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經濟的策略與機制研究

2021-12-04 02:06張偉娟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產教院校融合

張偉娟

(大慶職業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1)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社會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為了平衡人力資源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這是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的深化產教融合,培育品德兼備技能型人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進一步探索 。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中再次提出產教融合“雙元”育人模式,加強人才供給側對需求側的適應,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加快經濟發展速度。由此可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國家經濟發展離不開職業教育培養的新型技術技能人才。長期以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稟賦和發展歷史等的不同,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區的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方向和策略均呈現不同的區域性特征。在此背景下,地方高職院校如何服務區域經濟,實現地方人才供給適應地方產業需求,促進區域經濟增速,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

一、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性

(一)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與地方經濟有正相關性

《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經濟轉型升級各環節以及人才開發的全過程,都離不開產教融合”。所謂產教融合,“產”指的是產業,帶有經濟屬性?!敖獭敝傅氖墙虒W,帶有教育屬性。產教融合指的是產業與教育的深度合作,職業院校依據所設專業和對應的產業與教學相結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共同培育適合企業發展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創新型高質量技能型人才,從而滿足產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由此可見,產教融合是高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產教融合應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和生產活動,企業要以主體身份參與地方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教學活動等人才培養全過程;地方高職院校要依據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對人才多元化需求和地方產業結構轉型的需求調整專業構成比例和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產教融合,企業可以提高生產力,降低企業成本增加企業利潤;企業利潤的提高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增加地方政府的稅收;稅收的增強提高了政府對職業院校的撥款能力,增加了職業教育在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科研經費,為研發新技術、培養高技能人才服務企業鋪平了道路,從而進一步促進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與地區經濟發展之間的良性循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呈正相關性。

(二)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體現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職能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平穩階段,經濟結構轉型不斷升級優化,作為人才供給側的高職院校也需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升級改革。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培養的對象可以是通過高考的大學生,經過在校的三年學習,達到培養目標者頒發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也可以是想要再就業、轉崗的社會人員或者農民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合格者頒發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有效提高,會減少企業的培訓時間,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服務地方經濟;也可為企業員工提供新技能,新技術培訓。由此看出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是提高社會就業人員綜合素質,加強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的重要途徑,是有效服務社會的重要措施,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是高職教育的教育育人和服務社會的充分結合,是教育資源整合的表現,凸顯了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職能。

二、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的理論基礎

(一)社會本位論和個人本位論

社會本位論主張人是社會的產物,教育要根據社會需要來培養學生,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符合國家利益、滿足社會需要,以社會價值為導向、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人[1]。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就是把教學活動和生產活動結合起來,以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基礎,設置專業類別、教學內容,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培養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實現教育的根本價值。

個人本位論主張教育的目的和理論以滿足個人需要為出發點,注重個人品質形成和個人潛力發揮[1]。個人本位需要符合社會本位才能既實現個人價值,又促進社會發展。2019年,國家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提倡職業院校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個人興趣愛好取得其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寬就業創業技能,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X證書”制度是“產教融合”的升級,高職院校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結合企業生產過程,進行項目化教學,每個教學項目又可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掛鉤,從而實現學生畢業就能就業,職業院校與企業無縫對接,促進社會發展。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考取多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個人的職業能力,創業能力,實現個人價值。

(二)人力資本理論

人力資本理論,指的是體現在人身上的資本,是對人進行教育、職業培訓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時的機會成本等的總和[2]。人力資本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的主要手段。馬克思經濟學中也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勞動者要獲得知識、技能和技巧必須要經過教育和培訓。對教育機構進行投資,配置大量的社會資源,從而培養出高素質人才,使生產部門產能提高,生產率增加,地區經濟增長。所以要保持地方經濟增速,就要加強人力資本積累,加強教育投資。高職院?!爱a教融合”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區域經濟的有效措施。在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過程中學生屬于人力資本,學生要獲得在工作崗位中有用的知識、技能、技巧,必須要通過學校和企業的聯合培養。校企共同制定教學內容、將企業生產過程融入教學環節中,政府投資購買教學設備和實訓耗材。通過校企共同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得以加強,實踐能力得以提高,最終為企業輸出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增強人力資本投資受益。

(三)三螺旋理論

三螺旋理論最早出現在生物學領域,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社會學家亨利·埃茨科威茲和羅伊特 雷德斯多夫教授在三螺旋概念基礎上提出了官、產、學三螺旋理論,用來闡述政府、產業、大學之間的互動關系[3]。該理論認為政府、產業、大學之間需要打破邊界,形成行政、生產、知識領域的三力合一,建立新的運行機制,推動知識轉化,產業升級。他們的關系主要強調政府、產業、大學的合作關系,而不是強調誰是主體。三者保持各自獨立的身份,又兼有其他兩者的功能,他們圍繞知識生產和轉化相互聯系在一起,他們之間共享信息、資源,達到互利共贏。在螺旋作用下,動態發展不斷提升。

在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中,高職院??梢酝ㄟ^研發的科研成果轉換與地方產業對接,在區域內發揮強大的技術創新輻射作用;同時為地方企業輸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促進產業升級優化,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政府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在資金上對高職院校進行支持,在稅收上對校企合作企業實施優惠,促進高職院校深度產教融合,最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四)利益驅動理論

利益驅動是指主體對自身利益的追求而表現出來的行為傾向,是實現目標的動力[4]。高度的趨利避害是高等動物與其他動物的區別。人的行為受其需要和動機支配,而人的需要和動機又是對利益的追逐。需要和動機是利益驅動的激勵點,利益驅動又是個人行為的基礎,多元化的利益追求增加了利益驅動的互動性。

政府、行業/骨干企業、高職院校共同參與產教融合,其中政府起主導作用,行業/骨干企業、高職院校起主體作用,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社會職能,企業的目的是追求產品利潤最大化;學校辦學的目的是非營利性的,主要是為社會輸出高質量人才;政府是相關政策的制定者,主要職能是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這三個主體的合作受其各自需要的驅動。通過產教融合,企業能獲得滿足其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學生也能在企業中實現個人目標;學校的招生、就業形成良性循環,最大化地實現了學校的社會職能;政府通過制定政策、制度調和學校與企業的矛盾,使得企業產能提高,學生就業穩定,拉動了區域經濟增長。產教融合使得每個合作主體的利益都能獲得相應的激勵點,從而有助于長效合作機制建立。

三、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的策略與機制

(一)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的策略

1.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要與經濟產業結構變化相一致

依據人力資本理論,發展地方經濟的首要策略就是人才,而地方高職院校是當地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輸出端。由于人才培養的周期性,如果地方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產業結構不一致,或者盲目跟風,扎堆設置熱門專業,就會造成就業結構與經濟結構的不匹配,造成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費,進而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由此看出,只有提高地方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才能有效服務地方經濟,一方面地方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應該作為高職院校設置專業的依據,另一方面要依據教育部印發的專業指導目錄,減少重復專業的數量,使教育資源投資集中化,從而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需求。

2. 創新發展校企協同育人模式

校企協同育人是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主要育人模式,是以職業院校、骨干企業或行業作為辦學的“雙重主體”,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設計教學內容和評價方式;職業院校選出教師去企業實踐鍛煉,骨干企業選出技術專家入校執教;校企雙方在政府指導協調下共建實訓基地,“引校入廠”“引廠入?!?;共建科研平臺,共享資源,提高科技成果轉換。通過雙主體的互相作用、相互影響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同時,在校企協同育人的過程中,依據“個人本位論”,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主修自己專業的基礎上,可依據個人發展需求以及興趣,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培訓和考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社交能力,從而拓寬學生的就業門路,提高創業能力,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3. 發揮政府橋梁作用

基于三螺旋理論和利益驅動理論,政府要發揮橋梁作用,才能促進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政府部門應該聯合高職院校、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部門等利益相關主體加深產教融合,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共享,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合作共贏的局面,服務地方經濟。政府可以通過搭建產教融合共享平臺,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整合;在財政方面對企業實施稅收優惠,投資人力資本,制定相關監督體系,深化產教融合,保證各主體合作產教融合的質量,從而有效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4. 深化高職院校社會職能

高職院校社會職能的充分發揮,能從不同角度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具體包括:通過校企協同育人,為企業、行業產業輸出高級技術技能人才;通過科研成果轉換,將知識溢出給企業,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通過德技雙修育人機制,充分挖掘育人過程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和文化元素,促使道德力量、文化力量轉化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通過擴大高職院校招生范圍,招收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為他們提供學習新技術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使之能夠適應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升級,找到新的工作,從而提高社會就業率,穩定區域社會發展。

(二)地方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的機制

機制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5]。這里主要指的是組織機構的職能、崗位責任和崗位權利的分配與調整;機制是事物的各組成部分通過一定的運作方式聯系起來,使系統協調運行而發揮作用,并且朝著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

1. 合作機制

產教融合中的“產”具有經濟屬性,指的是企業、產業,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敖獭本哂薪逃龑傩?,指的是高等院校等教育部門,主要為政府主辦,以輸出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具有公益性質?!爱a”和“教”分別屬于不同的組織機構,有不同的目標和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既互相矛盾又要“融合”在一起。因此,政府的參與不可或缺,政府的橋梁作用主要體現在合作機制建設方面:一是要進行統籌規劃,設立產教融合組織機構,主要負責協調校企合作過程中產生的分歧,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資金分配與合作管理條例等方面。二是要制定相關政策激勵各主體的產教融合愿望,優化產教融合環境,如加大高職院校的經費投資、優惠合作骨干企業的稅收、強化金融投資。三是建立監督體系、評價體系,對校企雙方合作進行評估、督促和規范合作行為,政府引導建立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產教融合效能評價,制定考核評估方法,實施績效考核作為獎懲依據。政府統籌規劃、協調管理,產教融合才能克服困難,均衡發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政府、企業與高校合作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共贏和可持續發展。

2. 保障機制

基于三螺旋理論,產教融合的各主體間相互作用,交叉影響,為提高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效率和質量,由政府引導制定相關保障機制必不可少。

第一是制度保障:借鑒發達國家產教融合辦學經驗,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地方性政策、法規,落實產教融合各主體的權責,引導推動產教融合實施。產教融合各主體的權利、義務、責任得以明確,有利于約束、規范地方政府、高校、企業、行業協會行為。

第二是資源保障:高職院校產教融合離不開資金的投入,這些資金主要用于院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科研經費、人力資源,企業的稅收優惠和用地優惠。這些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投資。要想長期有序的分配資源,需要地方政府引導建立資源保障制度,如:產教融合??顚S?。同時建立產教融合獎懲制度,依據獎懲制度,重新分配資金投入比例。

第三是產權保障:政府為激勵產教融合主體積極合作,依據不同的產教融合模式制定相關產權保障制度,對參與產教融合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進行界定;對各主體對資產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權利進行確定;對各主體的資金投入和產出進行分配。這樣的產權保障制度有利于明確權責,減少高職院校、骨干企業等參與主體在利益分配上的分歧,降低因各種不確定性引起的產教融合障礙,也有利于產教融合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3. 育人機制

產教融合是政府、高職院校、企業、行業協會發揮各自的職能,協同合作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相關育人機制的建設能提高產教融合培養的人才質量[6]。

第一,協同管理:政府引導高職院校、企業、行業確立組織架構,明確各方權責。具體可設立產教融合董事會,下設分管委員會,分別主管人才培養、資金分配、科研、監督評價等,董事會主要負責審核監督校企共同制定的產教融合相關規范制度,協調產教融合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激活校企合作動力。

第二,共同參與教學內容、教學標準、教學評價制度的制定。參與人員既有專業課老師,又有行業、企業專家和一線技術人員。將企業生產過程所需要的技能知識和職業能力,融入教學內容中,并基于崗位工作流程制定每一堂課學生能達到的知識、能力、素養目標,教學評價要綜合校內評價與企業評價,也就是企業導師與校內導師共同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三,校企合作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產教融合培養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離不開雄厚的師資力量,只注重理論講解的方式已經不適合產學融合的教學模式,所以學校要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鼓勵學校教師周期性去企業實踐鍛煉,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還要鼓勵教師為企業創新研發新技術,并設立激勵政策。另一方面聘任企業專家作為企業導師入校參與教學,設立雙師課堂,也是就學校的教師和企業專家共上一堂課,充實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可以聘請企業技術人員,以師帶徒的形式,為學生傳授技能,能夠開拓學生視野,實時更新新技術、新信息。

第四,挖掘產教融合育人機制的終身教育特質。2019年在高職院校百萬擴招背景下,要求高職院校招生要面向全社會職員、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由于這些群體都屬于繼續教育人員,他們的特點是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但是學習目的更直接,就是重新就業,提升職業技能。而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恰恰符合了繼續教育人員的需要,既能拿學歷又能學技術,學習職業技能與就業能無縫鏈接,提高再就業率,從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還可以積極開展企業崗前技能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取證培訓,能為學校增加經濟收益,促進地方經濟增長。

猜你喜歡
產教院校融合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高職教育“四實一體”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融合菜
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產教融合的 OBE 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