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溫鄭和下西洋

2023-03-18 15:46董紹元
巴蜀史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鄭和西洋倡議

董紹元

2023 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 周年,又是鄭和完成下西洋590 周年。為紀念這些大事,筆者將前幾年參觀“鄭和公園”的情況和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資料整理出來,獻給“一帶一路”倡議10 周年。

2017 年5 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在講到我國古代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時,除講到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等外,還指出“15世紀初的明代,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一代又一代‘絲路人架起了東西方合作的紐帶、和平的橋梁?!保ㄒ?017 年5 月14 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鄭和是筆者故鄉云南昆明人。我在返回昆明時,曾幾次到鄭和故里參觀“鄭和公園”;又由于我原在中學教歷史課,喜愛搜集“鄭和下西洋”史料,便寫成本文。

鄭和公園

鄭和(1371—1433),云南昆明人,回族,生于今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我從故鄉觀音山到昆陽街道僅10 余公里,昆陽街道距昆明市區約40 公里。而觀音山與昆陽街道都在滇池邊,交通方便。

鄭和公園建在昆陽街道月山上。公園大門有“鄭和公園”四個貼金大字,門邊有古代船隊揚帆海上的浮雕。登上山頂,西側是鄭和父親的墳墓“馬哈只墓”。墓前有石獅,正中豎立著石碑,碑刻《故馬公墓志銘》,下有龜座。碑文是鄭和出使西洋時委托禮部尚書李至剛在京城所撰,后鄭和將其帶回家鄉勒石刻碑。碑文年代雖久,但字跡大多清晰。碑文稱:“公(鄭和的父親)字哈只,姓馬氏,世為云南昆陽州人?!惫皇前⒗囊?,是對到過麥加朝圣的伊斯蘭教徒的尊稱。據考證,鄭和是元朝云南首任平章政事賽典赤的六世孫。

碑文稱鄭和有一兄長和四個姊妹。鄭和原名馬和,小字三保(三寶),生于昆陽,12 歲被帶到北京燕王府,當了小太監。后來隨燕王“靖難”,在大興縣戰斗中立戰功,受朱棣嘉獎,賜姓鄭,名鄭和。碑文說他“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賜姓鄭?!?/p>

1433 年,鄭和七次遠航的最后一年,他到印度時不幸去世,由親信安葬于印度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親信剪下他的發辮帶回國,葬于南京牛首山。

《明史·鄭和傳》及上述園中碑文《鄭和太公墓志銘跋》等,對鄭和身世及七次下西洋的壯舉都有記載,也是后世了解鄭和身世和下西洋業績的依據。

公園內有鄭和塑像,塑像旁記敘了他偉大的一生。公園建有三寶樓,可見后世對鄭和的崇敬。公園墓地受到國家保護。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和后世贊譽記略

鄭和下西洋,雖有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尋找被廢的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但這只是目的之一。

關于朱允炆的下落,據資料載,朱允炆采取一些受到人民歡迎的輕徭薄賦政策,但觸動了親王軍人的利益。實力雄厚的燕王朱棣,以“叔負侄”,發動長達4 年的“靖難之役”,奪取政權,1403 年改元永樂。據傳朱允炆敗逃云南等地,朱棣派人四處尋找其下落,包括派鄭和到云南及下西洋尋找,均無下落。

據謝本書著《昆明史話》載:建文帝朱允炆曾游走兩湖、云南一帶。按《明史紀事本末》《新纂云南通志》等資料和民間傳說稱:朱允炆還活到60多歲,并終老在云南。昆明等地還有一些他的遺跡,但其詳情卻仍是謎。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在政治外交方面有所建樹才是主要目的。中國自漢唐開辟陸上絲綢之路以來,對外實行的是懷柔友好政策,只有元朝實行征戰。明初海外諸國就遣使來朝,朱元璋當時就主張對南亞諸國“不用兵”。明成祖朱棣派鄭和出使前,曾派人到安南等國宣示明朝愿與各國往來,也實行賞賜和邀請來“朝貢”。最大規模就是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任內,派鄭和歷時28 年七次下西洋。當時北方蒙古人雖已敗退,但有較強實力,阻撓了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在此情況下,明朝開展規模最大的航海外交活動,也是時局需要。鄭和航海每次運載大量的絲綢、瓷器、鐵器、漆器等特產,所到不僅有前朝往來的國家,而且“蠻邦絕域,前代所不兵者亦皆奉表獻琛,接踵中國”。鄭和船隊經東海、南海,到達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印度半島西岸,最遠到紅海沿岸、非洲東海岸,“協和萬邦,除暴安良”,傳播中國文化。鄭和船隊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航程達7萬多海里,可繞地球3周。勇士披波逐浪數十萬里,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遠航美洲早87年,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116年。鄭和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一次帶有開放色彩的外交活動,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筆者搜集到后世對鄭和的贊譽有:

(一)2006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鄭和公園“馬哈只墓”為國家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古今中外三百件大事》(1982 年學林出版社出版)一書,將鄭和下西洋列入。該書稱:鄭和下西洋比達·伽馬繞好望角到印度要早半個多世紀,而且規模大得多。

(三)慶祝鄭和下西洋600 周年活動。2005 年是鄭和開始下西洋600 周年,國家舉行了多種活動?!秴⒖枷ⅰ返葓罂_辟專欄。筆者收集到多份紀念文章,如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廖大柯的《鄭和是強大祖國的代名詞》,國際先驅導報駐倫敦記者曹麗君的《打破“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觀》,國際先驅導報駐雅加達記者夏林的《印尼“三寶”是華人心中的神》。北京大學出版社、云南大學出版社等出版了鄭和航海600 年文集。

(四)2005 年紀念昆明市建城1240 周年活動中,鄭和被評為昆明十大歷史人物,與蔡鍔、孫髯、聶耳、龍云等并列。

(五)外國友人贊譽舉例。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贊嘆道:“當世界變革的序幕尚未揭開之前,而15 世紀上半葉,在地球的東方,在波濤萬頃的中國海面,直到非洲東海岸的遼闊海域,呈現出一幅中國人海上稱雄的圖景,這一光輝燦爛的景象,就是鄭和下西洋?!庇游摹っ舷怪?421 年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介紹了鄭和下西洋的偉業。

鄭和船隊所到之處,建有三寶廟、三寶祠、三寶壟等。據統計,僅東南亞地區就有鄭和寺廟14處……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達到了“協和萬邦,共享太平”。前述李約瑟,又將中國船隊與葡萄牙船隊進行對比。他說:“海軍威力在中國人和葡萄牙人之間卻有不同的意義,中國人沒有在任何地方建立任何城堡或據點,也沒有建立任何形式的殖民地。正是西班牙、葡萄牙和后起的英法等國先后侵入和掠奪,在20 世紀初,將東南亞瓜分完畢,甚至侵入中國,將中國變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會……”

“一帶一路”倡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重新與世界各國建立了正常外交關系。2013 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據2017 年5 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截至2016 年底,就有100 多個國家表達了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與意愿,之后,聯合國安理會也通過決議,歡迎共建“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10 周年時,已有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及30 多個國際組織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隊伍中。

為慶?!耙粠б宦贰背h10 周年,2023 年10 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講話指出,“一帶一路”合作已經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于世界。同時宣布了包括建設開放型經濟,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等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此次高峰論壇將“一帶一路”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

正如巴基斯坦民族網站專家納瓦卜在一篇文章中談到“一帶一路”10 周年慶時指出的:“幾千年前古老的‘絲綢之路使亞歐不同文明之間實現互聯互通和交流。進入21 世紀后,世界各國及其民眾需要一項倡議來打造共同的未來,各國都意識到其日益重要的意義,真正體現和代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想的倡議,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確,近年來,在亞、非、拉甚至歐洲出現了“倡議”影響下的蓬勃生機,如2021 年12 月開通的從昆明到老撾萬象的高鐵中老鐵路;2023 年10 月開通運營的印尼雅加達到萬隆的雅萬高鐵;經過川渝的中歐班列等。正如我國《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指出的,“2013—2022 年,中國與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 萬億美元,年均增長6.4%;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 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400 億美元;中國在共建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累計分別達到2 萬億美元、1.3 萬億美元?!眱汕Ф嗄昵伴_辟的陸上絲綢之路和600 多年前鄭和下西洋等開辟的海上絲綢之路,被新時代的“一帶一路”發揚光大。

(作者系離休干部、蓬安縣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委員)

猜你喜歡
鄭和西洋倡議
浙江向全行業發起廉潔自律倡議
清宮里的西洋鐘表師
紫禁城內的西洋科學家
鄭和之后,再無鄭和
鄭和異聞錄
鄭和異聞錄
鄭和異聞錄
保護一半倡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愿景和實踐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發起攜手共贏合作倡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