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分層教學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2022-05-30 10:48陳福義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摘 要】分層教學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最大限度保證學生在原有學習基礎上獲得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具有極大的實踐意義?,F階段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之所以存在教學質量下降的問題,是因為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學習差異,忽視了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因此,在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中,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探索多維度的分層教學實踐措施,以期應用分層教學法來完善數學教學體系,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030-03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與個體之間的學習差異,而通過運用分層教學法,則可以顯著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完善教學內容,設計契合全體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特點的教學活動,能夠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明顯改善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科學運用分層教學法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不斷創新教學理念,遏制兩極分化現象,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

1? ?分層教學法的概念闡釋

分層教學法是指教師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學習發展,根據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形成基礎認知,由此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內實現個性化發展[1]。分層教學是在了解學生智力、興趣、態度、性格等因素的基礎上,將學生劃分為能力相近、學習特點相似的群體,然后開展一系列的分層教學活動,由此達到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簡而言之,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認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異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針對性、層次化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所有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效率。

2? ?分層教學法的相關理論依據

2.1? 掌握學習理論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主張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讓學生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他們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學習內容,該理論為分層教學法提供了心理學理論依據。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特點是不盡相同的,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即以分層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對教學內容保持不同的注意力,能夠實現分層教學目標,有助于提高教學實效[2]?!罢莆諏W習理論”闡釋了學生在學習、興趣、智力、潛能、動機等方面的差異,這就說明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學生分層,結合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之能夠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2.2? 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充分說明了優化教學過程的價值,即選擇一種使師生耗費最少時間和精力的教學方案并加以實施,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成果[3]?!敖虒W過程最優化理論”提倡多方面教育相互配合,提出了學生個性發展要與社會需要相適應的觀點。由此可見,分層教學法立足“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能夠圍繞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思想,為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良好指導,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實踐機會,保障其主體學習地位。

3? ?借助分層教學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3.1? 分層目標,使得教學有章可循

初中數學教師在運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授課時,需要分層設計教學目標,使得教學有章可循,促進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升[4]。針對思維相對活躍且具有良好數學學習基礎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劃分進高層次學生行列;針對數學基礎薄弱但具有較大上升空間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劃分進低層次學生行列。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特點,以設計科學的分層教學目標,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有理數的乘方”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立足實際學情,將學生分成低層次和高層次兩個群體,據此設計三維立體目標框架:①讓學生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掌握有理數乘方的運算方法;②培養學生觀察、類比、分析、概括、歸納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轉化思想;③激發學生認真勤思、勇敢探索的精神。然后,針對低層次學生,要設計相對基礎的教學目標,充分考慮低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與特點,使得教學活動有章可循。如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目標:①學習有理數乘方的概念,懂得底數、指數、冪的含義,學會用“an”表示有理數的乘方;②初步理解有理數乘方運算的概念和意義,逐步掌握運算方法。最后,針對高層次學生,要設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教學目標,讓該群體學生能夠在原有數學學習水平上獲得全面提升。如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目標:①體會有理數乘方的運算意義,并能夠列舉出有理數乘方的運算實例;②立足有理數乘方運算的符號規律“a2=a·a、(a+b)2=(a+b)(a+b)”,在實踐中理解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負數的偶次冪為正、奇次冪為負。如此一來,教學活動不僅有章可循,而且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有助于提升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3.2? 分層學習,尊重學生學習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法,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分層學習,即在尊重學生個體發展差異的基礎上,協調好每一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5]。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教學與分層練習相結合的方式,鼓勵學生向著自己的學習目標努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求解一元一次方程”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演示運用移項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x+6=1的步驟:2x=1-6、2x=-5、,讓學生能夠通過分析移項和變形,對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初步認識。然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情況,遵循分層學習原則,引導低層次學生將上述移項步驟進行分解,逐步探索其中的原理,使之能夠懂得原方程中將“6”移到等式另一邊,需要進行“變號”,這也是運用移項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關鍵步驟,由此加深學生的數學學習印象。最后,教師要引導高層次學生分析具有難度的問題:“如何運用兩種方法求解方程-2(x-1)=4?”此時,先引導學生分析方程特點,并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移項法進行解題,具體步驟如下:-2x+2=4、-2x=4-2、-2x=2、x=-1,然后再指導學生運用消元法將原方程等式兩邊同時除以“-2”,得到“x-1=-2”,最終求出正確解

“x=-1”。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分層學習活動,在尊重學生學習差異的基礎上,發揮分層教學法的優勢,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顯著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提高。

3.3? 分層實踐,有效遏制兩極分化

實踐活動是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優質載體,在分層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問題,而且可以有效遏制數學學習兩極分化嚴重的現象[6]。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設計不同的實踐活動,適當組織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探索數學問題,利用先進帶后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促進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提升。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初中數學“用關系式表示變量間的關系”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立足實際學情和教學內容,開展“變量關系分析”實踐活動,指導低層次學生分析不同圖形變化之中的自變量、因變量,從變化規律中逐步構建知識,使之明白關系式能夠反映出變量關系,利用關系式能夠根據任何一個自變量求出相應的因變量值。然后,教師鼓勵高層次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運用關系式表示變量關系的方法,以開展合作探究實踐活動的方式,分析圖形之中的變量關系,體驗自變量變化對因變量的影響,同時運用“V正=a3、V長=abc、V圓柱=πr2h、V圓錐=πr2h、

S三角形=ah”等公式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最后,教師根據低層次、高層次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全方位總結,表揚低層次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肯定高層次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組織全體學生開展“先進帶后進”實踐活動,讓高層次學生與低層次學生共同分析“用關系式表示變量間關系”的方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舊知識的印象,逐步由常量領域邁進變量領域,不僅遏制了數學學習中兩極分化勢頭,而且明顯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3.4? 分層作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

通過布置分層作業,能夠讓所有學生在鞏固數學知識的基礎上,著手解決自己遇到的學習問題,促進自我學習效率和質量提升。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堅持減負增效原則,布置基礎、實踐、挑戰性作業,鼓勵低層次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進行學習和反思,也要引導高層次學生探索未知學習領域,不斷提高作業完成質量,實現學習突破。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在原有分層的基礎上,立足實際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特點,布置基礎性作業:①復述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

②在解題過程中消化所學理論知識,體會消元思想和“化未知為已知”;③按照正確步驟來解簡單的習題?;A性作業能夠滿足低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之能夠通過完成作業理解“消元”的概念,在解題中逐步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然后,布置實踐性作業:①運用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②比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分析“代入消元”的優勢。實踐性作業能夠滿足處于低層次和高層次中間學生群體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通過完成作業,進一步夯實數學學習基礎,運用所學知識正確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在比較和分析中加深學習印象,有助于其邁入高層次學生行列。最后,布置挑戰性作業:①總結“代入消元”的步驟,了解“加減消元”的方法;②運用兩種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挑戰性作業主要針對高層次學生,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使之能夠完善基礎知識體系,勇于探索未知領域,在運用不同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過程中促進思維發散,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從而形成良好的轉換思維。

3.5? 分層點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數學知識的理論性較強,傳統的教學評價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通過分層點評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可以避免學生陷入困境,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提公因式法”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分析低層次學生和高層次學生的運算、邏輯能力情況,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回憶公因式的概念,讓其說出多項式“2x2+6x3”的公因式,并嘗試將多項式進行因式分解。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判斷其對提公因式法的理解程度,再進行綜合點評。教師要對低層次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肯定學生的積極學習行為,客觀指出學生在學習提公因式法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發揮分層教學法的優勢,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使之能夠明確學習方向,集中精力解決因式分解方面的學習問題,由此夯實基礎知識,為后續的實踐探究積累寶貴的學習經驗。教師要對高層次學生提出建設性評價,可以根據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立足因式分解學習中的問題頻發點,引導學生反思提公因式法與單項式乘多項式之間的關聯。同時,從不同的方面指出學生有待提升之處,利用建設性評價激勵學生,綜合點評學生的學習態度、成果,使之產生學習數學的內部動機,從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分層教學法的概念以及相關理論可以知道,立足實際學情,探索面向所有層次學生的分層教學方法,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師本位理念,充分保障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初中數學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法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仍然面臨不同的挑戰和阻礙,為了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教師應當科學分析已經取得的教學成果,不斷優化數學教學理念,完善課程結構,把握當前階段初中生的數學學習差異,開展高質量的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曉芬.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

[2]姚春紅.全面發展理念指導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

[3]嚴小松.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新通信,2020(15).

[4]寇亮.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分層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

[5]麥惠蘭.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

[6]康慧君.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13).

【作者簡介】

陳福義(1978~),男,漢族,甘肅永靖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

猜你喜歡
分層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探討
例談數學教學中的“頓悟”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