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立德樹人為本,構建小學語文德育課堂

2021-11-26 23:25林慧娟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21年14期
關鍵詞:德育課堂立德樹人小學語文

林慧娟

摘 要:立德樹人是素質教育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教育理念。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更要回歸本位、回歸初心,緊緊圍繞立德樹人來組織開展各類教學活動。小學語文課堂是學校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陣地,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植根于中華傳統文化,有效地在語文課堂中滲透立德樹人觀念,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思想品德,端正學生的品行,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達到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立德樹人 小學語文 德育課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4.058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確立了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所謂立德樹人,指的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在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體現了中小學教育目標的時代升華,成為新時代中小學教育的鮮明標識。中小學教育要將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切實肩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小學語文作為基礎的學科,更要以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健全學生人格,促進當代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養成、民族自豪感榮譽感的凝聚,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自身道德品質的提升,進而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下面將談談以立德樹人為本,構建小學語文德育課堂的幾點策略。

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滲透立德樹人思想

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高效、快速地掌握知識。然而在當前的教育中,部分教師會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過于關注語文文本內容的教學,導致教學內容片面化。同時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被動地開展學習?!翱茖W引領”是“立德樹人”在小學語文課堂最基本的手段。我們不僅要重視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而且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有效促進目標的達成。我們要通過營造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同時可以在情境教學當中,讓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刻地了解。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討論我們生活的地球,說說對地球的了解,并提出怎樣保護地球的問題,讓學生在交流過程當中不但提高了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提出保護地球的策略時,充分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的情懷,從而通過課前營造良好的情景,讓學生進行立德樹人思想的學習。

教學內容的片面化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只學習書本內容,忽視課外實踐探究,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不論是教學內容的片面化,還是教學模式的單一化,都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快速提升。小學生的感知力和注意力相對不穩定、不持久,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根據學習內容適當變換學習形式,并在課堂中注重儀式感,使學習活動隆重而新奇,不僅有競爭與挑戰,更飽含智慧的啟迪和人文關懷,以此在潛移默化中滲透立德樹人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培養學生道德情懷

教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載體。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德育育越來越顯得重要,為此對語文這個基礎性的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已經成為教師開展德育的常用方式。小學語文教材覆蓋了諸多題材的課文內容,如以愛國情感為主題的《小英雄雨來》《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以講述人生哲理為主題的《釣魚的啟示》《落花生》等;以親情情感為主題的《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與子》等。這些課文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平凡的道理、高尚的品質和深邃的情感等,是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師要對這些德育素材進行全面的把握并充分地有效利用,這樣可以讓語文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例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一篇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講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在沙洲壩時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水井的故事。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加深學生對毛主席的了解。上課前,教師可以帶學生了解一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體會毛主席處處為人民著想,和百姓同甘共苦、齊心協力的思想。又如五年級上冊的課文《圓明園的毀滅》,通過讓學生了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歷史和遭受英法聯軍損毀后的慘狀,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為構建小學語文德育課堂,教師應深入研讀教材,挖掘課文中的德育素材,對課文中蘊藏的愛國教育、人文教育、人生哲學、感恩教育等德育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方能靈活自如地運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實施德育滲透,實現德育課堂的有效構建。

三、厚植傳統文化情懷,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小學語文課程所承擔的“立德”責任和任務廣泛且多向,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課堂中是小學語文思政建設的重要一環。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我國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積淀。把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嵌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達至資源共享與互補,利用多種組織方式來提高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活動的參與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滲透到自己的思想和潛意識里,有益于小學生們將來的成長和正確“三觀”的形成。作為教師,可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結合我國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例如春節,可讓學生搜集有關“春”的成語和古詩,或進行詩詞接龍游戲;元宵節可以讓學生自制花燈、進行賞燈活動和猜燈謎的游戲;端午節可以結合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的課文《端午粽》,讓學生通過搜集資料了解端午節的由來,了解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和端午節習俗,并可在班級組織包粽子的活動,讓學生多角度、多方面了解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詩詞吟誦比賽、“飛花令”等。

這些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感受傳統節日濃濃氣氛的同時也在心中浸潤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加深了對我國傳統節日的理解和體會。由此可見,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對兒童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學手段,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們找到“回家”的路,熱愛祖國,更能從蒙童時期刻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烙印。

綜上所述,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立德樹人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啟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必須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堅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诹⒌聵淙说男W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立德樹人觀念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把德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構建語文教學的德育課堂,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成為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瑞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課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

[2] 車越?!痘诹⒌聵淙说男W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德育的思考》,《科學咨詢》2020年第4期。

[3] 李澤民、王超《讓立德樹人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基于“立德樹人”看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課程教學研究》2020年第10期。

[4] 董翠穎《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落實“立德樹人”》,《學周刊》2019年第19期。

[5] 張寶、滿敬環《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18年第32期。

[6] 葛飛飛《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教育》2017年第1期。

[7] 許秀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現代教學》2015年第5期。

猜你喜歡
德育課堂立德樹人小學語文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豐富教學角度演繹德育課堂
提高中職德育課堂教學實效的策略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踐立德樹人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關于技工院校學生德育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與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