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功能的整合與擴展

2022-07-07 14:49何纓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擴展新農村建設整合

何纓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文化建設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作為文化建設重要方面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還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本文旨在探索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如何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功能的整合與擴展,以期在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整合;擴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設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作為文化建設重要方面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還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

一、提高認識,健全機制,保障農村建設常抓不懈

切實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不斷完善各項工作機制。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農村文化工作委員會,并將農村文化建設列入鎮和部門目標績效管理考核,做到文化工作與經濟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考核;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對鄉鎮文化站工作人員每年輪訓兩次,對基層文化輔導員定期培訓,對農村各類文化特色家庭經常培訓。

二、完善設施,加強鄉鎮文化站工作,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文化站作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基層機構,在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1992年5月,文化部頒發《文化站管理辦法》,明確“文化站是國家最基層的文化事業機構”,“同時又是當地群眾進行各種娛樂活動的場所的性質定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農村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逐步成熟以及農業產業結構的科學調整、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農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和諧,鄉鎮文化站的功能也形成與時俱進的發展態勢。

因此,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框架,夯實農村文化基礎,必須解決鄉鎮文化站建設問題,但目前為止,作為農村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和服務載體,當前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大都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設施陳舊,設備落后。據統計,全國農村76%的鄉鎮文化站需要新建改建,84%的行政村未建文化室。即使是農村文化建設較好的省份,鄉鎮文化設施落后的現象也很突出,很多鄉文化站處于“有站無舍“的狀態。云南省在文化站的建設上,除省廳下撥的專項資金外,地方基本無投入,村級文化設施基本還是一片空白,因此,解決農村文化設施落后問題必須做到:

深入貫徹十七在精神和科學發展觀,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的戰略布署。以創建“先進文化縣”為龍頭,帶動“知識工程”、“民族文化系統工程”的建設。加大對農村文化陣地的建設和投入,繼續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搞好“百縣千鄉文化建設工程”和電影下農村的“2131工程”,滿足農民群眾基本的文化需求,引導和組織農民群眾自發組織文化活動。

2各級黨委政府要站在“三個代表”的高度,提高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認識,充分認識文化建設對促進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推動社會進步所具有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3、加大對農村文化人才的培育。目前需解決的是文化館站人員編制較少,專業人才素質不高,文化人學非所用、文化人不搞文化,鄉鎮中因經濟等各項硬指標而沖淡對文化工作重視不夠,文輔人員深入農村,深入基層不夠等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農村文化建設才能取得根本性的改觀,才能更好地促進鄉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三、互融結合,協調并進,實現農村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1、通過文化建設與安定農民相結合,成為農村穩定的“穩壓器”。通過開展文化活動,寓教于樂地宣傳政策、法制、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等,有效地凈化了社會風氣,為農村社會穩定起到了良好的“潤滑”作用。

2、通過文化建設與提升農民相結合,成為農村文明的“驅動器”。充分發揮文化“以文化人”的作用,廣泛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

3、通過文化建設與富裕農民相結合,成為農村經濟的“助推器”。努力把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優勢,培植起了文化旅游、文化娛樂、工藝制造等富有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致富產業。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是文化建設的兩價目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四、切實解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與人民群眾利益相關的難點熱點問題

文化是生活在特定區域內的人們獨特的精神創造和審美創造,是人們鄉土情感、親和力和自豪感的憑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新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既是團結春民群眾的重要紐帶,也是永不過時的資源和資本;既是激發農民自豪感的源泉,也是保持農民自豪感的根基。因此,在新農村中,要把有限的資金向公共文化建設傾斜,向農村文化建設傾斜,向基層社會文化建設傾斜,切實滿足農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更自覺地承擔起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讓農民共享新農村建設文化繁榮發展的成果。

為此,我省全面實施“云南邊疆解‘五難’惠民工程”。為推進邊疆文化社會事業發展從2007年開始率先從25個邊境縣、3個藏區開始,用3至5年時間在全省全面實施“云南邊疆解‘五難’惠民工程”,解決邊疆各族群眾“讀書難”、“看病難”、“看電視聽廣播難”、“看戲難”和“學科技難”等五方面的突出問題。著力推動廣大城鄉特別是邊境一線和藏區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科技事業快速協調發展?!霸颇线吔狻咫y’惠民工程”采取整村推進、事例資源的辦法,確保扎實有效的解決邊疆群眾實際困難,全面協調地推進邊疆社會事業發展。大力加強農村醫療保障,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加強農村衛生基礎建設;搞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提高絕對貧困農民群眾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加強農村衛生隊伍建設;農村衛生財政補償政策,大力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解決群眾“看電視聽廣播難”問題,大力推進文化建設,解決群眾“看戲難”問題。通過這一工程的實施,力解3至5年的持續努力,率先25個邊境縣和3個藏區縣城鄉群眾“五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同時,以點帶面,逐步在全省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社會公共事業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各族群眾同沐政府公共服務的陽光。

猜你喜歡
擴展新農村建設整合
淺談數據挖掘和自適應算法的應用
多維傳播語境下的播音主持功能與拓展研究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