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的價值、表征及路徑

2023-09-09 10:49陳曉霞何少慶
教育與職業(上) 2023年9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

陳曉霞 何少慶

[摘要]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教育類型,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通過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能夠為構建現代教育體系助力,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基,為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賦能。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主要體現在以數字技術“驅動”專業建設范式變革,以數字資源“武裝”專業人才培養過程?;诖颂岢雎殬I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樹立與教育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教育理念;搭建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建立“虛實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的專業教學體系;加強校內外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構建數字化校企“雙元”育人新模式。

[關鍵詞]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

[作者簡介]陳曉霞(1983- ),女,浙江金華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何少慶(1964- ),男,浙江義烏人,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浙江? 義烏? 322000)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3)17-0056-05

數字化教育已成為全球教育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當今時代,數字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技術應用日益廣泛,數字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范圍和影響,推動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教育類型,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機遇與挑戰。教育部發布的《2022年工作要點》指出要“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明確了教育數字化發展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將教育數字化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教育部發布的《2023年工作要點》再次強調,要“深入實施數字化戰略行動,塑造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新優勢”“加快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打造高等教育教學新形態”??梢?,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

一、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的價值

1.為構建現代教育體系助力。第一,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職業教育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更好地滿足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教育需求;二是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的職業教育需求。就前者而言,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可以將優質教育資源數字化,通過互聯網向廣大農村地區的學生群體進行傳播,使更多青少年學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就后者而言,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可以擴大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覆蓋面,為每個社會成員自主學習、碎片化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均衡全面發展??傊?,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使得學生學習不再受地域、時間、經濟等因素的限制,有利于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平等的教育體系。

第二,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有利于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素質能力能夠充分滿足行業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職業學校提供的社會化培訓能夠幫助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滿足行業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就前者而言,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加強了產教融合,深化了校企合作,重構了專業教學模式,提供了優質教育資源,突出培養與地方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使職業學校畢業生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就后者而言,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將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數字化、網絡化,方便了廣大勞動者學習技能,能夠有力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勞動適齡人口的科學素質。

2.為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對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價值。

第一,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有利于提升專業教育資源質量,實現專業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專業教育是培養各級各類專業人才的教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表現在專業教學方面,是利用數字教學資源、數字工具、數字平臺以及數字化手段組織和實施教學。首先,數字化專業教育資源具有多媒體性。數字化教育資源包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使得教育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直觀,不僅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專業教育資源的數字化,將專業知識和信息的存儲介質從書本轉向服務器、硬盤,再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學生可以在任何計算機終端或智能終端設備上進行瀏覽和學習,從而形成了當今學習者普遍采用的自主學習、碎片化學習的新型學習方式,極大地優化了專業教育資源配置,提高了專業教育質量。

第二,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有利于加強校企協同,提高校企“雙元”育人質量。產業數字化升級與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同頻共振,為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校企聯合構建智慧校園平臺與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學校教育教學數據與企業經營管理數據共享,從而更精準、有效地發現校企雙方在合作育人上的“痛點”,為共同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依據。其次,深化校企數字領域合作。企業針對員工培訓的數字設備、數字資源可以為學校所用,學校和企業還可以共同組建數字化實訓環境、開發數字化虛擬仿真實訓系統,從而實現校企資源的有機結合,培養數字化技術技能人才。

3.為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賦能。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是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內在要求。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能夠增強職業教育支撐服務數字經濟本領,推動實現職業教育與產業的協同發展。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與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深度融合,需要技術技能人才既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也具備良好的數字素養,尤其是運用數字化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區域職業學校、行業和企業人才供需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的可視化促進人崗精準匹配,解決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第一,行業企業動態發布技術技能人才的類型需求、層次需求和能力需求,精準描述職業崗位、工作環境和待遇區間,建立就業崗位信息數據庫,幫助職業學校了解市場需求,做好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工作,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三教”改革;同時也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以及企業的用人要求,增強個人素質和能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第二,職業學校動態發布人才培養與就業信息,建立人才數據庫(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經歷、技能特長、教育背景等方面),對各類人才信息進行認真審核把關,確保信息真實準確;同時及時發布職業教育政策、職業學校辦學特色、專業優勢、科研成果、校企合作需求等信息,為企業招聘選才、尋求合作伙伴等提供可視化數據,幫助企業提高招聘效率,節省招聘時間和成本,降低企業人才交易成本。

二、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的表征

1.以數字技術“驅動”專業建設范式變革。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數字經濟在技術層面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技術。

第一,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職業學校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數字技術對教育生態以及產業生產方式產生的影響。在教育端,數字技術帶來了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師生關系、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變革,促使專業教育活動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在產業端,數字技術改變了生產組織模式、企業管理方式和崗位工作形式,數字素養和數字能力成為求職者的必備素質,促使專業教育融入數字教育的內容。

第二,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加強專業內涵建設。首先,職業學校要加大力度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不符合學校辦學定位的專業,強化專業的行業特色、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走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專精特新”的專業建設之路。其次,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依托智慧校園平臺能夠突破學校內部不同職能部門、教學單位之間的壁壘,實現管理數據、教學數據、學生數據的同步共享,降低跨部門管理和跨專業教學的難度,推動職業教育專業群建設。

2.以數字資源“武裝”專業人才培養過程。第一,數字技術有利于構建“時時可學、處處能學、人人皆學”的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傳統的專業教育模式高度依賴課堂教學,以教師為核心,主要由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聽講。數字化時代,數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一趨勢反映在職業教育領域,表現在智慧教育平臺、網絡課程、學習APP等各類數字資源廣泛使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讓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學校,不僅讓在校學生時時處處能夠接受專業教育,也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第二,數字技術改變傳統課堂形態,讓課堂教學更具個性化、智能化。數字化教學打破了傳統教育時空界限,改變了傳統課堂形態,顛覆了傳統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擴大了學習資源的范圍,有效實現了資源的整合、優化與共享,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加強了師生互動,促進了教育教學全面發展。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和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使得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其次,浩如煙海的網絡資源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素材,彌補了教材內容的不足和局限性。再次,利用信息技術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學。最后,職業學校主動求變,對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數字化改造,打造跨專業共享型實訓基地,助力實踐教學。例如,搭建虛擬仿真技術共享實訓平臺,通過系列虛擬仿真課程資源建設解決各專業群“看不見、進不去、有危險、難再現”的實踐教學難題。

三、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1.樹立與教育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教育理念。第一,樹立主體性理念?,F代教育是一種主體性教育,充分尊重并肯定人的主體價值,高揚人的主體性,重視調動和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致力于使外在的、客體實施的教育轉換成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動活動。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從形式上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有了便利的條件和寬廣的空間,重塑了教與學的關系,進而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實施專業數字化教學,教師應樹立主體性理念,圍繞學生設計教學方案和教學過程,注重引導性、啟發性教學,扮演好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輔助者角色,時刻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作為日常教學的重點任務。

第二,樹立個性化理念。教育數字化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教育要素和教育過程的數據化。伴隨著數字設備、數字工具在教育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不論是專業教育的組織實施,還是教育活動所取得的成效,都能以數據的方式被捕捉、收集和分析。這意味著數字化教育也是個性化教育,因材施教不僅具備了可行性,也具備了充分的現實條件。實施專業數字化教學,教師應樹立個性化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在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實施時關照到學生的個體素質、個性特征等因素,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能力開展教學,注重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和潛能發展。

第三,樹立創新性理念。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便捷化,處理實際問題的簡潔化,是數字化時代人們學習和工作的一大突出特征。不論是在專業教育方面,還是在生產實踐方面,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可以高效地獲取需要的信息,并能夠簡單迅速地發出指令,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數字化時代的勞動者必須具備敏銳的創新意識和較強的創新能力,才能適應數字化工作崗位和數字化環境。職業教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以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環境為著眼點促進課堂的數字化創新,還要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同時,引導學生運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進行學習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搭建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建立“虛實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的專業教學體系。職業學校推進專業轉型升級,重構專業教學體系是重中之重。重構專業教學體系,要點在于重新安排專業教學的實現形式,以及重新設計專業教學的組織方式。數字化視域下,前者需要搭建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后者需要建立“虛實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的專業教學體系。

第一,搭建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我國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地域性特征。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首先需要根據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和專業布局搭建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為此,地方政府、職業學校、行業組織、企業應當加強協同配合,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調集科研院所專家學者、職業學校骨干教師、企業資深技術人員組建數字技術專業人才隊伍,共同開發建設適應當地產業發展,提供充足優質的專業教育資源的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在功能模塊上,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應包含專業課程模塊、專業虛擬仿真實訓模塊、教師教學服務模塊和教學評價模塊等,以滿足區域內職業學校師生的專業教學與學習要求。此外,還應加強對智慧化專業教育服務平臺上數字化教育資源使用情況的監測和評估,根據現實需要及時對平臺資源進行動態更新和優化調整。

第二,建立“虛實結合、線上線下聯動”的專業教學體系。線上虛擬學習與線下實際操作互相結合、互相貫通、互相促進,實現教與學的智能化。在線學習是數字化教學的基本形式。在線學習的優勢在于標準化、固定化的學科知識、技術知識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出來,既能節省教師課堂講授的時間,又能幫助學生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在理論教學環節,教師要利用好在線學習環節,課前引導學生預先學習專業基礎知識;課中著重解答學生課前學習的疑問,剖析專業知識重難點,發起問題討論,或者開展項目式、情境式教學;課后通過班級社群、學習平臺發布作業和復習要點。在實踐教學環節,教師要注重虛實結合?!疤摗笔侵柑摂M現實,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構想性為基本特征的計算機高級人機界面。通過建立大量的虛擬場景和教學模型,學員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各種操作和實際演練,模擬真實情況下的挑戰和應對?!皩崱眲t是指組織學生前往工廠、車間等實地進行實操訓練。通過虛實結合可以實現數字環境與真實情境的互補,提高學生實訓質量。

3.加強校內外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構建數字化校企“雙元”育人新模式。職業教育作為以技術技能為主要內容的實用型教育,在進行專業教育時離不開校企合作育人。

第一,加強校內外數字資源共建共享。首先,校企共建校企合作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精準化、多樣化的校企聯動。平臺一端連接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數字化管理系統,另一端連接企業日常經營數字化管理系統。通過校企合作信息服務平臺所實現的數據透明和數字協同,企業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職業學校的教學情況、教學進度和教學成效;學??梢郧逦鷾蚀_地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和人才儲備情況。其次,依托校企合作信息服務平臺,校企可以克服時空阻隔和管理差異,共同管理教學事務,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實時掌握專業教學的進度,了解每位學生在校學習和企業實訓的表現,進而為共同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數據依據。最后,通過校企合作信息服務平臺自動采集企業崗位人才資格標準、薪資水平、崗位發展及人才現狀等數據,并進行大數據分析,引導學生明確就業方向、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實現高質量就業,從而提升學校社會服務的數字化水平。

第二,構建數字化校企“雙元”育人新模式。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學過程分為專業知識教學和技術技能實訓兩個環節。在專業知識教學環節,借助多媒體設備和云服務,企業技術人員可以遠程觀看課堂教學直播,并與師生互動交流,解答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或者參與課堂教學中的討論,以遠程指導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在技術技能實訓環節,企業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數字設備連通校內的仿真實訓室,參與學生的實操訓練,并實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當學生入企實訓時,企業可以將學生實訓過程以視頻文件的方式上傳至校企合作信息服務平臺。這樣專業教師即使沒有在實訓現場,也能夠在其他時間查看每位學生的實訓表現和實訓成果。

[參考文獻]

[1]劉東風.數字化轉型下高職商貿類專業群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22(32):125-127.

[2]祝士明,張慕文.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動因、價值與路徑[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2(9):3-12.

[3]李詔宇.讓職業教育數字化“翅膀”更有力[N].科技日報,2023-04-07(6).

[4]王佑鎂,李寧宇,王旦,等.新時代新征程我國職教數字化轉型的揚棄與創變[J].中國電化教育,2023(4):57-64.

[5]何靜,曾紹瑋.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動力、邏輯與行動方略[J].教育與職業,2023(5):85-92.

[6]楊潔.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N].中國青年報,2023-02-27(6).

[7]楊成明,周潛,韓錫斌.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驅動邏輯、研究框架與推進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23(2):64-71+91.

[8]楊秋月,李小鳳,顧建軍.職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N].中國教育報,2023-04-25(6).

[9]李陽,潘海生.歐盟數字能力融入職業教育的行動邏輯與改革路向[J].比較教育研究,2022(10):76-85.

[10]朱德全,熊晴.數字化轉型如何重塑職業教育新生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2(4):12-20.

[11]鄒宏秋,許嘉揚.數字化時代職業教育“三教”改革的政策理路與實踐進路[J].中國高教研究,2022(6):103-108.

[12]金晨.職業教育擁抱“數字化”[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03-25(8).

[13]郭璇瑄,陶紅.數字經濟賦能職業教育適應性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65-74.

[14]鄧小華.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理論邏輯與實踐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23(1):48-53.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
法律視野下我國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對策研究
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對汽車服務顧問人才的培養方式
淺談職業學校商務日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分層導學提高解剖生理學復習的有效性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