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級有趣的“字理識字”教學及作業設計

2022-03-24 00:48魏敏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字理識字漢字教學小學語文

魏敏

摘 要: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識字教學實行“先認字,后學拼音”。在此理念下,教師應掌握足夠的漢字知識,在漢字科學指導下教學,發掘的漢字趣味性,讓學生達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識字能力進階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漢字教學;字理識字;象形字;識字活動

隨著2019年小學語文統編版教材的改版,教材編寫意圖和教學理念也有了嶄新的、飛躍性的改變,新教材中第一個顛覆舊教材的做法就是“先認字,后學拼音”。

如此改變滲透了以下幾個理念:

1.課標中指出“拼音只是輔助識字的工具”,教材編排中,漢字在先,拼音在后,體現了“漢字第一,拼音輔助”的教學理念。

2.回歸傳統,遵從蒙學理念,在反復誦讀中慢慢認字,隨著時間的積淀讓學生跟漢字彼此熟悉。

3.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特點”,由“天地人”開篇語文教材,旨在從漢字源頭起,探尋變化;從古今意義起,發現不同。

4.“立德樹人”——從語言文字中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新教材更關注傳統文化,更遵從人的發展規律,更科學系統完備了,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不可以“穿新鞋,走老路”讓新教材、新理念成為一紙空談。

統編版教材從識字課的編寫開始改變,那么我們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提升也由此開始吧!

北師大的王寧教授在《漢字教學的原理與各類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一文中這樣說:“字理識字是利用漢字形義統一的原則,加強對字理的講解,使識字教學逐步理性化。它的根據和優點是:1.它以漢字的義符系統為綱,切合漢字表意文字的性質,易于產生對漢字的正確觀念。2.易于培養歸納和演繹的思維能力。它較為適用于中后期積累階段?!?/p>

一直在研究字理識字的黃亢美教授說:“凸顯字理,讓學生體會漢字的意象美;凸顯字理,讓學生領悟漢字豐富的文化內涵;凸顯字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p>

可見漢字構形及其形、音、義統一的科學規律為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已經提供了足夠用的條件, “字理識字”是從漢字自身的規律出發,弘揚傳統文化,既體現漢字造字的科學性,又能增強識字教學趣味性的科學識字教學方法。因此在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中,我采用了字理識字的方法,并做了以下嘗試。

一、開篇激趣,引發興趣

“天地人”是小學語文教材改版后的第一課,這一課的字非常簡單。我們的教學任務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會讀“天地人”,會給“天地人”組詞,這個教學目標是上課前學生就已經能夠達到。那我們該做什么呢?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心中一定要有“傳統文化”的意識。我們從第一課起,就要帶著學生了解漢字文化,追根溯源,讓學生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學目標可以定為“了解漢字起源,走進漢字歷史,提升漢字文化,激發識字興趣”。

這一課我們可以從甲骨文的故鄉河南省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出發,首先在PPT中帶著學生逛一逛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闊眼界、了解漢字歷史,漢字的歷史也是我們智慧的發展史,從中弘揚中國文化,讓學生對學習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緊接著,引入“天地人”的造字含義。

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就這樣小學開始的第一課“天地人”,由中國文字博物館激趣,由象形字音形意的完美結合科學引導識字。一堂課中,學生在原有已認字的基礎上了解了漢字的起源、漢字的文化,學習了漢字構字含義,為科學識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激發了學生對漢字的濃厚興趣。只有科學教字,科學識字,才能讓學生形成獨立識字、終身學習的能力。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王寧教授指出:“有人為了增強漢字教學的趣味性,常常違背漢字構造的科學規律編一些歌謠出來,這不是一個好辦法,其實興趣來源于漢字的形象性,在講解獨體象形字的時候,應以古文字的形體作為背景,幫助識別和記憶,興趣應來源于漢字的可解釋性和可聯系性,來源于漢字構形的生活文化內涵。漢字是一種文化內涵豐富的文化事象,一旦有了必要的漢字知識,又能運用恰當,產生的興趣才是有意義的?!?/p>

本文僅以一年級第一課為例,拋磚引玉,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們不一定全部運用“字理識字”,因為年代久遠,有很多漢字在演變過程中失去了原來的本音、本意,再用“字理識字”的方法教學反而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增加了教學的困難,但是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字理識字”法放在教學的首位,只有這樣才能尊重科學、熏陶文化、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字理識字”是逐步培養形成獨立識字能力的最佳途徑。

二、掌握規律,理解字理

在教授象形字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積累發現,總結規律。

比如:象形字的“手”在現代漢字中演變成了“手、寸、又、力”四個字,因此帶“手、寸、又、力”的字都跟“手”有關系。比如“守”這個字,表示手拿武器守護在家門口,因為“寸”是“手”變來的,那么“守”是一個形聲字,“寸”是“守”的聲旁這個解釋也就不難理解了。

再比如: ■表示路口、街道,凡是帶雙人旁的字都與街道有關;“攵”在甲骨文中寫成“■”,表示手拿工具;“宀”在甲骨文中寫成“■”,表示家;“穴”在甲骨文中寫成“■”表示山洞……

在字理識字教學的研究實施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帶領學生總結規律。我們古人造字是有他們的科學規律的,帶著學生總結規律才能讓學生掌握方法,觸類旁通,學以致用。

三、開展活動,鞏固識字

低年級識字不僅要具有科學性,更應該具備趣味性。隨著教育部“雙減”政策的出臺,教育者在設計學生學業評價方案時更應注重其靈活性、生活性、趣味性,而不是機械地書寫、反復枯燥的書面訓練。

其實在教學中,學生的實踐比教師的講授更為重要。吳忠豪教授在講座中就反復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同時,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語文性質中也明確指出“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因此字理識字教學的關鍵是“實踐”,通過實踐才能讓這門知識扎實地扎根于學生的內心,因此在字理識字學生評價方案設計中,我們設計了以下趣味性強的“識字活動”,來鞏固學生學習成果,檢驗教師教學效果。

(一)象形文字以“畫”現

低年級生字中有很多的象形字,在學習一個月的字理識字以后,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漢字是畫出來的”活動。同時在進行這項活動時,我們也可以進行學科整合,與美術教師共同組織完成這項活動,美術教師與語文教師的協同配合會使活動更具專業性。

這樣的活動,一可以復習鞏固、加深記憶;二可以提高字理識字直觀性、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隨后我們可以把學生的字理畫在班級展板上展出。接下來的一個月,學生可以在欣賞字理畫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把象形字深深記在心中。

(二)階段活動勤開展

字理識字驗收活動要有計劃、分階段持續開展,這樣才能真的達到鞏固學生認知,指導教師教學的目的。

1.“講漢字故事”大賽

在學習字理識字的第二個月,學生已經學習接觸到了一些“會意字”,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展“講漢字故事”的活動。其實“故事”只是一個形象、趣味的稱呼,我們對學生的講故事要求并不高,內容也不用太長,只要用自己的話把“會意字”的組成講出來即可,如果能講出一個簡單且生動的小故事,就更棒了。

比如:“稻”字可以這樣講,“禾”苗經過農民伯伯的辛苦播種,終于結出飽滿的稻谷,農民伯伯用“手”把稻谷打下來,放在石“臼”里,錘呀錘,去掉稻殼,就剩下稻米了。

2.讀字理繪本

現在有很多字理繪本書,我們可以結合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倡導學生通過讀書豐富自己的字理知識,教師可以列出書單,推薦給學生,還可以在班級召開“字理繪本讀書分享會”。

3.“字理識字”大賽

隨著學生的字源、字理知識的逐漸豐富,我們可以開展全校、全學年的字理識字大賽,大賽的題目、形式可以豐富多彩,集知識性、趣味性、競賽性于一體,寓教于樂,不失為一種減負提質的學生學業評價的有效手段。

(三)期末驗收巧復習

1.一年級開展“用字理講漢字”的期末識字驗收

在期末驗收時,教師可以把本學期學過的所有能尋根溯源、有字理的漢字集中整理出來,做成字卡,放在一個箱子里,驗收時,讓學生任意抽出一張字卡,講如何用所學字理記住這個字,給三次機會,以最高成績為期末識字測試成績。

2.二年級進行“字根思維導圖”的期末識字復習

二年級隨著識字量增大,形聲字逐漸增多,形聲字的形旁都是“字根”,每一個字根都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牽出許多同音、形似,不同義的字,這是期末復習歸類識字的好方法。教師可以在期末識字寫字復習課中,帶著學生一起做字根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課堂實踐中體會字理、整理字根、歸類識字。

總之,只要教師掌握了足夠的漢字知識,又能在漢字科學指導下教學,就可以發掘漢字很多的趣味性,讓學生達到“課標”要求的識字能力進階目的。

? 編輯/趙卓然

猜你喜歡
字理識字漢字教學小學語文
淺談零基礎留學生的漢字教學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論漢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學生漢字畏難心理中的作用
試論怎樣利用漢字中的文化因素進行對外漢語漢字教學
理趣識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