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轉化醫學理念與臨床深度融合的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

2022-03-17 18:21陸立鶴王蔚東陳小湧張小敏
基礎醫學教育 2022年5期
關鍵詞:生理學醫學生病理

陸立鶴,王蔚東,陳小湧,張小敏

(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廣州 510080)

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核心思想是消除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之間的屏障,強調多學科、多層次的整合與互動。其研究模式強調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緊密結合,是從實驗室到病房(bench to bedside)和從病房到實驗室(bedside to bench)的雙向通道,簡稱B2B[1]。轉化醫學自2003年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在其路線圖計劃(NIH Roadmap)中正式提出以來,如今已被當前國內外醫學工作者普遍接受,成為當今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發展趨勢。轉化醫學思想對醫學教學的直接啟迪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具備“從教室到病床”的觀念,即教學活動的結果最終應轉化為學生的臨床工作能力。

病理生理學是醫學相關專業全體本科生必修的基礎醫學理論學科之一,其任務是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闡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一直被視為連接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2]。由此可見,病理生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類似于人文社科中的哲學,自帶“共性導向,交叉融通”的屬性,而轉化醫學理念強調基礎向臨床和臨床向基礎的雙向轉化思想,這種理念引入醫學教育中即基礎醫學教育一定要考慮臨床應用,臨床實踐要及時反饋回基礎醫學教學中[3]。因此,病理生理學也是最能體現轉化醫學思想的基礎醫學課程之一。

1 目前病理生理學教育課程體系面臨的問題

目前國內高校病理生理學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雙基”教學模式為主。這種教學是針對個人未來專業發展的需要而設定的一種準備性的教學方式,以傳授知識為重點?!半p基”教學雖然可以幫助學生順利應付考試,但同時也讓學生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掌握一些未必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知識框架,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不到提高[4]。而且目前多數高校醫學專業仍一直沿用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三段式課程體系,即: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臨床課。這種課程體系有循序漸進、易于接受和掌握的優勢。但學生在前幾年的時間內全部是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完全接觸不到臨床課程;而在后半段的學習中又罕有基礎知識的教育,造成基礎課程與臨床課程之間存在時間上的隔離。事實上,大多數基礎醫學院的教師往往潛心科學研究,長期脫離一線臨床工作,在理論課講授中愈來愈缺乏相關臨床知識的呼應、豐富與延伸;臨床教師的授課在長期繁重的醫療工作壓力下也漸漸失去了來自基礎理論知識的有力支撐、深化和充實。這造成了前期基礎與后期臨床脫節,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狀況。

實行執業醫師考試后,特別是分階段考試以來,歷年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尤其是臨床醫學綜合部分,都需要應用病理生理學知識進行解答,病理生理學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執業醫考的“影子學科”。研究顯示,執業醫考的綜合筆試成績與在校病理生理學考試成績呈明顯正相關,也為深化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提供導向作用。為適應新形勢,突破教學瓶頸,使學生在分階段執業醫師考試病理生理學相關內容中取得更好成績,并為其將來從事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中山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基于轉化醫學理念,從“請進來”與“走出去”兩方面在五年制醫學本科生中開展基礎與臨床深度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

2 基于轉化醫學理念基礎與臨床深度融合的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的主要特色

2.1 組建臨床與基礎融合的教學團隊

通過臨床醫師與病理生理學教研室教師共同授課,將病理生理學基礎理論與臨床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院設立臨床醫生教學組及教學副主任,安排管理臨床醫生病理生理學理論教學,包括休克、凝血與抗凝血機能障礙、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和腎功能不全幾章與臨床疾病密切相關的章節。

2.2 開展以臨床病例為載體的CBL和TBL教學

在理論課即將結束時,由臨床醫生主導小班分組臨床病例討論,以臨床醫生根據自身臨床實踐編寫的臨床案例為基礎,設計與之相關的問題,引導并啟發學生通過病例分析,圍繞病理生理學機制等問題展開討論,鍛煉醫學生思維和表達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3 組織臨床醫生參加病理生理教研室集體備課

針對病理生理學理論教學遇到的問題,課程的重點、難點和時間安排,臨床醫生和教研室教師進行集體討論。針對此階段醫學生尚未接觸臨床、但渴望了解臨床的特點,在基礎理論教學基礎上,由臨床醫生適當融入臨床知識,有針對性地提高臨床醫生的基礎醫學教學能力。

2.4 組織和開展病理生理學教研室教師參加臨床病例討論和教學查房活動

病理生理學教研室教師每月至少參加一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的病例討論或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內科查房。病例討論和臨床查房使教師在講授基礎理論知識時,合理、及時地應用臨床病例,培養學生的轉化醫學意識,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學生渴望了解臨床知識的心理,啟發學生解決病例中所提出的實際問題。

2.5 教學反思

通過問卷調查、主題班會、座談等多種形式,學院定期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以學習成績和執業醫師考試成績考察教學效果,并根據反饋意見不斷作出調整和改進。

3 基于轉化醫學理念基礎與臨床深度融合的病理生理學教學改革的創新點

3.1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實現基礎與臨床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培養醫學生轉化醫學意識

“請進來”是指打破單一由臨床工作經驗不足的基礎課教師授課的傳統模式,利用本校附屬醫院豐富資源,邀請臨床醫生直接參與病理生理教學的各個環節:集體備課、現場授課、輔導答疑、命題評卷等全過程,搭建主講教師、臨床醫師和醫學生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將臨床醫學具體教學內容早期化、長程化,使醫學生盡早了解臨床相關知識,體驗醫師角色,將基礎所學與臨床密切結合,達到教學內容的融合?!白叱鋈ァ笔侵竿ㄟ^安排病理生理學教師到臨床學習,參與病例討論和教學查房,促進基礎課教師與臨床醫師互相交流,知識互補,提高彼此在教學效果和業務水平方面的提高,進一步加深對病理生理學理論知識的理解,真正實現教學與臨床的緊密結合,達到教學團隊的融合。

3.2 開展多樣化教學方式,體現轉化醫學思想

學院改變傳統的病理生理學知識灌輸模式,在與臨床疾病發病機制密切相關的章節開展以問題和病例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臨床醫生教師為主導,病理生理學教師為輔助的病理生理學教學模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病例進行分析,不同小組一起討論分析彼此結果,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生討論時,臨床醫生分析病例的臨床表現、診斷與治療,病理生理學教師解釋疾病發生機制。我們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塑造學生獨立自主、有效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3.3 將思政內容有機融入醫學教學,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

研究型大學的職責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獲取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進行“全人”教育,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創新型人才,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各個主要領域中人們認識自然和社會的理論與方法,為培養參與社會生活、自覺地從事專業研究并具有人文關懷和全球意識的棟梁之才奠定基礎。中山大學以“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為人才培養目標,此次教學改革實踐正是我?!昂窕A、寬口徑、重個性、求創新”的本科人才培養特色的綜合體現。在臨床醫生教授病理生理學知識的同時,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中的體現??紤]到較之其他醫學專業課,病理生理學總學時數比較少的特點,我們采用將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專業知識點的辦法,對照大綱要求,針對每個章節、甚至每個知識點個性化定制思政方案,確保在不增加總學時,不影響專業教學效果的同時將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水乳交融。同時,思政內容注重傳統與時事并重,優先選擇體現時代特色、貼近生活的內容,旨在培養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比如在疾病概論一章,教師結合人民群眾普遍存在的疑問,告訴學生因為病原體有一定的入侵門戶,所以防護諸如呼吸道傳染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戴口罩;而因為病原體入侵后能與機體相互作用、相互改變,所以病毒會變異,而疫苗也不能百分之百地防護所有變種病毒。此外,臨床醫生教學團隊還特別邀請了中美洲援外醫療隊伍,旨在讓學生充分理解醫學是一門為人類健康服務的應用型學科,并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喚起醫學生探索人類健康和疾病影響因素,解決科學和社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激情與奉獻精神。

猜你喜歡
生理學醫學生病理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病理診斷是精準診斷和治療的“定海神針”
開展臨床病理“一對一”教學培養獨立行醫的病理醫生
“五個結合”強化高職醫學生數學素養培養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稿約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人文教育要給醫學生另一種智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