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鏈接”的基本特征與教學價值

2021-12-15 14:35杜博鄒莉
江蘇教育研究 2021年32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小學語文教學

杜博 鄒莉

摘要:“閱讀鏈接”是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體系中的新增部分,安排在三至六年級。對8冊教材進行了細致梳理,旨在探尋“閱讀鏈接”在統編教材中的編排情況、基本特征,通過挖掘其教學價值,達成豐富學生閱讀方式、助力學生深度思維、促進學生讀寫結合、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等教學效果,發揮其最大效能。

關鍵詞:“閱讀鏈接”;編排特點;教學價值;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11B-0041-04

“閱讀鏈接”是語文統編教材閱讀體系中的一個新增部分,被安排在三至六年級部分課文后,作為補充拓展的材料?;蚴且驗椤伴喿x鏈接”本身是課文的補充和拓展,處于從屬地位;或是一線教師尚未明晰編者意圖,因此,部分教師不知如何教學“閱讀鏈接”。本文通過對三至六年級8冊教材中的“閱讀鏈接”進行細致梳理、分析,探尋其在統編教材中的編排特點,充分挖掘其教學價值,以期廣大語文教師能有目的地用好這一助學材料,促進語文教學,助力學生深度學習。

一、“閱讀鏈接”的編排情況

通過對8冊統編教材的33篇“閱讀鏈接”進行細致梳理,不難發現“閱讀鏈接”在編排上有如下顯性特點:首先,從內容上看,“閱讀鏈接”的指向是多元的。有的指向單元要素,如第九冊《圓明園的毀滅》要求學生讀讀“閱讀鏈接”,結合相關資料,體會其與課文表達情感的相似之處,與單元要素“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遙相呼應;有的指向對課文的深度理解,如第十冊《祖父的園子》要求學生閱讀“閱讀鏈接”蕭紅《呼蘭河傳》中的片段,并說說對課文有什么新的體會,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的指向拓展閱讀,如第十冊《草船借箭》中的“閱讀鏈接”選自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的原文,通過原文與課文的對比閱讀,引導學生閱讀原著;還有的指向創造性學習,如第七冊《西門豹治鄴》的“閱讀鏈接”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劇本創作。其次,從文本體裁上看,“閱讀鏈接”問題多樣,有記敘文、散文、小說、詩歌、說明文、戲劇,還有日記類應用文,不同類型的文體豐富了學生對文本體裁的認知,為以記敘文為主的小學語文教學作有益補充。最后,從作家作品上看,絕大多數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有助于學生從小接受典范語言的熏陶,從而獲得心靈的滋養。

二、“閱讀鏈接”的基本特征

(一)緊扣人文主題

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教學建議”部分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1]。在加強立德樹人的大背景下,人文主題的熏陶有助于促使學生形成對世界、國家、社會、對自我人生的正確態度,最終回答的是“為誰培養人”“培養怎樣的人”這一教育命題?!伴喿x鏈接”作為統編教材新增的一部分,也同樣肩負著這樣的使命。關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題材的材料在“閱讀鏈接”中共有15篇,占總數的近一半。在優秀詩文的熏陶下,在英雄事跡的感召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樹立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落實語文要素

語文要素是形成語文學科素養的基本元素,統編教材把語文要素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地分布在各個單元導讀、課后習題、語文園地、習作等設計中?!伴喿x鏈接”依托教材,作為拓展性輔助材料,著眼于擴大學生閱讀視野,增加閱讀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也必將為落實語文要素而服務。例如,《燈光》是篇略讀課文,按以往各個版本小學語文教材,略讀課文是沒有習題要求的,而這篇的“閱讀鏈接”中直接出現了三道思考題,第一題更是直接指向單元語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即便是課后習題沒有對“閱讀鏈接”做要求的材料,也能服務好本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利用好“閱讀鏈接”的服務功能,能有效促使語文要素軟著陸。

(三)打通課內課外

溫儒敏先生指出,當下語文課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讀書太少”?!敖滩闹荒芴峁┥倭康恼n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是遠遠不夠的?!盵2]為消除這一弊端,統編教材用心編排“閱讀鏈接”內容,大量選用名篇佳作,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滿足了學生的閱讀需求,開闊了學生閱讀視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方式。例如第六冊《守株待兔》后的“閱讀鏈接”是根據《戰國策·魏策四》改寫的寓言故事《南轅北轍》,《陶罐和鐵罐》后的“閱讀鏈接”則是根據《伊索寓言》改寫的《北風和太陽》。這兩個“閱讀鏈接”不但指向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還有效聯結了本冊書的“快樂讀書吧”——小故事大道理做了,啟發學生多讀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也可以讀讀其他國家的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告訴學生寓言故事中凝結各個民族的智慧的道理。所以,“閱讀鏈接”是架設在課內外閱讀之間的一座橋梁。用好它,既可以服務于課堂,又能向課外閱讀有效延伸。

三、“閱讀鏈接”的教學價值

(一)豐富學生閱讀方式

讓學生大量地、充分地讀人類歷史上的經典作品和現當代優秀作品,在讀中培養語感、增長智慧、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已成為社會共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成為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統編教材“雙線組元”的編排特點為學生有梯度地閱讀提供了保障,“閱讀鏈接”的出現更是將單一的閱讀方式變得多元。

1.促進學生群文閱讀

在“閱讀鏈接”中有與課文同一題材的群文鏈接。如《貓》后安排夏丏尊的《貓》(片段)和周而復的《貓》(片段)。有與課文同一體裁的群文鏈接,例如以上所列舉的寓言故事單元。學生在相同題材、體裁的文章中體會不同文筆、不同表達方式帶來的樂趣,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在比較中生成自己的獨特理解。

2.激發學生讀整本書

葉圣陶先生說:“把整本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盵3]60他認為“國文教學的目標,在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3]14。整本書閱讀可以擴大閱讀空間、應用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伴喿x鏈接”涉及整本書閱讀的篇目共4篇,有《伊索寓言》《森林報》《三國演義》《呼蘭河傳》,涵蓋古今中外,三至六四個年級。它的出現有利于學生由單篇學習走向整本書閱讀。

(二)助力學生深度思維

1.聚焦重點,輔助學生理解文本

“閱讀鏈接”適時地出現在課文閱讀中,能有效地聚焦重點,突破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輔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如第十一冊《好的故事》,是一篇有著深刻奧義的散文,學生很難理解背后的深意。這篇文章該教什么,如何教,溫儒敏先生在講座《語文老師要讀點魯迅》中給出了建議:“《野草》是最文學、最難懂的東西?!薄安灰心嘤谝环N解釋,主要應該是讀魯迅,看他的那種思維里邊的困擾,那種矛盾,那種難以言說的東西?!鳖I會編者意圖,再來看這篇課文的“閱讀鏈接”中引用文藝理論家馮雪峰和“魯迅研究奠基者”李何林的兩段話,所有困擾就迎刃而解。馮雪峰直接指出,“作者希望著這樣美麗的生活,是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4]。李何林更是解開了文中晦澀難懂的深意,“表面是在描寫風景,眷戀故鄉的景物,實際是有所象征或寄托……”[5]“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象征著什么,教師在教學中抓住這個中心,借助“閱讀鏈接”這組材料,引導學生對“昏沉的夜”與“好的故事”進行對比理解。在深入理解過程中,學生不難發現作者詳細具體地描寫故鄉明媚絢麗而又美好的人情風景,是夢境,它象征著魯迅的希望;而文中對“昏沉的夜”的簡單勾勒便是魯迅現實生活中的孤獨與絕望。對這兩處象征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學生體會魯迅在現實與夢境之間矛盾的心情,從而突破“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這一教學難點。

2.對比閱讀,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閱讀鏈接”中的許多材料都可以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有的是同一主題不同作品的比較,如第六冊課文《鐵罐和陶罐》與“閱讀鏈接”中的《北風和太陽》,要求學生想想故事中的北風和課文中的鐵罐有什么相似之處;有的是同一題材不同作品的比較,如第十一冊課文《丁香結》與“閱讀鏈接”中的四句詩的比較,雖然體裁不同,但都是對丁香意象的理解,四句詩中的丁香結傳遞的是愁怨,而課文表達的是結而不怨;有的是同一作品內部的比較,如第十冊《祖父的園子》與《呼蘭河傳》中蕭紅深情獨白的片段對比,讓學生在悵惘中體會蕭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以及對爺爺的思念之情;還有的是課文與原著的比較,如第十冊《草船借箭》與原著《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的對比,能讓學生體會到明清小說與現代白話文語言上的不同。對比閱讀是帶有研究性的閱讀,是綜合閱讀、比較、分析、歸納等能力的閱讀活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閱讀。學生在課文與“閱讀鏈接”的對比閱讀中,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升思維能力。

(三)促進學生讀寫結合

從統編教材語文要素的編排特點上,不難發現,讀寫結合貫穿始終。閱讀和寫作是語文學習中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讀寫結合,只有做到讀寫結合,才能更好地提升語文綜合能力?!伴喿x鏈接”重理解也重表達,許多訓練要求都指向寫作方法。例如:《威尼斯小艇》的“閱讀鏈接”要求想想在描寫威尼斯時,三位作家的表達方法有什么相似之處。問題直接指向習作要素——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再如,《西門豹治鄴》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試著根據“閱讀鏈接”中的劇本開頭改編課文,并演一演。習作教學在小學階段大多是在寫好記敘文上下功夫,對其他的文體很少涉獵,統編教材在“閱讀鏈接”中做了大膽嘗試,讓學生放開手去創作。有詩歌,有日記,有劇本……在拓寬寫作范圍方面為廣大教師打開了教學思路。

(四)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閱讀的最高境界就是能透過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提高人自身的道德修養,提升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在統編教材中,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類課文占有一定比例??紤]到學生生活的時代離歷史背景和英雄領袖相去甚遠,編者以“閱讀鏈接”的形式在此類題材課文后做了補充。運用好這些材料,可以促進學生對革命歷史的理解,激發學生對領袖的崇敬、對英雄的敬仰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進而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總之,“閱讀鏈接”作為統編教材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廣大語文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編委的編寫意圖,正視它的價值,利用好這一資源,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閱讀鏈接”的使用路徑和應用策略,將它的效能發揮到最大,助力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及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0.

[2]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10.

[3]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4]馮雪峰.論“野草”[M].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6:7.

[5]李何林.魯迅《野草》注解[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75:102.

責任編輯:賈凌燕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小學語文教學
農村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善用story time板塊,提高英語有效教學
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思想教育
強化師生互動, 保持課堂活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小學語文教學要返璞歸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