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規范化建設調查研究*
——以安徽省屬高校為例

2023-02-06 10:32龔小平黃洪雷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形勢規范化

龔小平,徐 俊,黃洪雷

(安徽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6)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薄八枷胝卫碚撜n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盵1]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2],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巴苿铀枷胝卫碚撜n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做到“八個相統一”[2]。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盵3]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們不斷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規范化建設與改革創新的根本指南。改革創新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代使命,也是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保障[4]。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5]的課程,是大學生的必修課,肩負著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光榮使命。只有不斷增強其規范化建設,推進其改革創新,才能牢牢掌握形勢與政策教育的話語權,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的價值引領功能;幫助當代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引導他們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他們在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堅定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教社科[2018]1號)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簡稱“新時代思政課20條”)等文件為根本遵循。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高?!靶蝿菖c政策”課經過多年的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課程體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完善,規范化建設不斷加強,但與育人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差距,還需繼續推進。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改革創新問題的研究,對于提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質量,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規范化建設調查的基本情況

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的基礎建設,課程規范化又是課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是課程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從課程論的角度看,課程規范化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學分和學時、教學及考評的規范化[6]?!靶蝿菖c政策”課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范化建設能強化課程育人效果,促進課程的科學發展,并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體系的完善[7]。但“形勢與政策”課是一門時效性和綜合性強的課程,內容變化快,與高校其他課程相比,其規范化有相同點但又具有其獨特性。

“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起步于1987年原國家教委將“形勢與政策”課設置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課,可以說起步晚,但是黨和國家非常重視。中共中央辦公廳、教育部等部門多次下發文件對本課程規范化建設作出指導。特別是2018年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教社科[2018]1號)對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提出具體要求。轉眼幾年時間已經過去,為了解安徽省屬高?!靶蝿菖c政策”課規范化建設情況,按照《安徽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關于開展全省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形勢與政策”課分教指委根據本課程特點和具體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安徽省屬高?!靶蝿菖c政策”課規范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嘗試提出解決的路徑與策略,旨在提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效果和規范化建設水平。調研由安徽農業大學“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改革創新名師工作室”牽頭,邀請長期從事“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研究的專家設計調查問卷。調查內容以“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為核心。問卷合計28題,包含三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4個封閉式問題,主要了解調查對象及所在單位的基本情況;第二部分為20個封閉式問題,主要針對“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諸方面內容,包括師資隊伍、教學管理、教學方式方法、考核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以及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等進行調查;第三部分為4個開放式問題,讓調查對象自由回答。主要是為了進一步了解調查對象及其所在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實際問題,以及對“形勢與政策”課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調查涵蓋安徽省屬本科、??圃盒?包括民辦院校),調查對象主要是安徽省屬高校負責“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由他們填寫的問卷基本能反映所在學校的“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情況。調查問卷由安徽省“形勢與政策”課分教指委在全省高校范圍內以電子文檔方式發送和回收,共收回81份問卷,剔除3份同一學校的問卷,有效問卷為78份,占全省高??倲档?5%①,問卷填寫認真,質量可靠,有效度高,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問卷經過清理后輸入SPSS20.0軟件系統分別進行統計分析。

二、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規范化建設現狀及分析

對“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諸方面內容的調查顯示,新時代安徽省高?!靶蝿菖c政策”課規范化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課程定位和設置、教學內容安排、教材和教學資源建設、領導體制機制等方面基本按照教育部《意見》(教社科[2018]1號)要求執行,“形勢與政策”課的規范性增強。2014年,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成立“形勢與政策”課分教指委,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進行指導和督導。各高?!靶蝿菖c政策”課的領導主要是校黨委書記(占比66.7%),從黨委到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學生處等相關職能部門都非常重視,政治站位很高。除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為最主要的教學部門外,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學生處/學工部、校團委等部門也參與教學。在實際開展教學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學院往往是最主要的牽頭負責部門(占比近80%),負責課程的建設、教師隊伍的培訓及教學安排;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主要按教育部印發的每學期高?!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要點,同時結合國際國內的重點熱點話題,緊跟時勢變化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進行專題化教學,開展精品課程建設。主要采取線上與線下同步、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方式進行教學,主要的教學方法有理論講授法(94.8%)、多媒體混合教學法(90.9%)和案例教學法(72.7%)??傮w來看,各高校以不斷增強課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為新要求,以不斷滿足大學生課程獲得感為新目標,緊緊圍繞“形勢與政策”課的規范化,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考核運行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吸引力和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但是,新時代安徽省高?!靶蝿菖c政策”課規范化建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一)教師以兼職為主,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教師隊伍建設是課程規范化建設的關鍵。由于“形勢與政策”課開課時間長(每學期都開)、內容變化快(每學期都不同)而課時少(每學期一般只有8課時)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高校對此重視程度不夠。首先,配備專職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學校不到一半,大部分學?!靶蝿菖c政策”課教師是專兼職結合,以兼職為主,缺乏穩定性。兼職教師中有學校相關黨政領導干部,也有從事一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還有從校外聘請的各行業領域的專業人士,師資隊伍構成相對復雜,總體力量不強,授課存在一定難度,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其次,“形勢與政策”課內容又涉及多學科、跨學科,而高?;緵]有建立嚴格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準入機制及教師隊伍的培養與發展規劃,這使得“形勢與政策”課教師來源多元,學科背景復雜,專業性不強,教研與科研較弱,教學效果難以提升。

(二)課時設置參差不齊,教學時間安排有待優化

《教育部關于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教社科[2018]1號)要求:“要保證本、??茖W生在校學習期間開課不斷線。本科每學期不低于8學時,共計2學分;??泼繉W期不低于8學時,共計1學分?!盵5]總體上,“形勢與政策”課作為一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已得到廣泛認可,在省內高校得到了常態化開設。數據表明,無論本科還是??聘咝?均已按教育部要求安排足夠的“形勢與政策”課課時,但高校一個學分一般對應16學時,而按照教育部要求,本科學生要上64學時,??茖W生要上32學時,因此在學時和學分設置上,本科學校和??茖W校差異明顯。在實際教學中,各高校也有差距,最多的安排128課時,最少的僅安排24課時,出現學時與學分上的嚴重不匹配。多數高校雖已將“形勢與政策”課納入課程表統一排課,改變了以往“形勢與政策”課以學校集中安排的講座或報告代替常規課程安排的狀況,但由于課時少授課時間短、兼職教師多,排課時間多在晚上或周三下午,教學時間安排不太合理。且近半數的高校班級規模超過100人,其中有近10%的高校班級規模超過150人,不僅與教育部要求的“中班(不超過100人)授課、小班研討”還存在差距,也使學生普遍不夠重視,學習主體性不強。

(三)教學管理存在不足,教學保障措施有待提高

基層教學組織的設置與否關系到課程和師資建設、教學組織安排等若干重要事項。調查顯示,還有部分高校沒有設置“形勢與政策”教研室(部)。未設置教研室(部),就很難組織統一備課、開展教研活動、加強教師隊伍日常管理。在備課安排上,大部分高校在課前組織了教師集體備課,統一教學內容、編制教學課件等,并要求教師個人完善課前準備工作,但有不少高校主要由教師個別備課,缺乏團隊合作和教學研討。在教材使用上,由于“形勢與政策”課內容變化大,沒有統一的教材和教學大綱,給教師教學帶來難度,使教師對這門課重要性認識不夠。有的教師僅將這門課作為硬性任務完成,主導性不夠。在考核周期及考核方式上,大部分高校實行學期考核制,有部分學校采取學年考核制或者畢業時給學生一個總成績??己朔绞街饕捎每荚?、論文、隨堂測驗等辦法或者兼而有之,其中采用論文考核最多。學生覺得考核容易過關,提交論文草草了事,加深了學習主體性不強的問題。

各高校主管“形勢與政策”課的領導主要是校黨委書記或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直接負責教學資料的準備和授課教師的培訓等,同時各職能部門如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學生處/學工部、校團委等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但制度保障上還不完善,沒有形成層級聯動機制。在政策配套體系上缺乏科學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形成教學團隊的動力不足。

(四)教學方式側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效果有待提升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探索教育教學新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調查顯示,安徽省高?!靶蝿菖c政策”課的教學方式多樣,位居前三位的分別是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形勢報告、網絡教學,還有部分學校同時采取觀看音像資料等方式展開教學。多種教學方法并舉,其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是理論講授法、多媒體混合教學法和案例輔助教學法。從“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看,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形勢與政策理論的傳授,有的教師認為“形勢與政策”課就是宣講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教學方式“宣講化”[8]。雖然安排有“小班研討”和撰寫小論文等課內實踐教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學生積極性不高。同時,課外實踐教學特別是校外實踐教學,由于多種原因如安全性、時間與經濟成本等因素而明顯不足,實踐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而由于“形勢政策”課教學內容大多為大學生高度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只有采取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形勢與政策”課的理論知識才能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的認知和理解,才能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情懷,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新時代加強“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針對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存在的現實問題,要以教學管理機制、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模式創新、教學過程規范等為重點,破解矛盾,擺脫困境。同時,應注意統籌“形勢與政策”課的規范與發展,以規范化建設為基礎、高質量發展為旨歸,推進“形勢與政策”課的改革創新[9],切實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效果和育人質量。

(一)進一步規范和強化“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管理

學校層面要高度重視,強化頂層設計,從“大思政課”格局出發,從履行政治責任的高度整體把握課程規范化建設。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視野把握本課程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關系,凸顯“形勢與政策”課的規范與特色[10]。教學管理上,在校黨委統一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主導,建立教研室建設制度,制定教學規范和課程標準。從教學內容專題的選擇設計、教學課件教案的制作、教學方式方法、教學考評等教學環節進行部署落實。針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穩定性與動態性的特點,每學期開學初嚴格按照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高?!蝿菖c政策’課教學要點”(簡稱“要點”),確定該學期必講的教學內容,實行教學內容的專題模塊化;同時,結合所在省市和學校的發展和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增加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化教學內容。黨委宣傳部、學工部、教務處等相關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學院教學部門,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教學任務[11]。強化“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過程的規范性,通過教學過程管理、制度建設等,實現“五個統一”(即組織統一開課、集體統一備課、任課教師統一配備、課程統一考核、教學研究統一開展),對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進一步進行統一要求與規范,從而凸顯“形勢與政策”課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的功能特征。

同時,在學時學分安排上,既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確?!叭采w、不斷線”,又要根據本校具體情況靈活安排課時。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取課堂專題教學與形勢報告相結合,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實踐教學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與團委和學生處合作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調查、參觀等課外實踐活動。在課程管理上,形勢與政策教研部或教研室負責組織教師進行集中研討,定期開展集體備課、確定專題內容、組織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研究,特別是加大集體備課力度。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校學科建設發展、學生專業方向,切實將教學內容普遍性和地方高校的特殊性結合起來。開設突出省情校情生情的相關選修課程,凸顯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功能??己朔绞缴?按照教育部規定進行課程考核,以專題論文或調研報告為主,加強網絡化、信息化,進一步完善“形勢與政策”課的考評制度。建立“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效果跟蹤評價機制,同行專家、專兼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課堂效果評價,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整合,總結推廣經驗,分析解決問題,確?!靶蝿菖c政策”課教學取得最優效果。

(二)配齊建強“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盵2]目前,按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學生的比例不低于1∶350的要求,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數量大幅度增加,不少高校已經達到這個要求,在教師數量配備上應該沒有問題。但“形勢與政策”課還需要堅持高標準遴選教師,進一步增加專職教師,同時建立教師隊伍的管理和保障機制,爭取配齊建強“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因此,要根據“形勢與政策”課的特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要”的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著眼于建設一支政治業務強、梯隊銜接有序,“三可三為”(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形勢與政策”課專、兼職教學科研隊伍:堅持把政治標準和師德師風放在首位,選配“形勢與政策”課專職教師,按照“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的四個方面專題(全面從嚴治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港澳臺工作、國際形勢與政策)組建教學團隊,并切實解決他們的職業發展、培訓交流、教學科研等現實問題,提高專職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調動專職教師的積極性。

制定明確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準入標準與退出機制,要按照高標準、“優中選優”原則遴選“形勢與政策”課兼職教師,把“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培訓培養納入學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解決課程綜合性與師資薄弱性的矛盾。此外,落實教育部“八支隊伍上思政課講臺”②的要求,形成專兼結合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以校黨委書記、校長、院(系)黨政負責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主,同時不定期聘請地方黨政領導、社會知名人士、知名校友等擔任形勢與政策特約報告員。

(三)完善“形勢與政策”課的保障機制

教學保障機制是推進“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的需要。沒有組織保障、制度保障、隊伍保障、政策保障等,“形勢與政策”課的規范化建設和質量提升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首先,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委宣傳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負責,教務、學工、團委協作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構建學校、學院、教研部、教師團隊層級聯動的組織保障體系。把“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置于黨的全面領導之下,形成黨管課程的機制。學校從“大思政課”格局出發,在學校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公共資源使用中整體把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具體負責“形勢與政策”課教育教學,并會同學校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學工部、團委等職能部門系統聯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11]。其次,構建課程帶頭人的師資團隊負責制,制定并完善教師培訓機制。以“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為單元組建教學團隊,以老帶新。在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方面制定青年教師成長計劃,同時支持和鼓勵團隊教師參加各種高質量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推進師資隊伍建設規范化、集體備課研討規范化、教學重難點研究常態化。再次,改革教師評價政策,構建科學的考核與激勵機制?!靶蝿菖c政策”課內容每學期都不同,備課工作量大、難度大,學校和學院在核算工作量時要充分考慮這個方面,研制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與工作量計算辦法。

(四)改革創新“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模式

當今,信息化、網絡化技術不斷發展,作為“00”后群體的在校學生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網絡化生存”成為他們生活的新常態。他們使用網絡的水平較高,獲取網絡信息極為便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形勢與政策”課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近幾年運用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網絡平臺進行在線教學在輔助課程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霸凇奈濉巹澋拈_局之年,教育部要求全面實現教育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探索未來學校的新樣態、新模式和新機制?!盵12]所以,在教學模式上可以采取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由于“形勢與政策”課內容變化快,要及時更新網絡平臺教學資源,轉載發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時事政治。線下教學采用“中班授課,小班研討”的方式,運用學習通進行簽到、搶答、選人、課堂討論等形式互動,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校團委、學生處合作,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團學活動、“三下鄉”活動等,利用多種途徑和形式拓展學生的課外實踐,提高“形勢與政策”課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感染力,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整合優質教學資源,運用先進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的方法,“不僅能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還能達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學效果”[13]。同時也能充分發揮老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共同把“形勢與政策”課打造成學生喜愛的課程。

四、結語

新時代呼喚新的課程理念,新時代也催進課程的改革創新。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教社科〔2022〕3 號)?!靶蝿菖c政策”課既是一門獨特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時也是“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的發展給“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帶來更多機遇。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抓住機遇,順勢而為,與其他課程同向同行,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立德樹人的育人使命。加強“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的實效性、針對性,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注釋:

①根據教育部2021年發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 012所,安徽現有高校共121所(不包括成人高校),包括本科46所,???5所,其中省屬高校119所,民辦高校32所。參見《全國高等學校名單》,網址為: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A03/202110/t20211025_574874.html。

②“八支隊伍上思政課講臺”:《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6號)第九條規定:“鼓勵高等學校統籌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管理專家、社科理論界專家、各行業先進模范以及高等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院(系)黨政負責人、名家大師和專業課骨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等講授思政課?!焙喎Q“八支隊伍上思政課講臺”。參見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猜你喜歡
形勢與政策形勢規范化
價格認定的規范化之路
TBL教學模式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缎蝿菖c政策》課程教學現狀及成因
“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效果研究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論我國器官移植面臨的新形勢及其立法需求
狂犬?、蠹壉┞兑幏痘A防處置實踐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東南亞地區形勢:2015年
滿足全科化和規范化的新要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