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文化的全媒體創新傳播

2023-03-26 02:48
視聽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

沈 穎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范代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做好中醫藥知識普及和文化傳播是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一環。千百年來,中國人對中醫藥有著深厚情結。近年來,中醫藥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公眾也更加篤信中醫藥的功效與價值。然而,伴隨著中醫藥熱度飆升,不少商家在利益驅使下打著中醫藥的旗號推銷“偽中醫”養生保健品,為搏“出圈”夸大宣傳,導致中醫藥被誤讀、大眾被誤導。

主流媒體是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理應擔負起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任,讓科學的中醫藥知識與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百姓生活,滋養大眾的精神世界。江蘇廣電總臺旗下江蘇健康廣播醫療服務節目《名醫坐堂》注重用好專業媒體平臺與新媒體手段,助力和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講好中醫藥故事,展現中醫藥文化魅力,在中醫藥知識傳播和普及推廣的過程中,持續提升中醫藥的文化影響力,助力健康生活。

一、整合權威資源,跨界融合,打造高質量中醫藥文化傳播精品

新媒體時代,人人皆可發聲,而一個錯誤或者有失偏頗的觀點廣泛傳播也可能危害極大,很多保健品廣告為增加可信度,常會“塑造”一位白發蒼蒼的所謂名醫代言人形象,誤導消費者。而真正名老中醫大多在診室中行醫,很少見于媒體。主流媒體做好中醫藥文化傳播,需要借力專家資源,發出負責任的聲音。

整合權威資源。專業的內容需要權威的指導與專業的資源。江蘇廣電總臺與江蘇省衛生醫療主管部門達成戰略合作,借助“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江蘇省名中醫”評選表彰的契機,搭建平臺,讓受表彰的名中醫從幕后走向臺前。這些經過層層評選出的中醫專家,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精神品質、博采眾方的開拓精神、為真實用的務實精神、精益求精的進取精神。他們走向臺前不僅是科普中醫藥知識,他們的人生故事、學術思想都是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的有力注腳。通過“中醫藥主管單位指導+醫療健康服務專業媒體(江蘇健康廣播)+品牌節目(《名醫坐堂》)+名中醫嘉賓”四位一體合力,權威發聲、答疑解惑,糾偏謬誤、正本清源,為中醫藥文化傳播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

打造權威節目。為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名醫坐堂》節目組精心策劃,邀請中醫藥主管部門專家、中醫學專家與聽眾網友座談,有計劃性、有針對性、有主題性地推出了《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在江蘇》《百位江蘇省名中醫專訪》等系列精品欄目,發揮廣播互動性強的優勢,通過熱線電話、網絡互動等實時交流方式,名中醫現場直播解答聽眾問題,在持續交互中提升了節目的知名度,指導解決了一個個實際的問題,增進了節目的權威性。

推出品牌活動。精品節目與品牌活動相得益彰,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實現組合傳播,進一步放大了內容的影響力。打造“名醫到我家”活動,把名中醫專家請進社區,奉上一場場精彩生動的養生課,科普中醫藥健康養生知識、方法,傳播中醫藥文化理念,幫助群眾掌握規范的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在推動專家“走出去”的同時,還把聽眾“請進來”。節目從聽眾需求出發,以共性問題為切入點,主持人帶著聽眾走進醫院訪名醫,拉近醫患距離,提高傳播的針對性。江蘇健康廣播注重持續傳播效應,每年開展百余場活動,長時間跨度宣傳、規?;襟w傳播,充分展示了名中醫群像,在專業領域與社會上形成了廣泛影響。不少名中醫門診迎來了大量省外聽眾求診。

二、創新表達方式,講好中醫故事,讓中醫藥文化親切可感

中醫藥不僅僅是治病救人,還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和哲學智慧。主流媒體需要創新話語表達,讓老百姓聽得懂、多維度感悟中醫藥文化。

用“小故事”反映“大中醫”主題。在《百位江蘇省名中醫專訪》系列節目呈現上,規避晦澀難懂的中醫理論,采取小板塊“記者探訪”的形式講故事,由記者在門診探訪中的“小疑惑”展開話題,通過一個個故事展現當代中醫的魅力,使得厚重的“大中醫”主題變得既有“意義”又有“趣味”。節目呈現形式更立體多樣,通過音視頻同步播出訪談內容,在大藍鯨APP 開設短音頻專區展示訪談音頻精華,并對節目內容進行二次編輯推送微信,篇幅更精煉、版式更活潑。省中醫藥管理局、各大醫院、眾多媒體官微開設相關專區,形成矩陣傳播,節目觀看量破百萬。

用真事跡反映情感與文化。國醫大師、名中醫等相關節目內容凸顯“真”字,記者探訪診室記錄名中醫問診細節、診間隨機采訪病患等都力求真實自然。走進直播室的名老中醫平均年齡70 歲,更有近鮐背之年的國醫大師,他們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一段歷史,數十年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無私的傳道授業,對患如親般的情感,對中醫事業無限的熱愛,每一個故事都充盈著真善美,正能量充沛,感染了數以萬計聽眾網友。國醫大家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來自實踐的真知灼見,一些具有時代感、創新性的闡釋令人耳目一新,使得中醫藥文化傳播既有藥香味,更有情感味和文化味。

三、善用新媒體手段,探尋中醫豐富內涵,讓中醫藥文化散發時代氣息

新媒體技術對于詮釋和表達中醫文化、展現中醫藥新發展、促進中醫藥科普傳播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短視頻提高傳播率。短視頻傳播已成為媒體傳播的主流形式。精品短視頻系列“我問名中醫”,就是以輕視頻的方式積極探索網絡受眾興趣點,創作利于新媒體平臺傳播的輕量級產品。其中,名中醫針對熱點話題、網友提問,用時三五分鐘給出解答,短平快的知識短視頻被廣為傳播。

利用直播訪談增強吸引力?!皬V播+ 網絡”的全媒體現場訪談、行進式直播探訪等將專業深奧的中醫藥知識通俗化可視化呈現,開啟了人們認識了解中醫藥文化的新視角。名中醫探訪系列“一張中藥處方的旅行”,創新采用“行進式探訪”形式完整展現一張中藥處方從開出到取藥的全流程,名中醫“君臣佐使”中藥配伍,道地藥材田間深山采摘、炮制,“現代化中藥快遞藥房”快捷寄送,龐大的中藥師團隊利用互聯網技術層層把關保障用藥安全,等等。一“開”一“取”背后,一些視頻真實記錄細節:深夜十點裝載著三十五噸中藥飲片進入醫院的運輸車隊,凌晨三點仍在“補藥上斗”的中藥師,數年如一日苦練的調配藥師拇指上的老繭、手中變形的銅秤……中醫藥文化點滴滲透其中。大藍鯨APP、荔枝新聞等新媒體平臺觀看人數突破百萬。

關注新技術手段擴大傳播影響。近些年,中醫藥行業積極探索借助5G、AI 等現代化技術手段為患者服務,《名醫坐堂》節目緊密跟蹤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科技、與時代前沿熱點的結合,向大眾傳遞中醫藥創新發展的新形象。原創作品《“互聯網+ 中醫”,為您服務——記江蘇老中醫醫治海外朋友的故事》報道了蘇丹病人飛到南京向“江蘇省名中醫”求助、“江蘇省名中醫”通過5G 遠程診療中心為遠在數千公里外的新加坡患者看診等故事,生動展現了我國傳統中醫藥與現代互聯網融合的全新醫療模式。多國人物采訪、多類型場景疊加、帶入感強烈,突出了中醫藥現代化發展、融入世界的鮮明主題,音響豐富,層次分明,可聽性強,說服力強,該作品榮獲江蘇彩虹獎對外廣播專題一等獎。

在新的媒體環境下傳播中醫藥文化,要善用專業資源,善用互聯網新興傳播手段,以更新穎的形式、更通俗的表達、更直觀的體驗,促進中醫藥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中醫藥振興發展、健康中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猜你喜歡
中醫藥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應用
重視中醫藥發展,發揮中醫藥作用
兩會聚焦:中醫藥戰“疫”收獲何種啟示
誰遠誰近?
從《中醫藥法》看直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