史視角再次審視黨性這一理論與現實問題,成為我們黨面對國內國外多重矛盾的思想武器。習近平結合黨內現狀提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勇于直面問題,敢于刮骨療毒,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消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4關于黨性修養的時代必要性,他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關于黨性修養的時代要求,他創新性地總結黨員干部必須樹立六種意識:“信仰意識、公仆意識、自省意識、敬畏意識、法律意識、民主意識”;1關于黨性修養的時代結合:將黨員世界觀、政德觀、權力觀、事業觀、民本觀、作風建設、黨內生活紀律納入黨性修養觀中。

本質上,加強黨性修養并非一蹴而就和一勞永逸的,必須從時代使命感的維度掌握黨性價值的特征和規律,提高黨性修養的科學性與系統性,總結來說,就是修正黨性的多維架構:把握黨性修養合價值性與合目標性的一致、把握黨性修養理想性與現實性的一致、把握黨性修養過程與結果的一致、把握黨性修養持續性與動態性的一致、把握黨性修養歷史性與時代性的一致、把握黨性修養時間性與空間性的一致、把握黨性修養理論性與實踐性一致、把握黨性修養規定性與自覺性的一致、把握黨性修養客觀性與主觀性一致、把握黨性修養嚴要求與軟約束的一致等多維時代建構。

二、黨性修養之邏輯內核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開辟了關于黨性認識的總開關,中國共產黨人結合中國革命深化了黨性概念認識,如果說對黨性概念的深刻認識意味著為“有舵之舟”指明方向,對黨性價值的追尋為“有舵之舟”升起桅桿樹立旗幟,那么黨性修養就是“有舵之舟”的持續動力補給。

(一)黨性修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踐行

共產黨員的黨性鍛煉和修養,是黨員本質的改造就是共產黨要把無產階級各種偉大的進步的特性發展到最高度。每個黨員要找著這一切特性來改造自己,要使自己具備這一切的優良的特性。2

劉少奇曾為黨性修養下了以上這樣的定義,其中包含了三個層次:關于黨性修養的程度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本質的而非表面的形式的改造;關于黨性修養的任務是對無產階級黨性原則價值的探索;關于黨性修養的目的是自我發展與自我完善。這樣看來,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主體遵照無產階級意識立場進行自我升華達到共產黨人先進性的修煉過程。

中國共產黨人在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的黨性修養實踐呈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踐行。此時中國共產黨敏銳地認識到,關系到人民群眾生息的土地革命之勝敗決定了解放區政治軍事斗爭的之勝負,進而關系到中國革命之未來前途,但此時,黨內出現了黨員成分不純、黨員作風不純、黨員動機不純之喪失初心問題,尤其是在土地改革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官僚主義,劉少奇指出,官僚主義習氣的存在直接侵蝕黨的戰斗力,甚至使戰斗力喪失,在革命勝利的關頭,加強黨性修養呼喚革命初心至關重要。時任中央西北局組織負責人的習仲勛連續三次向中央反映土地改革中出現的嚴重“左”傾錯誤,以及在糾左善后過程中生長出的右的錯誤,大多數農村人員在執行行動中帶有極大的片面性,命令主義殘念尚存,思想搖擺不定造成階級陣線紊亂,解放區社會秩序動亂,嚴重影響群眾生產主動性。至1948年,中央發刊《在結束土地改革的地方糾“左”必須防右》:“正是思想上有極大的片面性,過去犯左,現在又偏到右的方面……不問青紅皂白,強迫群眾退出果實?!?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是喪失黨性喪失初心的表現,解放革命轉變時期我們面臨著諸多復雜問題,黨性修養是在關鍵時局作出的推進革命走向勝利的一劑心靈補藥。自延安整風之后,“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成為黨性修養一直遵循的原則和有效武器,黨性修養重在治病救人,不在放任冷酷和不教而誅,1948年,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贊揚了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挽救犯錯誤黨員而非拋棄他們的做法,完全遵照了我們黨黨性修養的初心和目的。

毛澤東曾強調,我們的初心,是要建設一個大的無產階級的政黨,不是一個“烏合之眾”之黨,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有強大戰斗力的黨。習近平號召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不忘共產黨人的無產階級立場、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使命、堅毅不屈的革命精神與靈活創新的時代精神、真正的人民群眾的先鋒隊性質。不忘初心不是空談闊論,不是夸夸其言,是永志不忘、亦不可松的那根修養之弦。習近平展望全球政黨史,總結到,任何一個政黨的覆滅都是從對最初的理想信念之喪失開始的,“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1縱觀近百年中國共產黨人黨性修養的塑造,從毛澤東到習近平,無疑代表著奠基性與繼承性給予黨性修養以新的內涵與價值,在黨性品質上依托從“忘我”到“無我”,在黨性人格的修養方法上以“批評與自我批評”透深至“自我革命”,從黨性靈魂的縱深向度上從無產階級革命到不忘初心。當我們重新審視中國共產黨人百年黨性修養史時我們發現其邏輯起點早已烙上了一種革命主義的樂觀精神、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壯志情懷,一種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政治品格,一種涅槃重生忘我救蒼生的犧牲精神,這些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知與行、修與為中鑄就的黨性初心。

(二)黨性修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旗

前述解放戰爭前中期的勝利得益于中國共產黨人時刻不忘的黨性初心,而我們黨解放戰爭后期的所向披靡和即將勝利的邏輯歸宿得益于在重要局勢下要求黨員加強黨性修養。我們黨在1948年預判,1949年或1950年將會是中國革命的結局之年。但正是勝利之際黨內已然存在恃功矜能、輕敵自滿、狂妄自大的驕傲情緒,1948年新華社發表社論,告誡我們黨務必保持高度警惕,不得在最后關頭功虧一簣,并指出:“中國人民的革命只能是逐步地勝利,敵人的陣地只能一個一個地奪取,反動勢力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被消滅,因此,中國人民還必須準備繼續作幾年的艱苦奮斗,至少還要準備拿三四年時間去作這種艱苦奮斗,才能最后解放全中國,并在民主基礎上統一全中國?!?緊接著1949年1月中共中央討論通過《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決議,再次警醒全黨:我們尚未全面打倒國民黨,尚未全面殲滅敵軍,尚未解放全區,尚未取得最終的最有決定性的勝利,“絕不要使輕敵的觀念勝利沖昏頭腦?!?我們黨極其清醒地認識到這時刻的黨性修養必須使黨內形成成熟的政治認識,必須繼續高舉黨性修養的信仰之旗,展望信仰之光,務必統一貫徹執行黨的戰略方針。

在這場迎接勝利和團結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著名的兩個務必保持原有作風的意見,最為重要的是,意識到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角色轉變時,必須盡快走出革命黨的窠臼同時加強執政黨的能力建設。對執政黨黨性修養的第一課從這里開始:執政黨黨性修養的首要原則即確立和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和中國建設的核心領導地位,黨的領導這一首要原則延續至今;執政黨黨性修養的主要任務即以進京趕考的清醒頭腦不斷探索把握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執政黨黨性修養的本質即轉變作風,抗腐拒變警鐘長鳴,警惕糖衣炮彈的侵蝕。七屆二中全會報告關于執政黨黨性修養、黨員黨性修養、黨作風修養的告誡成為中國民主革命乃至黨性修養史上的重要開篇,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在革命終點到建設起點的轉變關頭審慎分析形勢的精準預見和信仰瞻望。

(三)黨性修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忠誠之效

70年前,毛澤東用進京趕考的清醒頭腦取得了建國之勝利,70年后,我們是否能夠仍然保持趕考的忠誠頭腦“堅定打好新時代的答卷”?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重新踏上更艱難的趕考之途,意味著我們必須篤定“趕考”之忠誠意志,磨煉“趕考”之堅毅銳氣,淬煉“趕考”之政治品格,鞏固“趕考”之群眾底氣,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長征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征程路上不能離開黨的建設,必須“堅定崇高理想和精神價值追求,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始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力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

中國共產黨人黨性修養的邏輯歸宿是黨員之忠誠政治品格,黨員忠誠政治品格的塑造并非一朝一夕,猶記得習近平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之時說:“我將無我,不負人民”。1這是他對黨的忠誠表達,是其在長期傳統革命家風影響下、知青歲月磨礪中和從政實踐經歷中的黨性修養培養而成的,同時他將“對黨絕對忠誠”作為共產黨人的首要政治標準,重要政治品質。他說:“堅持黨性原則是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品格,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政治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2在“忠誠”之前,有“絕對”限定,黨性修養之所謂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就是要“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32013年,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指出,歷史是我們最好的教科書,要牢記自己的首要身份是黨員,牢記入黨誓詞,深思入黨動機,重溫黨員初心使命,同時在黨的建設和黨性修養中不單要從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提取精華,更要深化國史黨史革命史教育,傳承發揚紅船、延安、井岡山等革命精神,傳遞紅色基因,做到真正體悟、真正信仰,內化于心外化與行。對黨的忠誠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政治黨性修養則是防御病毒提升政治免疫力的有效途徑,是永葆政治先進性的靈魂本色。

縱觀中外政黨發展史,每一政黨黨員能否立足于忠誠信念之基、順應時代之潮、回應人民之需的黨性品質,都很大程度決定該政黨的興衰成敗,在政黨政治品質的構建中,忠誠信念無疑起著引領作用,就對比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勝敗結局來看,國民黨內風氣決疣潰癰、貪墨成風,買官鬻爵導致民怨沸騰,利益集團各懷鬼胎、背信棄義,名為國民而不為國民,不忠于黨更不忠于人民,我們在歷史史料中也極少看到國民黨內部有關黨性修養之相關論述,相反,大多數政治掮客反而利用利益之爭漁翁得利,我們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政黨會帶領中國走向何方。反觀中國共產黨史,從建黨之時加強黨性修養就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共產黨對黨員的黨性要求從來都是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必修課和接力棒,黨性修養課的不及格意味著黨走向潰敗,接力賽在新時代的這一棒,我們必須以忠誠之效為橋梁,讓黨性修養這一棒在這里重新起跑。

三、新時代共產黨員黨性修養的心學之路

走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之路,是一個由低級至高級、由理論到實踐、由量達質、內外兼修的螺旋上升歷程,是持之以恒、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的成仁修養之路,是中國共產黨人自我革命的長效機制,猶如構筑人類軀體的內在的血液之基因、骨骼之脊梁;外在的實踐之標尺、人格之品質、凝聚之感召力。

(一)理論修養為血液貫始終

習近平強調:“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干部要成長起來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是貫穿黨員黨性修養始終的血液之源,失去理論血液的黨性軀殼便失去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基礎,這包括體現馬克思主義精神要義的經典理論、強化文化自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結歷史經驗教訓的革命建設理論、反映與時俱進時代特色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知古鑒今、明史通今,通原著、讀原文、悟原理是黨理論武裝的成功經驗,是避免本領恐慌的藥劑。毛澤東就曾指出:“對于我們一個亟待解決并須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大問題就是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的任務”5,這是黨性修養的重中之重。同時在理論修養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理論血液中添加理想信念之基因,遺傳前輩經驗教訓中的成功密碼,繼承優秀紅色基因,練就自覺抵御不良理論的免疫力。但是習近平也警醒全黨:“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取得勝利是不可想象的?!?這種病變的根源在于沒有深入的理論積淀,唯有理論思想武裝頭腦才足以真正學而思、思而信、信而行、行而達,深厚的理論修養是黨性的造血機器,是中國共產黨人得以獲取血液營養的總開關,補足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是黨性修養之首要。

(二)政治修養為骨骼撐脊梁

一個政治組織的政治性決定著組織的政治方向,毛澤東無時無刻不在強調:“政治是第一位是主要的,它指出一致的行動、一致的意見,集體主義就是黨性”。2習近平指出:“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可以看出,以理論修養為根基的政治修養是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猶如黨員之精神骨骼撐起黨性脊梁,失去政治方向就如精神上的軟骨病成為空中樓閣失去根基。由于時代的歷史任務變化,大致上黨性修養重要內容也經歷了從理論修養到政治修養的轉變,對于越來越靠近國際舞臺中心圈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既要防范他國對我們將要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污蔑,又要以自身修養構筑屏障避免出現公共治理的“塔西佗陷阱”,還要以經濟發展帶動政治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16年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創新性地提出“四個意識”,這是對所有共產黨員政治意識要求的修養凝結,首先就是加強政治意識,不講政治意識、忽視政治修養、淡薄政治原則,黨的事業就是一種空想,民族復興就是一種虛妄。在政治修養其中,黨章的精神實質是維護黨性自覺性和堅定性的理論邏輯,黨章的精神要義就是政治修養參照系和對標點,深入貫徹黨章要求才足以撐起黨員黨性之脊梁,“才能保證黨的政治方向對頭、政治原則堅定、政治路線正確”4。

(三)紀律修養為遵循樹標尺

嚴密的紀律是黨組織的制度保證,習近平曾將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放于組織政黨的同等地位,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皣烂鼽h的紀律,首要的就是嚴明政治紀律,它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是能夠保證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遵守的規律”5。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鐵腕治黨整肅綱紀,出臺了多方面的黨內法規條例,成為黨性修養的一道紅線,如《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工作條例》等等,可見,政治發展中依法治國越來越成為黨性紀律修養的一把利劍,一個拖拉懶散、松垮零散的政黨不能成事,除非一個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的政黨才會心兵不亂、萬事從容。黨員的紀律修養是外在硬約束,尤其以黨章為要規定黨員的權利與義務,使命與職責,堅定“四個服從”,確保黨成為統一意志行動的主體。黨性修養不僅是思想修養更是行動修養,黨章既是紀律修養的行為標準又是評價標準,要求忠于理想、忠于組織、忠于核心、忠于人民,將紀律修養載入頭腦,浸入骨髓,融入血液,形成自覺行動,在黨聽黨、在黨護黨、在黨憂黨,與黨患難與共、同德一心,在現實熔爐中實現自我錘煉和紀律修養。

(四)道德修養為準則煉品質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6,“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7,傳統政德觀、才德觀仍能給予我們啟示,除上述外在硬約束之外,長期以來為政者似乎更注重內在軟約束的自我要求,在德才關系中更注重以德為先,德才兼備的官員選拔標準,對于共產黨員來說,道德修養似乎更是一條“心學之路”,為官先為人,從政先立德,如周總理般涵養大德更有力量贏得人心,是真正德可為師、行可就例的典范。道德修養既是為人者的人生必修課,更是為官者的前途修養課,實質上,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高度決定了其人生前途的長度,“修身治國平天下”,修己為先才有治人之資。習近平總書記時常從優秀傳統美德中挖掘時代精髓運用到道德修養的價值觀中,如“位卑未敢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草堂憂國精神;這既能契合中國人文化思維,又能豐富道德修養內容,提升個人道德層次標準,是民族和國家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紀律修養與道德修養一硬一軟、一外一內、一剛一柔,同時同向發力,互為補充,兩者相結合,使加強紀律修養成為加強道德修養的制度過程,加強道德修養成為加強紀律修養的思想過程,為黨性修養助力。十八大以來的管黨治黨實踐證明,加強紀律修養的制度籠子的松緊程度、執行軟硬程度關系著黨組織的領導力和威信力,加強道德修養的思想建設的自覺程度、建筑程度反向鞏固紀律修養成果。以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為主的思想建黨是黨的建設的基礎,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強大思想保障,并不斷地提升了執政水平和執政能力。

(五)作風修養為感召促凝聚

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何處為切入口?基于問題嚴重和任務繁重為切入口,中央反復強調關于黨的作風建設的緊迫性:作風建設是件大事;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持之以恒正風肅紀;作風建設不僅是攻堅戰,還是持久戰;所謂作風修養,從反四風方向主要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從八項規定方向主要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1從大歷史觀維度上看,黨在實踐中形成的三大作風:理論聯系實際、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是黨的根本性質與宗旨的體現,與黨的事業生死相依。從具體層面,社會利益的多元化潮流帶來的不正之風侵蝕黨內風氣,消極腐敗、陽奉陰違、弄虛作假、四風蔓延的毒瘤侵害黨的肌體,已經使黨與人民群眾離心離德,要醫治作風毒瘤必須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勇氣,刀刃向內、刮骨去毒的氣概和自我革命的決心,這是黨內多次整風實踐的昭示,更是現實發展的邏輯。實踐層面上,習近平指出,黨的建設從抓四風開始,一件一件的辦,以嚴重問題說事,以聚焦問題開刀,常抓反復抓,走出循環往復的怪圈,馳而不息地堤防反彈,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尤其在基層深處剖析,從思想上抵制不良習俗,最終要“同陳規陋習、頑瘴痼疾作斗爭,以黨的優良作風帶動民風和社會風氣好轉”2。實質上,作風修養就是要把守好公利與己利、正義與邪惡、清廉與腐朽、節儉與奢靡、索取與奉獻、是與非的底線,作風修養的優良直接關系執政基礎,直接關系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優良作風為感召更能凝聚作為歷史創造者的人民群眾。

結語

以黨史為線闡述黨性修養史、黨的自我革命史,浸潤著無產階級政黨革命性、科學性、實踐性、人民性的政治品格,呈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的階級立場、政治方向、人格素養,這條黨的建設之路是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長征路上不斷鍛造培養而來的,是在國家革命與自我革命的雙重運作中建構出來的。黨性及黨性修養的理論與實踐為當代的黨性修養提供了深刻啟迪,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唯有傾其一生,深刻領悟黨性概念內涵,立足黨性價值,把握黨性修養邏輯內核,踏著前人心學之道方能修養好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心學之路,每一代共產黨人都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黨性修煉的自我革命中經受住人民、歷史、實踐的錘煉。

責任編輯:楊偉民

猜你喜歡
黨性修養黨性
延安精神在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中的時代意蘊及現實啟示
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歷史邏輯
論黨性修養
試探新時期黨性教育實效性問題
如何探索解決黨性分析的針對性有效性問題
基層黨校做好黨性教育的思考
深刻洞察“黨性”的精彩讀本
“黨性體檢”讓黨員更“健康”
加強黨性教育,提高黨性修養
提高黨性修養,打造共產黨人精神高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