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文引路,如何指導學生寫好說明文

2021-12-23 23:36吳婷
現代科教論叢 2021年24期
關鍵詞:說明性例文事物

吳婷

統編語文教材為了凸顯讀寫同等重要的定位,將閱讀和寫作緊密聯系,從第二學段開始,每冊書獨立編排了一個以培養習作能力為主要目標的習作單元。習作單元的編排,在內容上具有整體性,也更加注重習作教學的方法和過程性指導。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單元習作教學時要有整體意識,與普通單元教學進行區別。接下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以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探討如何用好習作例文,指導學生寫好說明文。

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是一個專門的習作單元,是以培養習作能力為核心編排的單元。整個單元以“說明性文章”為主線,通過一系列閱讀和習作活動,引導學生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同時搜集資料,嘗試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這個單元的體例與普通單元有所不同,先安排兩篇精讀課文,然后是“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之后是兩篇習作例文,最后是單元習作。其中,習作單元中精讀課文的定位與其他單元不同,直接指向表達,強調從閱讀中學表達,每課的課后題都突出體現這一特點?!敖涣髌脚_”以精讀課文為例,提煉出本單元的閱讀要點:總結、提煉說明文的特點與體會運用說明方法的好處。緊接著,“初試身手”,讓學生趁熱打鐵,一是試著選擇身邊的一個事物,運用多種方法說明它的特征;二是將課文《白鷺》第2-5自然段改寫成說明性文字,為學生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打下基礎。然后安排了兩篇習作例文,均配有旁批,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分別從不同角度啟發學生體會說明性文章的寫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可以對各個板塊的內容進行了靈活處理,在學完精讀課文《太陽》,并初步了解說明方法后,可以結合“初試身手”第一題,選擇身邊的事物,嘗試運用多種說明方法進行介紹。還可以將習作例文和習作進行整合,讓例文在對象選擇、搜集信息、布局謀篇上為習作引路,從而實現習作例文的示范作用。

一、例文引路,引導選擇說明對象

在習作之前,教材編排了兩篇習作例文,分別是《鯨》和《風向袋的制作》,通過讓學生讀題目,發現兩篇習作的說明對象不同:《鯨》介紹的是一種動物,《風向袋的制作》介紹的是一種事物的制作過程。從而啟發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選材,既可以像習作例文《鯨》一樣,從不同方面,介紹自己了解并感興趣的一種事物的特點,也可以學習《風向袋的制作》,分步驟、有條理的介紹某一種事物的制作過程。

二、例文引路,引導搜集處理信息

要想把事物介紹清楚,寫之前,要細致觀察要寫的事物,并搜集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這個事物。通過快速瀏覽兩篇例文,同學們發現《鯨》大部分內容都是查資料得來的,《風向袋的制作》中,風向袋的作用、制作過程,以及使用方法是作者細心觀察的結果。這一發現讓同學們知道了,一些生活中不常見的事物,我們把握不準或不知道的內容,可以通過查資料去將它介紹清楚。而一些事物的制作過程,或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就可以通過細致觀察將它介紹明白。在觀察事物的時候,不僅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手摸。查找資料的時候,要盡量登陸一些權威的官方網站,也可以到圖書館去查閱正規的出版物,查來的資料也不是大段的照抄,而是要將它轉變為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有選擇的使用。

三、例文引路,引導搭建習作框架

通過快速默讀習作例文《鯨》,發現作者是從鯨的外形、進化過程、種類、生活習性等方面來介紹鯨的體型龐大、哺乳動物、種類多、水柱美、機警等特點的。從而啟發學生,在介紹事物時,要抓住事物鮮明的特點進行具體說明,還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分段來介紹,以此來幫助學生搭建習作的框架。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在搜集資料、了解事物特點方面存在不全面和不充分等問題,導致無法搭建框架時,我們也可以以《鯨》為范例,引導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構建事物的特點,從而有針對的進行資料二次收集,從而完成習作構思。

四、例文引路,強化說明方法使用

要想把抽象、復雜的事物介紹得清楚明白,恰當的說明方法必不可少。關于說明方法的使用和好處,通過精讀課文《太陽》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因此例文中說明方法的處理,要與精讀課文進行區別。兩篇習作例文通過批注和課后題,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恰當地使用說明方法,有條理地表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大膽放手,以課后習題為突破點,引導學生對照批注和課文內容進行自學、互學,然后交流在自己的習作中,哪些說明方法可以借鑒。

五、例文引導,指導學生修改習作

針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借鑒例文的寫法,幫助學生修改完善習作。如果學生的習作出現“不能恰當運用說明方法把事物的特點說清楚”的問題,就可以借助習作例文《鯨》的兩處批注“近四十噸重,約十八米長,用詞非常準確?!薄巴ㄟ^作比較、列數字,鯨的龐大就具體可感了”進行具體指導??梢宰寣W生閱讀批注相對應的第一自然段,并換掉帶有說明方法的詞語或句子,如,換成“我國發現過一頭特別重的鯨,特別長”,引導學生與課文內容作對比,交流使用說明方法的好處,再結合自己的習作內容,有針對性的修改。如果學生介紹制作過程不夠有條理,可以《風向袋的制作》為例,讓學生交流批注的內容,弄清楚介紹事物制作過程要注意的問題:可以用表示次序的詞語,且這些步驟不可遺漏、不能調換,主要信息要介紹完整,等。再來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例文作為一種習作模板,無論是選材、篇章布局、還是習作方法的使用,都有很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在習作單元教學中,應該讓例文教學發揮鮮活的效應,讓學習在課堂上真實發生。

猜你喜歡
說明性例文事物
多重關聯落實說明性文章教學
說明性講述在大班建構游戲分享環節的運用
“兒童節”寫作指導及例文展評
“未來的橋”寫作指導及例文展評
以“三個維度”說明性文本的閱讀價值
單獨中的洞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論商標的合理使用制度
春天來啦(2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