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軍校文職教員教學能力轉型需求與實現途徑

2022-03-16 23:39王廣政崔圣超嚴心彤
教育現代化 2022年25期
關鍵詞:文職軍校教員

王廣政,崔圣超,嚴心彤

(陸軍工程大學 野戰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實戰實訓是打贏現代信息化戰爭的根本途徑和重要保證,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面向部隊、面向戰場、面向未來”三個面向對部隊院校教學的根本要求。美國西點軍校、法國的圣西爾軍校等世界軍事名校,幾近如此。軍校文職教員作為未來軍校辦學和師資力量的主體和生力軍,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文職教員教學能力的提升是當前軍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軍校教員教學能力建設的核心。只有針對部隊實戰實訓需求,及時轉變與提升軍校文職教員教學能力,才能滿足新時期部隊實戰化轉型需求,培育部隊急需的“懂技術、會管理、能指揮”復合型軍事精英人才[1]。

一 文職教員教學能力的現狀分析

當前,文職教員的主要來源是公開招聘的地方高校畢業生,他們大部分具有較扎實的專業基礎,在軍校從事教學科研崗位。但是隨著近年來科學練兵思想的不斷推進,軍校專業教學崗位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和方向分組。教學崗位被劃分為不同的專業方向,分別由專業教員專門從事與其專業相關的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使得教員能專攻一個方向或某一門專業課程的教學,提高了教員在某個專業方向或某個專業領域的研究深度和教學水平。這在以往的教學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著突出的現實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專業覆蓋面相對較窄,與部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求不相適應

新時期軍隊作戰樣式已由原來的機械化戰爭,逐漸轉變為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需要院校培養具備一專多能的復合性精英人才。不僅要“懂技術、會管理、能指揮”,更要精通各專業方向技術知識,具備遂行任務的綜合能力。然而,目前的教學安排盡管能使文職教員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專攻一個方向甚至一門課程的教學,但同時也限制了文職教員對整個專業的全面認識與理解。特別是,部分青年文職教員,盡管學歷層次高,但專業覆蓋面窄、授課能力相對較差,經驗不足,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用在某一個專業方向甚至是某一門課程的教學研究上,從而限制了專業知識面的擴展。而目前的這種教學安排也更加促使了這種格局的形成[2]。

(二) 對軍校改革大局認識不足,與部隊實戰實訓條件下的教育理念不相適應

以往軍隊院校注重學歷教育,突出知識本位。教員基本上沿襲傳統的理論教學方式授課,熱衷基礎理論知識講授,熱衷把學科的理論體系講清楚,注重基本原理的闡釋和記憶。這實際上是傳統的知識傳授型教育模式。然而,隨著軍隊作戰工程保障崗位對軍官能力素質需求的不斷提高,軍事教育教學理念也逐漸由知識傳授型向能力培養型的模式轉變。當前部隊院校改革的重點,就是改變傳統的部隊院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由傳統的知識型教育模式變為實戰化的能力培養教育模式,以培養面向部隊、面向戰場、面向未來的實戰化軍事人才。近幾年的軍隊改革實踐也充分表明了這一點。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文職教員缺乏對部隊和院校改革的認識和理解,缺乏對學歷教育與實戰實訓的新型教育理念的本質差別的認識,導致在教學中仍然堅持過去學歷教育的教學理念,忽視了學員實戰能力素質的培養,忽視了對實戰實訓的能力培養教育模式的研究與理解[3]。這與部隊崗位任職能力的現實需求是不相適應的。

(三) 部隊任職經歷和實踐經驗不足,難以適應實戰實訓條件下的教學轉型需求

給人一碗米,必有一抖糧。培養滿足實戰需求的部隊人才,就要求院校教員具備足夠的實戰任職經歷和實戰經驗。任職經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會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質量。部隊院校教育轉型以來,軍校教學已轉變為一種面向部隊崗位的實戰型人才培養,具有鮮明的崗位指向性。當前,從事軍校教學的大部分文職教員基本上是在院校中成長起來的,在理論教學方面經驗豐富,但是多數卻缺乏部隊任職經歷,對部隊訓練、管理和武器裝備發展及改革現狀了解甚少,致使在教學中無法針對學員的任職需求設置內容和教學實踐。調查顯示,13.8%的學員認為文職教員在教學中采用的實踐性教學少,40.9%的學員認為文職教員上課內容與部隊實際聯系得不緊密,53.6%的學員認為文職教員最缺乏的素質是對部隊實際情況的了解。文職教員沒有足夠的部隊實踐經驗,就無法了解部隊崗位和實戰實訓的現實需求,也就很難開展課堂的實戰化教學。

(四) 常規教學方法手段單一,與部隊崗位人才的實戰能力培養存在偏差

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優劣。信息化條件下的聯合作戰,要求指揮員應具備實戰化的技術運用與組織指揮能力。然而,以往常規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主要是基于學科專業和教材的知識傳授而采用的,而不是以信息化條件下作戰需求出發而實施教學的。盡管軍事案例式等體現實戰意圖的教學方式不斷充實到課堂之中,但仍未徹底改變知識傳授模式的約束。對于已開展了實戰化教學模式的課程,如學員畢業綜合演練等,大部分也僅是在所有課程結束后,設置一個綜合的訓練科目,進行多次重復的演與練,而不是嚴格按照作戰進程進行切合實際的演練,更沒有將這種類似的演練融入每門課程教學中去。這些都是與部隊崗位人才能力培養的不相適應。

當前,信息化條件下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對基層指揮軍官能力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部隊實戰實訓的現實需求對院校文職教員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新時期實戰實訓對文職教員教學能力的需求

新時期,實戰實訓已成為軍隊院校教學改革的主流,也是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根本需求。這就對目前軍校文職教員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一) 部隊崗位任職需求的認知能力

了解部隊訓練實際與崗位任職需求,是軍隊院校搞好人才培養和課堂教學的先決條件。當前,隨著新時期軍事斗爭形勢的不斷變化,軍隊作戰的表現形式和作戰樣式也會不斷變化。要求基層指揮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手段運用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具備組織訓練和遂行任務的指揮控制能力。這種能力會隨著信息化手段和武器裝備的不斷變化而變化。軍校文職人員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這種崗位任職需求和實戰化的訓練變化,才能更好地開展實戰實訓教學,并進行適時更新,以培養“上崗就能用”的復合型軍事人才。

(二) 綜合的專業技術知識儲備能力

未來戰爭中,部隊遂行作戰保障任務,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涉及的問題多、專業覆蓋面廣。不可能只遇到一個方面的問題,也不可能只用到一個專業方向的知識。要求指揮員不能單純地只精通某一個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而應兼顧其他,形成專業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否則將直接影響指揮員的決策質量和速度,與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精確保障理念不相適應。而作為培養新型人才的專業教員,除了要精通自己的專業方向的理論技術之外,還應多了解其他專業方向的理論技術與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將實戰化教學作為一個整體來講,講深講透,專業方向之間融會貫通,渾然一體,才能培養與部隊相適應的一專多能的新型軍事人才。而這恰恰是文職教員走上軍校講臺前應當完善的方面之一。

(三) 與部隊實戰實訓相適應的教學組訓能力

分析教學對象的學習需求,是教員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分析部隊實戰實訓的現實需求,提高實戰實訓的教學能力,是文職教員搞好實戰化教學的前提。部隊怎么戰,教學就怎么搞。在院校教學中,開展與部隊實戰實訓相適應的教學訓練,是新時期院校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要求文職教員應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業務能力,包括構建實戰化的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和實戰化的教學方法等,使之具備與部隊需求相適應的教學能力。這就要充分了解部隊建設和作戰訓練情況。當然,隨著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裝備在工作中的不斷應用,部隊實戰實訓所需的知識、能力要求也處于動態變化中,院校文職教員必須準確地把握這種動態發展,并把這種動態性需求及時地體現在教學內容之中,開展針對性的實戰教學與訓練。真正做到:從“教員會什么就教什么”到“學員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隊需要什么就練什么”的轉變。

三 文職教員教學能力轉型的實現途徑

新時期,提高軍校文職教員的教學能力,實現實戰實訓條件下的教學能力轉型,主要有以下途徑:

(一) 部隊任職、代職或輪崗

定期安排文職教員到相關部隊進行任職、代職鍛煉或輪崗,這既是增強文職教員實戰化教學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快速提高文職教員實踐經驗、增加任職經歷、增強文職教員實戰化教學業務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通過部隊任職、代職鍛煉或輪崗,不僅可以獲得部隊在組織指揮、人員管理、裝備運用等方面的第一手技術資料,也能如實掌握部隊新時期作戰思想、作戰模式及遂行機動工程保障任務的現狀與需求,使文職教員更加熟悉部隊工作情況、訓練狀態、發展變化和存在的問題。這樣,課堂授課時既有了生動而具體的素材,也能把控實戰實訓教學中可能存在的重難點問題。

做好文職教員到部隊任職、代職鍛煉或輪崗工作,要把握以下幾點:一要做好計劃,要結合專業自身的特點,特別是專業特點、教學能力現狀和研究方向,分層次、分階段按序實施。目前從事軍校專業教學的文職教員,大部分是年輕同志,專業寬度、水平、層次、實踐實戰經歷及承擔的教學任務各有不同,要有針對性地安排代職計劃。二是合理確定代職崗位。為保證文職教員到部隊代職工作的效果,防止代職工作只是講形式、走過場,特別要注意選擇合適的代職單位和代職崗位,切實做到專業對口、崗位對應。應積極與部隊溝通,多措并舉,切實使代職教員融入崗位、融入部隊,能夠親身體驗當前部隊建設和作戰訓練中的真實情況,并能夠結合崗位工作實際,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積極開展與實戰化教學緊密相關的問題研討,為返回院校從事教學工作奠定基礎。三是積極參與重大實戰化任務,如參加抗震救災、國際維和、中外聯合軍演等,并融入其中。文職教員實戰教學能力的形成與轉變,必須通過實踐鍛煉。任、代職期間文職教員應積極參與這些重大軍事活動,全程參與重大軍事行動的組織、計劃、協調和實施,而不是僅僅充當一個旁觀者,只看到流程不重實際。要通過參與軍事行動中復雜多變情況的處置,鍛煉文職教員的實戰能力,增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鍛煉文職教員與部隊實戰實訓相適應的教學業務能力[5]。三要建立完善的部隊代職制度。部隊代職是教員特別是文職教員職業生涯的重要一環,應該在人才培養制度、任職工作考評、稱職晉升等制度中進行明確的規定,既要保證給文職教員提供定期到部隊代職的機會,也要從制度上進行規范和約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代職的有效性和針對性[4]。

(二) 專業內部學習交流與學術研究

通過各種學習活動擴充文職教員的知識面,特別是涵蓋各專業方向理論技術基礎知識,是解決文職教員在專業教學綜合運用能力的根本途徑,也是增強專業融合能力的重要保障。在單位內部可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學習交流活動,輪流安排不同專業方向的專家教授為文職教員進行授課和講座,增強文職教員的綜合知識和技能。也可以開展一系列的與各專業方向相關的科研活動。這既是將學科知識進行“認知—實踐—再認知—再實踐”的循環過程,也是文職教員知識與能力轉化的重要過程,是專業綜合教學能力提升的有力保證。學術研究工作不僅能促使文職教員的知識結構涵蓋各專業方向,也能使文職教員繼續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既能改善文職教員知識結構,提升文職教員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也能促進學術科研資源向實戰化教學訓練的轉化。加強文職教員參與學術科研課題研究,一是總部機關要及時將部隊重大現實問題作為科研項目下達給院校進行研究;二是院校要加強與部隊聯系,及時發現部隊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與部隊進行聯合研究;三要以提高戰斗力作為學術科研成果評判的最高標準,切實使院校的科研學術研究貼近部隊、貼近實戰。

(三) 參加軍校轉型改革教育教學集訓

對院校改革大局認識不清,甚至對部隊崗位任職能力的現實需求不了解,也就無法開展針對性強的教學改革和實戰化教學。參加軍校轉型改革教育教學集訓,是增強文職教員實戰化教學能力的先決條件和根本動力,也是從教學理念促使文職教員教學能力快速形成的主要通[6]道。軍??梢越Y合實際情況,組織各種形式的軍校轉型改革理論與實踐教育活動,可以聘請從事軍改任務的領導、業務人員或相關專家,給所有文職教員開設培訓講座,進行專題授課,使廣大文職教員了解軍校轉型改革的目的、內含和實質;也可以聘請部隊單位的領導或業務骨干到院校講課,使廣大文職教員真正熟悉部隊崗位任務能力的現實需求和實戰實訓的具體要求與內容形式等;條件允許時,也可以建議總成立有關于軍隊轉型建設的專業培訓機構,進行專業、系統地教育培訓,使廣大文職教員系統地了解軍校轉型改革和建設的特點和要求。另外,也可以結合本專業的教學任務,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教學改革實踐活動。重點引導文職教員做好兩方面事情:一方面要改革原有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按照新時期實戰實訓的教學要求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另一方面要改革原有課程的教學組織形式,將課堂設置成戰場,由原來的單一型教員授課,轉變為專業教員聯合授課,圍繞課堂實戰任務,相互協調,互助互學;也可廣泛開展實戰實訓的教學觀摩活動,以老代新,以強代弱,促使廣大文職教員在專業教學方面快速形成實戰化的教學能力。

四 結語

文職教員作為軍隊院校未來實戰化教學的主體力量,其教學能力是當前與今后一定時期院校教學訓練和落實人才培養的關鍵,也是部隊打贏現代信息化戰爭對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必將成為軍隊院校轉型建設的重要內容。實現文職教員教學能力的成功轉型,必要在思想上認清當前軍隊院校文職教員教學能力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深入剖析制約文職教員教學能力轉型階段的瓶頸,切實把握好實戰實訓對文職教員教學能力的現實需求,積極拓寬渠道,廣開門路,為實現院校實戰化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文職軍校教員
新形勢下文職人員實戰教學能力生成的研究
軍校新教員崗前培訓的策略探討
強化文職教員職業認同的四個維度
校長問題
晚安,教員先生
軍校高等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軍校物語
我們是光榮的軍校教員
關于軍校講臺上話語自由度的討論
軍隊院校非現役文職人員管理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