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人民性是馬克思人學理論的根本蘊含*

2021-12-06 07:47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人學人民性范式

李 昂

(遼寧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人民性是馬克思人學理論的根本蘊含,但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和教育一直存在著一種范式化傾向,即把馬克思人學理論歸結為一個普遍范式——孤立的“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范式,進而把馬克思人學變革看作是一種普遍范式的轉換,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失落了馬克思人學理論的人民性。由此,針對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和教育中的范式化問題,從馬克思人學理論的總體和變革意義上探討馬克思人學理論的人民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人民性的失落: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教育的范式化問題

馬克思人學理論實質上并不是一般人或所有人的人學理論,而是人民大眾的人學理論,具有強烈的人民性。比如資產階級就不會接受馬克思人學理論主張的消滅源于私有制的無產階級的異化勞動,建構公有制基礎上的人民大眾的共同體關系。馬克思人學理論的范式化問題,就是將馬克思人學理論歸結為一個無現實人民性規定的普遍或一般的范式,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和教育等方面。

其一,研究的范式化問題。馬克思人學理論是一個由人的普遍范式和現實范式構成的關聯總體。研究的范式化就是將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消解在一個普遍范式中,即“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范式。馬克思在規定人的社會關系本質的時候總是同規定人的實踐本質結合在一起。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現實社會關系的總和”,同時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即人的本質是實踐,因為生活和人的存在是同一的。社會關系都是實踐著的社會關系,實踐都是社會關系的實踐?!叭嗽诜e極實現自己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聯系、社會本質”[1]24;“社會關系的含義在這里是指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2]80。社會關系人和實踐人是同一個人。馬克思在對現實人本質的認識中也很自覺地從這兩個方面來展現人的本質。如他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明確地從社會關系或社會實踐的層面揭示人的本質了,他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關系和異化勞動的解析就是這一思想的典型體現。他總是把對人的社會關系的解析和對人的實踐活動的透視置于“同一個人”的存在層面。有學者把發現馬克思人學關于人的實踐本質的論斷看作是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的“重大突破”,其實把人的本質只歸結為普遍的實踐本質,同把人的本質只歸結為普遍的社會關系本質一樣,都把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當作一個孤立的普遍范式,消解了馬克思研究具體人民大眾現實關系的異化人范式和共同體人范式,都屬于同一種范式化的研究體例,在很大程度上失落了馬克思人學理論的人民性。

其二,教育的范式化問題。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的范式化問題,導致了馬克思人學理論教育的范式化問題。全國高校通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科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一直沿用這個社會關系人范式: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如2018年版的教科書第三章第三節將此范式釋義為:這就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而不是自然屬性;人的本質屬性表現在各種社會關系中;人的本質是變化、發展的,而不是永恒不變的。這就是現行通用教科書關于馬克思人學理論的全部內容和解釋。一些舊版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科書作了上述解釋后,還有一個最后的總結:總之,把握了人的“全部社會關系的總和”,就為揭示人的本質,從根本上認識人的問題找到了鑰匙。這樣,馬克思人學理論的總體內容被消解在唯一的社會關系人范式中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說到底是人的教育,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教育,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所確立的人學范式如共同體人范式,是包括大學生在內的現實人的存在境界和發展目標,由此,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教育理應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哲學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不能將其只歸結為社會關系人這一適用于各個時代各個社會的普遍范式或一般方法論。馬克思人學理論是一個總體,不僅為人民大眾確立了認識人、理解人的一般方法論,而且揭示了具體社會人的存在范式,特別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人的生存理想和發展目標。由此,馬克思人學理論教育要從范式化的教育轉向總體化教育。

其三,把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范式化,必然導致把馬克思人學變革性質范式化,即認為馬克思人學變革是一種普遍范式的轉換。有學者認為,馬克思人學變革就是從理性人范式向社會關系人范式的轉換;有學者認為這場變革就是從理論人學范式向實踐范式或現實的人范式的轉換。這些認識有三個片面性。一是把馬克思人學變革只看成是對理論人學的變革,忽略了其對現實社會關系變革的本質,從而看不到其變革的人民性所在。二是離開展現現實社會關系和生存狀態的異化人和共同體人范式,普遍的社會關系或實踐范式就成為孤立、空洞、貧乏的抽象,甚至不具有理論革命的意義,更不具有革命實踐的人民性。三是把馬克思人學變革當成了從一種普遍范式向另一種普遍范式的轉換,而不是總體結構對普遍范式的揚棄,從而忽略了現實社會關系或人民性的變革意義。四是把馬克思的現實人學范式抽象化了,只給出了一個抽象的現實人學范式,那么現實人學范式是什么范式?是異化人還是共同體人?我們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現實人范式?這個現實人學范式沒能像馬克思那樣給出現實人范式的現實規定性。

綜上所述,馬克思人學理論范式化的研究和教育問題,實際上是承襲了舊哲學理念。黑格爾把人歸結為普遍的理性范式;費爾巴哈甚至還把人歸結為普遍的現實社會關系或實踐范式,但沒有任何現實社會的特質和規定性。這種范式化的研究、教育體例及范式變革論把人的本質和馬克思人學變革的意義歸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關系或實踐范式,使馬克思人學理論及其研究和教育在孤立范式的意義上成了一種新的抽象人論,缺失現實關系特別是當代社會關系或實踐的意蘊。馬克思規定了人的一般社會關系或實踐本質,但他沒有停留在這個層次上,而是把主要的研究工作置于揭示資本主義異化社會關系中的異化人狀態以及為人民大眾確立未來社會的共同體人生存理想,實現了人學理論由普遍范式向總體結構、由普遍人性向現實社會人性的變革。

二、人民性:馬克思人學理論的總體蘊含

馬克思的人學理論是由“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范式、“異化人”范式、“共同體人”范式所構成的關聯總體,是普遍范式與具體現實社會范式的統一,具有強烈而豐富的人民性,或者說,人民性是其總體蘊含的意義旨歸。

馬克思人學理論研究和教育的范式化傾向,將馬克思人學理論歸結為一個普遍的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人民性,那么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這一普遍范式在原生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中有沒有人民性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我們說普遍范式失落了人民性,是指將普遍范式從現實范式中抽象出來使之成為一個脫離現實范式和總體意義的孤立范式。正如馬克思指出:“對現實的描述會使獨立的哲學失去生存環境,能夠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這些抽象本身離開現實的歷史就沒有任何價值……它們決不提供適用于各個時代的藥方和公式?!盵2]73-74馬克思人學理論的普遍范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更不是脫離現實社會生活的抽象,而是總體中的普遍范式、普遍方法。馬克思將普遍范式與現實社會范式融為一體,從而為普遍范式注入了強烈、豐富而現實的人民性。

馬克思的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范式作為一般或抽象的普遍范式是馬克思在1845年《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針對費爾巴哈脫離現實社會關系和實踐的抽象人學理論提出的。社會關系人范式即馬克思所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現實社會關系的總和”,這里說它是一個普遍范式,因為它適用于表達所有人的本質都是現實社會關系,都是社會屬性或自然屬性、物質屬性與精神屬性、心理屬性與生理屬性的統一,但它沒有表達出人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社會關系,什么樣的社會關系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質,它只是進一步研究人的現實社會關系的普遍或一般方法。實踐人范式即把人的本質看作是實踐,馬克思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56,而生活的實踐本質即人的實踐本質,因為“人就是人的實際生活過程”[2]72。如前所述,社會關系人范式與實踐人范式是同一的。之所以說實踐人范式是普遍范式,因為這里的實踐人亦是適用于表達所有人的實踐本質,亦是沒有具體現實規定性的抽象現實規定,即沒有回答應該做什么樣的實踐人,什么樣的實踐人才是人的生存發展目標。馬克思用一般社會關系或實踐的方法闡明了資本主義的異化人范式和共產主義的共同體人范式,使普遍范式擁有了現實社會關系或現實實踐,真正成為現實人學,特別是用共同體人范式為人民大眾指明了生存發展方向。

異化人范式是馬克思人學理論第一個關于現實社會生活的人特別是工人階級的存在范式,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明確提出和集中闡述了異化人范式?!叭咳说幕顒悠穸际莿趧?也就是工業,就是自身異化的活動?!盵1]127在馬克思看來,人的類本質是自由自覺的活動,自由自覺活動的本質是勞動,即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勞動,由此,勞動的異化就是人的異化,異化勞動就是異化的人。而工業勞動的異化即資本主義主義勞動的異化,即工人勞動的異化?!肮と说纳顒訉τ谒贿^是使他能夠生存的一種手段而已。他是為生活而工作的。他甚至不認為勞動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反地,對于他來說,勞動就是犧牲自己的生活。勞動是已由他出賣給別人的一種商品?!盵2]335馬克思的異化人范式主要指向廣大工人階級的勞動生態,關注的核心是廣大工人階級的工作和生活價值,是替人民說話,體現了馬克思深廣的人民情懷,而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則沉迷于絕對精神自由的異化及宗教神性或抽象人性的異化,漠視人民大眾的物質生活、現實生活特別是工作世界的異化生態。馬克思也指出了資本家的異化,但其與工人的異化有本質的不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是工人階級異化的根源,工人的異化是自己的勞動、自己的本質被資本家占有,并被資本家當作統治和壓迫自己的工具和資本,而資本家的異化是唯利是圖使自己成為資本的化身,從而喪失了人性和人的本質,而無論是工人還是資本家的異化都根源于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制。異化人范式是馬克思人學理論的邏輯起點,是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范式現實化的最初形式,離開社會關系現實化的異化人范式,就不能真正理解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特別是以人民為價值核心的共同體人范式。

馬克思的現實人學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異化人生態,進而抽象出普遍的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范式,更重要的是為人民大眾提出和構建了超越異化人生態的共同體人范式。馬克思在1844年《評一個普魯士人的〈普魯士國王和社會改革〉一文》中初次提出了共同體人范式:“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盵3]394無產階級社會革命是為擺脫自己的異化生態,實現人的真正共同體本質:“因為它從單個現實的個人的觀點出發;是因為那個脫離了個人就引起個人反抗的共同體,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是人的本質?!盵3]394亦有學者闡明了馬克思的共同體人范式,認為它是馬克思人學理論的價值核心[4]28-31。很顯然,馬克思的共同體人范式是指向共產主義社會真正共同體意義上的共同體人。在馬克思的共同體理論里,雖然也有原始部落共同體、基于私有制的國家或政治共同體等意義上的共同體人思想,但這些共同體人都不具有馬克思共同體人范式的意義,都不是人的真正的共同體本質,它們或者是片面的自然人共同體,或者是片面的剝削階級統治的利益共同體即以普遍利益掩蓋私人利益的虛假的共同體,都缺失人民大眾自由全面發展的內涵。馬克思共同體人范式的人民性內涵如下。

其一,共同體人的總體蘊含是人與人、自然和社會關系的總體,是和諧的物質關系和精神關系、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的總體,是總體的人,即“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盵3]97共同體人的總體性是對片面的自然人、道德人、經濟人、異化人的否定和超越,是人民大眾的美好生存需求和價值追尋,并需要通過人民大眾的社會革命和變革才能實現。其二,共同體人的基礎和本質是人民大眾對生活資源和財富的共有共創共享關系。馬克思指出,在自由人聯合體中,“能夠實現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動,這種自主活動就是對生產力總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來的才能總和的發揮?!盵2]129“對生產力總和的占有”即人民大眾共同占有和享受生活資源和財富,“才能總和的發揮”即人民大眾創造力總和的發揮。這種共有共創共享關系是共同體人的真正本質。其三,共同體人是人民大眾自由全面發展的共同體。共同體人就是超越了人的片面存在和對抗關系的總體的人,就是“各個人”即人民大眾的自由全面發展關系?!爸挥性诠餐w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2]119;“個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設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現實關系和觀念關系的全面性”[5]36。自由全面發展的實質就是人民大眾共同體關系的發展。

三、人民性:馬克思人學理論的變革宗旨

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反映了人民大眾的現實生態、價值訴求和存在趨向,體現了強烈的人民性,這就注定了馬克思人學理論變革的宗旨,不是代表資本或權貴等少數人利益的抽象人學,不是從一種普遍范式到另一種普遍范式的范式轉換,不是從“理性人學”或“理論人學”向一般“社會關系人”或“實踐人”范式的轉換,而是總體性變革,而“共同體人”范式是變革的最高價值歸宿。

第一,總體變革體現了馬克思人學理論人民生存狀態革命與社會革命理論的統一,普遍范式變革沒有反映這個統一。在馬克思的視界里,生存狀態革命與社會革命是同一過程,對人的革命必須同社會革命相連接。這是馬克思人學變革與舊人學理論的“意識革命”以及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人學的“心理革命”的一個本質區別,后兩者都沒有把人的革命與社會革命統一起來。異化人范式是對資本主義人的對抗性社會關系的批判,共同體人范式是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人民大眾的社會關系特別是生產關系的建構。共同體人對異化人的揚棄,同時也是共同體人的社會關系對異化人的社會關系的揚棄。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人學理論即馬克思社會革命理論,反之亦然。這更加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統一。而這種統一正如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中三個基本范式的統一,都是基于人民性的統一。

第二,總體變革體現了人民大眾生存發展理想與社會理想的統一,即共同體人的生存理想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理想的統一。每一個社會理想都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生存理想。社會革命理論為人提供社會理想,人學理論為人提供生存發展理想,即應該做什么樣的人或追求什么樣的生存范式。如果把人只理解為社會關系或社會實踐、生產關系或生產實踐的一般規定性,把人學變革只理解為某個普遍范式的轉換,人學理論就不能給人提供現實的生存理想和價值目標,人學理論和人就會處在互不關照甚至彼此分離狀態。我們的社會理想是全面小康社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等,那么與此相對應的生存理想是什么?我們應該追求生命樣的生存范式?普遍的社會關系或實踐范式不能給出答案,它只能告訴我們:“你們的本質是由你們的社會關系或實踐決定的”。這就使人們長期以來在人生理想上缺乏人學范式支持,沒有同社會理想相對應的人學范式理想,從而造成了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在社會理想上明確,在做人范式上迷茫的狀況。而“全面人”由于在現實的教育中存在著被統一化為無所不能的“全人”傾向,很難成為現實的生存范式。全面人的實質是共同體人,只有在共同體人意義上理解全面人,全面人才能成為現實和可能,而這個共同體人實質就是人民大眾共創共享的共同體關系。

第三,總體變革立足人民的革命性,體現了對現實關系批判與建構的統一。馬克思認為人的解放“只有在現實的世界中并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2]74,理論變革的實質是對現實關系的批判、否定與建構,而不只是理論的批判與超越,這就需要“武器的批判”,把人民大眾特別是無產階級作為現實的革命或批判的力量。整個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真諦就是揚棄了理論范式的批判與建構,轉向對現實關系的批判與建構。馬克思人學理論不僅揚棄了舊人學的普遍范式,而且用對現實社會關系的批判與建構揚棄了自己的普遍范式。異化人范式是對資本主義異化人生存狀態的批判,共同體人范式是對人民大眾生存狀態的建構。作為建構的共同體人范式是馬克思人學變革的宗旨。普遍范式變革僅僅是一種理論的批判與建構,即用普遍的社會關系或實踐范式代替了普遍的理性人、感性人、自然人、道德人等范式,不具有完整的真實的變革意義,它不摧毀舊理論范式的現實關系,也就不能真正摧毀舊理論范式。

第四,總體變革展現了馬克思人學理論的巨大影響力。影響力是變革力量的重要體現。通過研究資本主義的異化人和未來社會的共同體人,馬克思人學理論開辟了研究現實人的人學時代。如異化人范式深刻地影響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存在主義等的異化人論,共同體人范式深刻影響了當代西方的“生態共同體主義”“主體間性”理論。如現象學家胡塞爾認為,“我和我們都一同生活在一個共同體之中,這個共同體作為一個視界而為我們共同擁有”[6]3,這種共同體關系被現象學社會學家許茨表述為一種“通過各種社會關系聯系起來的相互影響、互相誘導的主體間際的伙伴關系”[7]295。但現象學的“共同體人”由于缺少“共同占有生產力總和”這一社會關系基礎和人民性蘊含,只是具體展現了微觀層面的個人共同體關系。從馬克思人學在當代的價值和影響力上看,其共同體人范式越來越具有主流性、方向性,成為其變革的最高意義所在。這也表明馬克思人學理論總體特別是共同體人論具有強烈和廣泛的人民性,因為一種理論越是具有人民大眾的存在內涵和價值訴求,就越能被人民大眾所需求,就越能被學界接續和承傳,就越能成就其理論的影響力。

猜你喜歡
人學人民性范式
法治范式的溝通主義進路
——簡評《中國法治的范式研究:溝通主義法范式及其實現》(郭金平)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人學視野與世界文學建構:蔣承勇教授學術訪談錄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
北人學沒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價值探索
始終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內在統一
北人學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