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閱讀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022-06-29 09:05劉亞飛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2年5期
關鍵詞:初中學生審美能力閱讀教學

劉亞飛

【摘要】審美能力是指審美的感受、想象、鑒賞和理解能力。語文新課標提出要引導學生置身于作品中,獲得情感體驗,體會作品內涵,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初中階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至關重要,語文教師可以文本的朗讀訓練、語言賞析、中心主題、情境創造、人物形象五方面入手實施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 審美能力? 初中學生

語文教學到底在教什么?終究歸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迸囵B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審美能力是新時期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那么語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獲得審美能力呢?《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睂W生的審美能力是在閱讀中獲得的。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呢?現在從文本的朗讀、語言、主題三方面入手講述如何實施審美教育。

一、通過朗讀培養審美能力。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應重視朗讀,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可采取分組誦讀,集體誦讀、自由誦讀,注意掌握練習朗讀技巧,通過一遍一遍的朗讀不斷加大技巧的難度,例如教學《春》時,讓學生進行第一、二段的朗讀訓練,先強調準確和重音,再教學停連和情景,最后強調情感,做到聲情并茂。同時讓學生充分品味作者在事件變化中所表現出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如教學《背影》時,作者對父親感情的變化是文章的關鍵所在。這些感情變化是通過四件事情呈現出來的,讓學生朗讀時感受文章波瀾起伏的情感變化,從而獲得審美的體驗和能力。

二、通過語言分析培養審美能力。

語文課離不開語文分析,提高審美能力也離不開語言分析。首先關注文本,“本色語文”。例如《誡子書》這一課用“我從__________讀出了諸葛亮對兒子_______方面的勸誡?!蓖ㄟ^學生對語言的深入分析與歸納,重點賞析關鍵詞或關鍵句,傳神的詞句既形象又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再深入讀出語句的深層含義。這種方式不僅進行了語言賞析的訓練,切合考試的應試范圍,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其次,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通過思考、討論、比較、鑒賞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我喜歡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鳖愃凭涫骄毩?,讓學生們調動學過的句子賞析角度分析鑒賞句子,從中取長補短,提高賞析水平和審美能力。

三、通過分析藝術形象培養審美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分析探究文學作品中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有助于提高學生認識鑒賞美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抓住對人物性格的講讀,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味到人物的心靈美和社會美。如《木蘭詩》中木蘭是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她是孝女的典范、巾幗英雄的典范、民族融合的見證、婦女要求平等獨立解放的宣言。如《孔乙己》中孔乙己雖本心善良,他到酒店喝酒從不拖欠酒錢;沒事的時候,誠懇地教小伙計寫字等等,但他不面對現實、鄙視勞動、思想迂腐、總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這些都注定了他是悲劇的。

四、通過主題體會培養審美能力。

主題體會是每篇文章的難點,也是重中之重。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有效利用課上生成資源,從學生的角度解讀主題,切合實際,建立書本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真正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并能指導他們的實踐,教師不能從自己理解的角度直接為學生歸納總結出來的,直接讓學生抄、背、考,而是學生們通過思考、學習、反省后得出來的。他們的結論是寶貴的課堂生成資源也是教師調整課堂的關鍵所在。切合學生差異性的特點,促進文本全方位、多元化解讀,從學生千差萬別的答案中啟發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覺的發現美、創造美。

五、通過多種閱讀形式培養審美能力。

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述,精彩的電腦畫面,直觀形象的表演,創設真實有效的情境等多種閱讀形式,喚醒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共鳴。外國作品因時代、國度、語言、人名等特殊原因,加大文本理解的難度,會讓學生毫無閱讀興趣;古代名著水滸傳,若讓學生單純閱讀文本,他們會因篇幅過長,文本過難,任務過多,時間過緊等原因半途而廢,中考中的名著題也就得不到分,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采用觀音像、聽評書、排演等輔助方式幫助閱讀,充分調動手、腦、眼、耳,多感官的理解文本,從中發現閱讀的樂趣,培養審美能力。

總之,語文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審美的,要全方位地,多角度地、有效地升華學生美的情感,培養學生美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學生要以大量的閱讀為基礎,以長期的閱讀體會和能力訓練為輔助,教師要加強美學修養,提高鑒賞能力,通過文本的朗讀訓練、語言賞析、中心主題、情境創造、人物形象五方面入手,真正讓學生們做到“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記到心,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躍出紙面”。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版。

2、《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共五冊),龔春燕編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6月。

猜你喜歡
初中學生審美能力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培養初中學生自信心與英語教學的相關性
培養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藝術體操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的途徑探索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