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具有“人文性”的數學課堂落實核心素養

2022-11-17 07:24拉毛葉
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21期
關鍵詞:人文性數學課堂核心素養

拉毛葉

【摘要】數學的人文性在于“它是以數學的語言表述事物的狀態、關系和過程,并加以推導、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對問題的解釋、判斷和預言的方法”.它具有簡潔性、高度抽象性、廣泛的適用性,尤其是中學階段的數學,其人文性的彰顯更具天然優勢,這一方面源于中學生認知思維的特性,另一方面源于中學階段數學知識體系的特性.本文分別從“以數學故事為載體,設置問題情境”“以數學活動作體驗,進行探究交流”“以數學思想為內涵,注重學習評價”“以感悟內涵為重點,關注反思總結”“以環境創設為基礎,深化文化素養”五個方面闡述具有“人文性”數學課堂的構建,以求更好地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

【關鍵詞】人文性;數學課堂;核心素養

彰顯數學課堂的人文性所面向的是數學核心素養的落實.構建人文性的數學課堂,一方面是要解決中學數學枯燥無趣且過于理性化的特點;一方面是為了增添數學課堂的魅力,讓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讓數學課堂更有人文性,這需要根據數學學科的基本特點進行有效構建,從數學的基本特性及數學教學方案雙重角度入手.對此,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分別構建了“以數學故事為載體,設置問題情境”“以數學活動作體驗,進行探究交流”“以數學思想為內涵,注重學習評價”“以感悟內涵為重點,關注反思總結”“以環境創設為基礎,深化文化素養”五項方案,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1 以數學故事為載體,設置問題情境

中學數學知識點中存在很多數學故事,這些數學故事的挖掘能有效彰顯數學的人文性,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挖掘,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來進行有效落實.以數學故事為載體更需要設置問題情境,教師應最大化發揮數學故事的教學特性,結合學生認知情況科學化地設置問題情境,做到既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又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例如 中學階段的幾何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模塊,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會在網絡上搜集關于幾何相關知識的歷史故事,同時也會將這些歷史故事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認知相關知識概念.如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被稱為“幾何之父”.在金字塔建立初期,誰也無法勘測金字塔究竟有多高,甚至有人說“這種事情比登天都難啊”.但歐幾里得聽到后,哈哈一笑說“這有什么難的呢?當你的影子跟你的身體一樣長的時候,你去量一下金字塔的影子多長,那長度便等于金字塔的高度”.此后,人們驗證了歐幾里得的相關想法,得出了一模一樣的結論.學生在聽完故事后紛紛感嘆歐幾里得的智慧,也被幾何學相關數學魅力深深折服,無不表露出驚訝的神情.在完成相應故事的導入后,筆者結合課程教學的重點難點進行了藝術性提問,如針對幾何中的不同問題由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與探究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數學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載體,它是一個既獨立又融合的文化體系,作為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崇高的精神、精準的觀點、融合的思維、特有的語言形式等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因此,讓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既需要做到創新又需要做到融合.

2 以數學活動作體驗,進行探究交流

具有“人文性”的數學課堂,既需要面向數學文化的彰顯,又需要面向數學學科的實踐.因此,在課程實施階段筆者特意開展了數學實踐活動,旨在通過數學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參與和體驗數學文化帶來的感受,同時開展相應的探究交流活動,讓學生自我認知、自我感受,完成對數學文化的體驗與交流.

例如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中,筆者根據相關知識概念的重點難點設置了實踐化教學環節.如第一個扮演角色為商場經營者,通過學生間的溝通來對相關物品進行打折銷售,如某件衣服擬打8折,應該怎么算,或者買3送1、滿200元返40元購物券如何更有利于商場促銷活動.第二個扮演角色為購物者,如作為一名購物者自己去商場買衣服,同一件衣服兩個不同的廠家搞活動,如一件定價300元的衣服,A商家打8折,B商家滿100元返30元現金.你認為自己應該選擇哪個商家更劃算?通過相應的實踐活動來有效提高學生生活實踐能力.數學課程作為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著重發揮數學學科的生活化效能,結合生活化教學方式,設置游戲激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筆者認為游戲激趣法符合“生本理念”原則,在實際課程中教師應著重應用好游戲激趣法這一方式,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提高.另外,以數學活動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學校方面應做好相應措施的實施與落實,結合課程教育理論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進一步深化數學“潤澤”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

3 以數學思想為內涵,注重學習評價

數學思想作為數學學科特有的思維特點,教師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具體到課程實踐中,教師可將學習評價進行多元化處理,以評價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思想的形成應將學科教學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才能真正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筆者根據初中數學教材分析了三種數學思想方法,根據以下三種數學思想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學習.

(1)數形結合思想:就是根據數學問題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既分析其代數含義,又揭示其幾何意義;使數量關系和圖形巧妙地結合起來,并充分利用這種結合,尋求解題思路,使問題得到解決.

(2)聯系與轉化思想: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數學學科的各部分之間也是相互聯系,可以相互轉化的.在解題時,如果能恰當處理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往往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如代換轉化、已知與未知的轉化、特殊與一般的轉化、具體與抽象的轉化、部分與整體的轉化、動與靜的轉化等.

(3)分類討論思想:在數學中,我們常常需要根據研究對象性質的差異,分各種不同情況予以考查.這種分類思考的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解題策略.

根據上述三種數學思想,筆者將具體的課程落實到了評價教學環節,如在完成函數相關章節教學后,筆者會開展一堂評價解析課,課堂上分為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我評價三種.首先由教師概括出某一題型或者某一概念所涉及的數學思想;然后由學生進行評價,如學生B評價學生A的回答,在完成相應回答后再由學生自我進行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這樣既做到了學生思想的有效轉換,又做到了學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4 以感悟內涵為重點,關注反思總結

數學是深奧而具有哲理性的.中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普遍已經形成,而單純的只是講解相應的數學知識,學生難以理解透徹.因此在具體的課程中,筆者設計了哲學性的課堂教學,旨在以富有哲學理論的課堂形式來化解數學學習的枯燥,同時也進一步彰顯數學學科的人文性.具體做法為將相應的數學知識體系做到以感悟內涵為重點,注重學習內容的反思與總結,從而實現課程教學的深度化.

例如 在具體的課程實踐中,教師可設置深度教學方案.深度教學的本質是要求教師應從教學的根本目的出發,探索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與深度學習的內在關系,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認知思想客觀聯系起來,以更為有價值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思想的有效培養.而在具體的課程實踐中,教師應將相應的教學方式落實到讓學生關注數學思想背后的價值上,幫助學生挖掘數學學習的意義,以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對數學的本質與內涵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無論是數學學科的生活應用能力,還是數學學科的自然法則之美,都應作為一個逐步滲透的過程,讓學生更加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魅力,最終形成學生相應的學科能力.

學生對數學思想學習過程的理解,直接影響其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而學生對數學思想的掌握程度越深,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深度便越深.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時,也應注重深度教學方案的有效落實.教師可通過微課、慕課等學習平臺總結和分析學生數學學習的錯題,引導學生通過數學思想去分析自身錯誤的本質是因為什么,是因為基礎不牢固還是馬虎不認真,結合所分析的數據來思考自身應該怎么做,以確保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5 以環境創設為基礎,深化文化素養

營造良好的課堂數學文化氛圍,對于提升學生文化素養而言具有重要作用.營造良好的數學文化氛圍,既需要保障硬件設施的投入與使用,也需要軟件設施的扶持與幫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會結合課堂教學重點難點,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符合知識點學習背景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數學文化氛圍中提升自身數學文化素養.

例如 人文環境的創設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把握好中學人文環境創設的主要方向是確保班級內數學文化落實的重要基礎.教師方面應圍繞數學文化課堂構建要求,不斷優化班級內的各項設施,通過設施的優化與創新來確保班級數學文化氛圍的構建.數學教師可向班主任教師提出建立學科黑板報,每周的黑板報制作都與規定的學科相對應,通過班級內黑板報的建設管理來為班級內的學生普及相應的數學文化知識.同時,教師也要圍繞相關人文環境要求創設相應的人文素養競賽活動,結合特定的數學知識點來構建特色化數學教育活動.如“探究幾何與圖形”類知識競賽活動,用于相應的知識競賽,通過活動的形式來構建特色化班級數學文化氛圍,同時相關活動構建中必須要讓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最大化保障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另外,教師可帶領和引導學生提煉數學語言,如圖形與幾何的學習中,教師可對某一些詞匯進行分析.在學習平行線公理時,對于“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有且只有”一定要給學生強調是存在性與唯一性并存.

筆者認為,數學課堂必須要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而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也必須要注重數學語言與符號的滲透,運用一些富含數學知識的文學性語言更能讓數學課堂變得具有人文性.

6 結語

總之,數學的人文性是改變學生對于數學固有思維的重要手段,作為數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必須要注重數學人文性的有效彰顯和滲透,這不僅是學生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礎,也是課堂走向深度的主要標志.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數學人文性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地創新教學,以更好地推動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曹春蓮.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2(22):20-22.

[2]姬亞,張海群.芻議數學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試題與研究,2022(22):25-27.

[3]呂得林.培育核心素養,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2022(20):78-80.

[4]劉艷國.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2(21):92-94.

猜你喜歡
人文性數學課堂核心素養
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的俄語專業實踐教學
由《星際穿越》看科幻電影的人文性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