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廣彩文化,開發校本課程

2022-06-27 18:44陳菁蕾
學習與科普 2022年21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傳承

陳菁蕾

摘要:廣彩是嶺南傳統手工藝,也是廣東省政府重點推廣的廣府文化項目之一。我校把廣彩文化引入美術課堂,與原美術課程結合,開發出具有廣雅特色的校本課程,成為我校博雅立人課程體系的亮點,有效傳承了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門校本課程還有助于學生建立傳統文化價值觀,有利于教師提升教研能力,促進課程的多元化發展。在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過程中,我們培訓教師,夯實課程基礎;立足課堂教學,用簡化工藝、整合教材、創設融合課程和引入廣雅文化 等方式搭建課程體系;還通過“專家引進來”和“學生走出去”的方式拓寬了教育空間;最后通過多種宣傳平臺向社會各界展現我們課程成果,擴大傳承效益。

關鍵詞:廣彩;傳承;校本課程

一、廣彩文化及其傳承

(一)廣彩文化概況

廣彩亦稱“廣州織金彩瓷”,是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后燒成的一種工藝品,以構圖緊密、色彩濃艷、金碧輝煌聞名于世,是廣州地區聞名遐邇的民間工藝品牌“三雕一彩一繡”中的“一彩”。

廣彩生產始于明代,到清代進一步發展,并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它體現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典范。當時廣東人從景德鎮運回瓷胎,在繼承傳統彩繪藝術的基礎上,采用民間圖案紋樣,又吸收了西洋畫技法、色料。

廣彩在三百多年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曾經是中國對外貿易瓷器貨物的主角,是清代廣州的靚麗名片,甚至享有“世界官窯”的美稱,受到國際友人的喜愛,暢銷世界各地。但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中國社會動蕩,外貿萎縮,整個行業的生產一落千丈,廣彩文化的傳承面臨困境。

(二)廣彩文化傳承

近年我國開始重視傳統手工業的傳承。2008年6月7日,廣彩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國家大力推行非遺保護的政策下,廣彩工藝作為嶺南古老的傳統文化,通過展覽、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識,這將更有利于對廣彩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

在廣東,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作為地方課程得以開發。由此可見,民間美術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可以依托現有的教育體系,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校在國家非遺保護政策的大環境下,在“博雅立人”課程體系的核心思想指導下,積極推動廣彩校本課程的開發。

二、廣彩文化融入美術課堂的意義

廣彩文化是廣彩藝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某種程度上折射了發展過程中嶺南地區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特點,詮釋了當地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審美趣味。

筆者認為,廣彩校本課程的開發絕不能停留在文化表現形式的延續上,還要將廣彩的文化價值轉化為育人價值,有效提升師生的藝術修養、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豐富美術課程形式,使教師與學生都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具體來說,廣彩校本課程有以下三方面價值。

(一)有助于學生建立傳統文化價值觀

在廣彩校本課程中,學生既可以了解到廣彩文化的歷史發展、文化內涵、經濟貿易等方面知識,還可以欣賞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可以通過親自動手創作來體驗這種富有特色的藝術。知識傳授、藝術欣賞與創作三方面的結合使廣彩文化的傳承落到實處、深處,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熱愛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增強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覺肩負起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

(二)有助于教師提升學術研究能力

美術教師肩負著課程開發的任務,需要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有目的地調查、研究廣彩文化背景、藝術價值、行業現狀、創作方法等,并且對這些知識進行分類整理,設計出適合本校實際的課程體系與具體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法等。這種一步一個腳印的課程開發路徑,有效提升了教師的研究能力、課程開發能力和教學能力。

(三)有助于課程的多元化發展

一方面,廣彩文化的教學內容與原有的美術教程進行整合,創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新課程。另一方面,廣彩課程不僅僅停留于廣彩瓷繪制技法的模仿,還從綜合鑒賞、創意實踐等多方位、多角度進行,為課程增添不同的課題、教學形式、教材教具等,豐富我校美術教學資源的儲備。兩方面的做法都使得我校的美術課程發展更加多元化。

三、廣彩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隨著新一輪美術課程改革的推進,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的確立,學校擁有了更多的課程自主權。廣彩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為本校博雅立人課程體系的深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同時也為廣彩藝術的活態傳承作出了貢獻。筆者將從“教師培訓”、“常規課程”、“活動課程”、“展示評價”四方面闡述廣彩課程的開發。

(一)培養教師隊伍,建立課程基礎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學習與發展,因此提升教師能力水平是課程開發的重要基礎。為了掌握廣彩工藝,筆者大量收集相關資料,先“自培自導”,“惡補”專業知識,充實自身;聆聽專家講座,了解廣彩歷史及發展方向;參加師資培訓,掌握廣彩工藝制作流程;走訪民間藝人,了解廣彩的故事及現狀??偟膩碚f就是多了解、多實踐、多請教、多發現,目的是經過教師的經驗總結而設計出更適合本校學生的廣彩課程。

筆者雖有扎實的專業繪畫功底,但通過學習,也深感不易掌握。如顏料的運用,由于廣彩采用的是礦物質顏料,所以上色環節就有很多講究。初學者先學習水調釉彩,以清水調和研磨好的釉色干粉使用,以填色、描線、點色裝飾廣彩圖案?!囤w國垣廣彩論稿》[1]中提到:填色時要注意厚薄統一,否則燒成時的色澤會濃淡不一。涂色時沒掌握好水與顏料的比例、上色的速度、運筆的方法等,都會造成成品上的顏色顯示不均。填色時應先用毛筆調好筆肚含色的厚薄度,再用筆鋒輕拖至邊線再回筆反拖,使顏色在圖案塊面均勻。

不同的廣彩顏色有不一樣的用色技法,如大紅厚涂會發黑、大綠厚涂容易冰色等,不同位置的線條勾勒有不同的講究,如人物皮膚需用淺線、近景需用深線等,教師需反復訓練,琢磨、吸取教訓,把經驗轉化成知識點和重點授予學生。

(二)立足課堂教學,課題引領深入

我校的《核心素養視闕下“廣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踐探索》研究課題是省級立項的課題。在課題的引領下,課題組成員共同研究,集思廣益,對廣彩課程作出系統的規劃與設計。而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策略。最終的成果如下。

(1)簡化廣彩工藝

我校廣彩課程的實施對象是初中全體學生,學生的美術能力比較薄弱。而傳統廣彩制作工序繁多,若按照實際標準實施教學,難度太大,應適當降低工藝難度。具體做法是使用較小尺寸的瓷器,繪畫范圍縮小可使學生容易描繪出穩定的短線條,填涂出均勻的小色塊;使用研磨好的釉色干粉,學生直接用水調和顏料上色,節省課堂時間,簡化上色步驟;禁止調色,由于礦物質顏料不能隨意調配,為避免顏色的相互影響,操作時控制顏色數量,讓學生在指定的色彩里學習同類色和對比色的搭配。簡化后的工藝使學生更易上手。

(2)整合美術教材

我們根據廣彩的藝術特點,對原有美術課本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重組,使廣彩藝術與原有的美術教材內容有機整合起來,搭建出新的教學框架。這個教學框架可以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和體驗。例如我們將嶺南美術出版社的《筆墨情趣》、《花卉與紋樣》、《裝扮生活·吉祥幸?!妨腥霃V彩課程體系?!豆P墨情趣》為廣彩課程中的工筆白描打好基礎;《花卉與紋樣》訓練學生圖案紋樣設計能力;《裝飾生活·吉祥幸?!放囵B學生文化創意理念。類似的單元系列課程把廣彩的工藝難度分解,保證學生每個單元學習的深度和連貫性,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3)創設融合課堂

廣彩包含了嶺南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我們在開發廣彩校本課程時,注重創設適合本校學生的融合課堂,增添具體的文化情境和地方文化元素,如堂上提供相關素材(照片、紀錄片、實物、史料等),創作時建議學生了解并選擇具有嶺南特色的風景(如荔枝灣涌景色)、食物(如嶺南佳果等)、傳統文化活動(如劃龍舟、舞獅等)作為構圖元素,美術課堂融合了地理、生物、歷史等相關學科的知識,融人文性、研究性、拓展性、多元性、發展性于一體,使課程更飽滿生動,學生透過繪畫廣彩了解了嶺南文化,培養其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終達到傳承文化的效果。

(4)引入廣雅文化

廣雅是一所具有130年歷史的傳統名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風景如畫的校園景色。設計廣彩畫稿時,我們常引導學生選擇具有廣雅文化的元素作為創作題材,如廣雅的校訓(務本求實照壁)(圖1)、校園景色(冠冕樓)、歷史人物(張之洞雕塑)等,學生通過校園的元素進行提取,從表象中尋找內涵,激發其對校園文化的熱愛,在創作廣彩的同時樹雅志、培雅興、擁雅技、展雅范,培養“有雅味”的廣雅人。

(三)豐富課程活動,構建合作體系

校本課程的實施如果僅局限于學校內部,忽視了外面的社會,那么很難真正實現傳承傳統文化的目的。鑒于學校資源的匱乏,我校與國家級廣彩傳承人許恩福工作室建立合作關系,解決了學校教育空間比較狹窄這一問題。在課程開發與實施過程中,學校采取“專家引進來,學生走出去”的策略,邀請校外導師與校內導師共同教學。

“專家引進來”,我們邀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彩瓷燒制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許珺茹老師到校進行專家講座。許老師是工藝美術師、陶瓷手繪高級技師,掌握著廣彩瓷燒制的整個工藝流程和關鍵技藝,她除了從事創作,還在廣彩歷史研究和宣傳推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她非常關注當今學生對傳統藝術文化的學習和發揚。這次講座,許老師特意帶來了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廣彩瓷器讓學生近距離欣賞。學生通過聆聽許老師專業的解說,了解了廣彩的歷史、構圖特點、裝飾紋樣的發展變化等,他們對廣彩有了初步的認知,同時對眼前精美的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搭建宣傳平臺,展現課程魅力

在廣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我們還用多種宣傳方式展示課程實施過程與成果。首先,我們在學校官方微信增設“立藝美人”專欄,推送關于講座、課堂教學、課程成果的專題報道,圖文并茂,及時向同行傳播廣彩校本課程資訊,向家長分享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活動過程,讓社會各界了解我校的辦學特色;其次,在校園設置多個展示的地點,如美術室、藝術長廊、會議室等,定期更換優秀作品,讓每位學生都有展示的平臺和機會,激發他們創作的熱情和信心;最后,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各界舉辦的非遺設計大賽,為學生提供展示成果的平臺(2),如2020年第五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我校多位學生的參賽作品獲獎,并得到越秀區文化藝術中心展覽的機會。這樣的活動放大了我們傳承廣彩文化的社會效益,并得到學校、家長和學生的大力支持。

四、結語

在國家大力倡導開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時代背景下,我校積極開展廣彩校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經過兩學年的實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傳統的廣彩藝術走進現代教育體系是個龐大的工程,我們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融合嶺南地區的歷史文化和學校特色文化,開設課內外相結合的創新美術教學形式,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同時,我們還應深入了解和尊重廣彩工藝自身的傳統和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讓師生發揮自由個性,培養探究精神,進行藝術的再創造,將廣彩文化的精髓真正地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趙國垣.趙國垣廣彩論稿[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傳承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