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視域下義務教育語文“跨學科學習”探究

2023-04-18 15:49雷紅霞唐啟瑜
阿壩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跨學科學習跨學科語文課程

雷紅霞,唐啟瑜

因“跨學科學習”具有突破單一學科教學局限、促進多個學科科學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等特征,符合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趨勢,適應社會發展對創新型、綜合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在國內外都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話題。國外較早認識到了學科融合教學的積極意義,對“跨學科學習”進行了相關研究。1981年,英國漢佛萊定義了“跨學科學習”的基本內涵:學生在不同的領域,獲得與生活問題有關的各種學科知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在這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得到充分的應用和發展。①許書萌,蔡敏.美國高??鐚W科教學策略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1):95.2004年,芬蘭的基礎教育國家核心課程標準,正式提出了“跨學科”的教育理念,并在2016年正式發布新課程標準時再次強調了“跨學科教學”的重要性,此課程標準強制要求學校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執行“跨學科教學”,自此,芬蘭的“跨學科教學”開始由理念正式落實為實踐。②盧光超.跨學科學習視域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3:4.2010年,美國出臺了《英語語言藝術及歷史/社會研究、科學、技術科目中的讀寫素養共同核心課程國家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 Literac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Science,and Technical Subjects)(相當于我國基礎教育中的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要對英語課程進行整合設計,在英語語言藝術、歷史/社會研究、科學和技術等課程協同設計中,促進美國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③吳剛平,莊燕澤.中美語文課程跨學科整合設計比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0,(10):75.

我國對“跨學科學習”價值的認識稍晚于國外,但重視程度高,研究進度快,從國家層面對跨學科融合教學做出了新解釋,提出了新要求。2014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強調“要在發揮各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科間綜合育人功能,開展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EB/OL].(2014 -04 -08)[2023 -10 -05].http:/ /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2016年,教育部又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文件,明確提出“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創客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中的應用,著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EB/OL].(2016 -06 -07)[2023 -10 -05].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2022年,教育部頒布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提出各個基礎教育學科要“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并明確要求“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4 -11.同時,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新課標”),也將“跨學科學習”作為新增加的課程內容六大“學習任務群”之一,指出語文學科“跨學科學習”的獨特性在于“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4.。

一、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理論支持

“跨學科學習”作為2022年版新課標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六大學習任務群中的拓展型學習任務群,不再是可有可無、可教可不教的內容,而是語文教師必須精心組織和設計的教學活動,具有不可忽視的獨特價值?!翱鐚W科學習”能夠明確進入語文課標,并在教學實踐中執行,背后有一定的教育理論作為前提支持。

(一)五育并舉理論

2021年,我國修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總則的第五條指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EB/OL].(2021 -04 -29)[2023 -10 -05].http:/ /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yfl/202107/t20210730_547843.html.。五育并舉理論是黨的重要教育方針,是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繼承與本土化的創新發展,它更新了舊的教育目標框架體系,更符合新時期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語文教育的目標應該契合國家對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要求,而語文的“跨學科學習”主題教育活動正是落實國家五育并舉教育目標的科學路徑之一。

(二)多元智力理論

美國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論,指出人的智力包含“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學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這八種因素。⑤周小蓬,周穎.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41.多元智力理論的提出,不僅為我們進行多元評價提供理論基礎,人的多種智力的分類與融合也為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提供理論支撐,人的智力的多元發展積極呼喚多學科融合教學。

(三)美國STEAM理論

美國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理念(簡稱STEM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藝術”,形成STEAM理論。該理論具有生成性、綜合性和跨學科性等典型特征,意在消除學科之間的界限,打破分科主義的束縛,實現綜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活動只有真正實現學科之間的交融與配合,才能保證STEAM教育實施的有效性。⑥李小紅,李玉嬌,武佳妮.STEAM教育:我國該如何行動[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3):29 -33.STEAM教育理論能夠較為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創造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跨學科知識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特點與“跨學科學習”教育內涵與目標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它能為語文“跨學科學習”實踐提供發展方向和指導意見。

(四)學習遷移理論

學習遷移理論由來已久。從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舉一反三”,到西方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再到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以及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說”,雖然說法不同,但仔細研究其核心要義,可以發現它們具有相通性,即在一種條件下進行的學習會對另一種條件下進行的學習產生影響。學習遷移是把在一個情境中學習的內容,遷移到新情境中去解決新問題,這和“跨學科學習”目標是一致的?!翱鐚W科學習”就是要找到各個學科的內在聯系,綜合各個學科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學習遷移理論能夠為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有效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五)大語文教育觀

張孝純早在20 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大語文教育”觀念,所謂“大語文教育”就是指語文教學領域的“最大化”,也就是“以語文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①張孝純.“大語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我的“語文教育觀”[J].天津教育,1993,(6):34.。大語文教育觀突破語文學科的時間與空間限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產生積極的聯系,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積極進行語言運用,這也符合語文“跨學科學習”的精神內涵?!翱鐚W科學習”在2022年版新課標中呈現的內涵為,在廣闊的學習和生活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這不僅要求語文與其他學科積極融合,更是明確提出語文與生活進行鏈接。語文“跨學科學習”從課程內容的角度,落實了“生活的外延有多寬,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寬”這一“大語文教育”理念。

二、語文“跨學科學習”實踐意義

王崧舟解讀了2022年版新課標“跨學科學習”的價值,提出“跨學科學習”具有拓寬語文學習邊界、整合語文學習方式、豐富語文學習意蘊等意義。②王崧舟,崔麗霞.生活即語文世界即課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跨學科學習”解讀[J].語文教學通訊,2022,(36):20 -26.語文“跨學科學習”主題活動因其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特征,可以在真實的學習活動中綜合發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整體發展,符合新時代教育改革需求與人才全面發展需要。

(一)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熱情

語文“跨學科學習”主題活動的設計具有鮮明的“情境性”特征,且創設的學習情境往往來自學生學科學習或者社會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因這些情境貼近學生真實學習生活,故它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學習的熱情。且語文“跨學科學習”要想達到其預設的理想效果與目標,往往在教學活動設置中以“任務”作為驅動,力圖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故較之單一語文學科的教學,語文“跨學科學習”著眼于學生的主動實踐,更能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二)促進學生深度掌握知識

通過“跨學科學習”活動,學生能夠自覺在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類似問題。主動進行學習遷移、內化知識、提升能力,既是語文教學的能力目標,也是學生深度掌握知識的重要體現。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本身就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方式之一,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實踐,能為促進學生深度掌握知識提供可靠保障。

(三)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2022年版新課標中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4.。這段論述既銜接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關于高中階段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也體現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的區別與聯系。華東師范大學崔允誋認為,語文學習任務群是素養導向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跨學科學習”也適用這個特點?!翱鐚W科學習”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力圖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糾正傳統分科主義課程的弊端,促使學生在真實而復雜的問題情境中,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去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四)強化課程協同育人效果

作為此次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突出亮點,“跨學科學習”相關要求在各個學科新課標中都有所體現。傳統的分科教學存在學科模塊分割、教學目標單一的弊病,無法完成各個學科“核心素養”整體性和交融性的培養要求,而新課標提出的“跨學科學習”則是改善傳統分科教學弊病的一種有效途徑?!翱鐚W科學習”作為語文義務教育六大學習任務群之一,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19.這一要求,即跨學科的設計是基于一個核心主題,這個主題是不同學科知識鏈接和融通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有效支點,它不是對多學科知識的碎片化整合,而是實現從跨學科育人模式向跨領域教育范式的轉變,貫徹五育互聯共育的教學理念,強化課程協同育人效果。

(五)落實全面發展教育目標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翱鐚W科學習”的本質特征就是突破單一學科知識內容與邏輯框架的限制,幫助傳統分科教育原本無法完成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語文“跨學科學習”要求以跨學科思維理解與解決真實情境中綜合、復雜的問題,改善以往“疏德”“偏智”“弱體”“抑美”“缺勞”等情況導致的學生片面發展問題②李政濤,文娟.“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20,(3):7 -16.,促進德智體美勞五育的深度對話??梢?,語文“跨學科學習”是落實培養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有效路徑。

三、語文“跨學科學習”實施路徑

2022年版新課標對語文“跨學科學習”提出的要求是:“在廣闊的學習和生活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拓展學習資源,積極評價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增強‘跨學科學習’的整體育人優勢”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36.。根據語文“跨學科學習”的內涵與特征,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為切入點,思考語文“跨學科學習”的有效實施路徑。

(一)語文與其他文科類課程融合,堅定文化自信

語文單獨成為一門學科的歷史并不長,古代類似的語文教育是沒有獨立設科的,它和經學、史學、哲學、倫理學等融合在一起。語文“跨學科學習”能與歷史、道德與法治、地理等文科課程有效融合,具有天然的內在優勢??v觀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地理等課程標準,它們對于各自學科課程性質的描述都有一個關鍵詞——“綜合性”。如何落實各個學科課程性質的綜合性特征?語文“跨學科學習”就是一條科學高效的路徑。語文與相關學科的融合,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促進學生獲得多樣的文化體驗,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中國教育報》在《依托紅色作品傳承革命文化——統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評析》中提到,基礎教育階段的黨史學習教育,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是主陣地。2022年版語文新課標提出“圍繞偉大建黨精神,確定革命文化內容主題,注重反映理想信念、愛國情懷、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頑強斗爭和英勇無畏等革命傳統”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18.,統編版語文教材內容增加了革命文化主題的選文,進一步強調了基礎教育對革命文化的重視。語文應積極發揮課程本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獨特優勢,依托教材中與革命文化主題相關的經典作品,融合歷史、道德與法治等課程的相關內容,自然滲透黨史內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學生在學習祖國通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銘記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感受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忘我的革命情懷,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二)語文與語言類課程融合,聚焦語言運用

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上海師范大學吳忠豪認為,應以積累語言經驗為重點,改革語文課程教學。語文“跨學科學習”可以通過找尋、串聯語言類課程,融合、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以統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的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學為例,該詞是蘇軾關于中秋佳節的千古絕唱,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引入英語教材中相關的材料進行對比閱讀。人教版英語九年級閱讀課第二單元的“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一內容,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有強烈的關聯度,可以融合教學,對中西方傳統節日進行介紹與對比,通過閱讀與鑒賞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并在對比閱讀和深刻感悟中,認識中國傳統節日背后的文化魅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三)語文與理科類課程融合,促進思維能力

語言發展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的過程,2022年版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語文學科和數學、物理、化學、科學等理科課程可以通過“跨學科學習”找到幾個學科間的共性特征,教學可以通過優化設計與學生的實踐體驗,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例如: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事理性說明文單元,以“從自然現象中探尋科學道理”為主題,由《大自然的語言》《恐龍無處不有》《大雁歸來》等課文組成,單元涉及物候、地質、生態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精心安排,融合、拓展科學、地理、化學等理科課程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跨學科學習”綜合設計,幫助學生從社會生活視角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維,促進高階思維的發展。

(四)語文與藝體類課程融合,增強審美創造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性質部分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課程,具有審美性特征,藝術教育以形象的力量與美的境界促進人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的提升”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1.。語文課程所涉及的課文,全是文質兼美的經典作品,不僅包含著知識、能力、方法等語文要素,更表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理念與情感志向。語文“跨學科學習”可以立足語文與藝體類課程的審美共性,在學生閱讀感受與理解欣賞的過程中,涵養高雅情趣,增強審美創造,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例如:統編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選擇了《文言文二則》《月光曲》《京劇趣談》等課文,文體不一,但主題相似,圍繞“藝術之美”這個主題,體現音樂、戲劇、美術等多樣藝術的魅力。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將語文與美術、音樂、戲劇等結合起來進行跨學科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融合“書法鑒賞感受漢字美-名曲欣賞感受音樂美-戲劇參觀感受文化美”等綜合性實踐探究活動,促進多學科知識融合,提高學生積極探究的熱情,增強學生審美感知與創造能力。

(五)語文與日常生活融合,提升綜合素養

美國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說,“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②科勒斯涅克.學習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M].陳云清,譯.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5.,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大語文教育觀為語文和生活的有機融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語文“跨學科學習”要將視野聚焦到與生活的有機融合方面,重點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自覺在生活中運用所學方法,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例如: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小馬過河》一文,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童話故事背后“勤動腦筋才能得出正確結論”的道理,還需設計“你為父母做過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中我們能像小馬一樣隨意過河嗎”等涉及學生真實生活的相關話題,引導學生在反思與討論中,提高勞動意識與安全意識,突出語文教育對真實生活的積極作用。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的有機聯系,不僅能促進學生個體語言經驗發展與思維發展,提升語文綜合素養,還是拓寬語文學習的外延、落實大語文教育觀的根本途徑。

四、結語

語文“跨學科學習”雖然意義非凡、價值巨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效實施的難度比較大,稍不注意就可能踏入誤區。

語文“跨學科學習”教學設計重點在“跨學科”,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跨出語文學科的自我界限,與其他基礎教育學科形成交叉和滲透,形成綜合教育合力,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另一方面,“跨學科學習”活動設計,要注意體現其“語文性”和“語文味”,其最終指向仍然歸屬“語文”學科,不能游離于“語文”學科的邊界之外,不能簡單地將語文“跨學科學習”課上成語文+生物、語文+勞動、語文+音樂+美術等多門學科簡單疊加的課。①王崧舟,崔麗霞.生活即語文世界即課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跨學科學習”解讀:20 -26.

“跨學科學習”是義務教育課程實施方案的明確要求,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前進方向,是突破學科禁錮、融合其他學科和生活的科學路徑。在教學設計時,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好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融合的天然優勢,精心尋找各個學科融合的有效支點,準確把握學科融合的內在價值,達成“跨學科學習”的預期目標,凸顯其在基礎教育中的獨特意義。

猜你喜歡
跨學科學習跨學科語文課程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STEM項目學習要重點關注什么?①
創客課程開發的困境與突破
跨學科學習:真義辨析與實踐路徑①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大學語文課程的“思化”品質認識
項目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
促進跨學科學習與創新精神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