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式思政”在檔案學類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教學實踐*
——以“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為例

2023-03-13 01:30李雪婷
檔案與建設 2023年2期
關鍵詞:案例思政文本

閆 靜 李雪婷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東濟南,250100)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教社科〔2022〕3號),指出要“改革創新主渠道教學”“建構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教育教學的自主知識體系,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評價體系”。[1]檔案作為社會記憶和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思政元素。檔案教學實踐應對標《方案》要旨,不斷豐富檔案學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改進教學形式,完善評價體系,培養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道德修養、掌握專業技術的檔案學專業人才。關于優化檔案學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宋雪雁探討了利用德育元素優化課程思政的實踐教學環節[2],翟樂探討了檔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完善路徑[3],徐擁軍探討了如何充分挖掘檔案學專業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4],王小云提出利用專業特色促進課程思政的可持續發展[5]。這些研究均涉及結合課程實際,依托檔案資源,將案例式教學法融入檔案學類課程思政建設中,但未明確而具體地提出“案例式思政”的課程思政建設策略。文章從“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這一具體案例出發,從教育目標、案例設計、教學應用與效果評價等方面入手,探討“案例式思政”在檔案學類課程思政建設中的教學實踐,以期為檔案學類課程思政建設的不斷優化提供有效策略。

1 指歸:“案例式思政”的教育目標

1.1 總體目標:以檔案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四個自信”

充分利用檔案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四個自信”,是時代賦予檔案事業的崇高使命,也是檔案專業教育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最終目標和發展方向?;诖?,如何在課堂上向學生潛移默化地傳遞檔案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思想,并以檔案作為資源庫、語料集、傳聲筒和助推劑講好中國道路故事、民族復興故事、發展改革故事和中華文化故事,是檔案學教育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鞍咐剿颊笔钦n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的一種具體教學策略,是將“案例式教學法”與思政元素融合應用于課堂的教學方法。檔案學類“案例式思政”是以“檔案”為主題,應用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選取檔案素材,并根據教學目標對案例文本進行編排與設計,以技術手段為教學輔助,引領學生在特定的案例情境中進行自我探索和學習的教學實踐?!鞍咐剿颊敝邪咐倪x擇、課程內容的編排、課程效果的評價均應服務于教學總目標,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故事,并學習利用檔案講好中國故事,使“四個自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1.2 具體目標:以“案例式思政”優化課程教育效果

“案例式思政”通過搭建基于案例的開放式學習平臺、打造基于案例的指定化學習情境,實現互動式、探索式教學,并將思政教學與專業教學有機融合。這一過程的具體目標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充分利用檔案資源,深化思政育人功能?!鞍咐剿颊钡闹贮c在于對檔案案例的選取,落腳點則在于挖掘檔案中蘊含的精神財富,從而使學生在案例學習的過程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通過對不同類型檔案案例的學習和探索,引導學生領悟檔案史料背后蘊含的民族大義、家國情懷以及中華民族在發展壯大過程中根植的不朽精神,進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對于檔案學類課程的認知度和認同感。

第二,形成案例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鞍咐剿颊币髽嫿ㄒ粋€真實的案例情境,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和引導者,學生是案例學習的主人翁。在施教過程中,教師以案例內容為工具,隨著案例內容由淺入深地推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實現對知識的自主探索,自覺感悟案例中的思政內涵。第三,針對性搭建課程內容結構,多層次提升學生素質。開展“案例式思政”要求在全面考量教育需求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選取和構建恰當的案例內容,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教學相結合,輔之以問題設置、團隊作業、小組活動等環節,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素養、出色的團隊意識、良好的反思習慣以及高尚的職業情操。

文章所選取的“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這一案例,是基于廣東省檔案館對僑批檔案收集、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具體實踐而自主編排的真實案例。該案例由三部分內容組成:一是僑批檔案部分原文摘錄和照片影像等歷史資料,二是對僑批檔案保存現狀的敘述,三是廣東省檔案館對僑批檔案的開發利用策略。三部分內容逐層遞進,以僑批檔案原文為基礎,通過講解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幫助學生理解僑批檔案開發利用的現實困境,接著引出廣東省檔案館的具體做法,將教學目標融入其中。僑批檔案因其自身的故事性和民間性等特征,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可閱讀性,是課堂教學實踐的良好素材,有利于引導學生感悟僑批檔案中的家國力量,實現知識學習與價值觀培育相統一的教學目標。選取并構建“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這一具體案例符合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對于培育學生的愛國愛鄉情懷,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2 設計:“案例式思政”的文本架構

2.1 總體思路:以文本為橋梁開展思政教學

在“案例式思政”教學中,案例文本作為連接教師與學生、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之間的橋梁,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案例式思政”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緊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思政案例文本的設計,并依托案例文本進行教學活動的設置,從而搭建出一個雙向交流的文本空間。在這一文本空間中,案例所蘊含的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充分而合理地融合,學生在文本空間中可以自主、沉浸地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

文章所選案例即通過對“僑批”概念的闡釋,對僑批檔案保護與開發現狀、問題及對策的探討,及其引申出的對民間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的思考等進行設計和構建。在知識層面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官方”檔案與“民間”檔案的區別,進而對不同類型的檔案價值和作用進行思考,自覺在學習中樹立“大檔案觀”和檔案存儲意識;在能力層面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僑批檔案在保護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境,進而引申至對以僑批檔案為代表的民間檔案保護與開發策略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素質層面啟發學生留意身邊的“民間檔案”,進而培養社會檔案意識,樹立學科認同,啟發學生通過案例切實感受僑批檔案中的家國情懷和中國力量,感悟檔案這一信息載體對社會的貢獻,培養學生作為一名檔案人的社會使命感。該案例在教學中適用于諸多課程,如,僑批的“民間性”特點和體現出的雙重價值轉化,是對《檔案學概論》中檔案價值理論、檔案記憶觀、檔案遺產觀的實例驗證;了解檔案館對僑批檔案的開發利用,是對《檔案管理學》《檔案學理論與歷史》中檔案管理工作流程、檔案事業發展模式的深入學習。為了使案例文本中的專業知識點與思政理念有機融合,在文本設計時,要將專業性、知識性、教育性、文化性、情感性的元素,通過故事化或程序化的文本架構與編排,最終構建一個“文本選取與設計—文本解讀與研討—文本剖析與反思”(如圖1)所示的教學回路,將案例打造成集思政理念和專業知識自然連接的文本空間,打造成教師和學生進行雙向互動的教學橋梁。

圖1 “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以文本為橋梁的教學回路

2.2 文本架構:構建話語層面的文本導航

按照西方敘事學者瑪麗-勞爾·瑞安(Marie-Laure Ryan)所闡釋的“隱藏的故事”結構模型,表層故事屬于話語架構[6],區別于底層故事固化、單向、時間線性的敘述邏輯,其形式更加豐富多樣。通過話語架構引導學生擺脫固有的時間限制,全身心投入到案例故事的敘述與發展中,深入理解底層的故事文本,是“案例式思政”文本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在文本架構過程中,借鑒敘事學“??軜嫛崩砟顚Α昂0钍p?僑批檔案”案例進行文本導航構建?!昂?軜嫛弊鳛榉派涫綌⑹隼砟?,被廣泛應用于信息類網站,其本質在于允許信息從主菜單到子菜單的遞歸式呈現,用戶可以從任何一點跳轉回主菜單。[7]依據這一理念設計的案例文本是一個組織良好的重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任意一個環節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從僑批檔案的文化遺產內涵和價值意義到廣東省對僑批檔案的開發利用現狀,再到廣東省檔案館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對僑批檔案開發利用的具體舉措,這一系列故事內容構成了新的文本架構,專業知識點和思政元素被放射性地融入其中,學生在對每一個環節文本的閱讀與思考中都能進行即時的體會與反思,并隨著課堂教學進入新的文本環節,實現各知識點和思政點的有機互通,確保整個教學過程的連續與完整。以下述教學文本片段為例:

在廣東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一封保存完好的書信靜靜躺在展柜中。這封書信是謝永寬同志在1950年4月寄給美國華僑陳厚父先生的一封回批,其中涉及發動僑胞投資家鄉工業建設事宜。這封書信即是一件僑批檔案。相較于官方檔案,僑批來自民間,本質上是民間檔案。僑批檔案有以下特點:一是普遍性。諸如僑批檔案中的書信、照片、證書、票據等,多為華人華僑自行留存,而非統一集中保管。二是僑批檔案所有權屬于民間。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經協商,省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可對個人形成的檔案代為保管,必要時可依法收購或征購等,但這類檔案的實際處置權往往仍在民間。三是保存具有不穩定性。僑批檔案的保存時間和完整性等取決于民間認知水平、社會檔案意識以及存放環境。除了民間機構和國家檔案館收藏外,絕大多數僑批檔案都存放在家庭和個人手中。僑批檔案的民間屬性帶來了存藏保管安全的不穩定性,這也是檔案主管部門搶救保護僑批檔案的原因之一。

這一文本片段首先以僑批檔案閱讀材料為切入點,講述了僑胞關心、支持家鄉建設發展的真實事跡,將家國情懷融入其中,引導學生自主體會、思考僑批檔案中蘊含的愛國之情。然后從僑批檔案的形成過程出發,指出了僑批的民間性特點,進而引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對于民間檔案保管的相關規定,引出僑批檔案在保管上遇到的困境。這樣的文本敘述是相對自由的,能夠引導學生在材料中體會情感,在現狀中尋找問題,在問題中思考解決方法,為學生留下了可探索的空間。最后,文本中對現代僑批檔案面臨的困境和挑戰等進行敘述,啟發學生從源頭創新性思考解決策略?;诖?,通過在話語層面構建文本導航,使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求真以致用的科研態度。

圖2 “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情節模型的構建

2.3 文本架構:構建故事層面的情節模型

在對案例文本進行架構時,還需要打造故事空間,將情節作為連接過去和現在的工具,以話語打亂故事原本的發展順序,并根據教學需要構建情節模型(如圖2所示),引導學生沉浸到案例文本之中。文本架構所構建的情節模型不單是為了講故事,而是為了講好故事,并在講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知識點和思政點,從而有效對接課程教學目標。僑批檔案因其時間和地理等因素而與現在存在距離感,構建情節模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時空距離對學生的影響。在情節模型設計中需以話語為導航,對文本進行二次組織編排,構建“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專業知識—思政元素—目標實現”的文本故事,以案例情境為背景,以理論知識為支撐,使得檔案史料更加立體化。

3 應用:“案例式思政”的教學互動

3.1 總體思路:以教學互動優化課程開展效果

“案例式思政”旨在以生動的案例文本為基礎,使存在于知識論層面的理論真正融入實踐,從而契合檔案學應用型學科的特質。在“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案例教學中,主要體現在外在探索性的“師生互動”和內在沉浸式的“生生互動”,最終打造雙向的教學互動模式?!皫熒印狈矫?,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引導而非主導的作用,通過為學生提供案例文本、布置課上任務和課后作業等方式,明確學生所需完成的探索目標。例如,讓學生在案例情境中通過沉浸式的情感體驗自主探索僑批檔案中蘊含的家國情懷、誠信精神、文化價值等思政元素,而非采用單聲道、填鴨式的硬性灌輸,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式教學手段為學生的思想反饋提供平臺,從而形成全面的“師生互動”?!吧印狈矫?,案例文本中設置的問題可引發學生間的討論、合作、激勵與評價,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對僑批檔案民間性的原因進行學習時,可引導學生依托文本內容、網絡信息平臺、檔案館等課內外資源進行合作;在對“官方”檔案與“民間”檔案價值的探索中,可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或討論的形式發現僑批檔案的文化魅力?!吧印钡慕虒W模式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自主應對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充分發揮“案例式思政”育德行、授知識的作用。

3.2 教學互動:打造外在探索性互動

構建一個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是保證“案例式思政”得以有效開展的關鍵,也是促進外在探索性互動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將教學目標融入文本架構,隱含在課堂互動中,并在核心觀點教學環節為學生留足思考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互動,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研討情況進行教學總結。以下述教學過程為例:

教學片段:僑批檔案的歷史沿革及特點

課堂引入:教師挑選一封僑批檔案帶領學生閱讀,并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僑批檔案“銀”“信”合一的概念;結合文本閱讀及課前資料查詢,請學生陳述僑批檔案與其他類型歷史檔案尤其是“官方”檔案的區別。

課堂互動: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僑批檔案的“民間性”特點;讓學生自由表達對僑批檔案的看法;引導學生思考僑批檔案的歷史價值與現實價值。

教學總結:對課堂互動中學生的闡述進行補充,教師對思政點和知識點進行總結,指明僑批檔案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帶領學生重溫檔案價值理論等,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后的延伸學習和思考。

在外在探索性“師生互動”中,案例文本、故事情節以及教學目標是師生之間連接的基礎。從探索性上來講,學生處于一個較為自由的學習環境,不同學生會對案例內容產生不同的情感與思考。教師作為引導者,應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自由的外部探索,表達對于案例的差異性看法。通過外在探索性互動,學生的自主研究能力能夠得到提升,此外,學生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做出的反饋也會對教師的教學內容起到補充作用,實現教學相長。

3.3 教學互動:打造情感沉浸式互動

在對案例文本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撰寫解決方案和評論稿并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等形式,加深對案例文本知識要點的理解。此外,也可以從故事內部視角進行審視,如,通過采取編演情景劇、主題演講等方式,化身為僑批檔案中的“主人公”,通過同學間的互動,以第一人稱視角研習案例文本,達到“情感沉浸”的效果。以下述教學過程為例:

教學片段:廣東省對僑批檔案的開發利用

課堂任務:根據僑批檔案在開發利用方面所面臨的困境,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等法律法規,以小組為單位對僑批檔案的開發利用提出方案并進行課堂展示。

互動評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互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方案的可行性、理論依據、政策支撐等方面。

文本解讀:在學生進行自主展示和互動后,指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案例文本細讀,對廣東省檔案館對僑批檔案開發利用所采取的措施進行學習,指明理論知識點,并引導學生進行后續思考和研究。

教師在“僑批檔案開發利用存在困境”這一具體文本空間中,為學生設定任務,引導其成為故事發展的主人,使學生在互動中從自我視角出發理解保護僑批檔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繼而通過互動式研究,形成對檔案信息激活原則等理論的認知與應用。案例文本中對實際舉措的敘述,可強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生投入科研工作和檔案事業的熱情,最終促使情感上的共鳴轉變為行動上的自覺。

4 評估:“案例式思政”的效果評價

“案例式思政”的教學實踐要做到將課程思政目標、專業知識教學和課程教學大綱深度融合。為保證“案例式思政”的開展效果,筆者針對“海邦剩馥 僑批檔案”案例教學構建了多維的效果評價標準。在評價主體上,構建一個任課教師與學生二者結合的評價體系。從教師視角反思案例在內容編排上是否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導入、課程作業布置等環節是否需要改進等;從學生視角反思案例所傳授的知識要點和思政元素是否入腦入心,“案例式思政”的教學效果是否真正實現等。在評價形式上,堅持課堂評價和課后評價相結合,將各項評估標準量化細化,并根據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進行考核。結合“案例式思政”的引導性、互動性和沉浸性特點,通過問卷調查、訪談打分等形式評估學生對案例所蘊含的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的接受度。在評價內容上,既要關注思政教學目標是否實現,也要關注思政目標的實現程度。改變以考試論成績的習慣,將課堂任務完成度、學生團隊配合度、個人投入程度融入綜合考評。同時,借鑒BOPPPS教學法,將課程導入、學習目標、預評估、參與式學習、后評估和總結等納入案例的教學評價范圍中,實現全程評價。將案例特點與課程教學大綱相結合,綜合考量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的完成度。構建一個開放多元的課程效果評價體系,既呼應了“案例式思政”開放課堂的設計理念,也有利于幫助教師不斷優化教學實踐和效果,增強學生對“案例式思政”教學實踐的認可度、參與度和接受度,真正做到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猜你喜歡
案例思政文本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思政課“需求側”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