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

2023-08-10 20:15李新林隆春梅
學周刊 2023年25期
關鍵詞:人文素養情感教育語文

李新林 隆春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語文課堂不僅要教授基礎知識,還要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語文中的文字美、形象美和意境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底蘊。

關鍵詞:情感教育;語文;課堂教學;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5-013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44

語文是一門極具思想與內涵的學科,在情感教育上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收錄在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飽含著豐富的情感,有的描繪了自然之美,有的彰顯了社會之美,有的再現了藝術之美,還有的詮釋了人生之美,對學生具有熏陶和感染的作用。語文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自我感悟、自我體會,領會文字背后更深刻的精神內涵,把握時代脈搏,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繼承者,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那么,如何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將情感教育融入語文課堂的各個環節,就成為每一個教師應該思考的課題。本文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先分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再進一步研究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智力發展

語文既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一門人文學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特征。在傳統教學中,大部分語文教師只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一味地向學生傳授語文基礎知識和應試技巧,并采用“刷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測驗和訓練。當情感教育實施后,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來推動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讓學生在自我體悟的基礎上理解語文知識的深層內涵,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有助于學生的智力發展。

(二)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我國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培養人格的事業?!彼?,語文教學不能局限于知識灌輸和技能練習,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讓學生知善惡、明是非,樹立起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和人生理想。通過對課文的解讀,學生可以感受美的真諦。教師應利用每一次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在知識教學和活動中融入情感教育,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構成,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三)豐富學生精神世界

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巨大的人文價值,文質兼美、形神俱佳的文章中蘊含著大量的情感因素,打開教材映入學生眼簾的是一個充滿美的世界,其中有情感真摯的詩歌、文辭優美的散文、條理清晰的說明文、情節豐富的小說、嚴謹科學的議論文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忠誠,學會感恩、學會珍惜,樹立起崇高而遠大的理想;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向科學家和革命家學習,培養學生的赤子之心,堅定學習的信念,激發學生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一)營造情感氛圍,激發學生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采用傳統說教的方式進行情感教育,不僅難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和抵觸的情緒,語文課堂缺乏生機,導致情感教育流為形式。為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烘托課堂氛圍,以情激趣、以情施教,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內涵。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在情感氛圍中盡情享受,在自我體悟的基礎上理解語文知識深層內涵,提供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善于調動和表達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課文情境之中,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情感飽滿,講到精彩之處時要喜形于色、講到激動時要情動于衷、講到悲傷之處要情凄意切,用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為課堂教學的深入推進奠定情感基礎。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樹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上減少對學生的思維干預,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時間,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可以放下心中顧慮,大膽聯想和想象,抒發自己的情感。對于語文教學而言,觸景生情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感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動畫等資料,把單調靜態的書本文字轉化為生動、可感的情境,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迅速有效調動內心情感。音樂和文學作品一樣,都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語文與音樂學科相結合,根據課文內容的情感基調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音樂作品,利用或是激昂或是婉轉或是急促的音樂旋律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初步的感知。

(二)挖掘教材內容,深入解讀情感

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深刻的思想和強烈的感情,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資源。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研讀和挖掘,利用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去感悟其中的深層含義,使學習過程成為情感的發展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先挖掘顯性的情感因素,尤其是文章中的優美詞語或者重點語句,只有把這些內容掌握清晰,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要挖掘隱形的情感因素,可以以文章創作背景、作者簡介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了解歷史和作者的人生遭遇,更加準確地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知識教學和情感教育應當是同步的。在語文課堂上,帶領學生品析語言是語文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動教學,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給學生提出一系列教學問題,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與課文配套的問題思維導圖,避免學生走彎路引導學生按照思維導圖的邏輯進行學習,領略作者的思路與意境,融洽師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系。教材中的很多課文都是生活的寫實,但有些場景寫作的時候比較含蓄,運用的是概括性的語言,沒有詳細描寫,給讀者營造出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這一時機,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想象,深化學生對課文意境的理解,還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有些教材內容不帶明顯的情感色彩,但是他們也會在某些方面表現出隱含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氛圍,把這種無言的情感輸送給學生,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共同走向深度學習,構建學習共同體。

(三)指導課文朗讀,引導學生共情

課文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最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情感教育融入朗讀教學中,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讀出課文的意蘊,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力。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只靠自主閱讀很難領會課文深意。為此,教師可以采用示范朗讀的形式,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言和抑揚頓挫的語調直擊學生內心,把文本情感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深入到作者的思想境界之中,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為了調動語文課堂的氛圍,教師可以開展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選擇自己適合的角色,然后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受到熏陶。

朗讀是一門藝術,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學會“美讀”,讀出文章中的情感,努力做到“以情促知,情知并進”。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朗讀錄音,并從中挑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音頻材料作為教學案例,共同尋找學生朗讀存在的問題,從而進行改進和調整,使每一個學生的朗讀水平都能夠更上一層樓。要讓學生學會把控自己的情緒,在激昂之處要情緒高漲、在委婉之處要情緒平緩,增強朗讀的感染力。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對朗讀材料進行分析,掌握重讀和輕讀的技巧,同時對語音、語速、停頓等進行規范,引導學生用心讀、用情讀,喚醒內心的情感因素。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及時引入閱讀教學軟件,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地開展閱讀活動,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使每次訓練都有側重點。在朗讀過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養成讀后回味的習慣,描述自己在朗讀過程中產生了怎樣的情感體驗,以學科教學健全學生的人格。對于一些經典文章,教師要鼓勵學生熟讀成誦,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內化為自身的創作靈感,成為自己寫作的素材,促進情感的表達。

(四)借助寫作訓練,升華學習情感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寫作教學呈現出了功利化的特點,學生寫作的目的由提升自身語文修養轉變為換取高分,學生的寫作熱情受到了極大的壓抑。為此,在新時期,教師要把情感教育整合到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回歸本真,在寫作中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我心聲,追求美的境界。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學生滲透寫作的真諦,使學生能夠將寫作當成一種樂趣和習慣,也使寫作成為學生成長的助推器。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范文教學,通過對范文的深度解析,讓學生體會到那些情真意摯的作文都是作者在“情”的推動下寫成的,培養主體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寫作就是“我寫”和“寫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躍然紙上,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對待外界事物已經具有自己的審美標準。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開放性的寫作訓練,讓學生放開手腳,不拘一格,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去記錄生活、記錄心情,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教師還可以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設計寫作訓練,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去思考身邊的人和事,用審美的眼光來觀察生活,使學生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脈搏,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有情人,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組織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

新課改后的語文教材更加注重實踐性,在教材內容中穿插了很多口語交際及社會實踐活動,為情感教育的實施開辟了另一片天地。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枯燥的教法,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驗情感、豐富情感、積淀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要求與學生的內心情感發生作用,引發積極向上的行為活動,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發展。首先,教師要明確實踐活動的目標,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開發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信息等多樣化的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培養個性品質。其次,教師要確保實踐活動的評價科學合理。尤其是對于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能量,必須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將其樹立為學習的榜樣,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

現行的語文教材以單元主題教學為主,有的單元歌頌了父子親情,有的單元抒發了革命志士的報國之情,還有的表達了作者謀求自由和解放的愛國之情。教師可以結合單元教學主題,組織學生開展研學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擁抱大自然,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還可以去參觀博物館、歷史紀念館、名人故居、歷史遺跡等,讓學生去追溯歷史的足跡,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教師可以利用國慶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一些特殊的節日,組織學生開展繪制手抄報、制作月餅、關愛老人等實踐活動,通過動手實踐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培養學生的美好品德,使德育與智育相結合,在思維交鋒中完善自己。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主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為學生推薦一些優質的讀物,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閱讀喜歡的作品,拓寬學生的視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豐富的情感,逐步生成對自然、社會、文化的情感。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互推美文,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在班級群中進行思想交流,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

三、結語

總之,語文教學不只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是學生情感意志的培養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把情感教育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之中,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生命感悟,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在知識學習中品其情調、明其情理、激其情懷,升華學生的情感境界,樹立正確的道德和價值取向,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具有高尚情感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 張俊屏.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速讀,2021(1).

[2] 朱川.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文課內外,2018(30).

[3] 沈銀春.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觸發[J].新校園,2022(3).

[4] 林麗.淺談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36).

[責任編輯 竇伊沙]

猜你喜歡
人文素養情感教育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校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高校 《大學語文》 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