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后足下垂康復研究進展

2022-06-15 06:27劉祥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5期
關鍵詞:針灸治療康復治療腦卒中

劉祥

【摘要】在當前的臨床中,腦卒中作為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對人們的生命安全產生了嚴重威脅。在腦卒中后出現的下肢癱瘓,則是足下垂的主要表現,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同時也加大了患者家庭的負擔。在開展治療中,需要對患者的踝關節功能進行改善,促進步行能力的恢復。在常見的治療中,主要包括低頻電療法、肌內效貼、針灸治療以及藥物治療等手段。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腦卒中后足下垂康復研究進展進行研究,總結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腦卒中;足下垂;康復治療;針灸治療

在流行病學調查中,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高達80%左右,同時容易出現復發的情況,患者的勞動能力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時也造成患者家庭負擔加重。腦卒中后足下垂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下肢功能障礙,直接表現為患者的步行功能受損,同時患者在出現腦卒中癥狀以后,大腦皮質運動神經會受到影響,同時打破了兩側大腦皮質間的平衡抑制,進而導致患者出現了下肢伸肌痙攣的情況,如果不能進行有效改善,則會是的患者產生足下垂的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肌內效貼

在采用肌內效貼治療的過程中,主要是借助貼布自身的彈性,同時利用肌動力學、生物力學原理等,對特定的肌肉進行強化與放松,在良性刺激的基礎上,實現患者感覺輸入的提升,從而對肌肉緊張情況進行減輕,實現肌肉痙攣的緩解。在相關研究中發現,通過采用肌內效貼的方式,可以實現患者淋巴與血液循環的促進,同時強化肌肉收縮,對肌肉疲勞情況進行緩解,減少疼痛感所產生的壓力,實現腦卒中后足下垂的改善。在肌內效貼的作用下,能夠實現腦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跨步長度的增加,盡可能的實現下肢擺動與支撐之間的平衡,提升步行的穩定性水平。

二、低頻電療法

在采用低頻電療法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實現神經肌肉組織的興奮,從而起到鎮痛以及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的作用,在康復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研究中發現,通過采用功能性電刺激的治療方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受損神經的修復,同時提升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對神經傳導功能進行改善,進而增強患者的步行功能。在采用低頻脈沖電刺激的治療中,患者的下肢肌肉耐力以及協調性得到了顯著改善,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步行能力的提升。通過借助一定強度低頻脈沖電流對肌肉進行刺激,可以促進神經肌肉活動的提升,實現神經功能重組,實現踝關節穩定性的提升。

三、早期護理與良姿勢擺放

在腦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康復治療中,良姿勢擺放能夠借助被動反射抑制,對患者的異常運動模式進行糾正,從而避免出現肌肉痙攣的情況。在腦卒中后,患者之所以會出現足下垂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小腿三頭肌痙攣,使得踝關節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進而對患者的步行能力產生影響。通過采用早期護理與良姿勢擺放的康復治療,可以實現患者下肢的屈曲位有效保持,從而對異常肌痙攣進行抑制。在腦卒中患者采用早期康復治療的過程中,良肢位護理工作可以實現患者足下垂發生率的顯著控制,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

四、足踝矯形器

足踝矯形器作為一種康復器材,主要是針對下肢足踝關節結構進行設計,能夠對踝關節活動進行有效控制,同時對患者出現的異常步行姿態進行矯正。從腦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康復治療來看,足踝矯形器可以在整個階段使用,能夠發揮出矯正、支持以及實現步行能力提升的作用。在踝關節矯形托的作用下,能夠讓患者的肢體保持正常的功能位,實現踝關節平衡性的提升,盡早的促進下肢負重,實現患者治療信心的提升。借助可調式多功能踝足矯形器,能夠控制患者的足部痙攣情況,同時對患者步行過程中出現的能量消耗進行控制,實現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提升生活質量。

五、針灸治療

在現代中醫理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針灸在腦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借助針灸治療的方案,可以起到調節陰陽、疏經通絡以及行氣活血的效果。針對不同階段,可以采用不同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從而獲得更好的康復治療效果。在采用電針針刺脛前肌以及腓骨長短肌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實現神經功能沖動的增強,從而促進肌肉纖維的收縮,改進患者的功能性活動,避免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提升患者的踝關節能力。在針刺的作用下,能夠對脛前肌收縮進行控制,同時借助交互抑制的作用,實現小腿三肌痙攣的緩解,改善足下垂的針狀,盡早實現患者的恢復。

六、肉毒素局部注射

在臨床治療中,肉毒素局部注射主要是對周圍運動神經末梢突觸前膜進行抑制,減少乙酰膽堿的釋放,同時對神經沖動傳導進行阻礙,對痙攣癥狀進行緩解。從肉毒毒素的類型來看,主要分為八種,A型為臨床中最常用的類型,在注射兩到三天后,就可以起到相應效果,四個月以后需要再次注射。在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小腿三頭肌與脛前肌之間肌力平衡,從而實現癥狀的改善,促進患者下肢運動能力的提升。

結語:

在腦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康復治療中,近年來的技術水平在不斷發展,形成了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案,通過采用綜合治療與中樞治療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實現治療效果的提升。但是在治療當中,需要綜合分析不同治療方式的優劣,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同時將治療方案貫穿到患者康復治療的始終,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提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偉利, 仝林, 章聞捷. 基于鏡像神經元理論的動作觀察療法對腦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療效研究[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9, 34(5):4.

[2]黃艷, 朱沙利, 馮玲. 腦卒中后足下垂步行障礙的中西醫康復治療進展[J]. 中國現代醫生, 2020, 58(7):4.

[3]馮瀅, 崔璨, 劉鴿,等. 重復外周磁刺激應用于腦卒中后足下垂的研究進展[J]. 華西醫學, 2021, 36(5):4.

[4]李營營. 針刺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足下垂臨床研究[J]. 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 2020(1):3.

[5]鄒琳. 康復訓練聯合功能性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足下垂的療效分析[J].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0, 18(2):2.

猜你喜歡
針灸治療康復治療腦卒中
針灸治療耳鳴耳聾研究概況
康復機器人在腦性癱瘓患兒康復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腦梗死綜合康復治療效果評估及分析
針灸治療便秘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文獻Meta分析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方法概述
膝骨性關節炎針灸治療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