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社交對線下社交的重構式影響研究
——以當代大學生為例

2023-10-24 04:02趙美辰
西部廣播電視 2023年14期
關鍵詞:線下社交大學生

趙美辰 雷 俐

(作者單位:中國民航大學)

1 重構體現

1.1 話語體系及溝通方式

線上社交與線下社交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二者既相互影響,又相輔相成。線上社交的普及催生了一系列網絡術語,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線下溝通的話語體系。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社交從依托單純的文字、可視化的表情包發展演變為融文字、圖片、語音甚至視頻于一體的綜合溝通方式。由于文字在承載情緒、表達態度等層面能夠傳遞的有效信息相對有限,為改善和豐富人們線上社交體驗,表情包和語音形象化傳播載體應運而生,恰如其分地彌補了這一缺點,并大大提高了線上溝通效率。

反觀線上語言的具體應用情境,不難發現,近些年諸如yyds(永遠的神)、DDDD(懂的都懂)、YYGQ(陰陽怪氣)、U1S1(有一說一)、藍瘦香菇(難受想哭)、芭比Q 了(完了)等一系列網絡詞匯層出不窮。此外,某些特定詞匯在所謂的“?!敝刑N含特殊意義[1]。例如,“一起爬山嗎”出自由秦昊主演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的臺詞,劇中張東升在爬山過程中將岳父岳母推下山,表面好似爬山邀請,實則象征一種死亡邀約。經調查,這些廣泛應用于線上社交語言中的簡寫、縮略、諧音、劇情梗等也悄然融入當代大學生的線下溝通話語體系中,甚至只要提及某一表情包,抑或是網絡熱詞,便可以在同伴間充分表達難以言喻的感受,實現無障礙溝通。綜上所述,網絡用語更新迭代,豐富和發展了面對面社交的可用語言,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線下交流的趣味性和新鮮感,但其確如洪水猛獸般沖擊著以“標準普通話+獨特方言”為主的傳統日常溝通方式。當代大學生群體作為網絡社交的積極參與者以及網絡熱詞的主要創造者與貢獻者,呈現出過分依賴線上社交語言的態勢,其線下口語交際表達能力正日漸退化。

從溝通方式來看,線上溝通具有虛擬性、多元性、自由性、異化性等特點。與線下的面對面情感交流不同,線上溝通是一種以“電子設備+社交軟件”為媒介,虛擬網絡為背景的溝通方式,一定程度上獨立于現實世界。這一異化特征較易導致當代部分大學生在線上溝通過程中漠視甚至回避現實生活,使其暫時喪失道德判斷力,最終造成其線下溝通空間的持續性縮小甚至封閉。

1.2 消費模式與人際關系

在消費模式上,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是重構消費的典型模式。此模式主要依托線上為線下引流、線上線下銷售并行、線下為線上導流這三種思路運行發展,具體體現為線上訂購、線下消費。尤其在校園整體處于封閉管理時期,大學生消費受到一定的空間限制,而通過線上的信息溝通與交流,他們便能較為準確地把握待購商品的基本信息,作出先試后付的網購選擇和預定式的線下消費決策,校園外賣代購則將這一模式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學生通過各種商品的微信代購群了解可供預定的外賣品類和預計送達時間,貨到付款,這樣既能夠保證大學生的資金賬戶安全,亦可提升其購物體驗感和特殊時期的幸福感。由此觀之,O2O 這一新型消費模式通過線上信息的互通重構了單純線下購買的消費模式,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網購虛假營銷的風險,保障了大學生消費群體的合法權益,同時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消費效率。

筆者采取定量研究與定性分析綜合的方式,以中國民航大學大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輻射其他高校,開展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網絡時代,大學生欣然接受并樂于通過多種以社交功能為主的互動平臺廣泛結交朋友,拓展人際關系。與此同時,網絡傳播催生的諸多其他媒體互動平臺如抖音、快手等,購物軟件如淘寶、唯品會、得物等,以及社交媒體平臺如博客、微博等,也為其同社會建立聯系提供了有效途徑。也正因網絡的虛擬性和非實時性,大學生人際交往變得更加輕松和自由。相較而言,在線下社交模式中,大學生人際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到來自諸如權力距離、性別區分等傳統社會觀念的制約。

單純憑借網絡社交結識的朋友大多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較難發展至更深層次的信任及伙伴關系,因此當代大學生社交的主要陣地仍是線下。正如網課上教師難以知悉學生對于重、難點的掌握程度,網友間的溝通也可謂難辨是非真假,唯有“面談”才有可能對對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值得關注的是,網絡社交僅能作為現實社交的補充而存在,其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傳統的依托面對面會話展開交往的方式,有其對于情感維系的獨特作用。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要擁抱時代潮流必先擁抱科技創新,積極探索和參與網絡社交無可厚非,但應時刻保持獨立、冷靜的思考,區分好社交對象,選擇安全、高效、和諧、愉快的社交方式才是明智之舉。

1.3 社交消極化與選擇性

社會交往系統的基本要素包括社會交往的主客體、交往力、交往關系、交往的意識、交往的需要和交情。從社會交往主體的角度來看,線上社交的發展催生了愈來愈多的“沉默主義”者,屏幕前的你我僅需動動手指就能發送消息,口語表達似乎成為抑或即將成為當今社會年輕人面臨的一大難題。作為網生代大學生,其思考的效率甚至已經落后于聊天打字的速度,唾手可得的表情包、網絡用語更是應用自如。當因閱讀及回復諸多網友的消息而占用自身過多時間時,社交體驗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個體有限的心理資源于無形中被消耗。長此以往,大學生對待社交的態度自然而然就會變得愈發消極被動,筆者稱此為主動型消極社交。

移動網絡社交平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遞和分享數量龐大的信息,這種隨時隨地都能分享信息的模式打破了傳統滯后、狹窄的社交模式,也加劇了人們相互之間的社交比較行為。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展完善的關鍵時期,受自我意識的引導和驅使,大學生群體內也出現了以微信朋友圈為代表的諸多社交比較行為。來自倫敦商學院的托馬斯·穆斯維勒教授對社交比較的看法是,從行為組織學的角度來說,所謂社交比較,就是和他人作對比,是人們用來認識并評價自我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社交比較并不是刻意進行的,只要我們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就會自發進行。就其本質而言,社交比較無可厚非,但統計發現,網絡社交中,向上的上行比較遠遠高于向下的下行比較。大學生群體內很容易形成攀比的不良氛圍,如比較身材、學歷、服裝品牌等,若自身所擁有的與所謂的評價標準不匹配,一些大學生就會產生自卑心理,逐漸封閉自我,同外界保持距離,以免受到言語攻擊,由此養成被迫型的消極社交習慣。

基于溝通的社交,必有主客體之分,亦必存主被動之別,雙方的線上社交完全依賴聊天意愿和空閑時間多少,且通常一問一答的溝通模式具有單向性的特征,這種溝通聯系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切斷。因此可以說,網絡社交雖為大學生情感傾訴提供了便捷的途經,但這一途徑缺乏可靠性和穩定性。在互聯網世界中,人和人的相遇大概率是有主題、有場景的,且可以輕松切斷和停止溝通,而線下社交則多發生于具備豐富性、完整性和立體性的關系網絡中,因而從情感傾訴適宜性和選擇性角度來看,線下社交的優越性更明顯。

2 規避重構風險的建議

2.1 平衡式回歸

筆者就校園內部展開的問卷調查和訪談數據顯示,有近90%的學生認為不會從由網絡建立的線上人際關系中發展出親密朋友,與網友大多只是泛泛之交。不難發現,始于現實世界面對面交往的同伴關系大多更加親密,相較于網友,雙方見面機會更多,彼此陪伴時間更長,繼續發展關系的基礎更加深厚,因此更具現實意義。但正因社交媒體的普遍性和選擇性,多數大學生對于線上社交仍有較大的依賴性,并表示網絡社交是一種無須付出多大努力就能同外界建立聯系與維系友誼的便捷方式。同時,由于線上社交存在一定的風險性,網絡社交平臺的主要作用仍在于維持固有的線下相知關系,而非建立新的關系,一定程度上仍是現實世界中人際往來的延續和回歸[2]。

但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將人們連接起來的同時,其單向溝通的特點也是一段網絡社交關系終止的潛在因素,因此由網絡而發展出的社交具有脆弱性。大學生基于網絡而建立的人際關系是相對較弱的連接,這類人際關系基于由共同興趣愛好、心理需求等相關話題而展開的資源交換和信息往來而存在,但其能夠為大學生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情緒價值,已經成為其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不過,調查結果也顯示,大學生對線上虛擬的人際關系的投入遠不如對現實的投入力度大,學生更加注重現實世界中人際交往的質量和氛圍,更愿意維護現實中的人際關系,也使用了更多的交往策略去維護已有的現實的人際關系??偠灾?,大學生應在兼顧自身合理需求和信息安全的同時,平衡線上、線下社交時間,嘗試離開虛擬世界,通過面對面的細節觀察和表情管理,感受線下社交的真實感和共情性,這樣既能豐富大學日常生活體驗,亦可為未來發展積累經驗。

2.2 選擇性包容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性包容意在要求大學生在網絡社交中明確目的、明辨是非、權衡利弊、及時止損。

與傳統的線下社交相比,網絡社交最突出的優點莫過于超越了時空限制。問卷結果顯示,大多數調查對象將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放在網絡社交目的的第一位。大學生通過使用網絡社交媒體,在相對封閉的校園中與校外的家人、朋友進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封閉環境帶來的焦慮。同時,網絡社交媒體可以讓大學生更容易找到同類傾訴群體,增強內心認同感,減輕內心的焦慮與負擔[4]。因此,當社交需求受客觀條件限制時,網絡社交與線下社交都是大學生滿足社交需求的重要途徑。

但是,當大學生將網絡社交當作逃避現實的保護傘時,就要積極轉變認知,盡可能地控制自身網絡社交時間,增加線下社交時間。部分大學生從家鄉到學校所在的城市,面對陌生的環境,會對社會交往產生逃避心理,于是沉迷于網絡社交以彌補現實社交的不足[5]。這類大學生網絡社交時間較長,線下社交機會減少,導致精神空虛,進而更加沉迷于網絡社交,于是陷入惡性循環。此外,受彈性壓力等因素的影響,高考結束后的準大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節奏舒緩化、生活模式舒適化,其反應可能并非欣喜若狂,而是會產生不適應感。另外,高考結束后還造就了一大批“宅”青年,打游戲、群聊、網購無疑成為他們應對不適應感的重要手段,慢慢地其對電子設備和網絡社交的依賴便會增加。進入大學后,陌生的環境、差異化的飲食習慣等眾多因素疊加,使得這種依賴進一步增加。大學生依賴網絡,一方面說明網絡確實有強大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亦暗示了其對現實社交的規避與抗拒。而選擇性包容意在提醒當代大學生切不可將網絡作為逃避現實的工具,謹防網絡社交的誘惑,理性對待自身心理訴求,平衡好線上社交與線下社交。

2.3 辯證化對待

如上所述,線上社交對于線下社交具有重構式的深遠影響,在建構大學生話語體系、溝通方式、消費模式、人際關系、情感心理等諸多方面尤為突出。線上社交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拓展大學生交際圈,但其弊端不容忽視。因此,我們應辯證地對待網絡社交這一方興未艾的交際渠道,盡可能地規避重構風險。

例如,對于一些欠發達地區的老人和孩子而言,他們幾乎沒有線上社交,那么幫助其學習文字、語音輸入,使其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意義重大。相關工作者應以網絡為工具,建立超地域的社交聯系,使欠發達地區的老人和孩子通過與他人溝通認識更廣闊的現實世界;相反,對于網絡“癮君子”,就應理性引導其進行良好的網絡社交,并逐漸回歸正常的線下社交,重拾線下社交帶來的美好與生活的意義。

3 結語

當今時代,網絡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網絡環境也成為大學生社交的重要環境。網絡社交在改變大學生溝通方式、消費模式和人際關系的同時,也對其線下社交產生了重構式影響和沖擊。大學生應科學分析和理性對待這一影響,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養成良好的網絡社交習慣,平衡線上和線下,實現自身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線下社交大學生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COZMINE線下集合店
傳統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是這樣看的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社交距離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大學生之歌
“密室逃生”線下擴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