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滲透學科核心素養

2022-07-13 19:51王張俊
學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關鍵詞:小學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王張俊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習一門課程后需要形成的關鍵能力和必備素質。針對小學信息技術,信息素養就是核心素養的集中體現,為了更加全面幫助學生提升信息素養,教師需要運用科學、合理、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隨著基礎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我國進行了新課程改革,指出學校教育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有利于個人發展所必需的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成為了教學的新趨勢。目前教學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而是轉變為全面素質的培養。在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已經不再集中于一般技能和理論層面的培養,而是著眼于信息素養的提升。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需要運用課后服務,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利用任務驅動教學,強化學生信息意識

在新時代的迅猛發展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堂上鞏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的基礎上,為學生巧妙的滲透信息素養、信息文化,逐漸培養學生的文化精神,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鼓勵學生積累更多知識形成經驗,讓學生對信息價值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辨別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任務進行驅動,鼓勵學生發揮自我聰明才智獲取有價值信息,引導他們學會在現在信息泛濫的網絡環境下甄別信息的真偽性。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不局限于基礎知識的傳授,而是需要將信息意識的強化與滲透作為新的教學重點,將舊知識作為引子,提升學生的信息應用能力。

例如,在信息技術教學《擁有我的電子郵箱》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傳統郵件與電子郵件是有共性的,都是按照收件人的地址進行傳遞的,為了激發學生對電子郵件工作過程的興趣,我創設寄信的情景,讓學生了解傳統郵件傳遞的過程,因為五年級學生幾乎沒有寫信寄信的經歷,不明確傳遞過程。所以,教師利用幻燈片一邊播放圖片一邊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感同身受,知道傳統郵件耗時比較長的特點,引導學生說出傳遞快捷的電子郵件。對學生來說電子郵件的工作過程很抽象,摸不著,看不到,為了讓學生容易理解,我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再啟發學生思考,然后用文字概括出電子郵件的傳遞過程。

當學生對傳統郵件和電子郵件都有一定的了解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比傳統郵件和電子郵件的傳遞過程,得出電子郵件的方便、快速和省錢的特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學會運用對比法來學習分析事物特點。要傳遞電子郵件,首先要擁有自己的電子郵箱。學生只有掌握了電子郵箱地址結構,才能在申請和使用郵箱時得心應手。師先展示幾個不同郵箱,再通過字體顏色變換引導學生觀察,最后知道電子郵箱由三部分組成,并加深理解和記憶,擴大知識容量。

當學生認識郵箱后都想擁有自己的郵箱了,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探索、掌握小技巧通過啟發思考,讓學生知道了,申請郵箱時要到著名電子郵箱服務器上注冊,用戶名要簡單容易記、有一定的含義。

對于剛剛接觸電子郵箱小學生而言,盡管他們對網絡的基礎部分具有微觀認知,但是很難從宏觀的角度進行理解。作為教師,需要由淺入深、由小到大引導學生了解網絡的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二、利用小組合作交流,提升教育教學效率

同一個班級中,由于學生性格、興趣、學習基礎的不同,導致學生之間的學習質量參差不齊,其學習水平更是差異較大。這意味著即使教師按照統一的模式進行教學,布置統一的練習任務,學生完成的程度也會不一致,總有“尚未完成”的學生。因此,教師需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減少班級學生的差異性呢?我認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大力提倡小組合作、探究、創新學習模式。這不僅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學習理念,更是解決班級差異性的有效途徑,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樣關系重大。

例如,在課后服務社團《制作板報》這節課時,由于這是對學生WPS及word技能的綜合檢測,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課上訓練任務,要求學生以課前分好的小組為單位制作一份獨特的主題板報。主題內容不限、主題版式不限,要求做出新穎原創的作品。此時,要求學生進行合作,確保每個小組4-6人,成員間的信息技術水平較為均衡。比如有的小組以“端午節”作為核心主題制作了一期板報,有的成員負責從互聯網上收集和端午節相關的一切知識,如習俗、傳說等;有的成員負責制作藝術字、版面布局;有的成員負責搜集端午節相關的高清圖片;有的成員負責撰寫板報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彼此分工明確,在互幫互助下共同完成了板報的設計。

小組合作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通過小組合作,既提高了任務完成的效率,同時也能給每個小組成員發揮聰明才智的機會,讓他們在合作、探索、快樂的過程中共同實現目標,一起進步。

三、通過預設問題,拓展邏輯思維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預設問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拓展,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站在抽象的角度審視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即時的信息通信》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利用講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1996年,以色列的四名大學生在使用互聯網時,感到要及時與朋友聯絡時不方便,為此開發了第一款即時通信軟件ICQ,ICQ可以讓文字信息通過網絡即時傳遞,它的誕生,引領信息的交流進入了即時通信的新時代。

使用電子郵件讓我們享受到便捷的信息交流,而即時通信技術的發展,更是讓信息實現即時傳遞,人們可以即時通信工具進行“面對面”、深情并茂、充分自然的交流。即時通信工具ICQ就是“I SEEK YOU”意思是“我找你”。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還需要利用提問深化學生的思維。提問,能夠幫助學生抓住學習的核心,更能讓學生盡快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為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演示、任務驅動、自學、小組合作以及問題導向的方式進行,從而達到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小學教學策略核心素養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