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守護、協商:青春期親子關系“心”向度

2022-03-09 23:08胡煥
江蘇教育·教師發展 2022年11期
關鍵詞:親子關系青春期閱讀

胡煥

【關鍵詞】閱讀;青春期;親子關系;心理學指南

【中圖分類號】G44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86-0068-03

在傳統印象中,青少年成長總是伴隨著各種問題,青春期等于叛逆期、麻煩期。然而,勞倫斯·斯坦伯格的《與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為的心理學指南》通過解構青春期面臨的“風暴”,指出孩子的青春期是父母生涯中回報最大的時期。我曾多次向愛心家長聯盟、班主任成長共同體等關注青少年成長的人士推薦此書,因為它能更新和翻轉我們對于青春期的刻板認知,利于成就親子關系的雙贏局面,讓教育者真正理解青少年的思想行為。

當我們身處教育現場,經??梢愿惺艿礁改概c青春期孩子相處時的一些困境,面對問題時伴隨著焦慮、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態,表現出的言行模式也大同小異?!杜c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為的心理學指南》這本書則理性地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之路是風雨交加的。事實上,青春期出現極端情緒是正常的,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p>

一、看見與聯結——“需要的是知識,而不是堅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孩子的生理發育已呈提前趨勢,許多父母卻依然保留著“青春期到初中才開始”的認知傾向,而將小學五六年級出現的典型問題簡單認為是“調皮、不聽話”,真到“說不得”的時候,父母才后知后覺,孩子的青春期其實早就開始了。隨著接受教育時間的增長,成年之后的子女將繼續求學,甚至工作初期也無法實現真正的獨立,父母依然需要提供給子女經濟或其他方面的支持。所以,青春期系列問題的時間線大致從10歲—25歲,這其實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成長過程。

最新腦科學研究也發現,人類額葉成熟比較緩慢,20多歲年輕人的額葉仍在繼續生長,直到25歲左右,大腦發育才完全。所以,青少年的額葉尚不具備全面控制過激情緒的生理能力,這就是青少年與成人相比為何更易憑一時興起而采取高危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見,青春期可能并非以往認知的三五年。如今,大部分父母其實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面對和處理“青春期風暴”,尤其是后青春問題。

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父母雖然需要包容他們,但也不是一味遷就。面對青春期問題,教育者應該看見和理解問題背后的訴求,采取正確的方法去積極應對,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如果父母抱著“忍一忍”的心態甚至逃避的方式來處理矛盾,久而久之,親子問題得不到疏導和解決,父母可能和青春期孩子一樣容易出現各種焦慮、迷茫。在很多關于青春期問題的案例中,首先崩潰的恰恰是父母一方。青春期問題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行消失。如今的父母真正需要的是,更新對于青春期的理性認識,而不是繼續秉持著所謂的“忍著”“熬著”的態度,正如書中告訴我們的——“今天的父母需要的是知識,而不是堅毅”。

二、溫和而堅定——“沖突是一個危險的機會”

這本書提醒我們:青春期的孩子不想要或不需要一個全知全能且隨時準備介入的父母。青少年對過度控制的一種常見反應其實是消極攻擊,這是叛逆的一種隱性形式:不反對控制,不直接反擊,但也不再追求獨立。因此,親子沖突有時反而是“一個危險的機會”,它可以幫助家庭成員更好地理解彼此,更寬容地對待個體差異,促使我們以建設性的方式澄清問題和想法,當我們以積極的方式解決沖突時,每個人都會獲益。

在某次愛心家長聯盟的交流會上,一位父親言辭激動地抱怨道:“這個孩子太自以為是了,傲慢得不得了,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他真把自己當齊天大圣嗎?可是,社會上誰能把你當菩薩一樣供著呢?”一番安慰共情之后,我語氣平靜地和他說:“這個時候的孩子,可能不是您口中那個供著的活菩薩,而是一尊需要細心呵護的泥菩薩……”青春期的孩子有時被視為“洪水猛獸”,孩子其實好比是在趟一條洶涌澎湃的江河——青春期,他們就是在這河面上行走的“泥菩薩”?!澳嗥兴_”可塑性強但又比較脆弱,他們時而心潮蕩漾,時而間歇性頹喪,總有自己的一些心思和節奏。教育者面對這些左沖右突的青少年,要將自己的權威姿態放平一點甚至放低一點,盡量不要搬出“五指山”。教育者最好的姿態應該是護送他們渡過這條奔騰的青春期之河。

所以,當孩子肆無忌憚時,我們要保持平穩的心態,給以積極的回應,同時可以暗自慶幸的是,孩子已經開始像成年人一樣思考,他們只是“需要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來練習”,以此來進行外界探尋和自我確證,而父母就是孩子永恒的港灣。溫和而堅定的愛與包容,將促進青春期孩子實現更好的心理成長。

三、平衡與協商——“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書中指出,一般情況下父母所抱怨的青少年問題行為其實并非處于失控狀態,偶爾的與父母爭吵、厭學曠課一次、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嘗試吸煙與喝酒等,這些是警告信號中“正常的不當行為”。不要在青少年第一次出現不端行為時就如臨大敵,出現冷嘲熱諷、謾罵怒斥甚至體罰等過激言行,過度反應可能會促使處在試探邊緣的青少年冒更大的風險。此外,家長的失業、破產、離婚等中年特殊危機,也是促成青少年“不當行為”演變成“不良行為”甚至“問題行為”的因素,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他太不聽話了,太傷我們的心了……怎么說他都沒用,隨他怎么去吧!我們都不想管他了……”當負面情緒出現時,容易忘記了最簡單的道理,我們需要表達的是“對這些行為的不滿,而不是對青少年的拒絕”。我們應該意識到,那些所謂“無緣無故就叛逆”的青少年并不是在青春期才變成那樣的,而且青少年問題其實沒有那么普遍,很多問題行為是可預防、可糾正的,我們要強調和相信的是——“好孩子不會在青春期突然變壞”。

面對青少年的各種狀況,教育者應該梳理判斷不當行為的性質,再來發表言論及跟進處理。首先,需要冷靜地和孩子討論為什么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其次,父母也應該給孩子一個表達意見的機會,雙方制定關于什么行為可以被允許的協議;再次,要確保每個人(父母和孩子)都明白違反協議的后果。如果孩子確實存在較嚴重的問題行為,我們應該主動尋求專業幫助,這是本書反復提出的忠實建議。

綜上,父母與青春期孩子有“沖突”時,既不是鎮壓與控制,也不是屈從與忍耐,更不是逃避與放任,而應是平衡與協商,積極滿足各方的訴求,達到共贏的效果。讀完這本書,當我們再次面對“青春期風暴”的教育現場時,也許會多一份從容與理性。孩子與周遭的沖突,辯證來看其實是可貴的,他們還沒有找到人生的參考答案,他們還要探索、突圍、創造。不如盡早讓孩子知道,人生沒有什么完美參照,需要我們自己去設想和創造。趁著青春之河奔涌,不要急著以“過來人”的身份居高訓導,而是以“擺渡人”的心態護送前行,捧著“泥菩薩”過河!

(作者系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實驗中學教師,蘇州市班主任名師工作室成員,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親子關系青春期閱讀
親子舞蹈特定價值的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綜合征經達英—35及媽富隆治療的效果觀察
代孕子女親子規則認定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過青春期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微信也會走過“青春期”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