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巴蜀學者李調元文獻學成就研究述論

2023-03-18 05:11陳鶴
巴蜀史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修志川菜巴蜀

陳鶴

清代巴蜀學者李調元(1734—1803),字羹堂,號雨村、童山、蠢翁等,四川綿州羅江(今德陽市羅江區)人,是一位著述宏富、博學多能的百科全書式學者。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30 歲的李調元進士及第,為殿試第二甲十一名,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吏部文選司主事、廣東鄉試副考官、考功員外郎、廣東學政、直隸通永道等職。清乾隆五十年(1785)遭誣罷職回到四川,回鄉后不再出仕,在家建“萬卷樓”,號稱藏書十萬卷,收藏極富,以讀書著述自娛。

李調元著述極為宏富,有《童山詩集》《童山文集》《蠢翁詞》等文學作品,《雨村詩話》《雨村詞話》《雨村曲話》《雨村賦話》等詩學、戲劇學、文藝理論作品,編刊飲食專著《醒園錄》,輯撰刊刻大型叢書《函?!贰独m函?!返任墨I學巨著,在當時已引起了一定的關注。

對于這一“百科學者”,趙爾巽主編《清史稿》卻無李調元之傳,《清史稿·文苑傳》亦無李調元記述,說明在清人的眼中,李調元并無突出之仕績,達不到入傳的歷史人物的標準,亦不太認可他在清代主流文壇之地位。就連巴蜀鄉邦的《四川通志》以及《國朝全蜀詩鈔》等文獻之中,也對于李調元詩作的評價,頗有微詞①,但這恰恰是李調元鐘情民間文化、整理民間文獻重要貢獻的側面證明。

民國以后,李調元收集、整理、編刻鄉邦文獻,研究民間文化,推動蜀學發展,造福鄉梓民眾的事跡以及他在眾多領域的學術成就,逐漸得到各界的高度評價。如黃芝崗先生就有《川梆子的導源人——李調元先生》等文章,總結李調元的川劇成就;更為重要的是,出現了多種清史人物傳記,甚至《清史列傳》也稱贊李調元“所為詩文,天才橫溢,不加修飾”“蜀中撰述之富,費密而后,厥推調元”,其所編刻的《函?!贰氨碚孟日?,嘉惠來學,甚為海內所稱”② ??梢?,隨著時光的沖刷淘汰,20 世紀以來,除了李調元之于學術研究的嘔心之作及民間文化的保存之功,其傳奇的經歷、橫溢八斗的才華、宏富深邃的著述、眾多方面的成就,逐漸得到了更多學者的矚目和更多世人的認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關于李調元的研究逐漸開展,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編有《李調元傳》①,四川民俗學會等學術團隊成立了研究專委會②;對于李調元的川菜、川劇等領域的著述與貢獻,相關研究日漸增多,評論亦褒貶爭論,但是對于李調元學術成就的整體承認,則是學術界的共識。

清代是文獻學的鼎盛時期,清政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召集大批文人學士,網羅天下古今圖書,編纂了許多大部頭巨著。如《古今圖書集成》一萬卷、《全唐詩》900 卷、《康熙字典》42 卷、《朱子全書》66卷等。特別是用時20 年,集中360 多位博學專家,編纂而成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461 種,79309 卷,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在清政府興文重教、編纂典籍之風的影響下,民間學者也興起了編纂典籍的熱潮。如徐乾學、納蘭性德刻《通志堂經解》1800 卷,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746 卷,鮑廷博父子刊刻《知不足齋叢書》208 種等。

作為生活在清乾嘉年間的學者,李調元對這一熱潮耳濡目染,自然也十分重視文獻的搜集、整理、編刻,先后輯撰刊刻大型叢書《函?!贰独m函?!返任墨I學巨著,整理了大量鄉邦文獻。因此,對李調元的文獻學成就、價值、特色等進行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所幸,學術界已經開始對李調元的文獻學成就展開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本文嘗試梳理、總結這些成果,并尋找新的學術增長點,以期推動李調元研究走向深入。

一、李調元斷代文學總集成就

李調元一生醉心于訪書、編書、刻書與藏書事業,編刻了大量書籍。斷代文學總集是后人研究一代文學的主要文獻,清代編纂斷代文學總集之風十分興盛,官修有《全唐詩》《全唐文》等,私修如《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等。承此學風,李調元也以一人之力編纂了《全五代詩》100 卷。蔣寅認為,李調元所編纂的《全五代詩》是現存第一部個人編纂的較完整的斷代詩歌全編,應予充分肯定。

二、李調元金石學研究

金石學發源于宋代。近代金石學名家馬衡(1881—1955)認為:“有宋一代,始有專攻此學者,歐陽修《集古錄》為金石有專書之始。自是以后,呂大臨、薛尚功、黃伯思、趙明誠、洪適輩,各有著述,蔚為專家。鄭樵作《通志》,以金石別立一門,儕于二十略之列。而后金石學一科,始成為專門之學,卓然獨立,即以物質之名稱為其學科之名稱矣?!雹?/p>

至清代,金石學大盛?!扒宕鹗瘜W的著作極多,據容媛所輯《金石書錄目》統計,現存金石學著作中,北宋至乾隆前700 年間僅有67 種(其中宋人著作22 種),而乾隆以后約200 年間卻有906 種之多,可見其發展之盛?!崩钫{元身處乾嘉考據學時代,對金石學自然十分留心,在此方面撰寫有《補刻金石存》《蜀碑記補》《博物要覽》《金石品》《金石存》等著作。宋代學者王象之撰寫《蜀碑記》,李調元在此基礎上作《蜀碑記補》10 卷。詹杭倫在《李調元學譜》中對《蜀碑記補》《金石品》《金石存》等著作,作了提要和述評。沈振輝考察了《蜀碑記補》與《蜀碑記》的關系,分析了《蜀碑記補》的編撰背景,指出此書“匯聚了宋以前蜀地碑刻幾乎全部的資料,而且對這些資料做了比較考證,即使在今天來看,許多考證仍然不乏真知灼見”。

三、李調元方志學研究

四川是中國地方志的發祥地。學術界普遍認為,東晉時期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人常璩編修的《華陽國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此后,歷唐宋元明,四川修志之風不絕如縷。其中,兩宋320年,四川(含今重慶在內)共編纂地方志194部,雖其中大部分散佚,但可見編修數量非常巨大。降及清代,四川編修的方志更是蔚為大觀。據統計,清代編修的四川方志共有460種之多。①清代四川方志不僅數量大,而且精品多,學術名家編修的地方志層出不窮,如段玉裁修清乾隆《富順縣志》,張賡謨修清乾隆《廣元縣志》,彭遵泗等修清乾隆《丹棱縣志》等。

李調元基于其父親李化楠《梓里舊聞》的底稿,以極其嚴謹的修志態度,采用創新的修志方法,編修了十卷本《羅江縣志》。這是羅江縣歷史上第一部縣志,保存了羅江地區的大量資料。林英等對四川省現存的李調元《羅江縣志》作了版本和收藏地點的普查和著錄。在《羅江縣志》《通州志序》等地方志著作之中,李調元的方志思想形成,具有自己的特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的熊倩等人,分析了李調元的方志思想,認為李調元有明確的修志思想,充分的修志準備,嚴謹的修志態度,創新的修志方法。鄭定理和曠天全簡要介紹了李調元編修《羅江縣志》的情況。曠天全等人認為,作為清代巴蜀地區的方志名家,李調元在借鑒前人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踐,形成了敢于創新,思古、慮今、啟后世,注重實事求是的方志思想,對現今修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劉平中認為,《羅江縣志》系李調元“利用萬卷樓所藏文獻,薈萃各書,參照所拓金石碑文,去偽存真,查缺補漏,仿造《日下舊聞》體例續補而成。該書廣征博引,材料均注明出處,所載名勝古跡均親自考證,是一部史料價值較高的地方志”??梢哉f,李調元為方志的撰寫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為巴蜀文化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珍貴的地方史料,這也為巴蜀文化的保存、弘揚、推廣,作出了切實的貢獻。

四、搜集整理巴蜀文獻

李調元對于集部之貢獻,主要體現在他推動了古代文獻的整理與傳承。李調元留心巴蜀鄉土文獻,廣求著述,悉心搜羅,再加以抄錄、雕刻,身體力行地編刻《函?!放c《續函?!?,對巴蜀文化復興和清代學術繁榮作出了突出貢獻?!逗!饭彩諘?63種,使不少罕見古籍得以傳承。鑒于《函?!返奈墨I價值,宏業書局和人民出版社分別于1968 年、2012 年對其兩次影印出版,起到了保存文獻的作用。

高一旭在《李調元與〈函?!怠芬晃闹?,簡要介紹了《函?!匪氖骱膬热?,以及安縣圖書館收藏該書的情況。李春光認為李調元編刻的“《函?!肥諘η笸陚?,有許多可取之處”“使不少罕傳古籍得以流傳,對于巴蜀人著述的搜集,以及發揚光大四川地方文化方面作出了貢獻”。鄧長風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調查了乾隆初刻本《函?!?。劉平中細致梳理了《函?!钒姹?,指出此書“一書八版”的情況,認為《函?!贰坝醒a于《永樂大典》之流布,有功于《四庫全書》遺珠之憾”。賴安海、王永波等也研究了《函?!返陌姹厩闆r。

李調元著述豐富,難以一次性全部整理,因此需要學界分工合作,逐漸整理出李調元的著作集。吳熙貴撰寫了《李調元詩話評注》(重慶出版社1989 年),全書有注有評,評注結合。羅煥章、易君模等分別編選了《李調元詩注》(巴蜀書社1993 年)、《李調元詠景詩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年)。詹杭倫積多年研究之功,編纂了《雨村詩話校正》(巴蜀書社2006 年)。中共羅江縣委、羅江縣人民政府(今羅江區委、區人民政府)為弘揚鄉賢文化,決定陸續出版《李調元全集》,先期編選了《李調元著作集》(巴蜀書社2013年)。

中國古代重視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很多讀書人以極大的熱情投入蒙學書的編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李調元也不例外,他悉心編寫了《精選幼學對類讀本》。全書有習對歌、習對定式、切韻譜訣和巧對門四項內容。徐梓、王雪梅整理校訂了《精選幼學對類讀本》的主要內容,并認為該書中“許多由折字、繞口令等方法組成的對句,新穎奇異,構思巧妙,為其他這類幼學讀物所無有”。

李調元生活在川菜菜系的萌芽時期,其對川菜菜系形成發展的貢獻,在于編刊其父李化楠所撰飲食專著《醒園錄》,并融入自己對川菜、江南菜等飲食文化的獨特見解,從中提煉出自己的飲食思想?!缎褕@錄》分上、下兩卷,全書共記載烹調39 種、釀造24 種、糕點24 種、食品加工25 種、飲料4 種、食品保藏5 種,其“所記諸多飲食制法中,很多操作簡單,實用性強,易于人們掌握”,對于川菜的崛起,川菜菜系的形成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李新主編的《川菜烹飪事典》中認為“《醒園錄》為近代川菜烹飪學習借鑒各地烹飪之長奠定了基礎”?!缎褕@錄》收入的菜品,以江浙菜為主,也有四川菜及少數北方菜品和西洋品種。嚴格意義上,《醒園錄》是“一本帶有川人主觀喜好的,以江浙菜為大宗的菜譜”“向四川人介紹了川外優秀的飲食烹飪技術”,為“豐富四川的飲食烹飪文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杜莉認為,《醒園錄》記載了江南地區乃至海外的菜點,大開川人眼界,李調元也就成為“連接、溝通四川內外飲食烹飪”的一座重要橋梁。江玉祥教授在其長文《不好吳餐好蜀餐——李調元與川菜》中,除分析川菜菜系的形成、李調元的飲食嗜好外,特別對《醒園錄》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體現的文化、禮儀、孝道思想等進行了論述。江玉祥還花費十余年精力,完成了《〈醒園錄〉注疏》(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一書,為今人利用《醒園錄》帶來了極大便利。

五、研究展望

李調元留下的文獻,豐富多彩、汗牛充棟,其中還有很多內容,值得學界充分挖掘利用。筆者認為,今后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深化李調元巴蜀文獻研究。李調元在巴蜀文獻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尤以《函?!放c《續函?!窞橹??!逗!放c《續函?!肥抢钫{元編刻的重要文獻集成,是李調元文獻思想最直接的反映。今后學術界應在通讀整部《函?!返幕A之上,結合其他相關文獻,深入探討李調元的文獻學、目錄學、版本學、??睂W的成就與貢獻。此外,李調元注重巴蜀文獻的搜集與刊印,編刻保存了大量的巴蜀文獻。梳理總結李調元的巴蜀文獻研究成就,對今天正在進行的《巴蜀全書》《蜀藏》等巴蜀文獻總集的編纂,有著特殊的啟示意義。

第二,著眼于為經濟社會服務開展李調元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開發。自2020 年6 月李調元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歷史名人以來,李調元作為歷史名人所蘊含的多種價值,被四川省社會各界“再發現”,也引起了全國學術界的矚目。今后可以在適當時機,擴建李調元紀念館,修復萬卷樓,復原《醒園錄》中的川菜美食,弘揚李調元川劇藝術文化。這些舉措一定能為今天的四川文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猜你喜歡
修志川菜巴蜀
經我校教師為主體的修志團隊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團志”項目成果順利出版
青年共建“雙城圈” 攝影同話“巴蜀情”
川渝兩地攜手共建“巴蜀電影聯盟” 聯合打造巴蜀特色電影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宋代巴蜀書法綜述
翠花,上川菜!
第二道 川菜資格人
川菜資格人
編印發行《山西省第二輪修志指導手冊》
2013年河北區二輪修志工作扎實推進實現良好開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