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方法研究

2023-02-24 13:38王劍斌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實施方法德育

摘 要:新時代教師必須注重對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因素進行深入挖掘,充分發揮本課程的育人功能,達到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作者在搜集、閱讀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運用競賽與游戲”

“運用榜樣示范法”“運用正向激勵法”“運用陶冶教育法”“運用情境教學法”五點論述了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德育;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40-012.9?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5-0068-03

新課程改革強調把德育融入各個學科中,積極開展跨學科綜合育人活動,確保立德樹人在教學中的有效落實[1]。因此,新時代的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充分挖掘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德育資源,尋求恰當的時機對學生實施德育,確保立德樹人任務在體育與健康課堂上的落實,引導學生在習得體育與健康知識、掌握動作技能的同時形成優良的品德,發揮體育與健康學科“全方位育人”的作用。

一、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德育內容分析

現行體育與健康教材中包括的體育內容十分豐富,涵蓋多種多樣的體育項目,而且每個運動項目都有其與眾不同的德育價值[2]。本文對不同運動項目教學中的德育內容進行了分析,具體如下:

(一)田徑教學

田徑類運動一般包括跳躍、投擲、競走和長跑等運動項目,每個項目的教學內容都是有所差異的。田徑類運動不僅可以反映出每個學生具備的耐力素質、力量素質等,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比如,接力跑運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內心和本組隊員相互協作、配合的意識,使學生在各種接力跑訓練中培養合作精神。參與障礙跑運動需要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克服賽道上的障礙物。在克服障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運動自信,并培養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參與跳躍類運動可以讓學生在不斷嘗試新的高度時形成超越自我的精神。

(二)球類教學

球類運動所包括的項目比較多,但在初中階段常見的是“三大球”和“三小球”項目。在開展球類運動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德育的目標有機結合,具體如表1所示:

球類運動有較強的集體性和競爭性特點,很多項目都要求學生與隊員相互協作與配合,使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形成強烈的集體意識,尤為強調集體智慧,不倡導學生突出個人主義。球類運動中出現的搶籃、絆人、斷球等現象都蘊含著德育的契機,因此教師可以巧妙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三)體操教學

體操運動是一種與美有關的身體練習活動,其技術動作通常包括跳馬、單雙杠等項目。在教學這些動作時,教師往往可以采用示范、分組練習等多種方式對學生滲透德育。比如,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體操動作,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進行“保護幫助”練習,發揮小組成員的保護作用,即在某個成員做跳馬、單雙杠等存在危險因素技術動作時,其他組員要在四周做好相應的保護,一旦出現危險,要及時救助。分組練習可以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讓他們體會到與人合作的快樂,增強團隊意識。

(四)游泳教學

游泳運動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3]。學生在初學游泳時,必須克服恐水的心理障礙;而長期從事游泳活動,就必須有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力。因此,學生長期參與游泳活動可以培養勇敢頑強、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進一步感受競技體育精神。

在游泳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抓住時機對水上安全知識、救生知識進行有效滲透,讓學生在掌握游泳動作技能的同時形成珍愛生命的意識,在此過程中實現德育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落實,提高他們自我保護、關愛他人的責任意識。

(五)民族傳統體育教學

傳統武術項目蘊含著不畏強暴、有禮有節、匡扶正義等優良精神。正所謂“未曾習武先習德”,習武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武術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遞重要的武術動作和技能,還要重視武德教育,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形成堅強的品質,樹立堅定的信心。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傳統體育教學的德育價值。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太極拳時,教師應著重引導他們感受深、勻、細、緩、長的動作和節奏,

以鍛煉學生的毅力和耐力,幫助學生克服急躁、任性等缺點。此外,太極拳中“以柔克剛”“中正安舒”的拳理與中華民族“外柔內剛”“儒雅自律”的品質相符,

有利于幫助學生感悟并形成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

二、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有效方法

傳統的德育中許多任課教師習慣采取“說教”的方式,口頭對學生進行優秀精神或品質的講解??菰锏闹v解導致許多學生難以理解,甚至會降低他們對所學課程的興趣。對此,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立足體育與健康課堂有效融入德育,對學生的思

想、精神和價值觀起到引領作用,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運用競賽與游戲,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

隨著“快樂體育”理念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落實和深入,競賽法和游戲法逐漸成為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比較重要的方法。競賽法是一種以教學比賽為形式讓學生進行身體練習的方式,有一定的競爭性特點,可以讓參與者的運動情緒高漲。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引入競賽活動,既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又有利于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游戲法是一種以游戲活動為形式讓學生進行素質訓練的教法,有一定的娛樂性特點,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樹立一定的集體觀念。教師應巧妙運用競賽法與游戲法,在豐富的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例如,接力跑不僅是個人能力的體現,更是組與組之間的較量。為了所在小組的榮譽,每個學生都會全力以赴。在田徑教學中,教師設計了“百米接力跑”

的競賽活動,把班里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接力比賽,最后獲勝的小組可以得到相應獎勵。在教師的一聲令下后,各小組的選手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奮力向前。操場上一個個奔跑的身影不僅體現了此次競賽的速度和激情,還詮釋了體育的精神。為了提高交接棒的效率,學生想盡辦法,

如第一小組采取了“左右相換手”的方法,第一名學生左手持棒,第二名則右手持棒,下一位需要左手持棒,這樣左右交錯可以縮短交接棒的距離,并且避免遞棒學生“追尾”。各組成員通過協作與配合,最終順利完成了班級競賽活動。本次競賽活動彰顯了積極、健康的體育精神,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運用榜樣示范法,激發學生的動機

榜樣示范法是指將過于抽象的道德理論知識變得具象化、人格化,通過生動、具體的形象對學生的心理和精神起到感染和帶動作用,以提高教育過程吸引力、感染力的一種方法[4]。正所謂“榜樣是無聲的語言”,而無聲的語言往往比教師“苦口婆心”的勸說更有力量。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較強的可塑性,如果教師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向他們呈現具體的榜樣,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就可以讓學生從榜樣身上學習優良精神和品質,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習動機,使他們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并養成規范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最新的體育賽事相關信息,抓住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契機,利用優秀運動員的事跡對學生進行德育。初中生的年齡一般在12~15歲,教師可以選取與學生年齡相仿的運動員實施榜樣教育。比如,年僅13歲的崔宸曦在杭州亞運會滑板女子街式決賽中取得了金牌,成為中國亞運歷史上年齡最小的金牌得主。這一事件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很大的熱議。教師可借助崔宸曦的故事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

師:“在本次亞運會上,崔宸曦展現了自己出色的滑板技巧與天賦,盡管決賽的氛圍十分緊張,但是賽場上的她并未表現出絲毫畏懼,始終以專注、自信的狀態面對比賽,用自己靈活的身姿和驚人的速度拿下了比賽。金牌的背后,是崔宸曦堅持不懈的努力。她在平時的訓練中流下了很多汗水,每一次摔倒都是成長的經歷……讓我們也像她一樣敢于追逐自己的夢想,并為之付出努力!”

崔宸曦的故事可以激勵更多學生勇敢追逐夢想,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讓他們學習榜樣身上堅持、努力、勇敢、自信的品質。

(三)運用正向激勵法,增強學生運動自信

正向激勵法又被稱為鼓勵法,是指對個體行為進行正面激勵和強化,并讓個體在今后以一種愉悅的心情繼續做出這種行為的方式[5]。正向激勵法以褒揚、鼓勵、肯定為主,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獎品、禮物等物質上的獎勵;另一方面是表揚、認可及提拔等精神上的獎勵。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運用正向激勵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或行為進行表揚、贊許,消除個別學生對體育活動消極、抵觸的情緒,增強學生的運動自信,并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斗志。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長跑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時,教師可以結合體育項目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通過“加油,你一定可以跑下來的!”“咬咬牙,

你就堅持到最后了!”等語言上的正向激勵,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精神。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獎勵機制,對長跑前幾名的學生進行物質或口頭獎勵,增強學生的運動自信,激發學生努力拼搏的意識。

(四)運用陶冶教育法,熏陶學生思想

陶冶教育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各種外界因素讓被教育者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的教育方法,是隱性教育的過程。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向學生傳授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挖掘某些體育運動的歷史文化或蘊含的深刻人文思想,以達到在課堂上落實德育的目的。教師應注重對初中生優良思想和認知能力的培養,合理運用陶冶教育法,通過有效的途徑陶冶學生的性情,使他們的人格得到熏陶和塑造。

例如,查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拳種,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其滲透到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追溯民族文化之根。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與查拳有關的文化故事,如近代著名的查拳大家楊鴻修的故事:他被稱為“大槍楊”,從小跟隨查拳名家學藝,每天從凌晨開始就起床練功,每日彈腿一百下,在練習完之后還推車出門售賣糧食,而且平時走路都保持著沙袋不離腿的習慣……通過了解查拳大家的故事,初中生能體會到他們刻苦練功、堅持不懈的武術精神,思想也會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塑造完善人格。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與健康是初中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也是學校開展德育的重要抓手。在素質教育不斷普及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必須肩負自身的育人職責,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本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還要立足于課堂積極落實德育,針對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總體特點,選擇多樣的教學方法,將體育與健康知識和德育進行巧妙融合,于無形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劉躍偉.新課標視域下高中體育課的德育路徑探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20):120-122.

張永慶.立德樹人視野下初中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分析[J].學周刊,2023(26):160-162.

劉慶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3(19):65-67.

畢珊珊.“課程思政”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學生體育品德培養實踐路徑的研究[D].成都:成都大學,2023.

鄒琳.高中學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策略的研

究[J].田徑,2023(4):61-63.

作者簡介:王劍斌(1978.12-),男,福建閩侯人,

任教于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埔上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實施方法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教學中藝術實踐的意義與實施方法
現在時與現在進行時
小學校園足球課程實施路徑和方法研究
英語創新教育之微探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