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破冰”思維發掘法治宣傳亮點

2023-03-26 02:48楊長輝
視聽界 2023年6期
關鍵詞:破冰吳江絲綢

楊長輝

吳江區融媒體中心《法治吳江》電視欄目開辦十余年,以往的節目多側重于案件聚焦、新法律法規的解讀。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賦予了法治宣傳報道更多的職責和使命?!斗ㄖ螀墙钒压澞康囊暯茄诱沟酶鼘?,關注吳江法治建設進程中的新探索、新實踐,乃至新焦點、新突破,讓節目在記錄的同時,有思辨和展望,共同探索社會發展的文明之光。

一、關注法治進程中的“破冰”動作,是法治進程,更是人文關懷

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法制化建設更是加快步伐,這既是一種法治進程,更是處處體現出了一種人文關懷。

2020 年,吳江區法院啟動邱某個人債務清理程序一案,該案作為江蘇省高院的試點,是江蘇省內的個人債務清理“破冰”之案。在試點的過程中,需要法院的立章建制、債務人的誠信認定、債權人的達成共識、社會認知的相對認同?!捌票敝?,《法治吳江》的法治宣傳也進行了跟進,從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到吳江區法院制定出臺《關于個人債務清理的若干規定》,再到每一次審理和最后的宣判執行,2021 年6月10 日,區法院根據邱某管理人的申請,出具裁定書免除邱某對債權人未予償還的債務,并決定對邱某恢復信用。這位誠信的債務人迎來了自己的重生機會。這是江蘇省首例通過個人債務清理程序使得債務人徹底獲得經濟重生,并恢復正常經濟生活的案件,見證了“誠信債務人,信用可恢復”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治進程。

追蹤一年多后,《法治吳江》在2021 年7 月制作了法治節目《寬容,讓誠信債務人獲新生》,本片通過對這例個債清理案件完整過程的剖析,讓觀眾進一步了解個人債務清理制度。隨著“執轉破”工作和破產審判常態化的持續推進,建立健全個人債務人退出執行機制、實現個人破產保護的需求日益迫切,時機亦日益成熟。這是債權人權利保護和個人債務人生存權保護之間法律平衡問題,更是具有憲法意義的破產法問題。該片獲第二十三屆(2021)蘇州新聞獎評論類二等獎、2020 年度蘇州市廣播電視節目創優廣播新聞獎評論一等獎。

二、關注百姓生活的摩擦,以法律之鑰,解文明難題

隨著法治建設的逐步健全,社會大眾權利意識覺醒,但同時交織著矛盾沖突。生活中,一些人希望以法律為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有一些人不滿法律的“束縛”,導致維權與違法交織難辨,不知道如何用法律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矛盾摩擦。所以,做好生活的“微普法”,是《法治吳江》的一個著力點。

2021 年5 月《法治吳江》播出了《高空拋物已入刑“頭頂上的安全”更有保障》。該篇報道的背景是2021 年3 月1 日最新《刑法修正案》施行,“高空拋物”正式入刑。2021 年5 月8 日11 點多,松陵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某小區3 樓住戶往樓下扔酒瓶,差點砸到人。民警、輔警立即出警至現場,經了解,報警人夏先生當時正在樓下打電話,突然一個啤酒瓶從天而降,“砰”一聲墜落在離他1 米開外的地上,夏先生驚魂未定,順勢往上看,發現3 樓住戶的窗開著,便報了警。民警也對周邊住戶進行走訪,有多名住戶向民警反映,這已經不是住在3 樓的沈某第一次扔酒瓶了,有時是啤酒瓶,有時是白酒瓶,樓下就是小區的主要通道,即使沒砸到人,玻璃碎片也很容易劃傷人、扎破輪胎。而在審訊過程中,沈某只承認當天的事實,對于此前的事卻決口否認,即使民警出示了其早前扔酒瓶的監控畫面,沈某仍以“看不清楚”“不是我”等借口否認,審訊工作陷入僵局。民警調整思路,走訪周邊住戶一一固定證據,并對照當時的監控,所有證據全部吻合。鐵證如山,“零口供”也照辦,沈某因涉嫌高空拋物罪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這也是吳江高空拋物入刑第一案。

一直以來,高空拋物就被稱之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那些隨手拋出的“天外來客”,只需頃刻,就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法治記者在聚焦案例的最后,又做了法條解讀,《刑法修正案(十一)》中規定:“從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這樣整篇報道以案說法,讓大眾認識到,那些看似難斷的鄰里糾紛、矛盾以及由此升級轉化的沖突,都有法可依。該篇報道入選了吳江區2021 年“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優秀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評選活動。

另外一篇“微普法”報道《自家門口放垃圾,違法嗎?》來自生活中的真實情節。很多小區住戶都有這樣的居家行為:把家里的垃圾放在門外。低層住戶為避免家里產生異味而選擇把垃圾放在門外;中高層住戶由于樓層較高,扔垃圾不便,總是喜歡把垃圾堆到一定程度才會一起拿下去扔。吳江市民小陳的鄰居最喜歡把垃圾放在門口,嚴重影響了小陳一家的出入。小陳前去和鄰居商量,可鄰居卻說:“垃圾放門口又不是不丟,只是等一會再丟,而且門口屬于私人區域,放點垃圾怎么了?”那么,把垃圾放在門口的行為是否違法?法治記者就此進行了隨機采訪,大部分人覺得自家門口就是自家的區域,放個垃圾沒什么。那么自家門口放垃圾給他人帶來困擾甚至危害時,真的只能束手無策嗎?法治記者以《民法典》的規定向市民普及亂丟垃圾是違法行為。在小區的共有部位,不可以亂丟棄垃圾。對于亂丟垃圾的行為,業委會成員和垃圾分類的責任人以及物業公司都有權制止,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除了對亂丟垃圾是違法行為的定性,法治記者還對這一違法行為的處罰進行了解讀和普及宣傳?!短K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以及《蘇州市垃圾分類管理規定》都賦予了相關部門的行政處罰權,對于個人行為,可以對其進行行政罰款50 至200 元,對于單位行為,可以對其進行處罰5000 至50000 元。樓道、居民家門口屬于公共區域。亂丟雜物、亂丟垃圾,是把公共區域變成了私人空間來使用,這既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也觸犯了法律規定,所以應當對這樣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處罰。通過律師解答和法條解讀,告知受眾家門外屬于公共區域,而公共區域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自家門口放垃圾,違法嗎?》這篇法治報道獲吳江區2020-2021 年度優秀新聞獎三等獎。

三、關注身邊的法律應用普及,及時法治建設宣傳員,也是建言人

生活實踐中蘊含法律知識,生活實踐也會引發大眾的法律思考,反過來推動法律的應用乃至法治理念、法治體系的突破,直至推進社會的發展。這一方面的探索,理應成為法治宣傳報道的題中應有之義。

居住在史家巷的潘玉麟家族在蘇州賣了100 多年的糖粥,傳到潘玉麟這里已經是第三代了。2017 年 9月,潘玉麟成了蘇州市姑蘇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潘玉麟糖粥”的傳承人。他早在 2012 年就通過代理注冊了“潘玉麟赤豆糊糖粥”商標,限于當時保護知識產權意識不強,未注冊相關“防御性商標”,結果被別人鉆了法律空子,其姓名“潘玉麟”被他人不正當采用在別的商標類別上注冊了商標。

非遺商標不同于普通商標,它包含了非物質遺產的創造傳承,有很多已經構成事實馳名商標,而且放在當前文化產業發展、非遺文化保護的大背景下,“潘玉麟糖粥”商標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隨后,法治記者一路跟隨王健法學院“風雨同舟護非遺傳承,和衷共濟傳法律薪火”實踐團隊采訪,見證團隊實地搜集證據,依據《民法典》人格權編以及《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進行法律救濟。衡量了各方風險后,團隊最終選擇以“非遺”和潘玉麟先生的姓名權為切入口,通過商標異議以及商標“三年不使用撤銷規則”進行成功維權。

最后,法治記者編輯制作了新聞評論《保護“非遺商標”要用好法律武器》,該片獲得了2021 年度蘇州市廣播電視節目創優電視新聞獎評論二等獎。除了案件的追蹤和聚焦,新聞評論中還加入了法律界人士的提示:由于非遺具有典型性和傳承性,非遺傳承人往往是幾個特定的人,從而非遺商品和傳承人姓名之間將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因此,像潘玉麟老先生一樣,采用“姓名+ 非遺商品”的模式注冊商標后,面對商標侵權通常能表現得更為從容,綜合適用《民法典》《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賦予權利人的手段,綜合保護效果會更好。用法律武器保護非遺商標,是為權利人,也是為護航風雨中飄搖的非遺傳統文化。守護好我們的非遺傳統文化,才能留住匠心,留住久遠的鄉愁,讓非遺項目生生不息、更具活力。

2021 年10 月16 日,在八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上,吳江絲綢產業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確定的全球第三個版權保護優秀案例示范點,吳江模式的全球推廣,是我國構建版權強國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全球知識產權治理的優秀案例。由一則訊息開始,怎么做好版權保護的大文章?記者從吳江的文化市場管理、版權管理部門了解到,絲綢紡織產業版權保護的推進,有賴政府的推動,也由于一些企業受到侵權侵害后主動維護版權,由此進一步增強了版權意識,這樣就找到了法治報道的著力點。

吳江青田制衣公司擁有版權的一款面料花型被杭州某服裝加工廠和上海某商貿有限公司仿冒侵權,發現侵權線索后,青田公司立即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經過法院調解,被告杭州某服裝加工廠與上海某商貿有限公司向原告青田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開支共計6 萬元,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仿冒抄襲、惡意侵權是絲綢紡織產業創新發展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由于部分紡織企業和作坊長期依靠所謂的外來樣品復制加工,越來越多的“李鬼”開始招搖過市,版權保護成為絲綢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亟待攻破的課題。文化市場管理、版權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絲綢紡織企業來說,著作權是它的軟實力和核心市場競爭力。由于紡織行業具有生產周期短、流動快、數量大等特點,有些個人跟企業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就會采取一些短平快的玩法,比如說去盜版。如果不加以保護的話,很快就會形成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市場氛圍,對絲綢紡織產業的發展創新是不利的 。

法治專題《版權賦能“吳江絲綢模式”走向世界》以點帶面展示了吳江絲綢紡織產業版權保護的全景和啟示。版權賦能“一根絲”帶來的巨大能量,激發了絲綢紡織產業的創新活力。近年來,吳江不少企業率先探索,以版權創造、運用和保護為支撐,將傳統絲綢紡織產品與時尚創意相融合,衍生出各種新工藝、新花色、新產品以滿足市場對于多元化、個性化絲綢紡織產品的需求。目前,吳江累計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單位3 家、江蘇省版權示范單位(園區)12 家,連續兩年新增數量領跑全省,獲評總數位居全省第一。得益于吳江絲綢紡織產業版權生態的鞏固和優化,曾經的“絲綢古鎮”,當今的“紡織名城”,現已邁上打造“時尚之都”的現代化轉型之路。

四、結語

以“破冰”思維,發掘法治領域的“破冰”行動、民生關懷,才能做好新時代法治宣傳,展現法治進步,探索文明之光。

猜你喜歡
破冰吳江絲綢
遙望“絲綢路”
路上絲綢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絲綢情調
法媒:北京“破冰”北極
Robust Non-fragile PID Controller Design for the Stroke Regulation of Metering Pumps*
開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