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視域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
——從高校使命擔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耦合關系談起*

2021-11-26 16:15
文化遺產 2021年4期
關鍵詞:文化遺產物質研究

張 勃

自2004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我國蓬勃興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下面簡稱“非遺”)保護行動。經過10余年的努力,目前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正如文化和旅游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項兆倫所說:“符合中國國情的非遺保護制度已初步建立,非遺實踐日漸活躍,無論是傳承人的精神風貌,還是很多非遺項目的存續狀態,都發生了明顯變化?!?1)項兆倫:《我國非遺的保護與實踐》,《時事報告(黨委中心組學習)》2018年第5期。在這個轉變過程中,高校作為我國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專門機構,以其特有的職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多元保護行動方中的重要一方。另一方面,非遺保護也成為高校更好地實現其職能、擔當其使命的有效路徑。厘清高校與非遺保護的關系問題,對于發揮高校在非遺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加強非遺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使命職能與政策法律規定: 高校是我國非遺保護的應然主體

“保護”是非遺保護行動的核心概念。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2004年中國加入的公約,其名稱即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2005年頒布、對于我國非遺保護行動的全面展開具有重要意義的政策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下面簡稱《意見》),同樣聚焦于保護,并闡釋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了非遺保護工作的目標和方針,提出要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制度,建立協調有效的工作機制。(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中國政府網,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937.htm,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2011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非遺法》),雖然在名稱上未出現“保護”二字,但字里行間并不缺少對這一概念的使用。

“保護”是有目的的行動,必然有其施動者,或曰保護主體。由于保護行動的過程性和保護措施的多樣性,非遺的保護主體也是多樣的。而高校是我國非遺保護的應然主體,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一方面,這是高校職能使命的要求。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出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宣言:展望和行動》,面對全球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和自身面臨的嚴峻挑戰,明確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與功能”,內容涉及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科學研究、保護和提高社會價值觀以及文化傳承和傳播等方面,其中第一條第四款為:“幫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樣性的環境中理解、體現、保護、增強、促進和傳播民族文化和地區文化以及國際文化和歷史文化?!?3)趙中建:《21世紀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動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概述》,《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12期。雖然這里沒有明確宣稱保護非遺的使命,但是如果考慮到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對“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界定與民族文化、地區文化以及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即:“‘來自某一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群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并被認為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特性的表達形式;其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他方式口頭相傳,它的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游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筑術及其他藝術?!诉@些例子以外,還將考慮傳播與信息的傳統形式?!?4)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http://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5719,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那么這一宣言實際上是在國際層面將非遺保護與現代大學的使命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在我國,長期以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也是高校的職能所在。1998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五條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钡?1條更明確為:“高等學校應當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5)《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政報》1998年第9期。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擴大了高校的職能,提出:“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6)“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梢哉f,高校參與非遺保護,與這五種重要使命都有關系,它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方面,更是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本身。

另一方面,高校是我國非遺保護的應然主體,還源于非遺保護方面法律、政策的規定。我國是《公約》締約國,理應遵守《公約》及相關文件的規定?!豆s》“第三章 在國家一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明確了締約國理應采取的保護措施,其中“第十三條:其他保護措施”規定了4條措施?;诟咝T谌瞬排囵B、科學研究方面的資源、能力和優勢,那么,“(c) 鼓勵開展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是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技術和藝術研究以及方法研究”的規定,如果落實到實踐層面,就需要有高校的參與。又“第十四條:教育、宣傳和能力培養”中規定了“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得到確認、尊重和弘揚”的“必要的手段”,其中至少有兩種與高校密切相關,即:“ (i) 向公眾,尤其是向青年進行宣傳和傳播信息的教育計劃”;“ (iii)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管理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培養活動”。又2008年通過、后經修訂的《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務指南》中更明確提出,要“在高等院校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促進開展跨學科的科學、技術和藝術研究活動,并制訂研究方法”。(7)“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務指南(2018年修訂版)》”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5715,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

再看我國的政策法律文件。2005年的《意見》是《非遺法》實施前指導我國非遺保護行動最重要的一個文件,其中明確規定:“文化行政部門與各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同時,廣泛吸納有關學術研究機構、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國政府網,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937.htm,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由此可見,高校是明文規定的多方面保護力量中的重要一方。與此同時,《意見》還規定:“要組織各類文化單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及專家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現代技術的應用”;“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傳承后繼有人”;“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大力培養專門人才”;“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逐步將優秀的、體現民族精神與民間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編入有關教材,開展教學活動”;等等。(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937.htm,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所有這些都顯示出高校在非遺研究、專門人才培養和促進非遺傳承方面被賦予了特別的責任,因而非遺研究、專門人才培養和促進非遺傳承也成為高校作為保護主體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的重要場域。

《非遺法》是我國文化領域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之后頒布的又一法律文件,標志著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突破了對物質文化的偏向關注,形成了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重的完整圖景,從而將文化遺產與活生生的社會現實緊密地聯系起來。這部法律文件的第三十四條同樣注重發揮包括高等學校在內的學校的作用,明確提出:“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10)“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二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http://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1569,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

因此,無論出于高校的職能使命還是出于國家政策、法律的規定,高校都理應成為非遺保護的重要行動方。事實上,在過去十幾年的非遺保護行動中,高校也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在行動:高校是我國非遺保護的實然主體

高校參與非遺保護行動是從多個層次、多個角度、多條路徑進行的,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

(一)建立組織,聚合專業力量

迄今為止,在我國興起的非遺保護實質上是一種政府主導、動用大量政策資源、依靠多種力量、有計劃地介入傳統文化生命史的大型公共政策行動。(11)張勃:《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動性質和任務的新思考》,《首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集:2012北京文化論壇》,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3頁。它的蓬勃開展既需要在政府中建立相應的主管機構,也需要專業組織的建立。早在2002年,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就先后成立,成為高校中最早建立的非遺研究機構。其中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于2004年成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并自2006年起在全國多所高校建立工作站,以聯盟形式推動高校共同開展非遺工作,目前已有17家。(12)“中心簡介”,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網,http://cich.sysu.edu.cn/about/intro,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此后,這類機構不斷出現,如2005年,西北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屬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大學藏緬-阿爾泰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成立;200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華中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屬浙江師范大學)、蘇州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重慶文理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2007年,浙江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中國美術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和中國木版年畫研究基地(屬天津大學)、北華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滿語言文化)研究所成立,等等。而截至2009 年底,河北各高校已設立“非遺”專門研究機構30 多所(13)“‘非遺’走進河北高校課堂”,光明日報_光明網,https://www.gmw.cn/01gmrb/2010-01/31/content_1047222.htm,訪問日期:2021年3月8日。;2013年,湖北省在全省設立首批1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其中15個設在高校中(14)《湖北省成立首批16個非遺研究中心 長江大學入選》,荊州政務—荊州新聞網 http://news.jznews.com.cn/system/2013/11/04/011237358.shtml,訪問日期:2021年3月8日。。再如2017年,華東師范大學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應用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學成立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2019年,南京體育學院成立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研究中心,等等。這些機構大多數在高校內部設立,但也有的采取高校與其他機構聯合的方式。無論哪種方式,它們都圍繞非遺保護、傳承、發展制定工作目標和任務,匯聚了與非遺保護有關的多學科的學者和相關人員,為高校深度參與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和專業力量。

高校中與非遺保護相關的組織建設還體現在學生社團的成立。目前我國多所高校都成立了與非遺有關的社團組織,比如2009年長江大學成立長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學社,華東師范大學成立非遺社團——海上風民俗學社,2012年山西大學成立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學社,等等。這些社團組織往往旨在推進大學生熟悉和深入了解非遺,提升大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意識,培育對家鄉文化傳統的深層情感,從而擔當起傳承和傳播非遺的重任,并通過舉辦學術講座、非遺知識講座、非遺傳承人授藝傳藝、民間藝術家作品展、田野調查研究、非遺文化展示與民俗文藝表演等多種多樣的活動,深化大學生對非遺知識和民俗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對于他們形成非遺保護自覺產生了積極影響。高校非遺社團不僅各自在校園內開展活動,而且與當地政府、社區建立良好的校-地合作關系,并有互相聯合、共同開展行動的意愿和實踐,中國高校清明文化傳承創新聯盟就是互相聯合、共同開展行動的產物和平臺。

(二)開展課堂教學,舉辦學術講座,培養專業人才

將非遺納入課堂教學,舉辦學術講座,開展非遺方向的研究生教育,甚至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進行非遺傳承和非遺保護方面的人才培養,是高校參與非遺保護行動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在非遺保護多元行動方中有特別貢獻的地方。正如有學者已經看到的,早在非遺保護行動開始之初,與非遺有關的“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體育、游藝和雜技,傳統醫藥和民俗等的中國大學課程,都開始自覺不自覺地與非遺這個概念關聯起來”。(15)孫正國:《十余年中國大學“非遺”傳承的實踐形態》,《文化遺產》2017年第1期。而伴隨著非遺保護行動的日漸深入和推廣,以非遺或非遺保護命名的教材開始出版,以非遺或非遺保護命名的課程也在多所高校以專業選修課程或通識教育課程的性質面向不同學科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起來。與非遺保護有關的學術講座更是多有舉辦。比如2020年9-10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民俗學專業主辦的京師社會學講壇民俗學系列、民俗學與當代社會系列學術沙龍第二季“民俗學的實踐研究”主題講座共安排16場,其中5講與非遺有關,包括劉魁立先生的《非遺保護的回望與反思》,巴莫曲布嫫研究員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解讀:理念與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建檔:基本原則與操作規程》,蕭放教授的《非遺與地方文化傳統重建》。每場講座還安排了一到兩位學者進行與談,并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騰訊會議、嗶哩嗶哩網站同步直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6年,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還率先設立了國內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研究生專業,并于2008年開始招生。截止2018年底,“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共培養了30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多數已成為研究、保護、宣傳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骨干力量”(16)“【南方日報】中山大學舉辦非遺學科建設研討會 倡導構建非遺學科共同體”,中山大學新聞網 http://news2.sysu.edu.cn/news03/1355340.htm,訪問日期:2021年5月8日。。中央民族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高校也進行了非遺方向研究生的培養。還有高校如北京聯合大學成立了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希望“以現代化、系統化的專業教育突破傳統非遺傳承的零散、單一的限制,積極探索非遺傳承與現代大學教育體系建設的深度融合的新模式”。(17)“北京聯合大學舉行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掛牌儀式”,新聞中心_中國網 http://news.china.com.cn/2019-07/01/content_74940778.htm,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

畢業論文是考察高校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總結性作業,根據中國知網統計,截至2020年11月17日,研究生畢業論文題目中包含“非物質文化遺產”或“非遺”字樣的共1712篇,其中博士畢業論文68篇,碩士畢業論文1644篇。自2005年出現第一篇畢業論文開始迄2020年止,總體呈明顯的上升趨勢。雖然不少高校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沒有收錄在中國知網中,但已有數據仍能顯示非遺研究的活力。其作者來自設計藝術學、旅游管理、民俗學、音樂學、美術學、體育學、地理學等諸多學科專業,都是非遺保護的專門人才或后備力量。

(三)舉辦學術會議,進行課題研究,創建刊物,發表文章,出版著述

非遺研究是高校在非遺保護行動中另一個有特別貢獻的地方。主要通過舉辦學術會議、進行課題研究、出版刊物著述、發表研究文章來實現。

自非遺保護行動開展以來,以非遺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就紛紛出現。這些會議,有些重在對某一非遺代表性項目、某一類非遺的研討,如由中國民俗學會、山東大學和山東省沂源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分別于2007、2008、2017、2020年召開了四次的“全國牛郎織女傳說學術研討會”等;有些重在對非遺及其保護的整體研討,如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持召開的“‘非遺’保護與研究的中國經驗”研討會等;有些重在對非遺與其他范疇之關系的探討,如中華女子學院2018年主辦的“當代社會文化生活與傳統手工藝”學術研討會等;有些重在對不同國別、區域、民族非遺、研究方法及其保護經驗的比較研究,如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2011年主辦的“中日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比較暨第3屆中國高校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2016和2018年由中國文化部與波蘭文化與民族遺產部共同主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級論壇”等。這些會議許多都以高校為主辦單位或承辦單位,有些會議盡管不是高校主辦或承辦,但大多數與會人員也是來自高校的教師和研究人員。

課題是推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的抓手,高校學者積極承擔、申報非遺領域的國家級、省部級等縱向課題和橫向課題,促進相關研究成果的生產和轉化應用。僅以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高級別的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例,自2004年至2020年,標題中含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或“非遺”的項目就有210項,其中重大項目7項。內容涉及不同區域、不同民族、不同類別的非遺困境及其保護策略問題,非遺話語構建問題,非遺保護過程中的建檔問題、數字化保護問題、傳播問題、法律問題、管理問題,非遺傳承人問題,非遺保護的中國實踐問題,非遺與旅游、民俗、宗教文化、地方發展、民生幸福、文化建設的關系問題,等等。

而伴隨著非遺保護行動的持續開展,多個以非遺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專業性學術期刊應運而生。比如200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創刊,是“國內第一份全面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叢刊”。(18)《發刊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第1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第1頁。2020年,其升級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雙月刊)創刊,它“聚焦中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刊發研究理論、門類形態、田野個案、著述評介、專題訪談、政策讀解、資訊動態等”。(19)《〈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稿約》?!吨袊俏镔|文化遺產》2020年第1期。2007年,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辦的《文化遺產》(雙月刊)創刊,“重點刊發傳統戲劇、民俗、口傳文藝、瀕危方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等領域及古近代文學中的相關研究文章”。(20)“《文化遺產》”, 中國民俗學網,https://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ChannelID=155,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斗俏镔|文化遺產研究集刊》則是2008年由浙江師范大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創辦的連續出版物,它“立足浙江,面向全國,長期關注非遺領域發展動態,既重視非遺理論研究,亦重視個案和田野調查”。(21)《〈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集刊〉稿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集刊》,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20年。2016年,上海師范大學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聯合編輯出版《非遺傳承研究》(內刊),2019年公開發行,這一“非遺傳承理論與實踐研究集刊”設置了法律法規、調查與報告、理論研究、非遺學人、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非遺進校園、非遺在社區、非遺企業家、史料與掌故等多個欄目。同年,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創辦《遺產》集刊, “面向全球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各個領域”發表學術成果。(22)《〈遺產〉稿約》,感謝執行主編王曉葵教授提供。這些主要創辦于高校的專業期刊、集刊的出現,既是我國非遺保護行動日益推廣、受到普遍重視的具體表現,又為進一步開展這一行動,尤其是加強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毫無疑問,上述刊物集中刊發了有關非遺方面的諸多研究成果,然而,非遺方面的研究成果卻不僅出現于這些刊物之中。由于非遺涉及領域的廣泛性,許多綜合性期刊以及音樂、美術、工藝、民俗、宗教等各類專業期刊中也大量刊發相關學術成果。根據中國知網的統計,截止2020年11月18日,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遺”為關鍵詞,僅在“篇名”中就可以檢索到18,632篇期刊文章,而若在“主題”中查找,則可以獲得29,818個檢索結果。

除了學術文章之外,關于非遺的著述也大量出現,據不完全統計已達千余種之多。其中有對不同地方非遺項目或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綜合性介紹和田野調查成果,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科全書》,各省市編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等。有對某一類非遺或某一項代表性項目的集中展示,這方面,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民協組織編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是一個典型。該叢書采取一本書書寫一個代表性項目的方式,自2012年出版第一本以來,到2020年已出版70余本,并將持續出版下去。而各省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叢書”也構成了非遺著述中的大宗,如《西藏非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叢書》《“薪火湘傳”湖南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浙江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口述史叢書》,等等。又有對非遺及其保護的動態追蹤,并形成非遺藍皮書,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少數民族非遺藍皮書: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由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牽頭主編,自2011年創辦以來每年一本,已連續出版10部?!渡贁得褡宸沁z藍皮書: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由貴州民族大學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南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和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創新重點研究基地(高等院校)”牽頭主編,于2015年創辦,已連續出版5部。等。此外還有對國外經驗的總結與分析,曹德明主編《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經驗與啟示(四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是其中的代表作。而學者們的專著、論文集、教材,更是非遺著述中的重頭部分,其中較早出版的有王文章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賈銀忠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教程》(民族出版社,2008),段寶林《非物質文化遺產精要》(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劉錫誠《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實踐》(學苑出版社,2009),苑利、顧軍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烏丙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與方法》(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李秀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出版社,2010),牟延林、譚宏、劉壯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蕭放《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苑出版社,2011)等等,其中多數作者來自高校??傊?,非遺成果犖犖大觀,值得專門撰寫文章予以梳理,以構建中國非遺及其保護研究史。

(四)承接非遺保護行動的多項工作

根據《公約》,保護“指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命力的各種措施,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24)“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 ”,聯合國公約與宣言檢索系統,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ich.s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由于高校在專業人才、文化設施、機構設置等方面的優勢,高校不僅參與非遺研究和非遺教育工作,而且深度參與了其他方面的行動。比如我國實施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保護制度,名錄的確認必須經由專家組(委員會)的評審,高校教師、科研人員則是專家組(委員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2006年成立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為例,專家委員會共包括68名成員,一半以上的專家來自高校。而在省級的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中,這一比例更高。尤值一提的是,專家委員會的職責并不僅限于評審,根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章程》,作為咨詢機構,除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評審”外,專家委員會還有責任對非遺保護規劃的制定,普查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的認定,國家級非遺名錄的保護與管理,非遺保護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等重要事項提供咨詢。(25)“文化部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的通知(辦社圖函〔2006〕355號)”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1594,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這一規定反映了專家委員會參與我國非遺行動的深度和廣度,來自高校的專家委員自然也會參與其中。

再如建檔工作和保存工作。高校一般都設有圖書館和檔案館,一些高校還有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展館等機構設置和文化設施,這就為非遺的建檔和相關物品的保存、展示奠定了組織基礎。目前我國不少高校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展館,都在積極探索參與非遺保護的方式,并已經取得諸多成果。以塔里木大學為例,該校于2001年創立了西域文化研究所展館,全館面積2000多平方米,已成為“保護、展示南疆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地”“搶救南疆部分瀕危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機構”。(26)宋梅、張泰琦:《高校文化展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與地位——以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所展館為例》,《塔里木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再如傳承工作。傳承人是非遺傳承的核心,培養傳承人是非遺保護的核心工作。為了“幫助非遺傳承人群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27)“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http://www.ihchina.cn/train.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我國自2015年開始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簡稱“研培計劃”),組織非遺項目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到高校學習專業知識、研究技藝和技術、開展交流研討與實踐。這一計劃所依托的正是高校的學術和教學資源。截止2019年6月,全國已有110余所高校參與了研培計劃,舉辦研修、研習、培訓670余期,培訓傳承人群近2.8萬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訓,全國參與人數達9.7萬人次。(28)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http://www.ihchina.cn/train.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

如果說研培計劃依托的是高校的學術和教學資源,那么非遺進校園所依托的就是包括高校在內的校園的場所和學生資源。自2007年5 月首屆中國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期間成都市實施非遺進校園活動開始,到今天這一活動已經蔚然成風,不僅進入中小學校,也已經走進高校校園。根據2020年9月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852號建議的答復》(教科建議【2020】52號),教育部“支持引導‘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在校園生根發芽”,并主要開展了三項活動,其中兩項都提到高校的參與度。其一是舉辦全國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展演活動按照學校開展普及活動、省級集中展演和全國現場展演三階段推進,全國高校的參與面達90%。其二是自2006年起,教育部與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持續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惠及全國31省(區、市)千余所高校數萬名學生。(29)“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852號建議的答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kw/202009/t20200921_489387.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值得關注的是,經過十余年的探索與實踐,非遺進校園日益深入,不僅重視非遺的傳播和鑒賞,而且進課堂、進課程、進教材,向技藝傳承、生活傳承方面發展。

在非遺宣傳方面,高校也積極參與并多有貢獻。其路徑主要有四,一是非遺進校園活動本身。非遺進校園有各種方式,但無論是非遺展演、非遺講座,還是進課堂,它們在高校校園的現身,本身就是對在校師生的一種宣傳。其二,高校自身有宣傳部門,高校舉辦的非遺相關活動成為其宣傳工作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下屬的院系、圖書館等機構也會通過多種渠道運用傳統媒體或新興媒體,宣傳各自所開展的非遺保護工作。三是高校教師、研究人員在報刊上撰寫文章,接受媒體采訪,在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錄制相關節目或進行直播,舉辦科普講座,進行非遺方面的知識普及。四是在校學生和其他工作人員通過公眾號、自媒體進行宣傳,等等。

綜上可見,高校參與我國非遺保護行動已經遠遠超出非遺教育,它憑借豐富的專家資源、學術資源、學生資源、文化設施資源等,深度介入《公約》定義的保護(safeguarding)所包括的幾乎所有環節和方面。它參與非遺保護相關政策的制定,促進非遺保護的制度化和體系化;它開展非遺及其保護的研究和宣傳工作,高度評價非遺保護行動的意義和價值,更新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奠定非遺保護行動的理念基礎,發揮思想引領作用;它不斷培養非遺保護工作和非遺傳承所需要的人才,促進非遺保護行動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專業化;它積極開展田野調查工作,為非遺項目尤其是代表性項目的確認、立檔發揮重要作用;等等??梢哉f,高校對于彰顯非遺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地位、促進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融合、形成非遺傳承和保護的文化自覺、加強非遺在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發揮、提升非遺的可見度和存續力發揮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從而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保護主體中的重要一元。

三、非遺保護行動:高校履行職能使命的有效路徑

高校參與非遺保護,有一箭雙雕之效。一方面能夠提升非遺保護的水平和成效,另一方面對高校教育的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是高校履行職能使命的有效路徑。

(一)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根據我國《高等教育法》(2018年修訂),“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30)“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6.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8日。而非遺保護行動正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重要路徑。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和地方社會的文化精髓。非遺保護行動,讓大學生有機會接近非遺及其傳承人,親身感受非遺的文化魅力,深刻理解其中蘊含的核心理念、傳統美德,領悟傳承人在非遺傳承過程中所體現的“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與時俱進、敢為人先、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創新精神,增長知識見識,厚植愛國情懷,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強化實踐動手能力,以禮敬、欣賞之心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形成堅定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自覺??梢哉f,非遺保護行動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二)拓展科學研究新領域

科學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職能之一?!胺e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開展國家急需的戰略性研究、探索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問題的公益性研究”(31)“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教育專題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203/t20120321_146660.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8日。,是高校的責任擔當,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社會多元發展,多種文化交流碰撞,新冠疫情爆發加劇了世界的不確定性。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正致力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訴求和向往更加強烈,與此同時,也面臨著傳統文化式微、文化自信不足、文化認同不夠、公共意識不強、生態環境亟需改善以及家庭問題、養老問題等諸多難題和社會問題。面對這樣的時代特點,如何激活傳統文化,充分運用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智慧以滿足時代需求、解決社會問題,是目前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梢哉f,非遺保護提供了解決這一課題的重要方案。非遺保護行動不僅重估了傳統文化的價值,也在重建廣大民眾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傳承熱情,并使其在活態傳承中發揮積極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等多種功能。

與此同時,非遺保護本身也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而多學科共同參與、共同對話是這一新領域的顯著特點。這一方面是因為非遺的多樣性。無論根據《公約》指稱“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還是根據《遺產法》指稱“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32)“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聯合國公約與宣言檢索系統, 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ich.s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爸腥A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二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http://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1569,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非遺都既包括大傳統,也包括小傳統,既包括有形的物質文化,也包括無形的精神文化,涉及民俗學、哲學、語言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體育學、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多個學科或學科分支的研究對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非遺保護的復雜性,非遺保護不僅包括多個保護環節和方面,更涉及多種利益相關方,還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等密切相關。這就使得非遺保護必然是多學科學者的共同參與,而且需要政府部門、非遺傳承人(傳承群體)等的共同協商與對話。

(三)增強社會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非遺保護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公共文化事業,高校開展非遺保護行動,正是履行服務社會職能的重要內容?!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學生,只有親身參與了非遺保護行動,才能深刻地理解非遺保護的必要性、重要性、過程性和復雜性,才能站穩非遺保護的立場,熟悉非遺保護的方法,探求更有效的保護路徑,從而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提升保護能力。

(四)提升文化傳承創新能力和水平

高校具有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和職能,理應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陣地。然而,文化作為人類(社區、群體)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以及人與自我之關系過程中形成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體,理論上講,會隨著時空的變化、人類認識和需求的變化而有落后和先進、過時和適宜、優秀和糟粕之分。但到底如何區分優劣并不是容易說清的問題。非遺保護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因為無論是《公約》,還是《遺產法》對非遺的概念界定,都使其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代名詞,而在人類、國家、省、市、縣等不同層面被確認的非遺代表性項目,也便在不同層面上獲得了對其“優秀”的認同。因此,保護非遺,保護非遺代表性項目,就是高校對文化傳承使命和職能的履行。當前大量非遺項目進校園,大學生已經成為諸多非遺項目的傳承群體。

非遺還是不斷創新的文化,正如《公約》所說,它“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33)“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事實上,只有那些在現實中不斷發展創新的文化,才能夠超越時空限制,傳承至今。也因此,非遺為高校的文化創新提供了至少兩方面的意義。其一,它因不斷創新而得以傳承的歷史為高校的文化創新提供了精神動力;其二,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它為高校進行文化創新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當前不少高校正是通過對非遺元素的整合利用,創造出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方案。

(五)提高國際交流合作水平

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高等教育應該發揮好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職能,非遺保護顯然是可以采取行動的重要領域。我國非遺保護行動的正式開端以加入《公約》為標志,聯合國發起并推動的保護非遺行動本身正是一項具有國際性的人類文化事業,《公約》宗旨中也明確提出要“開展國際合作及提供國際援助”(34)“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并規定了國際合作的內容和國際援助的形式。積極介入聯合國非遺保護行動,以非遺保護為媒介,在《公約》框架下,加強各締約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尤其通過在人類非遺代表作、急需保護的非遺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項目的調查、研究、確認、管理等方面發揮高校專家學者的力量,向世界人民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國際交流合作的水平。

四、新文科建設:基于耦合關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綜上可見,高校的使命擔當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種耦合關系。認清這種關系,對于高校如何更好地保護好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雖然高校在非遺保護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做出了突出貢獻,然而總體上看,這些工作處于相對零散的狀態,學者們大多在自己歸屬的學科內部進行研究或開展其他方面的非遺保護工作,缺乏學科之間的交流,更難有學科之間的融通。

非遺保護事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與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長期文化工程,同時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復雜社會行動,這就需要高校積極進行非遺學科建設,加強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并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提供優質服務。

事實上,早在非遺保護行動在我國興起之初,就已提到非遺學科建設問題。2002年10月,在教育部、文化部、教科文組織支持下,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了“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并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宣言》。(35)喬曉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大學教育》,《集美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此次會議“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在高等教育中把文化遺產教育引人教學體系中, 培養專業人才, 反饋到社會之中發揮作用。同時,倡導全國所有高等院校積極地、緊迫地以民族文化整合心態來認知自己的文化資源”(36)陳孟昕、張昕:《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綜述》,《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2年4期。,可謂吹響了非遺學科建設的號角。而在2005年6月召開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會議”上,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也在講話中明確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是一項專業性、科學性很強的復雜工作,需要有一支業務素質好、年齡和專業結構合理的專兼職工作隊伍。我們要有計劃地開展人才培養工作,通過委托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專業,培養高層次人才?!?37)周和平:《突出重點 扎實推進 開創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新局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第1輯,第13頁。之后,這方面的探索和研討更加多出。2006年6月,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中心、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了“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暨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學術討論會”。(38)田垣:《我國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起步:中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暨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學術討論會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報》2006年7月4日。2008年4月,“中國高校首屆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山大學康保成教授、宋俊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李軍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徐藝乙教授、四川大學徐新建教授和重慶文理學院牟延林教授等學者共同發起, 由“中國高校文化遺產論壇”與重慶市文化與廣播電視局、重慶文理學院聯合主辦,有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歷程中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要節點?!?39)李菲:《中國高校首屆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研討會綜述》,《文化遺產》2008年第3期。李菲:《“文化遺產學時代”:問題與路徑—中國高校首屆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研討會綜述》,《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此后,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多次聯合相關單位主辦以中國非遺保護與高校學科建設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2020年10月,天津大學申請新增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專家論證會在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行,2020年12月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又召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與教材建設研討會。同月,“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學科建設國際學術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平臺主辦召開。這些學術會議激發了學者們對非遺學科建設的關注和思考,推動了非遺的學科建設。

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科化”(40)宋俊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學科化思考》,《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進程中,有學者對非遺學科體系構建進行思考(41)牟延林、劉壯:《研究路向與學科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研究之二》,《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有學者分析高校非遺學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42)譚宏:《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化建設問題與對策》,《民族藝術》2009年第4期。張燕萍:《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亟待規范》,《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有學者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思考其在遺產學中的定位。(43)向云駒:《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術獨立與學科新創》,《民間文化論壇》2012年第3期。有學者提出建設非遺學科需要堅持客觀性、獨立性和系統性原則,并倡導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共同體。(44)宋俊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學科化思考》。宋俊華:《論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共同體》,《文化遺產》2019 年第2 期。在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目錄中增設“文化遺產保護”學科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一級學科。(45)姚伯岳:《關于在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目錄中增設“文化遺產保護”學科門類的建議和設想》,《古籍保護研究》2019年第1期。

經過努力,伴隨非遺保護行動的持續進行和影響日益擴大,非遺學科建設取得一定進展。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出現在《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中,成為藝術學門類下的新增專業。(46)《教育部關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103/t20210301_516076.html,訪問日期:2021年5月7日。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也開始推動部分學位授予單位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人才培養試點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建設非遺學科就成為更加緊迫的問題。

筆者以為,非遺學科建設需要“新文科”視角。近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特別是高校人文社科領域正在積極推進新文科建設。2020 年11 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研究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文科教育創新發展舉措,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設也正式從概念提出邁向行動實施階段。如果說文科教育是培養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產生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國家民族文化自覺的主戰場主陣地主渠道,(47)《新文科建設工作會在山東大學召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那么新文科教育就是讓主戰場更強大,主陣地更牢固,主渠道更暢通。從文科邁向新文科需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動文科專業之間深度融通、文科與理工農醫交叉融合,融入現代信息技術,為文科教育賦能,從而拓展學科發展的視野和空間,增強服務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先天具有發展成為“新文科”的屬性。

這不僅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之間存在著“內在相互依存關系”(48)“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聯合國公約與宣言檢索系統,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files/ich.shtml,訪問日期:2021年1月23日。,而且因為非遺所包含的內容,如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表演藝術,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等等,在非遺概念被明確提出之前,就已經由諸多學科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調查和研究。(49)有學者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了目前學科體系中的九大學科門類30多個一級學科。楊慧子:《藝術學視野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探索》,《藝術百家》2016年第1期。非遺概念的提出和應用,則如高丙中所言,發揮了“把原先分散的對象整合在一個范疇里, 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50)高丙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整合性的學術概念的成型》,《河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而“保護”的概念,因為包括了確認、建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振興等諸多環節和方面,又吸引了更多學科的參與。因此,非遺保護在社會實踐和學術研究中所需要和體現的,正是文科與理工農醫的交叉融合以及文科專業之間的深度融通。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非遺學科建設,不僅是高校使命擔當之所需,亦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突破口。

當前以“新文科”視角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首要的是將它納入我國《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一方面根據非遺的類別,在現有相關一級學科或專業學位類別下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二級學科,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向。另一方面是打破學科壁壘,搭建文、理、工學科集群平臺,在交叉學科門類下設置遺產學一級學科,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一起,均成為遺產學下的二級學科。

猜你喜歡
文化遺產物質研究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遺產是“價值富礦”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聚焦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