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育管理中激勵機制的運用初探

2022-07-16 11:49陳永興
紅豆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激勵機制運用

陳永興

【摘要】在小學教育管理中,合理地使用激勵機制,能夠幫助教師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文章從激勵機制的內涵出發,對小學教育管理中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對如何將激勵機制引入小學教學管理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教育管理;激勵機制;運用

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教師的激勵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一種有效措施。為此,教師必須不斷優化管理方式,合理利用各種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效益。另外,激勵機制是一種常見的小學教育管理方式,它既可以發揮教師的潛能,又可以有效地改善學校的管理水平。在實踐中,該系統受到了校方的普遍認同與喜愛。

1激勵機制簡述

在現代企業中,“激勵”是一種常見的、重要的功能。美國的管理學家曾經說過:“動機,希望,動機等因素,是人的一種內心狀態?!彼?,動機能激發人的積極性,激發人向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激勵是當今社會各個領域的一種重要管理方式,它以其健全的管理體制、靈活的管理方式,讓員工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來,并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質。

2激勵機制在應用中需要遵循的原則

2.1多勞動多報酬的原則

在工作中,各企業要按照員工的工作業績做出適當的獎賞,而不能把個人情緒與人際交流的因素混淆。要堅持多勞動多報酬的原則,以確保報酬的公平。

2.2合理的工作分配原則

在指派工作時,管理者要按員工的實際工作能力來安排合適的工作。當工作任務超過其能力范圍時,會使其工作受到很大的打擊。然而,由于工作任務太多,會導致員工出現松散的現象,從而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2.3改進工作環境的原則

在實施過程中,企業的激勵不僅要對員工進行物質上的、心理上的激勵,而且要不斷地改進工作環境,并提供適當的待遇。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他們的需要出發,優化工作環境。在管理上,應逐步淡化其管理地位,給予其充分的施展空間,增強員工的認同與工作歸屬感。

2.4人才素質的培育原則

激勵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它對員工的激勵作用是有限的。通過對員工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和自我訓練,使其能夠在激勵機制的支撐下,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并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

3小學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必要性

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激勵機制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教育質量的高低關系著教育工作的開展,關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首先,激勵機制的合理使用,能使教師的工作熱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通過恰當地利用激勵機制,對教師的行為進行調節,不斷地改善和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從而使他們更好地投身于教學工作。其次,激勵機制的合理使用能夠促進教師的教學水平。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其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教師的職業素質發展動力較弱。正確地使用激勵機制,可以為教師提供發展的動力,促進其自身素質的提升和發展。最后,合理使用激勵機制,對提升學校教育管理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建立健全的、公平的、客觀的激勵機制,可以提高教師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4應用激勵機制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激勵機制已經被廣泛地運用于學校的管理之中,然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激勵方式能夠與之相匹配。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管理者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的激勵原則,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才能有效地促進學校的管理。另外,在實施特定的激勵制度時,要特別關注:(1)激勵的效力。(2)公平的獎勵制度。(3)要講實際。(2)獎賞是第一位的,懲罰是第二位的。

5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某些學校的教育與教學中,激勵機制的運用尚不完善。在實踐中,由于存在著許多問題,導致了激勵制度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5.1缺乏激勵的多樣性,鼓勵的覆蓋面不完整

在小學的教學管理中,盡管有了一些激勵措施,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單一的問題。對教師而言,只有在精神上的激勵支撐下,才能真正地調動起他們的教學熱情。但是,如果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而缺少了精神上的激勵,那么,教師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在學生方面,教師獎勵主要是獎勵表現優異的學生,如教師表揚、頒發榮譽證書等;這種不健全的激勵機制會使部分大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受到消極的影響,從而形成一種自卑感,從而使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從而使他們對學習產生畏懼和厭煩。

5.2缺乏完善激勵機制和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的制度,是實現小學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我國目前的教育管理體制存在著許多與我國目前教育發展現狀不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學校的校長是激勵管理的主體,這就構成了一種能夠實現的單一主體和激勵機制。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機制缺乏權威、主觀能動性,無法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只能靠口頭表揚來激發其積極性。同時,當前部分學校的激勵機制還不完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由于缺少與之配套的教師與學生的激勵機制,致使其在實踐中缺少理論上的支撐。比如,有些學校的獎勵機制有局限,主要是以學生的測試和教師的教學表現為物質獎勵。從長期的激勵機制來看,它是比較單一化、片面性的。久而久之,教師的激勵功能就會減弱,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就會下降,從而導致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不能發揮出最好的激勵效果。激勵制度既要有綜合性,又要有系統性、公平性,要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角度來完善激勵制度。

5.3個人激勵與集體激勵的分離,缺乏統一性、聯動性

個體和團體的激勵是激勵的兩大要素,它們在激勵中起著關鍵的作用。目前部分學校的教學管理中,只注重個體的激勵,而忽視了集體激勵,造成了個體激勵和集體激勵的分離。團體激勵是針對全體老師和學生團體的一種激勵。這樣的激勵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和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使老師們在課堂上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管理效果。

5.4缺乏使用激勵機制的認識

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有些管理者對激勵機制的運用不到位,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尤其是在學校的管理中,對什么時候采用激勵機制還不清楚,這就使得管理者難以對優秀的人才進行有效的激勵。根據調查和分析,鄉村學校管理者對激勵機制的運用存在著較大的缺失。由于種種原因,鄉村學校在運用激勵機制方面缺少父母的支持與關注,加之學校自身條件所限,難免會受到物質激勵的制約,難以發揮其最大的作用。部分學校對激勵機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少衡量指標,缺乏對激勵機制的運用。有些學校并未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向各級管理人員進行分權,從而影響到激勵機制的有效性。教師要正確理解教師的激勵機制,適時地激發學生和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成長,促進學校的發展。

6激勵機制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實踐

6.1實施小學教學管理改革

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主觀需要,并針對其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征,對其進行激勵。在全面理解學生的需要的基礎上,進行教育管理的改革,使其更好地發揮其功能,以促進其自身的發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小學生的學習呈現出多元化、層次分明的特點。不管是小學還是中學,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貧困學生。對他們而言,物質上的支援是最重要的。因此,學校不斷增加鼓勵和資助的范圍;學生渴望得到家長、老師、學校的認同與關懷。教師要主動地與學生交流,學習聆聽他們的心聲;學生要在學校里完成自我價值的愿望,教師要重視學生,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競賽和體育活動,使其在活動中不斷地自我實現。

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實踐與管理上有很多有益的見解,是非常適宜于現代小學教育的管理方式。陶行知在他的人生教育學中,提出了“欣賞”的概念。對教育家而言,懂得感恩就是被人疼愛、被人教導、被人愛、被人所激勵;對學生而言,學習感恩就是對被愛的反應,自覺的付出,以及永遠的熱愛自己。欣賞教育是指在教師與學生的正面交流中,教師應積極的培養學生自信心,轉變教師對傳統教學的批判態度,重視學生的優點,促進學生不斷提高。欣賞教育思想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有關人員要把賞識教育和獎勵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用優良的思想來推進學校的教學管理。

6.2改變教學管理的陳舊觀念

只有轉變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地提升小學教育的管理水平。首先,有關人員要把新課改和教育管理相結合,把自由化、民主化的思想融入到學校的教學工作中去。其次,各學校要建立和完善小學教育管理體制,做到權責相統一、責任清晰,使被管理者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最后,學校的有關人員要加強教育管理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管理者的作用,以提高教學管理的效能。

6.3建立合理的獎勵措施

在學校教育管理中,激勵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加強學校教育管理的關鍵。因此,恰當地利用激勵機會是合理利用激勵機制的先決條件。首先,有關人員要建立合理的激勵行為,掌握恰當的激勵時間,確定激勵的各個階段,使其具有明顯的激勵目的,從而使其發揮創造性、積極性,提高其教學質量。其次,學校應采取多種激勵手段。要根據教師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教師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以保證其有效性。最后,要根據學校的實際,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并通過榮譽、獎懲等激勵手段來推動教師的發展。因此,正確把握好激勵時機,制訂合理的激勵措施,是實現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關鍵,也是推動學校管理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

6.4增加獎勵的方法和時間

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有關人員應采用各種不同的彈性激勵手段。對學校來說,在實施激勵制度時,要注重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激勵。對優秀教師進行精神上的激勵與物質上的支持;對那些成績不佳的老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鼓勵他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積極地向優秀老師學習。老師和學生要一視同仁,不管他們是否優秀,都要得到鼓勵。尤其是對學習成績不佳的同學,要經常和他們談話,鼓勵他們,讓他們有自信,并及時地發現他們的進步,并給予他們鼓勵和獎勵。

合理安排獎勵的時間。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學校要合理安排激勵時間,對成績突出的老師和同學進行獎勵,使其更加努力、更加積極地自我提升。對于教師來說,他們的激勵機會可以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種。在初期的激勵階段,老師們可以設定一個目標,比如在開學時制定一個學期的時間表,挑選出一些好的方案,然后學校會對老師進行獎勵,鼓勵其它老師去學習;在中期激勵階段,老師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討論來獲得獎勵。在后激勵階段,通過教學成果、德育改進、學術論文、學習筆記等方式,對教師進行激勵。同時,學校的有關領導要在觀摩學習中挑選出一批優秀的老師,對他們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激勵,以激勵他們的專業水平。對學生而言,可以從德智、體、美、勞四個方面進行分類,并對其進行激勵。通過對美的發掘,可以發掘學生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靈感,達到激發他們的動機。比如,對于那些不喜歡學習的學生,可以從勞動的角度,循序漸進地進行指導,給予鼓勵,擴大激勵的范圍,從而把它的功能發揮到最大。

6.5改進、優化激勵機制

管理者應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健全員工的激勵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和管理機制,有利于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激勵環境,促進教師的工作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教師工作、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一套合理的激勵機制;在此基礎上,對激勵管理制度的條件、層次、方法等進行詳細的規定,使其更好地發揮其功能。要健全學校的激勵與管理,必須堅持公平正義、物質與精神并存、因人而異原則。要使學校的激勵機制發揮出應有的積極作用,就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只有如此,師生雙方才能積極參與到良性的競爭中去,從而達到真正的激勵目標。如果將激勵機制納入到教師評價中,將會對其績效與進步給予一定的獎勵與肯定,從而使其更好地工作。同時,通過物質和心理的雙重激勵,可以有效地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管理者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讓每個老師和同學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與時俱進。

6.6將個人激勵與集體激勵相結合

在運用激勵機制時,要把個體激勵和集體激勵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對教師的激勵上,既要對教學成績優異的教師進行個人榮譽和獎勵,又要對具有較強合作精神和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學團體進行獎勵。這樣,老師們就可以互相幫助,一起進步。在鼓勵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適時地鼓勵那些善于幫助別人、團結合作的同學。通過這種方式,他們能夠成為其他同學學習楷模,使全體師生能夠持續地增強團隊精神??梢哉f,個體激勵能促使部分教師和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讓他們對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去。在肯定團隊工作和成果的同時,也能拉近與老師的距離,促進師生間的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比如,對教研組、學術研討組、體育美育項目組等進行激勵,既有利于培養“金牌團隊”,又能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團隊激勵對于班級管理人員的作用也很大。它能把大部分的老師和老師綁在一起,讓班級文化更清晰,讓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形成集體的感覺。所以,個體激勵與集體激勵是同樣重要的,必須將其有機地結合起來。

6.7激勵機制的長期使用意識的增強

作為一位教育管理人員,充分發揮激勵機制作用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實際的日常管理中,管理者還需逐步改進。這就需要管理對學生和教師的關懷,并充分掌握其在各個時期的行為。管理要根據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把握機會,適時地加以激勵,使教師和學生有更大的動力,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并不斷地改進學校的管理。加強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的激勵機制,增強其運用的積極性。從學校領導到班級領導,到領導干部,每個人都要有一種“激勵”的自覺,在行為上實施“激勵”,使“激勵”的責任真正落在“人”身上。從老師到學生、從學校到班級,要明確激勵機制的適用對象,建立起激勵機制運用的自覺意識,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有效地推動學校的發展。

6.8管理者要重視外在和內在的激勵

管理者在實施小學教育的同時,也要注重內外激勵的有效結合。所謂的外在激勵包括物質激勵、人際激勵、精神激勵、任務激勵等各種激勵方式;對很多學校的管理人員而言,外部激勵的執行對教師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有一定的約束,所以內部激勵要結合起來。比如,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管理者可以為老師安排一些小的工作。教師在教學中的工作質量和完成的時間長短,是衡量教師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而對學校管理人員而言,要重視教師內在的自我激勵,使二者之間的聯系與平衡得到有效的發揮。但是,在現實的學校管理實踐中,很多管理者只注重外在的激勵,而忽略了內在的自我激勵,從而使很多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影響到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在教師內部自我激勵中,往往是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自身的負面因素、缺陷,從而達到自我超越和完善的目的,從而使自己在工作中始終處于一種認真、積極、充滿活力的狀態。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能激發教師工作熱情和主動性的方法。

7結束語

總之,激勵機制在我國小學教育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了小學教育管理體制的完善,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教學管理中的激勵機制,從激勵機制的角度探討了激勵機制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并探討了如何運用激勵機制。希望在小學教學中實施激勵機制,使教師的工作更加積極、高效,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提高。在小學教學管理中,激勵機制的運用是關鍵。學校管理者可以通過合理的激勵措施和適當的機會,優化學校的教育管理,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能夠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顧水林.激勵機制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7(24):7-8.

[2]鞏清志.激勵機制在小學學校管理的實踐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7):17-18.

[3]張衛國,王敏.在小學教學中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J].華夏教師,2018(07):33-34.

[4]論小學學校管理如何突出人本性原則[J].張小偉.華夏教師.2020(20)

[5]家長對小學學校課程的意見建議[J].韓玲.民心.2019(06)

猜你喜歡
激勵機制運用
淺談學校管理中的激勵機制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銀行金融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激勵機制及其實施效果研究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以激勵為支點撬動轉型發展創業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