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

2021-11-19 00:59王美雯
天府數學 2021年3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高中

王美雯

摘 要:數學教學生活化融合了數學的價值和性質。同時是以實際需要為原則,基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作為實施原則的。在三個主要原則的支持下,提出了使數學教學以生活化為導向的策略:從而培養學生對數學應用的認識,同時實現開放的數學教學活動,并建立一種回歸生活的數學實踐教學模型。最后,通過對具體實現過程的研究,提出了一種使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通過發行生活中的素材,使教學內容栩栩如生;利用生活經驗將教學帶入生活;與生活的現實聯系起來,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

前言:

實時數學教學生活化是一種較為優化的教學方法,值得在數學教學中推廣。它可以使數學與生活進行實際性的融合,更直觀的讓學生真切的了解數學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關系,更好地使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也更加合理的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一、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方式

教師應根據生活現狀合理的去組織和應用教材,并對數學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補充和整理。在教科書的先決編寫意圖條件下,逐步實現滲透數學思維方法和數學教學理念。這樣會使得數學的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使數學教學內容充滿了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使數學教學更加具有實效意義。

例如:用長30m的籬笆,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園子,怎樣圍才能使園子的面積最大?最大面積是多少?

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是定值,求面積的最大值。學生就想長和寬都不知道,那怎么求面積呢?但是我們知道長和寬的和是15,那么如何求長和寬的乘積的最大值呢?學生陷入了沉思。

那么老師可以繼續深入引導學生,這個問題抽象成我們的數學問題就是:已知x+y=15,求xy的最大值。那么我們就要用到今天要學的基本不等式:

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準備認真聽這節課的內容。

二、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策略

1.培養融入生活的應用性教學意識

(1)培養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的意識。認識生活中包含的數學信息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普及度。能夠主動認識到數學就源于我們生活并且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具有強烈的感知性。

(2)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所學數學知識進行結合,通過積極思考,實現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使學生具有積極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與發展。

為了達到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意識目標,我們需要主動去改變傳統觀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周圍環境,自然,社會和其他學科中蘊含的數學問題以及數學現象,作為他們教學時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點,以此設置出現實,有趣和具有挑戰性的逼真的問題。向學生提供有意義的學習材料,例如商場打折現象,超市的兌換理論和網上購物的團購概念等。這些都是學生熟悉并與他們緊密相關的好數學材料。數學老師提出了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學生也會非常感興趣。如下例:

相關部門為了檢測某個林區松鼠的繁殖情況,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呢?給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開始認真地思考,設計方法。經過10分鐘左右的思考,有的學生有了很好的想法:可以先捕捉100只松鼠,做上標記,然后再把它們放回去,過一段時間,再從林區捕捉50只,發現這50只中有標記的是4只,那么就可以估算這個林區有1250只松鼠。

學生的想法非常好,因為兩次捕捉,每只松鼠被捉到的概率是相同的,這就是一個常見的頻率與概率問題,計算如下:

設林區有n只松鼠,那么由可見這種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不僅感興趣,還能激發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思考就越積極。

2.開展走近生活的開放性教學活動

我們作為教師必須直觀的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努力創造條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給予學生更多積極的動機和激勵評價,鼓勵學生進行積極探索并為學生的主見進行支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學習社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構建回歸生活的實踐性教學模式

數學教學不再僅僅是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教學過程。同時有必要調動學生的生活意識和對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并意識到學生作為獨立而完整的個體其思維發展的實質過程。使學生能夠將他們現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存在問題,從而實現培養學生發現,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切實能力,以此達到更好地體驗生活和體驗數學,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創新機并發揮他們的潛力。

數學建模是指對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用數學知識與方法構建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

問題:常識告訴我們,人的身高越高,體重越重。那么平均來說,身高170 cm的人比身高160 cm的人體重大多少呢?全國青少年身高(cm)與體重(kg)的數據。(1)根據數據作出散點圖,討論散點圖呈現的趨勢;(2)選用一個函數來近似描述身高與體重的關系;

問題(1)和問題(2)已經給出了相對明確的解題方向,教師只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學生就容易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就是模型的建立過程。

問題(1)中給出了13組身高與體重的對應數據,要研究的是身高和體重之間存在的關系。因此,解決問題應緊緊圍繞這兩組數據展開。對數據進行處理,設身高為x厘米,體重為y千克,將數據轉化為二元數組,于是可以用描點法在直角坐標系中作出散點圖(如圖1)。

觀察圖1可以發現,身高與體重的散點基本落在一條直線附近,我們可以推測身高和體重的數據具有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一次函數來描述。因此,設,其中a,h為未知的常數,稱為殘差,表示在縱軸方向上的誤差,這就是描述身高和體重的數學模型。

四、結語

數學教學的初衷是數學教學。數學教學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必須始終作為教學的目的。數學生活化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回歸生活世界,也是數學教學任務所在。 忽視實踐檢驗的有效傳統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董偉.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思考與實踐研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01):9-10.

[2]方邦順.情景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究[J].中學數學,2020(17):75-76.

[3]林濤.高中階段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高考,2020(29):63.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高中
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校公體課中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微課的實踐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