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陷阱的阻滯效應與化解之道:中國經驗的世界歷史意義

2023-07-04 14:33呂永剛
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 2023年2期
關鍵詞:中國經驗中國式現代化

摘?要

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對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具有世界意義?,F代化是每個民族的普遍命運,但現代化陷阱對后發國家追求現代化會產生重大阻滯效應。中國式現代化牢牢掌握戰略主動,廣拓現代增長動力源,走開放式自主創新道路,從城鄉二元走向城鄉融合,成功探索出現代化陷阱的化解之道。中國式現代化跨越現代化陷阱的成功探索,打破了西方經典現代化對現代化的壟斷權,開辟了社會主義國家通往現代化的新道路,開創了后發國家并聯疊加式現代化新道路,豐富了化解現代化風險的現實方案,具有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現代化陷阱?阻滯效應?中國經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這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對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所具有的世界意義。經濟全球化推動人類歷史從“地域史”轉向“全球歷史”。馬克思將黑格爾“歷史成為世界歷史”的論斷重置于歷史唯物主義的地基之上,指明機器大工業及其所代表的現代生產力“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6.?世界歷史的背后是資本邏輯的強制性,讓現代化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和每個民族的普遍命運。然而,現代化絕非坦途,“人類社會發展進程曲折起伏,各國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歷程充滿艱辛?!绷暯??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N].?人民日報,?20230316(02).?現代化具有極高的壁壘性,對于后發國家而言,必須跨越橫亙于現代化進程中的各類陷阱,才能躋身現代化行列,完成這一進程的非西方國家可謂鳳毛麟角?,F代化陷阱具有客觀性,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現代化進程中可能陷入難以突破的、負面的穩態均衡狀態。夏錦文,?呂永剛.?跨越現代化陷阱:中國方案及其時代價值[J].?國家現代化建設研究,?2022(1):?52.?作為極富破壞力的“灰犀?!?,現代化陷阱會產生難以估量的發展阻滯效應,構成后發國家邁向現代化的重大障礙。與歐美原生性和先發性現代化不同,也區別于缺乏政治獨立性的日韓現代化,新中國闖關奪隘、披荊斬棘,跨越重重陷阱成功開創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僅開啟了“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從根本上改寫并重塑了世界現代化格局,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跳出和闖過現代化高風險區提供了重要啟迪,為人類作出了“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貢獻。吳曉明.?世界歷史與中國式現代化[J].?學習與探索,?2022(9):?8.?基于人類現代化影響因素的復雜性,在反思現代化陷阱這一議題時,要將中國跨越現代化陷阱的經驗放在世界歷史進程中加以審視,從規律性層面揭示中國式現代化跨越現代化陷阱的特殊性與一般性、民族性與世界性。

一、現代化陷阱的阻滯效應分析

現代化陷阱不是泛指一切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挑戰障礙,而是特指會產生重大阻滯效應的“負面的穩態均衡狀態”,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就會帶來現代化動力的巨大耗損,導致現代化進程被“鎖定”在非理想狀態,阻礙現代化的向上進階。從前現代社會的“馬爾薩斯陷阱”到現代化啟動階段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從經濟起飛階段的儲蓄、外匯、技術、現代管理等要素“缺口”到經歷高速發展后遭遇“中等收入陷阱”,從結構調整期容易導致風險擴散引致“轉型陷阱”到在高水平發展階段遭遇“高收入之墻”“制度高墻”等,后發國家通往現代化之路道阻且長。準確識別現代化陷阱阻滯效應的形成機理,是深化現代化陷阱議題研究的內在要求。

(一)阻滯現代增長要素有效累積:導致現代化基礎動力缺乏

現代化的基礎動力來自現代經濟的持續增長,讓一個經濟體得以超越前工業社會的超低速增長狀態和“治亂循環”,實現長時期的較高速增長,獲得現代經濟增長所獨有的“復利效應”。庫茲涅茨在《現代經濟的增長:事實與思考》中提出,現代經濟增長具有人均產量和人口的高增長率、生產率的高速增長、經濟結構的轉變、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擴張等特征;卡爾多提出“卡爾多特征事實”,其認為現代經濟增長呈現資本的持續積累、資本回報率和資本產出比的穩定等特征;“新卡爾多特征事實”則揭示了市場的全球擴張、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等現代經濟增長的新特征。Jones?C?I,?Romer?P?M.?The?New?Kaldor?Facts:?Ideas,?Institutions,?Population,?and?Human?Capital[J].?American?Economic?Journal:?Macroeconomics,?2010,2(1):?224245.?正如凡勃倫所言,“累積因果變化領域的主題是當代后達爾文主義存在、發展和活力的根本所在”,Veblen?T.?Professor?Clarks?Economic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08,?22(2):?147195.?現代經濟增長奇跡產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高速增長本身,而在于增長成果能獲得保障、能實現接續性積累?,F代增長要素及其創造的社會財富的循環積累,讓一個經濟體得以積蓄巨大勢能,在現代化啟動階段成為“大推進”的可靠依托,在現代化向上攀升階段形成不斷突破障礙壁壘的強力引擎??疾焓澜绺鲊F代化進程,多數后發經濟體在現代經濟增長要素累積上無法“足夠幸運”,往往陷入循環不暢、累積中斷的困境,一個重要的成因在于缺乏制度性保護,導致資本和財富難以積累??姞栠_爾“循環累積因果原理”揭示的“貧困是因為貧困”有其深刻的社會成因。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產權制度的缺失抑或是政府“掠奪之手”和“攫取之手”的存在,在缺乏穩定預期的情況下,抑制資本和財富的積累成為人們的理性選擇,導致可持續的增長難以產生。

資本與財富的持續積累是現代增長的關鍵?!百Y本來到世間”,蘊藏巨大的擴張性力量,打開了現代增長全新空間,使得“一個全新的人類時代就此孕育”。劉同舫.“資本來到世間”的真實寫照與資本蘊含的辯證法[J].?江蘇社會科學,?2023(1):?16.?資本按照自身的要求不斷組織社會生產,使得“一切社會生產能力”都變成了“資本的生產力”,資本也一躍成為“社會生產能力的主體”。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7.?在追逐資本增值的本能驅動下,資本與財富積累推動社會再生產,成為現代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一些經濟體并不缺乏資本積累,但缺乏將資本積累轉化為現代增長動能的機制。拉美大地產本身具有較強的規模效應,加之在農副業、特色農業上具有比較優勢,即使受到宗主國的利潤壓制與剝奪,大莊園主仍能獲得不菲的回報,但“高額利潤并未給本地工業發展提供資金積累,而是被用于大地產的自我擴張”,梁泳梅.?拉美是怎樣掉進“陷阱”的?——從拉美與美國發展歷程的比較看不平等的長期影響[J].?政治經濟學評論,?2022(7):?125.?從而阻斷了農業與現代工業互促互哺的通道。

(二)阻滯創新核心動能生成壯大:難以推進現代化持續攀高

“中等收入陷阱”從表面上看是增長與收入的問題,實則是創新力與競爭力的問題,是前沿創新力與國際競爭力如何生成的問題。創新核心動能不足,極易導致一個經濟體在原有增長軌道上因達到“閾值”而陷入增長停滯,如果創新驅動的新增長動能遲遲未能形成,在新競爭者持續涌現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增長動能的收縮乃至衰退。一國躋身現代化行列的核心標志在于完成經濟結構的現代轉型,形成創新驅動型動力結構,具體表現為“知識創新產生新科技,新科技和技術創新相結合產生新產品和新產業,新產業和制度創新相結合產生新經濟和新社會,新經濟和新社會推動現代化?!焙蝹鲉??中國式現代化與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0(12):?14.?西方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先后構建起國家創新體系,經歷了從市場自發推動到政府主動介入引導的轉變,占據了全球創新體系的制高點。在世界創新版圖上,創新策源地的分布具有高度非均質性。多數后發國家缺乏富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心城市,難以有效集聚創新要素,導致創新“濃度”低,難以形成健全的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聯合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Nature?Group)發布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2》顯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高度集中于歐美發達國家和少數新興經濟體。拉美和東南亞部分國家在躋身中等收入經濟體行列之后,科技創新能力始終沒有實現根本突破,缺乏強有力的創新城市則是重要原因。

后發國家培育創新核心動能,首先會面臨來自發達國家的系統性打壓遏制。在缺乏高能級創新極核和發達創新體系的情況下,后發國家很難有效組織創新資源以實現創新力的根本突破。同樣重要的是,由于技術進步內生依賴于資本存量,技術進步下資本存量的正外部性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李海明,?盧昀,?伯莉紅.?“中等收入陷阱”及其跨越的門檻條件:一個內生技術進步解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7):?78.?一些后發國家在摘完“低垂的果子”后,被鎖定在大規模和低成本的生產性競爭之中,朱玉成.?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預防“高收入之墻”的政策創新研究[J].?社會科學,?2020(4):?58.?導致轉向創新型經濟面臨深層次障礙。發展創新型經濟離不開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供給。日韓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過構建“發展型政府”,在強化國家力量推動科技創新的同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強化創新型經濟的人力資本供給。比較而言,拉美地區整體人力資本發展水平落后于同時期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這被認為是其長期經濟增長乏力、創新動能不足的重要原因。劉鵬.?拉美人力資本形成動因:基于工資差距和社會分配公平的視角[J].?拉丁美洲研究,?2019(10):?92.?近年來,智利推行“低收入群體基礎教育質量改善計劃”“改善基礎教育質量和公平計劃”,巴西出臺“更多教育計劃”“學校獎學金計劃”“人人上大學計劃”等,這使其人力資本結構有所改善,但由于教育投入的產出效益具有滯后性,拉美國家人力資本對國家創新力的支撐力仍然有限。

(三)阻滯城鄉二元結構動態進化:無法完成現代化結構轉型

現代化是從傳統社會轉向現代社會的根本性變革,構建現代城鄉關系是一個國家完成社會轉型的根本標志。馬克思認為,近代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內在驅動力來自社會分工和大工業的出現,“一個民族內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業勞動和農業勞動的分離,從而也引起城鄉的分離和城鄉利益的對立?!瘪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受資本邏輯的主導,與“東方從屬于西方”“落后國家從屬于發達國家”一樣,“農村從屬于城市”,城市憑借優勢地位實施對鄉村的剝奪。資本主義城鄉分離與對立具有內生性與必然性,走向城鄉融合有待未來社會破解。然而令人吊詭的是,歐美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現代化進程中較好地處理了城鄉關系。英國工業革命的產生,得益于更早時期經歷的農業革命,其核心是一系列技術改良和新技術發明的應用,讓英國得以逃離“農耕桎梏”。艾倫·麥克法蘭.?現代世界的誕生[M].?管可秾,?劉北成,?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213.?農業生產力的提升,不僅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原料”,也得以分流出大量剩余勞動力,為工業革命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城市是現代工業的載體,城鄉的分離、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成為現代工業崛起的加速器。伴隨工業化發展,人口、資本等生產要素從農村向城市匯聚,工業化與城鎮化的互動反過來帶動了農業農村的現代轉型。由于城鄉關系較為協調,英美德等發達國家迄今仍保留著底蘊深厚的傳統鄉村風貌。但深究其本質,歐美發達國家并未消滅城鄉差別,而是實現了矛盾轉移,對內轉化為資本與勞動的矛盾,對外轉化為全球范圍的南北矛盾,西方發達國家內部的城鄉工農“和諧”掩蓋了中心—外圍國之間的不平等關系。

城鄉二元結構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典型社會結構,劉易斯及其后繼者費景漢和拉尼斯的城鄉二元經濟理論刻畫了處于現代化進程中的城鄉關系,農業部門與非農業部門間勞動生產率及報酬率的落差推動勞動力的城鄉轉移,直到跨過劉易斯拐點。受復雜因素影響,廣大發展中國家往往陷入城鄉二元結構的困局,無法完成城鄉結構的現代轉型。二戰后,以拉美國家為代表,部分發展中國家實施“進口替代工業化”,一度帶來經濟的高速增長,推動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但由于工業化進程并不順暢且被西方跨國公司控制,現代工業部門就業空間狹窄,城市化缺乏產業支撐,導致大量人口失業或在非正規部門就業,產生了一批遍布貧民窟的巨型城市,帶來了嚴重的負面社會后果。印度由于沒有經歷深刻的社會革命,滯后的土地革命以及傳統種姓制殘余等成為社會轉型和現代產業發展的重大障礙,大大延緩了印度的現代化進程。

(四)阻滯發展道路模式自主探索:加劇戰略與策略扭曲錯配

正確處理戰略與策略的關系,事關一國現代化能否順利推進。在現代化指導思想上,受現代化西方中心論的影響,長期以來,西方現代化模式被視為后發國家追求現代化的唯一正解。由于后發國家在現代世界體系中處于被支配的不利地位,無法獲得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先發優勢,而陷入模仿者困境,被長期鎖定在落后狀態。一些學者經過反思,其思想形成了不發達政治經濟學、依附理論等流派,從現代世界體系“中心—邊緣”的本質屬性上來解答“為什么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沿著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所常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前進,以及為什么它們一直沒有什么進展或進展緩慢?”保羅·巴蘭.?增長的政治經濟學[M].?蔡中興,?楊宇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223.??其邏輯推論是,在中心—邊緣體系仍占據統治地位的情況下,后發國家如果選擇與發達國家“脫鉤”,其結果必然是無法獲得足夠的外部先進要素而陷入發展被動;如果選擇依附發展道路,試圖在有限空間內培育發展動能,其結果難免是保持低水平發展狀態,且難逃本國經濟命脈被西方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操控的命運。一些拉美國家發展本國獨立工業的曲折歷程印證了“脫鉤”與依附發展的雙重困境。

一些國家陷入現代化陷阱,其重要原因在于戰略與策略選擇的偏差,在事關本國前途命運的重大決策上誤入歧途,導致現代化遭遇嚴重挫折。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向西方“一邊倒”,盲目引入自由化方案,實施激進的“沙塔林計劃”(即“500天計劃”),“休克療法”帶來的不僅不是社會進步,反而是社會生產力的嚴重倒退。20世紀70年代,深受債務危機拖累的拉美成為新自由主義的“試驗場”。主張“絕對自由化”“徹底私有化”“全面市場化”等措施的“芝加哥子弟”開出的“藥方”并未扭轉拉美諸國現代化屢遭挫折的命運。在戰略與策略選擇上,一些后發國家表現出戰略搖擺、策略激進且易變,一些國家缺乏國家自主性,民粹主義思潮的社會基礎強大,福利主義成為各類政黨攫取選票的不二之選。遠超本國發展水平的超前福利透支未來,降低社會勞動參與率,削弱國家競爭力,成為現代化動力弱化的重要原因。

現代化陷阱類型的多元性和國別的差異性,決定了其阻滯效應的多樣性。一般而言,在現代化啟動階段,后發國家會因資本技術“缺口”、國家能力不足、在國際體系中處于邊緣或依附地位等原因,無法獲得現代化“第一推動力”;在現代化取得一定成功后,則可能陷入轉型失序失范帶來的社會動蕩或因創新乏力無法實現現代化進階攀高?,F代化陷阱的共通之處在于,一旦陷入“負面的穩態均衡狀態”,就會產生負向連鎖反應和擴散效應,導致風險層層放大,造成經濟衰退、社會動蕩,吞噬既有發展成果,導致一國現代化進程遲滯甚至中斷,這使得對其可能帶來的危害不可不察。

二、化解現代化陷阱阻滯效應的中國經驗

現代化陷阱之所以會產生不容忽視的發展阻滯效應,在于陷阱的強大破壞性及負效應的擴散性?,F代化是全方位的社會變革,涉及環節多、領域廣,其中一些關鍵環節和領域的功能缺失或弱化,都可能產生連鎖反應,形成系統性風險,從而阻礙現代化進程。中國式現代化成功跨越多重現代化陷阱,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和巨大韌性,彰顯了非凡的中國之力、中國之智。

(一)牢牢掌握現代化戰略主動:從根本上規避現代化“顛覆性錯誤”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絕不能犯“顛覆性錯誤”,因為一旦出現“顛覆性錯誤”,其造成的嚴重危害將無法彌補,不可收拾。近代中國曾因遭遇外敵入侵而被迫中斷近代化和現代化進程,造成不可估量的社會損失。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才從政治上擺脫依附地位,開始牢牢掌握國家現代化建設戰略主動權。因為掌握了戰略主動,才讓新中國在大規模接受“蘇聯援助”時堅守了國家主權底線。1953年,在我國“一五”計劃實施之際,周恩來指出,“毛主席說過,我們的國家在政治上已經獨立,但要做到完全獨立,還必須實現國家工業化。如果工業不發展,已經獨立了的國家甚至還有可能變成人家的附庸國。對于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能不能有依賴心理呢?比如由蘇聯搞重工業、國防工業,我們搞輕工業,這樣行不行呢?我看不行?!敝芏鱽斫洕倪x[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151152.?新中國以舉國之力發展重工業,在很短時期內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奠定了國家現代化的關鍵基礎。因為掌握戰略主動權,改革開放后,我國大規模招引外資,依托低水平比較優勢深度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在經濟外向度大幅提升的同時始終掌握經濟主權和獨立的戰略與政策制定權。中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重大外部沖擊中保持了金融政策獨立性,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之際主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這讓中國避免了因金融動蕩等重大災難導致社會財富被摧毀的悲劇。因為掌握戰略主動權,我國一方面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實現所有制、土地制度等的根本性變革,構建起與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社會基礎和制度基礎,避免了一些國家因土地革命不徹底造成的利益僵化、結構固化;另一方面通過實施系統性、不間斷的改革,持續推動制度與政策優化,形成與現代化建設相匹配的激勵結構,保護激發各類社會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我國現代化建設始終洋溢著蓬勃的生機活力。因為掌握戰略主動權,我國積極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成功開拓中國式現代化,從根本上避免了現代化“西方中心論”陷阱,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避免犯“顛覆性錯誤”,得以扎實推進、行穩致遠。

(二)廣拓現代增長動力源:保障現代化成果“持續性積累”

資本稀缺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遇到的長期困擾。新中國初期,為優先發展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重化工業和現代國防科技工業,國家通過“工農剪刀差”和壓低城市勞動力工資福利等舉措加速資本積累,在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付出了效率與公平失衡的重大代價。改革開放后,我國通過大規模吸引外資來填補資本等現代要素“缺口”,使之成為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在此過程中,我國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堅持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改革方針,不斷筑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積極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健全以公平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弘揚契約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形成有利于資本和社會財富積累的制度保障和穩定預期。隨著資本要素的穩定積累和社會財富的大幅擴張,資本要素稀缺的局面發生根本轉變,為我國高水平推進投資驅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支撐,也為我國大規模開展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創新活動提供了必要的資本條件。在社會財富積累上,我國持續開展大規?;A設施建設,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5萬公里,其中4.2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營業里程世界領先;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我國還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制造業增加值居世界首位。社會財富與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積累,讓大國基建、大國工業、大國市場優勢加速顯現,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取得實質性進展的直接體現,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生命力。

(三)走開放式自主創新道路:以科技自立自強跳出“追隨者陷阱”

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來源于創新,后發國家只有在前沿創新力上實現根本突破,才能真正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與“轉型陷阱”。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支撐。新中國成立后,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我國科技事業幾乎從零起步,依靠舉國體制取得了以“兩彈一星”為標志的一批戰略科技成果,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落后農業國的面貌。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主動推進經濟發展方式逐步轉入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了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獨特優勢,培育壯大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打造由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向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奮力攀升。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為快速突破重大科技項目,在制度設計上成立了中共中央專門委員會,在黨中央的直接授權和領導下,全權負責原子彈、核潛艇、導彈等國防科技研制,以舉國體制完成重大任務成為“取得重大突破,實現重大發展”的發動機,路風,?何鵬宇.?舉國體制與重大突破——以特殊機構執行和完成重大任務的歷史經驗及啟示[J].?管理世界,?2021(7):?15.?成效堪比二戰時期美國的戰時生產局、曼哈頓計劃以及至今還在活躍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我國注重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和市場機制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同時積極探索構建新型舉國體制。針對我國部分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優化配置優勢資源,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绷暯??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912(02).?新型舉國體制強調科技與經濟發展的互動和“正反饋”循環,將“集中力量辦大事”與“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有機結合,實現體制機制“破局”,以長期主義和“超越競爭”?促進各類創新要素的新組合和合理流動,克服各類問題和障礙。丁明磊,?黃琪軒.?健全新型舉國體制的邏輯思考與實踐啟示[J].?學術前沿,?2023(1):?70.?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中國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新的變化,既是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共同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趙永新.?我國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N].?人民日報,?20220607(02).?在科技自立自強上的接續突破,讓中國式現代化獲得至關重要的核心動能,成為跳出“跟隨—落后—再跟隨—再落后”循環的治本之策。

(四)從城鄉二元走向城鄉融合:引領新型城鄉關系的“一體化重塑”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施重工業優先的產業政策和城市偏向的城鄉政策,形成了城鄉二元體制。改革開放后,伴隨城鄉二元體制的打破、農村工業化的突破,勞動力等要素在城鄉區域間流動,從城鄉分割轉向城鄉融合成為發展大勢。進入21世紀,中共中央明確“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的問題,要在工業化、信息化的進程中逐步加以解決”,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9.?提出“我國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焙\濤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67.?為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我國注重把握本源性規律,明確“‘大國小農是我們的基本國情農情,小規模家庭經營是農業的本源性制度”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144.?,走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強國之路;把握“現代化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城鄉將長期共生并存也是客觀規律”,保持處理城鄉關系的歷史耐心,以漸進式、社會可承受的方式逐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強調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推動工業化創造供給與城市化創造需求間的供需平衡,同時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以增強農村、小城鎮、縣城吸引就業人口的能力,從根本上破解拉美城市化缺乏工業等現代產業支撐的問題;針對“城市化滯后于工業化”“市民化不足”等特色性問題,我國則通過深化改革逐步打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通道。鑒于我國是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發育不足,無法消化數以億計的農業人口的情況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一旦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客觀的物質損害,還可能外溢造成嚴重的社會矛盾和風險。因此,我國在推動城市化發展時,使用城鎮化而非城市化的概念,意在“農民在城里沒有徹底扎根之前,不要急著斷了他們在農村的后路,讓農民在城鄉間可進可退?!绷暯秸勚螄碚ǖ?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95.?這種富有彈性的制度安排,大大增加了我國應對現代化風險挑戰的回旋余地。

三、跨越現代化陷阱中國經驗的世界歷史意義

現代化具有高壁壘性,發展中國家走現代化之路需闖過“現代化啟動”“經濟起飛”“中等收入陷阱”等關口,還得“消化”傳統社會秩序瓦解而新秩序尚未建立所滋生的社會失序、道德失范、治理不彰等困局。中國式現代化開辟了一條由中國大規模實踐、并將在中國率先形成成熟形態的現代化新道路,跨越現代化陷阱的實踐探索及彰顯中國智慧的特色經驗,不僅指引中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而且正如“中國以改變自身的方式改變世界”一樣,具有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

(一)跳出“現代化=西方化”窠臼:打破了西方經典現代化對現代化的壟斷權

現代化從一開始就打上了深刻的西方烙印,“西方中心論”影響深遠,似乎“西化”是通向現代化的唯一道路、唯一模板?,F代化從西歐向全球擴展,一個歷史性后果就是“東方從屬于西方”。近代中國誠心誠意向西方學習,結果屢屢遭受排擠、打壓乃至侵略。二戰后,一些獨立后的發展中國家紛紛移植西方模式,與自身傳統割裂,不僅未能實現現代化“突圍”,反而加重了依附性和發展脆弱性。在西方現代化理論范式中,西方發達國家作為中心國對后發國家進行剝奪具有“天然合理性”。一個深刻的悖論在于,西方現代化范式的經典性和唯一性如果確立,即意味著西方獲得天然的領先性和不可超越性,后發國家即使實現現代化,也只是模仿者和后來者,這與現代化本質上的領先性和前沿性相背離,而在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中追求現代化,無疑大大增加了后發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難度。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模一樣的現代化模式,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表明,只有把現代化的一般理論與本國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契合自身需求、體現自身特點的現代化道路。中國跨越現代化陷阱的經驗,首先就是跨越西方現代化中心論陷阱,這讓中國得以跳出“現代化=西方化”的發展誤區和思維誤區。中國自主探索現代化道路,賦予現代化以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既順應了世界現代化潮流又保持了中華文明的延續性,既從開放中汲取了養分又不失主體性,既堅守了社會主義方向又與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和平相處,開辟了現代化新路徑、新境界,打破了西方世界對現代化的規則制定權和話語壟斷權,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

(二)跨越“卡夫丁峽谷”:開辟了社會主義國家通往現代化的新路

馬克思高度肯定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科學預見了“中國社會主義”的出現。對于中國這樣曾經落后的東方民族而言,如果亦步亦趨走資本主義道路,注定無法擺脫依附地位。實踐業已證明,中國想走一條獨立自主的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唯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讓中國擺脫西方現代化中心論的束縛,實現社會主義性質的廣泛意義的社會革命,才能走上一條通往現代化的正確道路。歷史地看,社會主義革命沒有發生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國家,而是在較為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因此,社會主義國家均面臨實現現代化的任務。馬克思晚年在跨越“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上的探索,寄希望于東方國家“可以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吸取資本主義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瘪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1.?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隨著蘇聯解體而告終。中國式現代化從一開始就打上了鮮明的社會主義烙印,跳出了資本主義現代化范式,將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緊密結合,賦予人類現代化以全新內涵。在現代化性質上,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的現代化”的核心地位,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為導向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將“人的城鎮化”理念注入城鎮化和城鄉融合進程,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從根本上避免“見物不見人”的城鎮化模式的內在弊端,創造體現“人的現代化”本質要求的現代城市文明新形態;超越西方現代化資本至上邏輯,既注重激發“資本的文明面”,也對資本的無序擴張進行必要規制,保護和激勵各類主體的主動性、創造性,以不斷增強全體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奮斗目標,最終實現人的現代化和自由全面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绷暯秸勚螄碚ǖ?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73.?中國式現代化注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集中力量破解各個階段的主要矛盾,在發展重化工業、突破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科技力量、發展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高能級城市群和都市圈、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等重大領域持續突破,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強力支撐。

(三)探路“時空壓縮”型現代化:開創了后發國家并聯疊加式現代化新道路

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四化”在歷時態中的非同步性與成熟階段的同步性,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構成西方現代化語境中各國現代化發展演進的一般圖景。歐美國家基于自身經濟、政治和文化等現代性要素的嬗變,沒有來自其他已經完成現代化國家的外部壓力,在其內部矛盾要素的推動下,按自身規律發展演進,現代化的階段性特征十分明顯。與西方現代化漸次推進不同,我國是現代化的后來者,不具備早期西方國家從容推進現代化的客觀條件。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指出,“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敝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12.?面對落后于時代的現狀,如何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這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同步推進“四化”疊加發展。全方位推動“四化同步”發展,將中國式現代化置于堅實的現代產業體系和新型城鄉工農關系之上,為后發人口大國現代化提供了全新方案,完成了西方現代化范式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將自身進入現代化國家行列的時間大大提前,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追求現代化帶來了希望,促使其加速現代化進程。

(四)防范與駕馭重大風險:豐富了化解現代化風險的現實方案

現代化進程從來不乏風險挑戰,我國自主探索非西方現代化道路更是如此。西方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資源、生態空間充裕,且從殖民掠奪、轉嫁危機、掌控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中獲利豐厚,加之有較長時間認識消化不同階段產生的矛盾問題,較為成功地處理了城鄉關系等矛盾。但資本邏輯所支配的西方現代化存在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在西方現代化的框架內不可能消除現代化的風險。在資源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后發大國想復制西方現代化成功之路幾無可能。中國式現代化跳出了西方現代化的模式陷阱,具備化解現代化風險的理論、制度和物質條件?;A不牢,地動山搖。一些后發國家缺乏獨立的工業體系,通過輸出資源、開放市場實現了短期繁榮,一旦形勢有變則陷入衰退,現代化進程停滯、中斷甚至倒退。面對現代化建設風險,中國尤其注重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強調“穩定壓倒一切”。穩定的社會環境、制度環境、政策環境,有利于形成穩定的社會預期,也有利于資本和社會財富的持續積累,形成現代化建設成就不斷積累的正向循環。中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蘊藏著我國成功破解“現代性帶來穩定,現代化帶來不穩定”的“亨廷頓悖論”的“密碼”,這對深受經濟停滯、社會動蕩困擾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的啟示價值。

四、結語

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創與拓展,包含著對跨越現代化陷阱的探索實踐,蘊藏著跨越現代化陷阱的經驗智慧。馬克思在考察人類社會演進規律時提出,“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瘪R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這意味著,在事物發展的成熟階段回頭審視,可以更好地理解是哪些因素和特質讓其克服障礙、得以發展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運用“從后思索法”來審視中國的百年奮斗歷程,探尋其生命力密碼,可以發現,中國跨越各類陷阱、成功開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其中的關鍵原因。中國式現代化從中華文明深處而來,彰顯社會主義的先進性,融入由現代性力量所開辟的世界歷史進程,并貢獻出新的現代化道路和新文明類型,為后發國家跨越陷阱最終實現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正處于進行時,前進途中仍會遭遇風險陷阱,“各種風險我們都要防控,但重點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敝泄仓醒朦h史和文獻研究院,編.習近平關于防范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16.?面對新的時代環境與風險挑戰,要深化對中國跨越現代化陷阱經驗智慧的提煉,解析中國式現代化何以富有活力與韌性,始終牢牢掌握應對各類風險陷阱的主動權、制勝權,切實增強我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在中國式現代化新的進程中持續彰顯其世界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安德烈·岡德·弗蘭克.依附性積累與不發達[M].高铦,高戈,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2]郭熙保,?朱蘭.“中等收入陷阱”存在嗎?——基于統一增長理論與轉移概率矩陣的考察[J].經濟研究參考,2021(18).

[3]萊斯利·貝瑟爾.劍橋拉丁美洲史(第1卷)[M].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5.

[4]路風.中國經濟為什么能夠增長[J].中國社會科學,2022(1).

[5]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6]熱拉爾·迪梅尼爾,多米尼克·萊維.新自由主義的危機[M].魏怡,?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7]薩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8]王公龍,付星博.世界歷史視野下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J].思想理論研究,2022(1).

[9]吳曉明.世界歷史與中國式現代化[J].學習與探索,2022(9).

[10]夏錦文.現代化陷阱:類型識別與中國應對[J].現代經濟探討,?2018(6).

[11]邢云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J].天津社會科學,2022(1).

[12]徐坤.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三重敘事邏輯[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22,126(6).

[13]Foster?J?B.?The?New?Imperialism?of?Globalized?MonopolyFinance?Capital:?An?Introduction[J].?Monthly?Review,?2015,?67(3).

[14]Krugman?P.?The?Myth?of?Asias?Miracle[J].?Foreign?Affairs,?1994,73(6).

[15]Ye?L,?Robertson?P?E.?On?the?Existence?of?a?MiddleIncome?Trap[J].?Economics?Record,?2016,?92(297).

[16]Huang?Y,?Gou?Q,?Wang?X.?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the?MiddleIncome?Trap:?What?can?China?Learn?from?the?CrossCountry?Experience?[J].?China?Economic?Review,?2014,?31.

(責任編輯:李思慧)

猜你喜歡
中國經驗中國式現代化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勞動收入占比與居民消費率:機理與中國經驗
勞動收入占比與居民消費率:機理與中國經驗
當前公共文化建設資金投入的社會化途徑研究
G20領導人紛紛表示學習“中國經驗”
論賽珍珠小說的“中國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