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青年黨政領導干部成長規律與應用策略

2022-05-30 10:48辛憲民李納新朱晶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10期
關鍵詞:分階段

辛憲民 李納新 朱晶

摘要:青年黨政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研究青年黨政領導干部成長規律是做好新時代青年干部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的前提。文章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年輕干部成長的重要論述為指導,以人才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為理論基礎,針對青年黨政領導干部成長規律,借助VOSviewer等分析工具,歸納出促進青年黨政領導干部成長的“雙輪循環模型”,即內外因素作用、終身化學習、分階段發展等基礎規律,及其選拔、培養、管理等基本應用策略。

關鍵詞:青年干部成長規律;內外因素;分階段;終身化學習

基金項目:海關總署署級課題“海關總署黨校培訓體系與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2021HK106)。

作者簡介:辛憲民,上海海關學院黨校工作部(繼續教育部)助理研究員;李納新,上海海關學院副校長;朱晶,上海海關學院黨校工作部(繼續教育部)副主任。(上海201204)

中圖分類號:D2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103(2022)10-0037-06

一、引言

為做好新時代黨組織與人才發展工作,2015年10月施行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提出要加強干部成長規律和干部教育培訓規律的基礎理論研究。干部成長規律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和干部教育培訓改革創新的基本前提[1],發揮好干部教育培訓規律的功能,須深刻認識干部成長規律。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黨政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班講授“開學第一課”已有6次[2](截至2022年春季班),強調“年輕干部為黨和國家發展的希望”,蘊含著黨中央對于干部年輕化組織需要,充分體現了對年輕干部的莫大關愛和殷切期望,為年輕干部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2018年中央審議通過了《關于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意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強調,“要源源不斷培養選拔培育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特別是優秀年輕干部”。

習近平總書記在6次“開學第一課”中均將中青班學員稱為“年輕干部”,中青班學員年齡限定約為45歲,個別地方或行業機關黨校的班次學員最大年齡限定為48歲?!肚嗄旮刹繉W論綱》認為青年的年齡范圍應為15歲至45歲[3],并將青年干部界定為干部隊伍中年齡約45歲以下的較年輕的領導干部。實踐中的“年輕干部”或“中青年干部”與學術研究界定的青年干部最大年限僅3歲之差,考慮中年、青年比較難以嚴格區分,并且嚴格區實踐意義不大,故本文將青年干部年齡界定為48歲以內的領導干部。依據工作單位屬性,《青年干部學論綱》將青年干部分為黨政領導青年干部、事業單位青年干部、企業青年干部。經典績效理論、人才學理論均強調組織環境對于績效與個體的影響,不同類型組織的干部(人才)素質能力內涵與成長路徑存在一定差異性,48歲以內青年黨政領導干部(非一般干部)成長的必然的、本質的規律[1],稱為青年黨政領導干部成長規律。

為此,本文以青年黨政領導干部(以下簡稱“青年干部”)為對象,結合北京領導干部成長規律調研組[3]等單位發表的160余篇研究文獻,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年輕干部成長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借助VOSviewer分析工具進行文獻分析。針對新時代青年干部成長梳理歸納了三條基本規律,分別為成長因素規律、終身化學習規律、分階段成長規律,得出選拔、培養、管理青年干部的應用策略。理論導向的“成長規律”與實踐導向“應用策略”相互印證、相互支持、相互作用,歸納為青年干部成長的“雙輪循環模型”。干部成長規律屬于交叉性研究領域,本文結合人才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視角進行論述。

二、規律一:內外因作用是青年干部的發展原理

經過國民素質教育,再經嚴格的考核選拔程序如公務員考試、調選生遴選等,方可成為一名干部,故干部本身就是具有較高自然素質、心理素質、社會素質[4]75-76的合格人才。青年干部更是黨的優秀管理人才,其成長發展無以不是在兢兢業業的工作實踐中,在內外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成長結果[5],被稱為“綜合效應論”,這是人才成長的基本原理[6]80-81。內部因素是青年干部成長的根基,外部因素是青年干部成長的必要條件,工作實踐在青年干部成長過程中起到了決定作用。青年干部成長過程中,內、外因的地位與作用是不同的,兩者缺一不可。

(一)內因:能力素質

葉忠海教授從生理、心理兩個角度進行系統分析,提出一般性人才成長和發展的內在素質系統,青年干部成長的內部因素也所處其中。由于干部選任機制作用,青年黨政領導干部的生理因素是默認合格的,否則根本無法立足于職場,更談不上職業大發展。青年干部成長規律研究更聚焦于因工作而發展、為工作所應用的后天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作用客觀事物的綜合表現為“能力素質”,尤其是思想、意志、品格等非智能因素是決定干部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北京領導干部成長規律調研組認為“個人主觀努力是成為優秀黨政領導干部主要因素”[3]。同樣,姜平等人研究成果強調了思想態度層面的能力,將思想態度能力拆分為事業心、理想信念、創新精神等[7]。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領導干部提出了具體的能力素質要求,并作出相關部署,形成了“新時代干部能力素質觀”。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好干部五條標準”——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在好干部五條標準基礎上,2015年又提出“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好干部”作為評判的新標準。從“五好”到“四有”,既堅持了黨對干部之“德”的基本要求,同時又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干部需要增強八項本領——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等,2020年又對青年干部提出了七大能力要求——政治能力、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從增強“八項本領”到提高“七種能力”,“既體現了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思路的邏輯延續,又展現了新形勢下干部隊伍建設的創新要求,是黨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的鮮明體現和重要組成”[8]。

能力素質即勝任力。勝任力理論對于干部成長的內部因素研究有很大啟示[9],如美國學者Spencer構建的冰山模型,不僅包括知識、技能,還包括動機、特質、自我概念等,既有內在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的行為,既是表面的知識或行為技能,也是潛在的動機、價值觀等個人特質。如干部能力素質模型比較表所示,三種框架其邏輯具有內在一致性。新時代干部能力素質觀屬于政策導引,“德”因素與“才”因素,如DNA雙螺旋結構,相互影響、支撐。但從干部成長史來看,干部之德,決定著干部成長高度,所謂“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體現了黨章中的干部選拔原則——“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相比另兩種學理性探究,新時代干部能力素質觀偏宏觀,因此缺省了青年干部的個性結構或特質。青年干部成長規律研究者與實踐者可以結合具體情境選用相應的框架,對內部因素進行系統、全面分析。在青年干部成長過程中,要克服“今明效應”干擾,亟須個性結構系統發揮作用。心理學認為人的個性特質如人格等是在遺傳、成熟和環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并且具有一定穩定性,一般很難改變,為此人力資源領域有許多成熟的涉及人崗匹配的人才測評研究提升組織的人力資源配置,均可用于干部選任、培養。

(二)外因:組織環境

組織環境對干部成長具有顯著影響,在北京領導干部成長規律調研組、姜平、李冠鵬的研究結果中都印證了這一觀點。外部因素即為組織環境,包括社會需要、組織培養、制度保障三個核心要素[10]。

社會需求決著青年干部成長的方向。特定的歷史階段與時代任務等宏觀環境從根本上決定了青年干部成長的方式與空間,領導干部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把個人目標與社會發展的大目標結合起來,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才能很好地成長。

組織培養是干部成長的路線圖,包括將干部納入后備人才庫、為其提供重點培訓支持,提供輪崗機會以豐富執政經驗等[11],這些中觀微觀環境在工作實踐中指引著干部成長。姚巧華等研究認為在控制個人特征、縣域特征、經濟績效與關系網絡的影響后,職業經歷對成為優秀縣委書記具有整體顯著影響[12]。

制度保障是干部成長的基石,用科學的體制機制督促人才成長,營造風清氣正的組織環境,以激發更多有志干部的成長動力,從而使組織得到發展。李冠鵬的研究結果顯示,91.3%的人認為“正確的干部工作路線”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制度環境”是影響干部成長的最關鍵因素。

(三)實踐:勤政為民

內外因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實踐的過程。區別于一般人才的實踐,青年干部的實踐就是踐行黨的宗旨。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實踐任務,青年干部要深入一線,密切聯系群眾,在實踐的最前沿砥礪德性品質、增長領導才干,積累和發展解決復雜矛盾與問題的經驗、智慧和能力。實踐的結果,即政績。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干部必須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肮伯a黨人必須牢記,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反映了干部的價值取向,是青年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思想基礎。

三、規律二:終身學習是青年干部的成長動能

從教育學角度看,青年干部的成長是一個人的發展問題,而且是“終身的、職業全過程”的。如埃德加·富爾所說,“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點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終身學習發展規律,可以從腦科學規律、學習規律等方面為青年干部成長規劃提供注腳,這也是干部教育培訓規律重要內容之一。青年干部不僅要學習業務知識,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的“內行式領導”要求,更要注重理論素養的提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2019年3月)的重要講話,他要求青年干部“加強理論學習,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要全面系統學、聯系實際學,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開班式講話中指出:“為政之道,修身為本。干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彼?,青年干部需要通過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全面提升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

四、規律三:階段式發展是青年干部的成長路徑

發展心理學認為,人的發展變化既體現出量的積累,又表現出質的飛躍,從而表現出發展的階段性。不同的理論視角對人生發展過程有不同劃分,如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弗洛伊德的人生發展四階段理論、埃里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等,但都認為不同階段之間相互關聯,上一階段影響著下一階段的發展。在人力資源領域中出現了職業生涯階段理論,認為人們的職業選擇與調適是一個連續的、可塑的過程,并將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劃分為成長、探索、確立、維持和衰退五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一些特定的發展任務需要完成。不同階段的干部的認知能力特征也不相同,有學者提出干部成長的“三個假說”,第一個假說為“干部的職級越高,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知識與其原有的學科背景的相關性就越弱,與其理論基礎和理性思維能力的相關性就越強”[13]。

滕玉成等人以選調生發展為對象,將選調生成長階段劃分為適應期、提高期、發展分化期、成熟期,研究了大學生從以選調生身份入職基層,到脫穎而出走向領導崗位的工作經歷[14]。徐雷以縣委書記為研究對象論述了干部成長的階段問題,以典型職級進行劃分,有助青年干部成長規律[15]。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分析了1000名廳局級干部的成長過程,將干部成長劃分為經驗積累期、能力成長期、成熟工作期、平緩著陸期,并且根據不同成長期提出相應的發展重點[16]。

五、運用規律促進青年干部隊伍建設的策略

筆者綜合運用青年干部成長規律,立足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青年干部隊伍建設需要,從“選、育、管”三方面為抓手提出青年干部成長規律的應用策略[12]。

(一)選拔:優化選任機制,做好干部能力勝任設計

嚴把青年干部選任環節,選出黨的事業發展需要的干部。內外因作用規律表明,環境因素的改善是容易的,相比而言,改變個人因素是比較困難且難以量化的,教育培訓是解決知識技能欠缺的主要管理舉措,但對潛能天賦、心智模式等所謂“冰山”下的心理素養是難以見效的,且越向下越難奏效。從這個角度看,遴選青年干部工作綜合考核指標中的權重要大于培塑工作,干部隊伍建設工作者要根據各級組織需要出臺相應選任制度,并“公開、公正、公平”依章選任;同時要加強干部發展規律研究。受“勝任力”理論影響,諸多單位設計了相關崗位勝任能力素質模型,一方面將黨中央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相關要求落到實處,如袁書杰等為組織人事部門的干部考核評價工作提供重要參考[17],顏愛民等研究認為,提升有助于增強干部選拔的準確性,鄉鎮領導干部的選拔基本上都是參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一般性標準,沒有突出鄉鎮領導干部的特點[18]。鄉鎮領導干部之好干部勝任特征模型的構建,為地方黨委組織部門選拔鄉鎮領導干部提供了一個重要參考[19];另一方面為青年干部教育培訓體系提供準確的理論和標準支持[20],如培訓、實習、輪崗、案例庫等。

(二)培養:完善培養體系,設計高效學習發展環境

培塑青年干部必須在干部培養環節下功夫、花力氣,特別是要對傳統的培養模式進行優化與創新。應建立一套符合青年干部成長規律的培養體系,主要包括培訓內容、培訓保障、培訓師資,核心工作就是圍繞組織與人才發展需求,設計與優化適于青年干部的學習地圖,組織與實施相關的線上、線下或混合式的學習活動。運用青年干部的終身化學習等規律,設計出適于青年干部發展的學習環境,關鍵策略如下。

1.用規律系統分析培訓需求。培訓需求分析要從青年干部的內、外因素兩方面進行系統分析,這樣開發出的培訓既符合青年干部內部能力素質的實際需要,又能關照到學員訓后的應用組織環境,為學以致用創造良好空間,真正做到內外因素協同推進青年干部成長。勝任力模型是“內外因作用規律”的創新應用,羅慧娟將需求調研設計成“研討式教學”嵌入培訓全過程[21],然后運用勝任力指標萃取相關培訓需求供后續培訓規劃應用,是一種借得借鑒的做法。

2.用規律科學設計培訓規劃。結合組織需要,針對不同級別、不同地域、不同階段的青年干部成長,科學地規劃培訓班次、培訓內容,尤其科學合理布局理論素養提升的課程內容,讓其真正成為組織培養干部的有效抓手、干部提升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

3.用規律創新教育培訓方式。培訓項目需要靈活運用案例教學、體驗教學、沙盤模擬等綜合性培訓方式,運用情境學習等學習規律,構建適于學員掌握知識技能的實訓實戰情境,推行“教學練評一體化”模式,做到理論講授邏輯清楚(符合認知科學規律)、程序科學(先激活學員舊知,再導入新知,符合意義建構規律),技能訓練需要包含變式練習且情境有一定真實性。近年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尤其受疫情影響,催生出更多適于青年干部個性化學習發展的在線學習的方式,如直播教學、混合式學習等[22]。工作場學習規律表明,成人技能的70%源自工作場所學習。因此,應配合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建構學習型組織環境對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情境學習組織方式包括在崗師徒制、行動學習,讓“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成為常態。

(三)管理:加強干部管理,營造健康干部成長生態

只有為青年干提供機會平等、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制度環境,青年干部成長才能有堅實的保障[23]。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強調既要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也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營造“敢干事、能干事、想干事”的良好組織環境。

在良好組織環境中,加強干部管理,是干部成長的關鍵環節。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嚴管就是厚愛,是對干部真正負責。干部管理環節既是通過組織引導與教育提升干部綜合能力、塑造干部“職業觀”養成的主要階段,同時也是通過外部評價幫助干部清晰認知自我以達到“省察自律”目的的重要節點。

干部管理工作中,既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的管理機制,如構建科學高效工作考核制度;又要健全激勵機制、嚴明紀律底線,在管理干部過程中要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以及不良行為傾向,經常性“敲警鐘”,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幫助廣大干部“知底線、敬底線、守底線”[24]。

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干事創業的中堅力量,其成長發展關系黨和國家的持續高質量發展,研究和運用人才成長規律,依照規律辦事,才能做好青年干部成長工作。自黨的十八大以來,聚焦于青年干部或年輕干部規律研究初具中國特色、中國話語,但該領域的學術性還有待加強,定性研究多而實證研究少,且尚未形成穩定的科研專業團隊。同時,還要認識到,青年干部成長規律不僅要關注一般性規律及應用,還要關注干部成長過程存在的一些特殊問題、現象、規律,可以起到防微杜漸、警示實踐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肖小華.遵循干部成長規律有效開展干部培訓[J].黨政論壇,2015(11).

[2]習近平在中央黨校中青班開班式上的六次重要講話(截至2022年3月1日)[EB/OL].https://www.123 71.cn/2021/03/02/ARTI1614642877595605.shtml.

[3]北京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成長規律調研組.領導干部成長規律研究[J].前線,2009(2).

[4]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5]卓漢容.研究青年干部成長規律的思考[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1(1).

[6]張駿生.人才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

[7]國家行政學院課題組,姜平,張萃萍,等.新時期優秀主要領導干部成長規律探索[J].領導科學,2009(7).

[8]范逢春.從“八項本領”到“七種能力”的延續與升華[J].人民論壇,2020(30).

[9]項成芳.勝任力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3.

[10]李冠鵬.新時代干部成長規律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14).

[11]孫立樵,佟海林.政治生態惡化對領導干部成長的負面影響及對策探究[J].領導科學,2020(16).

[12]姚巧華.追蹤與啟示:優秀縣委書記成長規律探究[J].中州學刊,2020(6).

[13]趙理文.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規律初探[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18(6).

[14]滕玉成,王銘.年輕干部的基層成長規律及其培養要旨——基于Z省選調生的實證研究[J].行政論壇,2015(22).

[15]徐雷.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縣委書記成長問題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8.

[16]中共黑龍江省委組織部.按黨政干部成長規律加強教育培訓是培養執政骨干的根本之舉[J].紅旗文稿,2008(20).

[17]袁書杰,胡月星.基于勝任力的領導干部敢于擔當指標體系研究[J].領導科學,2020(4).

[18]顏愛民,趙浩.基于“好干部”標準的鄉鎮領導干部勝任特征模型實證研究[J].領導科學,2017(29).

[19]劉云.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干部隊伍教育培訓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22).

[20]解志韜,李厚銳,田新民.基于勝任力的高校干部培養管理體系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4).

[21]羅慧娟.基于勝任力素質的干部教育培訓需求分析優化研究[J].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3).

[22]王曉冰,王靖.后疫情時代信息化賦能干部教育培訓路徑探微[J].治理現代化研究,2021,37(6).

[23]張萃萍.國外領導成長規律研究略述[J].理論探討,2009(1).

[24]宋超,羊丹.建設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實踐導向、現實挑戰及重點抓手[J].理論導刊,2021(3).

責任編輯:聶慧麗

猜你喜歡
分階段
分階段調整增加扇區通行能力策略
丹紫康膝沖劑聯合分階段康復訓練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觀察分階段延伸護理對老年癡呆患者的影響
分階段減少母豬限位欄的使用
有步驟,分階段,有效實施高中英語寫作訓練
分階段達標管理模式對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干預效果分析
執業醫師分階段考試背景下如何上好病理學
分階段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嚴重Pilon骨折臨床觀察
分階段患者問卷調查,提高患者滿意度
“雙基地輪訓、分階段培養”育人模式在汽車類專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