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式學習在革命題材教學中的探索

2023-09-01 03:59黃杜娟何清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9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教學探索

黃杜娟 何清

內容摘要:革命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革命題材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現行語文教材中選取了不少關于革命題材的作品,這對于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革命作品存在時代久遠,學生不易產生情感共鳴;教師講授較多,學生主動性發揮較少;閱讀體驗相對枯燥,學生興趣不高的困境,急需解決的措施。項目式學習不僅符合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和課程標準的理念,還能幫助解決革命題材作品的教學困境。因此,將項目式學習應用于革命題材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 革命題材 教學探索

項目式學習是近些年的熱點。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提到要“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盵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推行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以及走班制、選課制等教學組織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盵2]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家越來越倡導開展探究、合作項目化等學習方式。

一.項目式學習的概念和特征

項目式學習最早起源于歐洲建筑和工程領域。1918年美國教育家克伯屈在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學報》上發表了《項目(設計)教學法:在教育過程中有目的活動的應用》一文,首次在教育領域提出項目學習這一概念,[3]對美國的教育產生很大影響,后被廣泛應用于醫學、教育等各個領域。之后項目式學習傳入我國,引起我國學者的廣泛關注,項目式學習在我國逐漸蓬勃發展起來。

(一)項目式學習的內涵

對項目式學習的內涵目前尚未有統一的定義。美國巴克教育研究所認為:“項目式學習的過程是對復雜、真實問題的探究過程,也是精心設計項目作品、規劃和實施項目任務的過程,在此之中,學生能夠掌握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盵4]我國學者劉景福、鐘志賢等認為,項目式學習是“在真實世界中借助多種資源開展探究活動,并在一定時間內解決一系列相互關聯著的問題的一種新型的探究性學習模式”。[5]夏雪梅認為“在進行項目學習設計時,要指向對核心知識的深度理解,形成真實的驅動性問題和最終成果,通過高水平學習裹挾低水平學習,進而將素養轉化為持續的學習實踐?!盵6]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項目式學習是讓學生在復雜真實的情境中,在驅動型問題的指引下,通過小組合作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促進任務的完成、進行成果展示,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習得和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項目式學習的特征

1.真實的學習情境

項目式學習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那樣直接向學生講授知識。它以一定的學習情境為依托,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習得知識。這里的“真實”并不指真實的某個具體場所,而是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的,促進學習問題解決的情境。

2.具有驅動性的問題

驅動性問題在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整個項目的學習起點,貫穿整個項目學習的過程。借助驅動性問題來激發學習興趣,活躍思維,學生圍繞這個驅動性問題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3.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

項目式學習以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為主要方式,這種方式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能夠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小組成員或團隊之間是一個共同體,在項目完成的歷程中,也會潛移默化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

4.面向公眾的學習成果

項目式學習不是完全放任學生自流,不對學習結果進行檢測。項目式學習的最終成果要對班級成員進行展示,并且還要進行交流評價。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起到監督和促進的作用。

5.多元的評價方式

傳統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評價為主,而項目式學習倡導的是多元的評價方式。根據項目成果的展示,利用評價量表,學生也可以進行自評和他評。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項目完成的過程進行一定的評價,完善評價方式,將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二.革命題材作品的教學困境

(一)時代久遠,學生不容易產生情感共鳴

革命題材作品記錄和描寫的都是發生在特定時代的事情,距離學生較為久遠,學生對此感到陌生化,對內容的理解有些困難,更不容易產生情感共鳴。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這一篇課文,抗美援朝是發生在1950年的事情,現在的初中生多是2010年左右出生的,時間距離有60年,學生不了解文章創作的歷史背景,對內容的理解也會有困難。課文里出現的一些具體詞匯學生也容易因理解不當而影響內容的理解,《誰是最可愛的人》“防空洞談話”這一典型事例中,防空洞戰士“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7]這里的“炒面”并不是學生們現實生活中的炒面,如果理解不當,也會影響情感體驗。

(二)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

中學語文課堂中,仍舊是教師講授為主,而學生的主動性發揮較少。此外,筆者通過實習發現,教師在進行文本解讀時采用的方式較為單一,仍舊是按照固有、僵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比如:在觀摩教師教學《黃河頌》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教師先是讓學生對文章層次進行劃分,之后在講解第一部分朗誦詞的時候補充了“呼告”的文學常識,在“望黃河”“贊黃河”“學黃河”的部分主要分析了修辭手法、景色特點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講解較多,學生的主動性發揮較少,學生主體地位有一定的缺失。

(三)閱讀體驗相對枯燥,學生興趣不高

革命題材作品不像小說、戲劇有情節的起伏,人物矛盾的沖突,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受快餐時代的影響學生很難靜下心來去讀一本紅色經典的書目。加上中學生學習負擔的加重,在僅剩不多的課余時間里,他們剛傾向于做一些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事情來緩解學習的壓力。此外,他們認為革命文化的知識并未納入考試,不會對成績造成影響。對于革命題材作品,學生的閱讀體驗相對枯燥。因此,容易喪失學習興趣。

三.項目式學習應用于革命題材的可行性

(一)項目式學習與課標和教育改革的理念相符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針對課程實施提出“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針對課程評價提出“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8]且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倡導要開展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倡導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項目式學習不僅符合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還與新課標的理念不謀而合。

(二)項目式學習可以幫助解決革命題材教學的困境

項目式學習有助于解決當前革命題材教學中存在的困境。首先,項目式學習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進而更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其次,項目式學習通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促進知識的掌握,更能夠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生表達溝通、團結協作以及獨立思考等能力都會有很大的發展和進步。

四.項目式學習在革命題材教學中的探索——以《老山界》為例

(一)項目準備階段

1.依托課標教材和生活實際,確定項目主題

項目式學習最初是運用在理科領域的,隨著它的不斷發展和傳播,漸漸被引用在文科領域。將項目式學習運用在語文領域有學者提出異議,他們認為項目式學習會讓語文變得活動化或流于形式,學生掌握不到文本的知識。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國務院發布的教育改革文件,還是新課標在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等方面的闡釋,都表明在未來項目式學習是一個發展趨勢。那么避免項目式學習流于形式或變得活動化的要點就是要依托課標和教材圍繞教材、課標和學生生活實際來進行項目的設計。在確定項目主題時關注單元導語中該單元的學習主題和學習要求,比如《老山界》所在單元的學習主題是“家國情懷”,該單元的學習要求是“體會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懷?!盵7]課標提出“在落實學段要求的過程中要注意體會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風范,體認英雄模范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優秀品質,培育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情懷”。[8]而初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成型的關鍵時期,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應該教學生如何做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綜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結合《老山界》的文本內容,將《老山界》的項目化學習主題確定為“長征故事我來講,長征精神我來贊”。

2.創設情境,提出驅動性問題

《老山界》講述的是紅軍長征中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峰老山界的故事,雖然紅軍長征距離學生的生活時代久遠,但小學時期《飛奪瀘定橋》《七律·長征》等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對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故而不用在了解長征背景方面花費太多時間。此時學習的重點應當是體會紅軍翻越老山界的不易,體會紅軍戰士們不畏艱險的革命意志。因此,將學習情境和驅動性問題設置為:為紀念即將來臨的紅軍長征勝利87周年,學校舉行了 “長征故事我來講,長征精神我來贊”的評選活動,我們班要根據《老山界》這篇文章來講紅軍長征的故事,通過寫小詩來贊揚紅軍的長征精神,你會怎么進行這項活動呢?這樣不僅將學習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還符合教材中單元學習的要求,而且也對項目學習的預期成果有了一定要求。

(二)項目實施階段

1.以問題為導向,設置項目任務

驅動性問題提出之后,可以圍繞驅動性問題細化項目,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促進項目的完成?;谇拔闹刑岢龅尿寗有詥栴},筆者將該學習項目再細化為“重走長征路”“贊揚長征精神”兩個子項目。首先,重走長征路,繪制紅軍翻越老山界的路線圖。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為講好講好長征故事奠定基礎。其次,贊揚長征精神,這一子項目需要在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小詩寫作,不僅可以促進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更能夠激發學生對于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促進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

2.根據學生實際,搭建學習支架

項目式學習倡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習,發揮學生主動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手。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情,為學生搭建學習支架,讓學生在支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效果才更加顯著。對于《老山界》的兩個子項目可以搭建不同的支架。首先,針對“重走長征路”這個子項目,學生可能存在路線繪制不完整的情況,基于此可以提供學習支架——在繪制紅軍翻越老山界的路線圖時,注意時間和空間的轉換,圈點勾畫出表示時間和地點的詞語,之后再進行路線圖的繪制。針對“贊揚長征精神”這個子項目,學生可能不知道贊揚紅軍的哪些精神品質,教師可以提供學習支架“翻越老山界紅軍經歷了哪些困難”,以此來促進學生對紅軍翻越老山界過程中經歷的四種困難的理解,更加明確贊揚的方向,促進學生情感的抒發。

3.創建翻轉課堂,共享學習成果

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項目之后,可以由老師指導,學生參與,在班級內部舉行“長征故事我來講,長征精神我來贊”的翻轉課堂。各個小組派代表進行本組的學習成果展示,不同小組之間互相評價,互相取長補短,進行思想的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三)項目評價與反思階段

1.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多元化評價包括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點評。首先,學生是項目的完成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可以發展學生的交流溝通的能力、發展批判性思維,而且可以讓學生明確自身的長處以及需努力的地方,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明確方向、不斷進步。在學生評價之后,教師要以觀察者的不同視角再進行客觀性、發展性和總結性的評價。

2.反思總結,深化學習效果

通過“長征故事我來講,長征精神我來贊”的項目式學習,學生們對紅軍長征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也對紅軍長征的精神進行贊揚,抒發了自己對于紅軍長征的情感。但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依然會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深化本次項目式的學習效果。

本文從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和新課標提倡的理念出發,結合革命題材作品教學的困境,進行項目式學習的探索。項目式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情境的創設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還能夠促進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努力嘗試探索項目式學習融入語文革命題材教學的路徑,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產生情感共鳴,深化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

19-07/08/content_5407361.htm,2019.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

[3]Kilpatrick W.H. The Project Method: The Use of the Purposeful Act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J].Teachers College Record, no.19(1918):319-335.

[4][美]Sally Berman.多元智能與項目學習—活動設計指導[M].夏惠賢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4.

[5]劉景福,鐘志賢.基于項目的學習(PBL)模式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02,(11):18-22.

[6]夏雪梅.項目化學習的實施:學習素養視角下的中國建構[M].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3-5.

[7]溫儒敏主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40.

[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22:3.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教學探索
“全過程控制”工程項目式教學法在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PLC項目式學習與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淺談
項目式學習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實施項目式學習
網絡信息平臺支持下的PBL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職國際交流與合作背景下的劍橋商務英語教學探索
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民族高校邏輯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數學課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