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問題意識

2023-04-19 23:17苑申成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現代化馬克思主義

苑申成

(周口師范學院 學報編輯部,河南 周口 466001)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具有強烈問題意識的科學理論,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恩格斯曾經這樣評價馬克思:“在前人認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卻認為只是問題所在?!盵1]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面臨諸多難題,只有正視這些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社會才能發展進步。習近平從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思想出發,堅持治國理政的問題導向,強化治國理政的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面向問題的勇于擔當,問題意識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邏輯起點。

一、習近平問題意識的立論依據

(一)理論根據:問題意識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

馬克思主義的本性是直面問題的,直面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與舊哲學的根本區別。舊哲學把理性批判作為改造現實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其結果必然歸于荒謬和虛幻。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60,強調更重要的“問題在于改變世界”[2]61,從而實現了哲學的根本變革。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建構過程中,經典作家都十分強調“現實旨趣”和“問題意識”。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意識體現在關注現實,并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去思考和改變現實。在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時代,無產階級的自由解放和資本主義的前途命運成為大眾最為關注的現實問題。馬克思以工人階級的解放和自由發展為總問題,探討了工人階級解放的道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分析得出了工人階級貧困的根源,找到了資本家發財致富的秘密。通過對舊哲學的批判,構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體系,找到了工人階級解放的理論武器。通過對空想社會主義的批判,把建立科學社會主義制度作為對未來社會的美好設想。正是在對資本主義的徹底批判和不斷追問中,馬克思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社會問題的解剖,為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找到了科學的佐證,找到了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鑰匙,馬克思主義也因此而成為工人階級的“圣經”。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所需要的馬克思主義是關照現實問題的馬克思主義,離開“現實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只能是脫離時代的空想,毫無意義的夢幻,就必然失去自身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問題意識,立足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科學回答時代之問、歷史之問、世界之問,及時回應人民之問,正確解決時代難題,不斷推動時代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問題意識在中國的當代化。

(二)歷史根據:問題意識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功經驗

毛澤東指出:“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盵3]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是歷史和邏輯相統一的歷史。從歷史發展的進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人問題意識的發展脈絡。在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問題意識,激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的渴望,馬克思主義在各種各樣的主義中脫穎而出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大革命的失敗,“城市中心論”道路嚴重挫折,中國共產黨人不得不去思考該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個問題,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為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發展的必然,從而成功解決了中國革命的發展道路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面臨著如何確立公有制的經濟基礎,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運用馬克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中國社會實際,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和方法,既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又完成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的成功結合,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鮮經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不斷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關乎社會主義前途和命運的問題,開創了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從理論邏輯發展進程看,毛澤東思想成功回答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推動實現了中國社會的根本性變革,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分別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問題,推動了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問題的解決,推動中國社會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今天的中國站在了1840年以來的最高點上,正在從“富起來”向“強起來”闊步前行。問題導向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直接動力,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輝煌歷程成為中國共產黨成功解決一個又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過程。

(三)現實根據:問題意識是解決新矛盾的實際需要

實踐表明,問題意識的思想方法是中國共產黨人成功解決發展道路上各種矛盾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黨的歷代中央領導集體都強調運用問題意識的思想方法不斷化解前進道路上的難題,形成了“問題倒逼”的方法論,把解決問題當作“更上一層樓”的臺階和機遇。當前我國社會現實中呈現出來的種種矛盾,就是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習近平強調:“當前,全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認識和妥善處理我國發展起來后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盵4]401解決問題首先是正視問題,任何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都是建立在對問題的精準把握之上的。習近平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盵4]74當代中國正處于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升的歷史轉折時期,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我們國家面臨的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判斷。他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盵5]9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體現了新時代所體現出來的新特征,我們所面臨的新任務和需要應對的新挑戰。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發展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制約了全國水平的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體現在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的不充分,這個不充分說明我們發展的任務還很重。主要矛盾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發展的實際狀況,揭示了現實發展的癥結所在,指明了當代中國問題的焦點,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新的要求。習近平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盵4]74問題在實踐中產生,問題也要在實踐中解決,以問題意識為導向,就能夠確保改革的正確方向,就能夠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從而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推向前進。

二、習近平問題意識的邏輯生成

(一)問題前提:社會主義初級發展階段

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發展的過程,在不同發展階段面臨著不同的矛盾和問題,表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征。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總結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重新認識我們國家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黨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國正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習近平問題意識的總前提,體現了習近平問題意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習近平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6]。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多次強調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特征問題,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沒有變。這就充分說明,習近平的問題意識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大前提下產生的,這些問題的解決也不能脫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現實。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盵5]1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至少需要延續上百年的歷史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變革,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沒有變,黨的基本路線所確立的中心任務沒有變。習近平的問題意識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最大實際,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做出新表述,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周期性特點做出的新的判斷,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治國理政的現實依據,也是習近平問題意識的基本依據。

(二)問題聚焦:科學回答時代之問

習近平指出:“眾所周知,每一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盵7]習近平堅持問題思維,突出問題導向,在時代、問題和思想之間保持良性互動,提出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推動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也是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提出了“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引領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產生了歷史性變革,深刻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世界各國必將走向現代化,現代化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是現代化不是西方化,現代化不存在固定模式。我們所要實現的現代化既有現代化的普遍性,更具有中國特色。黨的二十大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和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基于中國國情的鮮明特點,又有世界現代化的普遍特征。我國的現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對人類的貢獻;我們的現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難題,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些都具有獨特性。習近平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盵8]習近平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論斷深刻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時代課題。中國共產黨不但善于領導社會革命,同時也勇于自我革命。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提出的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為革命事業成功提供了保證。面對實現民族復興的艱巨使命,面對“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的挑戰,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深刻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重大時代課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重大時代課題,堅持“兩個結合”,形成了系統全面、邏輯嚴密的科學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習近平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盵6]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正是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不斷追問、探索和解決,才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推動了歷史進步和社會前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必然。

(三)問題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夢想無處不在,有人類生活的地方就有夢想飛翔,世界各國人民都有自己的夢想,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夢想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至關重要,它體現的是一種崇高的追求,決定著人們奮發努力的方向。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就確立了自己偉大的夢想,這就是“中國夢”。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盵4]36“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盵4]39習近平關于中國夢的解讀,既包含了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受侵略、歷經磨難歷史的深刻洞悉,又彰顯了中華民族共同的意志和愿望。中國夢把國家目標與個人幸福聯系起來,把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聯系起來,既目光遠大又腳踏實地,既反映歷史又觀照現實;既代表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又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自建黨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的發展進步,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準確把握時代課題,不斷地解決和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障礙,不斷地在解決問題中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在我們又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習近平指出:“現在,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靠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盵9]盡管我們距離中國夢的實現越來越近,但依然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因為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有無數個“臘子口”和“婁山關”,這就是我們所面臨的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只要我們有“涉險灘”和“啃硬骨頭”的信心和勇氣,就能渡過“臘子口”,占領“婁山關”,這就是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在中國道路的引領下我們就能演繹更多的發展傳奇,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夠到達夢想的彼岸。

三、習近平問題意識的內在理路

(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

蘇軾在《晁錯論》中指出:“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實有不測之憂?!卑l現問題是一種能力,是從外部眾多信息源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有價值的問題信息的能力。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來源于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當原有的問題解決之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過程。有學者提出:歷史無非是問題的解決和消解,現實無非是問題的存在和繼續[10]。問題是哲學思考的前提、理論創新的源泉,是繼續前進的動力和不斷努力的方向。習近平指出:“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盵6]發現問題折射的是一種態度,彰顯的是一種能力,體現的是一種責任和擔當,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對于我們的領導干部來說,發現問題最主要的是以下兩點:首先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增強干事創業的責任感。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只有自覺地肩負起對黨、對國家和對人民的責任,才能主動地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其次,發現問題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要善于利用唯物辯證法普遍聯系的觀點,在國際國內的普遍聯系中發現問題;要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在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發現問題;要堅持以史為鏡,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在總結經驗教訓中發現問題。蘇格拉底說,沒有自省檢討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治國理政的基礎和前提,就是要補齊不能發現問題之短板,鍛煉善于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培養發現問題之責任擔當,把真正反映事物本質的問題找出來。

(二)分析問題:厘定問題的根源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苯鉀Q問題的第一步是認識問題,認識問題最重要的是厘定問題產生的原因,弄清問題產生的根源在哪里。只有這樣,才能為問題的解決創設好前提,增強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我國歷經40多年的改革開放,所積累的問題多種多樣,紛繁復雜。我國所處的特殊的發展階段也決定了我們所面臨矛盾的復雜性。習近平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矛盾觀和方法論,對問題產生的根源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分析,指明了問題產生的三種情況。習近平指出,我們所面臨的矛盾“既有過去長期積累而成的矛盾,也有在解決舊矛盾過程中新產生的矛盾,大量的還是隨著形勢環境的變化新出現的矛盾”[6]。矛盾就是問題,問題就是矛盾的表現形式。習近平所提出的問題產生的三種情況為我們指明了問題產生的路徑:一種是長期積累而成的問題,如生態環境的惡化問題,這是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小到大逐步積累而成的。解決這類問題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制定規劃,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去解決。一種是在解決舊問題時產生的新問題,如貧富差距問題。原來我們是共同貧窮,在實行“讓一部分地區和一部人先富起來”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兩極分化現象。解決這類矛盾要注意政策的調整,既體現政策的連續性,又要對分配政策做出及時調整,避免矛盾進一步加劇。一種是隨著形勢和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的新問題,如黨的建設所面臨的“四大危險”,就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和形勢發展的變化而出現的新問題。解決這類矛盾需要我們創新發展思路,堅持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除此之外,習近平還指出,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大量的是“隨著形勢發展變化而出現的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解決問題要分清輕重緩急,首先解決主要矛盾和主要問題,然后解決次要矛盾和次要問題。分清問題產生的路徑和問題的不同存量,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思路遵循,可以增強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堅持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列寧指出:“如果要開一張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擬定一個適用于一切情況的一般準則……那是很荒謬的?!盵1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是我們黨成功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由于我國地域廣大,同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地方情況就不盡相同,同樣的問題針對不同的群體解決的方法就不一樣。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防止“一刀切”現象,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踐要求。分析問題要堅持通過現象看本質。任何事物都由現象和本質兩個方面組成??茖W研究的任務,在于通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二為一,一切科學都成多余的了?!盵12]我們只有認清了事物的本質,就能掌握事物發展運動的規律,就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防止和克服盲目性,更好地促進問題的解決。

(三)解決問題:強化責任擔當

研究問題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因為只有解決了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和事業發展。解決問題首先要有強烈的擔當意識。一些長期困擾我們的難點問題之所以解決不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不敢擔當,不敢觸及矛盾和問題,具有求穩怕亂的思想意識。解決問題需要我們的領導干部要有解決問題的勇氣、智慧和能力。要敢于正視問題,在困難面前不能表現的無能為力,或者是束手無策。其次,解決問題要有科學的方法。在我們的事業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面臨著不同難度的問題,我們的干部還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運用現代發展理念去破解難題,防止單純的主觀熱情和違背客觀規律辦事。再次,解決問題還要爭取群眾的支持。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對于我們所面臨的問題要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找出問題的癥結和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同時,還可以使我們的決策為群眾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激發我們的群眾干事創業的勇氣。習近平指出:“無論遇到任何問題和挑戰,只要有人民的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盵4]97習近平要求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強化問題意識,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什么問題,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強我們的領導干部的實踐本領。善于在實踐中學習,善于向群眾學習,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又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人正是從自身意識產生的那一天起,便成為“問題人類”。馬克思指出:“世界史本身,除了通過提出新問題來解答和處理老問題以外,沒有別的辦法?!盵13]問題是人類思想和活動實現變革的出場路徑,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化解社會問題、破解社會矛盾的過程。當代中國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樹立問題意識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求。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意味著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質和關鍵,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自信和勇于擔當。問題意識成為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邏輯起點。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現代化馬克思主義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邊疆治理現代化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