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沅《拾余四種》述略

2023-03-18 15:46任蘊奇
巴蜀史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恒言鬼神心性

任蘊奇

劉沅(1767—1855),字止唐,又字訥如,號青陽子,成都雙流人,清代四川著名學者,人稱“川西夫子”。劉沅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考中拔貢,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考中舉人,但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至清嘉慶元年(1796)進京會試三次不第,又逢家中突遭變故,不得不歸鄉奉養母親,主持家事。后劉沅放棄仕途,在鄉中開立私塾授徒教學,并精研學問。

劉沅的學術成就表現在諸多方面,他援道入儒,會通三教,學術體系圓融精妙。但從根本上來講,劉沅認為自己是儒家學者。劉沅晚年整理自己的畢生著述,作《藏書碑記》稱:“計《易》《書》《詩》《春秋》《三禮》《四子》均曰‘恒解,共一百一十卷?!缎⒔洝吩弧苯?。又《正訛》《子問》《又問》《大學古本質言》《俗言》《約言》《恒言》《賸言》《家言》《雜問》《雜著》《蒙訓》《下學梯航》《壎篪集》《明良志略》《史存》等十七種,共計六十六卷。其他詩文選本旁及二氏注釋、勸善諸書不再其內?!雹賱渲鲐S富,種類頗多,此處只收錄儒家相關的著作,與佛、道有關的經注、勸善書并不收錄,足證劉沅將自身定位為儒家學者。

劉沅在成都有兩處居所,先在雙流云棲里,后在南關純化街。兩處居所都有古槐,所以劉沅自稱“槐軒”,世人和后人稱為“槐軒先生”。劉沅生前就已稱自己著作為《槐軒雜著》《槐軒要語》等,后人又將其著作編為《槐軒全書》。劉沅的學術也稱為“槐軒之學”,劉沅與其門人弟子則稱為“槐軒學派”。當下所見《槐軒全書》要數2006 年成都巴蜀書社影印本最為完備。其中收錄包括《拾余四種》8 卷在內,共27 種,179 卷。又有2016 年譚繼和先生主編的《十三經恒解·箋解本》,其中第十卷亦收錄《拾余四種》。有學者對《拾余四種》的版本進行探究,今存有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清光緒元年凝善堂刻本、清光緒二十七年成都守經堂刻本、民國十九年致福樓刻本、民國二十三年特園刻本。另外,單行本有民國北京道德學社鉛印本《恒言》《家言》。①目前,內地學界、臺灣地區、國際學者對劉沅研究的成果總體上較為豐富,各方面均取得進展。本文以劉沅的《拾余四種》為中心,略述其著作內容的特點,以見其學。

《拾余四種》包括《恒言》《家言》《賸言》《雜問》4種。劉沅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春正月,為《拾余四種》作敘,時年78 歲?!蹲詳ⅰ贩Q:“先儒有云,大道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力行之道,四子五經言之已詳,故愚作《恒解》,第就白文細繹。誠得其要,則圣人之事,皆人人可能之事矣??鬃釉疲菏龆蛔?。誠有無待于作者……愚本鮮躬行,又多鄙暗,因兒輩幼沖,門人或相問難,隨意應之,積久不覺成帙……然而家塾私言,便于覽記,亦尚可以姑存。顏曰《拾余》,蓋拾前人之唾余,且明其為圣賢之余義,想亦大雅君子所不禁也?!雹趧渥鳌端臅贰段褰洝分逗憬狻芬呀浖毮佌蔑@其學術理路及力行之道?!妒坝嗨姆N》可視作對《恒解》諸書疑難之處的補充,又有對后輩門人的解答。

《恒言》

《恒言》的內容劉沅在編撰時已做過分類,有如下幾端。其一,《人道類》。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主,圣人能夠全人道以配天,故以人道為首。其二,《心性類》。劉沅認為世間萬事悉由心而發。不能明心性之理,人間的倫理也就無由而正。其三,《天地類》。天地為道之本原,只有知天地才能知心性。其四,《鬼神類》。鬼神亦是天地間一精粹之理,理粹則與鬼神合其吉兇,鬼神之事也就被容納在心性之內。其五,《治道類》。中國古代君權、神權、教權互相融合,心性倫常、天地鬼神被君王建立皇極主宰。其六,《學術類》。學術端正方能用以經世昌隆,天人性命等都通過學術思想貫通。其七,《文學類》。古有文以載道之說,道通過文章得以表達。其八,《技術類》。劉沅認為百工技術亦是道之余,具有重要意義,故需要申述。其九,《時宜類》。天下之理一,然而古今事勢萬端,用一理裁定萬事,需要應時權常,各得其中。其十,《辨偽》。理是人人所擁有的,如果能依理且恰當行事,那么人人各得其所。之所以世間不能這樣,是異說影響的結果。以上為《恒言》十類內容和劉沅的認識。

劉沅的學術體系是對宋明理學的批判繼承,宋明理學是以探究天道性命、心性理氣等范疇為核心,這一點貫穿其整體學術著作,在《恒言》中亦有體現。但是,劉沅講心性等抽象概念,并不空疏,而是要和人結合起來。劉沅認為“人者,天地之心也”,普天之下人為貴,是因為人具有天地之心。人為萬物之靈,是靈于人心,實際上是靈于其性。性就是天理,人的本性并沒有不善的。之所以有不善的人,是因為人心受情影響,摻雜不善。劉沅因此形成了先天之心與后天之心分野的理論,“先天之心即性,后天之心雜情”。先天之心純粹,后天之心因情而不純。但是,情也并不全帶來負面影響,“情者,心之用,得其正則性,否則賊,故君子正心”。情為心之用,若能使情得到正確的抒發,就接近本性和先天之心,君子的修行在于正心。

宋明理學以圣人為標桿,認為儒家所講求的修身最終是為了達成圣人境界。劉沅的思想境界中,圣人亦是最高目標。圣人和正常人一樣有血氣心知,不同之處在于圣人“惟全天之理,故能立人極,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如斯,圣人亦如斯也”。圣人能得天之性,成為人極,故而能夠正人心,“而有禮樂法度,束之于規矩,變化其氣質,而更授以致中和之功,世所以安而俗是以淳。后世禮樂微矣,幸天理民彝不可得而泯。賢君父師,正其身,以善化之?!雹偈ト税l揮先天本性,先正己心,再正他人之心,從此世間有禮樂法度等各種規矩。圣人又能夠變化民眾的秉性氣質,達到中和的狀態,社會環境和民風民俗因此淳樸。后世禮樂衰微之時,前代所傳的美好德性并未泯滅,仍然有賢良的君父以善化民?!短斓仡悺分?,圣人能觀天察地以利民,敬授民時?!豆砩耦悺分?,圣人面對古代的巫祝卜史不敢稱自己已經修德,沒有瑕疵?!吨蔚李悺分?,劉沅強調,“圣人非甚難為,誠得其傳,則修己治人,自衾影而推諸于天下無不宜”。圣人先修己身,然后得以治人?!秾W術類》開篇即說“學者,學圣人而已”,圣人因能夠盡人道而與常人不同。上言圣人全天理,此處又說盡人道,則天人性命由此貫通。如上所述,圣人有如此優點,常人似乎難以企及。劉沅在《辨偽》篇稱:“人皆得天理而生,則人皆可為圣賢?!比绾纬蔀槭ベt?劉沅認為孟子所說“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則可以如舜而已矣。

《家言》

《家言》的編纂在《恒言》之后,是劉沅日常生活中對后代的示語,積久成編?!都已浴贩譃椤读⒅尽贰堵殬I》《正始》《是非》《養生》5 篇。

《立志》篇首云:“為學莫先于立志。志在圣人,久而不懈,至拙亦可為正人。志在庸俗,久而不查不覺,遂入于小人。戒之慎之?!贝颂巹涞恼f法與“求其上者得其中”相類。如果立志成為圣人,目標堅定,堅持不懈,即使天資不足,也能堂堂正正做人。若一開始就志向短淺,久而久之便容易成為小人,足以見立志的重要性。立志成為圣人的目標過于遠大,會墮入空虛。劉沅給后人信心稱“士農工商,皆可為圣人”,具體做法是將愛敬之心用于親人、長輩和上級,然后再推及于他人他物,每時每刻都不忘卻,每件事都能寬恕待人,就達到這一境界了。面對名利和財色等誘惑,劉沅認為這是最能體現人天理良心的時刻。若是一個人見到財色就想去分奪,只貪圖私利和一時舒適,就拋棄了天理良知。面對此類誘惑,應當保持堅韌的態度,死而不變。

《職業》篇中,劉沅對古代的一些職業技藝進行評論。首先,他認為人生而不可無職業。其次,自古以來,耕種莊稼、制作陶器、漁獵、筑房、醫藥、卜筮都可以為業,只要是不害于義理,并且能夠解決溫飽問題,都是正業。作為一個傳統知識分子,劉沅認為“第一好事”是讀書,但是必須讀有用之書。例如讀《四書》《五經》,其中涵蓋了天理、人情、物理,并一一講明,只要能“體諸身心,無不可成之功業”,即使是天資駑鈍,只要熟讀《四書》,做到字字身體力行,不是“作紙上陳言觀”,也可以“卓然立于圣賢之林”。劉沅不僅強調讀書的重要性,更強調要讀圣賢之書,對儒家經典推崇備至。而且人若能更進一步去力行,便能成為圣賢。隨著印刷術的普及和明清以來社會經濟發展,普通人獲取書籍更為容易,劉沅看到書籍太繁這一弊病,便強調讀書“必以圣為歸”。對于書中所講授的心性倫常,更要以能實踐為要害。至于醫術、卜筮、相面等關于民生問題的職業,君子不當嫌棄,只要出發點是利于人倫,本于心術,就不應該排斥。況且,無器也非道。

《正始》篇是對人性修養的論述。劉沅強調人性皆善,為萬物之靈,稟天地而生,父母猶如天地。所以,劉沅強調要順遂天地之性,孝順父母?!墩肌菲钟邢喈斠徊糠謨热菔菍Α洞髮W》中的“誠意”概念進行解析。他認為,人心是依托于陰陽之靈,靈為鬼神。天理本天,天又是鬼神之本,所以從人心和天理來講都與鬼神相連接,需要敬畏鬼神。敬畏之心是誠意的前提?!坝谝荒钪畡?,善即行,惡即去”,這是慎獨之功,也是誠意。此處頗受陽明心學影響。

《是非》篇中,劉沅認為:“若以物為日用倫常之事,則格之即所以致知。以物為凡天下之物,則物不可勝窮?!雹偌热惶煜轮锓倍?,無窮無盡,日用倫常則是最為緊要之事,抓住重點就能從根本上認識問題。所以,在此篇中劉沅以家庭教化為中心,要求明辨是非之理,做到孝悌忠義,集中表現了劉沅的人倫思想。

《養生》篇中,劉沅認為應當以守身為大,有此身才有事業。神、氣、精有先后天之別,先天的可以合為太極,守身重在存養心性,存養先天之神、氣、精則全太極。日常生活中重視飲食起居的規律節制,則可以守身誠身。此處的養生之論受道家思想影響頗大。神、氣、精等概念則多為道家概念。劉沅將“守身之道”看做“攝養”,提倡清心寡欲則為道家的修養方法。

《賸言》

《賸言》是編訂《恒言》《槐軒要語》《槐軒雜著》等書之后所存之文字。其內容是《拾余四種》中最少的一部,且未對內容進行分章,其中的思想也較為駁雜。例如,談到天地的內涵時,特別強調父母于人相當于天地。又將理寓于氣之說,認為孟子只以“散殊之氣為氣”,其養氣之說不明?!顿嬔浴凡粌H講儒家的內容,而且在部分文本中,將儒家倫理與道家思想相結合進行論說。例如,在論及孝子之時,劉沅認為孝子“盡其以合天”,而精、氣、神本于父母,皆為精粹。孝子對父母進行奉養,實質上是將全體受命于天的至寶,又全體歸還于父母。又劉沅認為誠身之義是保存完全先天的精、氣、神。此外,劉沅還多講日月星辰等自然物質,與“氣”相聯系。

《雜問》

《雜問》與前面三種《恒言》《家言》《賸言》的體例格式不同。劉沅稱:“門人每以世俗之事為問,就己意答之?!比绱丝梢?,該書以問答的形式呈現,體例便是門人弟子“問:……”,劉沅“答:……”。全篇共有40 余條問答,各自長短不一。門人所問內容大多與儒、釋、道三家內容有關,且此篇中關于佛、道二教的內容所占比例很大。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涉及到儒道、儒佛二教的對比問題。例如“問:然則其(指佛家)廢人倫,何也?”又如“問:如子之言,僧流之靜養不亦同于儒學乎?何以朝廷不用之也?”又“問:佛言空,儒言誠,子比而同之,何也?”又“問:道家言精、氣、神,不言心性,何也?”又“問:三教之本原一也,而佛、老之書多荒怪,圣賢之言咸切實。何歟?”又“問:儒以佛、老為甚于楊墨兼愛也、為我也,信乎?”筆者認為,從劉沅門人的問題入手,可以反映出劉沅學術確實是融會三教,并且對三教思想進行努力調試。劉沅對具體問題的回答,可反映他本人對于儒、釋、道三家的包容態度。劉沅不僅尊奉儒學,而且積極援引佛、道之說進入其學術體系,以便更好地解釋天道性命等終極問題。為我所用,教化人倫,方為一切思想的目的。

總結

礙于篇幅,筆者只能將劉沅的《拾余四種》按4 部書分成4 部分,并擇其重點、特點,進行介紹。需要說明的是,劉沅的學術思想體系以儒家元典為本,融會佛道,體大思精,重點在對于群經的《恒解》?!妒坝唷分械摹逗阊浴肥菫檠a充《恒解》所作,《家言》是對后輩的勸勉之詞,《賸言》是編《恒言》等書所剩枝葉,《雜問》是與門人弟子問對所記。各書成書原因不同,因緣際會,被劉沅后人編入《槐軒全書》,進行合刻,呈現在當今讀者面前。劉沅被稱為“川西夫子”,自身也以追求圣人為畢生事業?!妒坝嗨姆N》并非長篇大論,也不同注解經典文本一樣有依托,而是短小精悍的札記形式,發揮劉沅個人思想,讀之叫人回味。這一點與《論語》頗有幾分相似。

(作者系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恒言鬼神心性
清代養生家曹庭棟和他的養生著作《老老恒言》
OYSTER OMELET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與“明”字的含義
心性與現實
SUMMARIES OF ARTICLES
《女兒的選擇》:好一則醒世恒言
淺談先秦諸子的鬼神觀
外出鞋宜緊,居家鞋宜寬
鬼神
胡宏心性觀中的“儒佛之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