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拓展型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2022-01-18 08:21吳素琴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關鍵詞:群文議題教材

吳素琴

(城廂區溝頭小學,福建 莆田 351100)

統編版語文教材把課文類別定為“教讀課文”“自讀課文”和“課外閱讀”。群文閱讀是實現“課外閱讀”課程化的有效路徑。教材拓展型群文閱讀教學,是由教材衍生出的一組文章的閱讀教學。相比自行組織專題的群文閱讀,這種與教材課文教學有密切聯系的群文閱讀,可相應減緩構建群文的難度,有利于教學實施,可鞏固課文教學,有利于教學質量提升。

一、依托教材確定議題,組織群文

群文閱讀教學中,“議題”能夠聯結各個文本。課堂圍繞議題通過個體的思考、發現,再合作交流,得出結論。因此,確定議題是組織群文的關鍵。教材拓展型群文閱讀以教材為依托,尊重教材的編排理念以及教學需要,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議題選定方向服務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地及教材文體意識的強化。

(一)聚焦單元語文要素

統編版教材以語文要素與人文主題為主線安排單元,語文要素是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直接呈現,也是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要求的具體細化,一般包含閱讀訓練要素和表達訓練要素,多數單元把教學目標鎖定在從閱讀中習得表達方法。教材拓展型群文閱讀議題的確定要契合單元語文要素,群文的組織集中、結構化地呈現單元語文要素中的表達方式,有利于學生閱讀并發現表達的秘妙,使單元語文要素真正落地。

例如,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語文要素為:(1)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2)習作時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關于民風民俗的文章選擇范圍很大,從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出發,考慮到學生比較熟悉傳統節日的實際情況,可以確定以“傳統節日怎么寫”為議題,組織四篇有明顯異同的文章,如舒乙《北京的春節》、沈從文《端午日》、汪曾祺《故鄉的元宵》、冰心《童年的春節》。這些文章的共同點是:按照時間順序有詳有略地敘述,善于營造氣氛、突出特色,普遍的民俗活動一筆帶過。幾篇選文又有明顯不同:分別從節日的美食、活動、傳說、寓意、來歷等不同角度支撐單元語文要素的核心內容。通過這樣一組文章的閱讀交流,既可以開拓視野,又便于學生發現規律,探究傳統節日可以寫哪些內容,詳寫部分怎樣寫具體等方法。

(二)強化教材文體意識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多個單元都是按照文體組織的,如三年級上冊童話單元、三年級下冊寓言單元、四年級上冊神話單元、五年級上冊民間故事單元、六年級下冊小說單元等,體現了統編版教材編寫的文體意識。薛法根在《文本分類教學》一書中指出:學生必須在閱讀大量同一文體的作品之后,才能逐漸辨識這類文體的文本特征及閱讀方法。[1]按照文體組織的單元,適度拓展相同體裁的群文閱讀,有利于學生把握這類文章的特征及閱讀方法。

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民間故事,選編了《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牛郎織女二》,本單元“快樂讀書吧”也是引導學生閱讀民間故事。本單元教學,除了完成“了解課文內容,創造性地復述故事”這個單元核心目標外,還應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民間故事的特點,感受民間故事的文學價值,激發學生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筆者將單元拓展群文閱讀議題定為“民間故事的特點”,引導學生閱讀《巧媳婦》《魯班學藝》《孟姜女》《武夷山和阿里山的傳說》等,運用“比較”閱讀策略,發現民間故事中人物特點鮮明、情節曲折夸張、愿望樸素美好、體現風物人情的特點,使學生今后閱讀這類民間故事時有章可循。這樣由“篇”及“類”,可更好促進能力遷移,讓學生獲得“帶得走”的語文。

二、圍繞議題取舍內容,實施教學

群文閱讀教學一般一節課要組織閱讀三到四篇文章。蔣軍晶在《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一書中指出:群文閱讀,一定要抓住重點、突出要點,把握難點,一定要學會放棄。[2]課堂閱讀量成倍增加,意味著不能像常態的單篇精讀那樣,從生字新詞、整體感知、關鍵語段感悟理解、感情朗讀、表達方法、篇章結構等方面,面面俱到地教學,而要大刀闊斧做“減法”。

(一)減掉不集中的教學目標

蔣軍晶將“群文閱讀”定義為:在較短的單位時間,針對一個議題進行的多文本教學。[2]群文的議題即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學時應減掉與議題無關的教學目標。例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預測單元選編三篇童話故事,采用的都是“反復”的寫法,教學時可以側重引導學會利用故事的反復結構特點進行故事情節的預測。本單元拓展了四篇童話故事《螞蟻和蟋蟀》《麻雀的評論》《懶惰的北極鼠》《小水牛更勤奮了》進行群文閱讀,目的是引導學生發現采用對比寫法的童話故事與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不同的預測方法。在議題統領下,生字詞掌握、體會童話豐富的想象等教學目標應該放棄,文章能讀懂即可,重點引導學生發現對比寫法并進行預測。

(二)減掉不必要的感情朗讀

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感情朗讀。群文閱讀最接近閱讀常態,課堂上需要的是潛心閱讀、靜思默想,而不是瑯瑯書聲。一節課閱讀要增量,還必須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學會默讀、瀏覽、跳讀等技巧,而不是每節課都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前文提到的四篇童話故事,角色個性鮮明,對話有趣。如果進行單篇教學,分角色感情朗讀必不可少;但在群文閱讀中則應該放棄,把時間用在自讀感悟和交流互動上。

(三)減掉分散注意力的問題

過多的淺表性提問使教學過程混亂,學生注意力分散,不知道一節課重點要學什么。群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提問,應減掉分散注意力的問題,以議題統領,通過設計少而精的、能夠吸引學生深入品讀的問題,以簡馭繁,讓學生靜下來閱讀,靜下來思考。如果教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拓展的四篇童話故事時,再多幾個問題,如你最喜歡幾篇文章中的哪種動物、為什么、你想對它說什么,那么這節課的教學質量就大打折扣。

(四)減掉過分熱鬧的形式手段

在教學中,采取一些刺激學生感官的手段或形式,確實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但是一味追求課堂氣氛的熱鬧,開展過多非語文活動,必然影響教學內容本身。例如《螞蟻和蟋蟀》單篇教學,為激發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扮演螞蟻和蟋蟀演一演。當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組成群文時,再進行角色扮演就不合適了。因為群文閱讀教學容量大,要讓教學環節盡量簡單、清晰,環環相扣。一般按照以下四個環節實施教學:勾連教材,切入議題;個人初讀,整體感知;聚焦議題,細讀重點;全班交流,梳理總結。

三、精讀單篇習得方法,遷移運用

教材拓展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自由調用已有經驗,理解新的文章,構建豐富多樣的語文知識體系。群文之間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是保障完成閱讀一組文章的前提。單篇精讀,習得方法,再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遷移運用課內閱讀學到的讀法、寫法和學法,能夠有效降低閱讀難度,提高閱讀效率。

例如,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處處留心皆學問”,先用兩課時精讀《爬山虎的腳》,讓學生感悟課文準確、生動的表達,找出“哪些詞語能看出作者長時間觀察爬山虎的腳”。再通過“不幾天、以前、今年、原先、現在、不幾天、后來”等詞語,感悟作者留心觀察的方法——細致、持續地觀察。最后,總結閱讀這篇文章的方法——找出描寫細致的語句以及表示觀察時間的詞語,學習作者是如何觀察的。

觀察方法不是一篇課文能夠涵蓋的,也不是一節課能夠教會學生的。群文閱讀,有助于學生發現更多細致觀察的方法。筆者教學本單元時以“連續細致觀察,生動具體表達”為議題,拓展了《打碗碗花》《丑菊》《縫紉鳥》《蟬的音樂》四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四篇文章都是作者連續細致觀察的發現,但又各具特色。選文中有觀察植物的,也有觀察動物的?!洞蛲胪牖ā芬詢和目谖?,敘述自己觀察到的打碗碗花奇特的形狀。外婆不讓摘,說是誰摘它,它就叫誰打破飯碗。好奇心驅使作者探究打碗碗花到底會不會讓他打破碗?!冻缶铡窚蚀_生動地描繪了丑菊從打花苞到盛放的過程,以及白天夜晚的不同形態?!犊p紉鳥》寫作者來到坦桑尼亞首都訪問,在遠離市區的飯店前觀察縫紉鳥搭窩的過程,后來因為狂風暴雨把鳥窩打下來了,縫紉鳥又重新編織鳥窩。作者重點觀察縫紉鳥搭窩的動作?!断s的音樂》寫的是作者長時間觀察蟬的過程中,發現蟬是聽不見自己的聲音的。為了證實這一想法,他做了一個實驗,結果證明其想法是對的。閱讀這一組文章前,先讓學生回顧學習《爬山虎的腳》這一課總結的閱讀方法,以及作者的觀察方法;再通過學習單(見表1),輔助學生運用《爬山虎的腳》一課學到的方法閱讀四篇文章。

表1 群文閱讀學習單

教材拓展型群文閱讀,應有單篇精讀做鋪墊。學習方法、閱讀目標明確,學生很快找到四篇文章是怎樣連續細致觀察、生動具體表達的,發現觀察一種事物,除了眼觀、耳聽,心想外,有時還需要動手試驗。觀察時,要觀形、觀色、觀變化、觀察動作。

四、強化個體合作交流,達成共識

于澤元等在《群文閱讀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提出:群文閱讀的過程就是師生圍繞文本進行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過程。[3]群文閱讀的“共識”達成,注重對話討論、互相啟發、深化觀點。學生要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細讀后形成的觀點,并補充完善;各小組選取一篇文章,在全班交流。相比單篇閱讀,群文閱讀更需要合作學習,但是合作的前提是學生的自主閱讀和獨立思考,不能因為時間有限而忽視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此時更需強化個體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進行有效的合作。

(一)提高閱讀速度

群文閱讀由圍繞議題的多篇文章組成,40 分鐘內一般要讀完三篇以上,因此閱讀速度很重要。閱讀速度要在閱讀實踐中鍛煉起來,一般在閱讀一組文章時,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限定時間是為了讓學生產生緊張感,集中精力專心閱讀。時間一般根據文章的數量和長短來定,例如《打碗碗花》《丑菊》《縫紉鳥》《蟬的音樂》四篇文章,初讀可以規定為6 分鐘,大多數學生都可以讀完。

(二)教授閱讀方法

群文閱讀要立足于讀,不僅要讀得多,還要有層次地閱讀。第一個層級需要整體感知,獲取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等基本信息,一般采用默讀;第二個層級需要快速獲取跟議題相關的信息,強調“快速找到”,可以掃讀、瀏覽、跳讀;第三個層級需要在“有用”的地方探究、發現,需要細讀和精讀。所以,不僅要閱讀有速度,還要教給多種閱讀技巧。如閱讀《縫紉鳥》時,先引導學生跳讀,找到寫縫紉鳥兩次搭窩的文字;再仔細閱讀,發現作者的觀察方法;還要對比閱讀其他幾篇文章,發現不同的觀察方法。

(三)集中呈現問題

群文閱讀要對多篇文章共同發問。一般通過圖表呈現問題,將與議題相關的幾個問題集中在一個圖表中,避免繁瑣、重復的提問,便于學生將閱讀發現進行直觀比較,得出結論。如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如何寫傳統節日”,可以這樣呈現問題借助圖表組織閱讀、思考,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見表2)。先縱向逐篇交流,再橫向比較發現,這樣有助于學生思考和發現文章表達的秘妙。

表2

教材精讀配上單元拓展的群文閱讀,既延伸教學內容的廣度,彌補單篇精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缺憾,又使單篇閱讀習得的方法有效地遷移運用,讓學生經歷思考、發現、交流、碰撞、達成共識的過程。

猜你喜歡
群文議題教材
21世紀以來中國歌劇批評若干重要議題述論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初中群文閱讀的文本選擇及組織
70年中國政治學議題變遷與轉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