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擴招背景下“校企融合雙鑒定”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探討

2022-06-03 08:52譚淵鄒輝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56期
關鍵詞:高職擴招職業素質校企合作

譚淵 鄒輝

【摘要】高職院校開展職業素質教育,對于促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然而,當前職業素質培養背景下存在擴招前提下針對性不足、缺乏專業隊伍與系統性、未發揮企業育人功能等問題?;诖?,提出“校企融合雙鑒定”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通過優化職業素質培養策略、健全創新職業素質培養體系與課程內容、依托校企合作平臺,通過校企雙方參與培養質量監督評價機制,推動擴招背景下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提高,實現多元生源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擴招;校企合作、職業素質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高職擴招,是以穩定和擴大就業、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目的,對探索改變長期依賴人口紅利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尤其是當前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高職院校主動融入區域發展,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職業素養養成和技術技能積累,將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谀壳捌毡榇嬖诘母呗殞W生職業素質不高、存在對接社會企業不夠,整體亟待提升的現狀,本研究主要探討高職擴招背景下基于“校企融合雙鑒定”構建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并通過實踐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為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提供新的思考。

一、當前學生素質培養體制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職類院校其任務主要是為社會培養社會需要從事生產、建設、服務等一線職業服務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過去的以技能為主輕視素質培養的方式已逐漸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人們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到一線服務過程中職業素質的重要性,從而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且全面。企業通常認為,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能夠令員工掌握入門技術,在實踐運用中日漸成熟而成專家。而職業素質則是更加決定一個人在職場中能否走得更遠,職業素質伴隨千千萬萬高職學生的一生,成為他們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從當前的職業院校對職業教育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職業素質培養缺少擴招前提下的針對性

由于高職院校進行生源擴招,就必然帶來各類型生源的知識、技能、年齡等的差異性,每類生源的都有各自的特點。在不同知識傳授和職業素養培養上的培養基礎上就有必要進行區別對待。目前對于高職的不同生源學生培養,主要體現在課程的培養上,但沒有體現出職業素養培養的差別。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缺少側重以及有對針對性的指導。

(二)職業素質培養缺乏專業隊伍與系統性

職業院校一直在努力通過各種方式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但對于素質教育的體系改革多流于形式。部分職業院校能夠基于素質教育的內涵進行研究,但沒有形成具體體系,開展的不同職業素養培養的課程與活動間銜接性差,缺乏應有的系統性和全方位性。無法保證培養內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樣的情況將直接影響學生最終的培養,導致素質教育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另一方面,由于素質教育體系的缺乏,學生無法像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學習一樣進行查漏補缺。由于缺乏體系,使得多數職業素養培養沒有專業的隊伍進行思考,使得大多數課程與活動的開展落后,使得學生的接受性降低,“00后”學生對傳統的說教式教育不再感興趣。目前校內職業素養培育手段有一定的局限,高職院校在職業素養培育上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校內職業素養的培育手段還有待加強。

(三)職業素養培養缺少與企業溝通

高校和企業作為重要的技術創新主體,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更是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難點。但由于政策支持與政策法規的缺失與滯后、企業進行校區合作的動力不足、職業院校適應行企能力不夠等原因導致目前校企合作多只停留在學校為企業招工或者企業為學校提供簡單實踐上,未充分發揮好企業對于人才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為了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初衷,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培養作用,還須建立與企業相融的職業素質培養指標體系,將企業對于高職院校的促進作用在體系中充分體現出,提升教學實效實現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與企業雙無縫對接。

二、“校企融合雙鑒定”下學生職業素質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現行條件下,高職院校的職業素質培養模式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社會企業發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在于學校教育與社會脫節、教學生活與工作實踐的脫節,理論與實踐的脫節?;诖?,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要與企業充分融合互補,開發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校企融合雙鑒定”評價機制,集專業知識、崗位技能、職業素養、溝通合作能力、責任擔當能力于一體的綜合校企雙方評價,以點帶面推動擴招背景下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提高,實現多元生源的全面發展。

(一)根據職業素質培養目標優化職業素質培養策略

解決擴招不同生源的認知能力與實踐能力層次不齊問題,考慮不同生源在成長背景、學習基礎、認知特點、發展愿景等方面的差異性,進行學情分析,了解社會對于學生職業精神的普適需求,在其職業素質的培養上找到其平衡點,在學習內容的安排和管理上有所側重,取長補短,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指導工作,提升學生職業素質的積累水平。針對不同類型學生、不同行業的特點提供較為明晰的職業素質培養的具體目標,以及針對性的職業素養培養策略。

(二)健全創新職業素質培養體系與課程內容

(1)通過優化校內職業培養體系課程內容及企業側重比:校內對于學生的職業素質缺少與企業的結合,企業一般在崗前會對上崗學生進行封閉式培訓,主要集中在對上崗學生的集體精神培養,企業文化認同培養。在職業素質培養課程中提高企業人才參與課程的占比,增設相關企業文化素質課程,可以在校內的職業素養課程中邀請企業人才對企業文化內容進行授課,改變以往只對學生進行專業課的講授。同時,了解企業與校內職業素養培養方式的不同,打通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和讓企業中的人才到學校兼職講課的渠道,構建一支既具有理論知識、又真實了解企業運作的專精師資隊伍。5061996F-02AC-444A-AB39-861A162FCAA8

(2)優化職業素質實踐培養方式:適當減少理論內容的傳授時間,引進合作企業參與實踐培養基地建設,參與實踐內容的確定,創設企業運作實際情景,如,壓力釋放方式的培養、實際工作中的細節處理等。根據學生的專業實際不同,實際工作中所要求的具體職業素養不同,創設實際工作情景,側重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的培養,留有充足的思考和實訓的空間,常態化實踐訓練,重視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從實際能力本位的培養思路出發建構相關實踐培養模式。有效地提升辦學水平和質量,滿足企業對于員工的需求。將學生培養成具備“職業人”“社會人”“技術能才”的良好形象和職業規范,實現雙方專業與人才的資源互補。

(三)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培養學生職業素質能力

更多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引入企業參與式培養,與企業合作探索開設普適性的創新職業素質培養課程。如,增設“浸入式”企業文化課程,培養學生盡快融入不同企業文化的能力,提升學生職業道德;開設職業素質培養實踐基地,改善學生實踐教學的學習體驗,聚焦學生職業素質創新能力培養,模擬企業在運作過程中碰到實際問題,通過實際問題的處理扎實學生職業素養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自信心及耐挫能力。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提升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學習環境,并在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實現知識與技能的融會貫通,加強學生職業素質的創新能力。

三、“校企融合雙鑒定”下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落實機制與實踐實施路徑

(一)“校企融合雙鑒定”下學生職業素質培養落實機制

針對職業素質教育難落地落實的問題,通過形成職業素質培養質量標準與評價的落實機制,保障職業素質教育切實取得實際效果。將職業素質的培養對接現代企業職業崗位核心職業素質要求,再對標行業企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確立崗位對職業素質培養的標準,構建職業素質人才培養目標,據此解析目標要求,建立對應的職業素質培養方案。按照職業素質教育目標體系的目標要求,建立對應的職業素質系列教學與實踐組織實施管理規范標準,建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開發實踐能力培養課程標準,形成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標準體系。通過“校企融合雙鑒定”的實踐課程教學與質量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職業素質進行綜合性的培育,對實際效果進行管理與調整。積極引入職業培訓機構參與實施,通過企業、院校建立內部質量保證診斷與改進機制、行業實施第三方評價等機制,構建起體系完整的外部質量監管與評估,內部質量保證自主診改管理、評價及質量保證機制。

(二)搭建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職業素質實踐實施路徑

落實、落細以“校企融合雙鑒定”為主旨的職業素質內容培養,職業院校素質教育要形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職業素質培養體系,通過深入分析企業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多渠道立體式引導為抓手,著力打造高職業素質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具有社會責任感、善于溝通合作、擁有工匠精神和創新意識的“職業人”。一是注重職業素質的宣傳教育引導,利用網站、公眾號等平臺大力宣傳職業素質教育,對優秀企業文化進行報道、開展校友課堂等使職業素質教育內化于心,讓學生切實感受真實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領會職業素質對于自身的重要性,營造濃郁的職業素質氛圍。二是打造職業教育特色平臺。依托科技力量打造職業教育云上平臺,充分利用線上優勢,開展線上職業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利用多平臺進行實踐,實現線上線下活動的有機結合。例如,云參觀企業,了解企業員工溝通運作場景、采訪優秀校友,了解他們的成長足跡,學習企業員工成功職場經驗以及邀請優秀校友進行線上交流,通過職場人的角度,對在校學生職業困惑進行解答。三是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將職業素質教育融入到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和實踐空間中,有助于職業素質的提升及創新創業能力的優化。在職業素質教育中滲入創新創業特色,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目標緊密結合。開展企業模擬經營大賽等模擬經營項目,實現創新創業技能提高和職業素質提升的雙贏成就。

四、結語

通過構建“校企融合雙鑒定”實施路徑、管理、評價體系,改變高職學生偏于看中職業技能的現狀,實現學生素質評價的定量化和系統化。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多措并舉,充分利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深度校企融合,打破體制壁壘,共同形成滿足企業需求的職業素質培養體系。通過各評價指標權重客觀獲取培養體系模型,不僅可以合理準確地獲取學生能力評價結論,使得高職院校學生較好地提升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水平,準確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有效控制和調整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的職業素質培養體系進行監控管理的問題,建立和健全企業認可職業素質培養目標,保障職業素質培養體系得到有效實施,為提升高職職業素質提供對策,形成一套有效支撐職業教育發展的職業素質培養標準,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的高度融合。

[本文系2020年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高職擴招專項“高職擴招下學生職業素質協同培養研究與實踐”(編號:202006)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蘭明,任???,王芳,等.高職學生“職業基本素養”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1):11-14,41.

[2]林曉敏.質量型擴招背景下高職學生隱性職業素質的現狀及對策[J].職教通訊,2021(4):99-104.

[3]鄭玉香,許麗娜,徐捷.關于高職院校職業素質教育環境建設的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9(20):108-111.

[4]張志強.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4):62-66.

[5]曲文濤,邱蕊.引入優秀企業文化 提升高職學生職業道德[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3):28-29.

[6]王麗.核心素養視域下衛生類高職學生“443”職業素質培養模式構建[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1,23(5):61-64,68

[7]伊龍.新時期大學生職業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J].投資與創業,2021,32(19):39-41.

責任編輯? 陳? 洋5061996F-02AC-444A-AB39-861A162FCAA8

猜你喜歡
高職擴招職業素質校企合作
從政策杠桿到關系嵌入:對高職擴招的初步分析
推進高職擴招的幾個關鍵著力點
中高職專業銜接的問題分析及實踐路徑
高職“擴招”“提質”一樣都不能少
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電氣設備課程模塊化改革與實踐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研究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