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罢n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路徑探析

2023-12-20 04:06趙鈺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11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立德樹人的成效是檢驗高校工作的根本標準,全方位推進“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戰略舉措,是構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在當前高校建設“課程思政”的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與專業課融合困難、授課教師能力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等問題,研究以“行政管理學”課程為例,提出了對以上問題的應對策略,即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的有效融合、構建專業教學隊伍、健全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希望能為我國“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行政管理學;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33-0125-04

作者簡介:趙鈺(1997—),女,白族,碩士在讀,武漢理工大學,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

一、研究背景

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提出“課程思政”并在部分上海高校展開實踐,為后續發展“課程思政”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習近平總書記在這一次工作會議上的指示為“課程思政”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再一次提到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為“課程思政”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與保障。

“行政管理學”是公共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研究各級政府部門在執行法定職能及其具體運作過程中的管理活動[2]。我國行政管理學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重建以來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研究的引領方向,目前也已在多個公共管理研究領域中取得了重大進展[3]。行政管理學專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行政管理學的學科性質,系統全面地學習行政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運用專業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來鍛煉我國行政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質,并進一步推進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

“行政管理學”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文章力在探索“課程思政”在公共管理類專業課教學過程的實踐方法,進一步明確新時代高校教育“立德樹人、協同育人”的功能,培養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希望能為高?!罢n程思政”的建設提供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存在的困境

(一)課程有效融合度低

“課程思政”是對高校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補充,以完善課程體系,提升課程質量提升[4]?!罢n程思政”的重點在于“思政”,課程中如果沒有“思政”就會失去方向[5]?!罢n程思政”要求“潤物細無聲”,在細微處達到對思想的教育與啟發。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專業課知識之間的聯系比較強,需要進行系統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專業知識之外還要盡力挖掘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不同學科因其發展歷史、學科背景與知識結構的區別,思政元素融入的方式也不相同,比如理工科類的“課程思政”設計難度更大,更容易出現為了實現“課程思政”而強加思政元素的現象。

“行政管理學”作為一門社科類課程,相對理工科類的專業課程來說蘊含著更豐富的思想政治元素,也正因如此,在進行融合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過于顯性化,反而使教學過程中出現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之間界限模糊的現象,如此一來,不僅難以發揮“課程思政”立德樹人、協同育人的功能,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效應弱

教師在“課程思政”中具有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的作用,是課程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會在無形之中融入教學過程中,因此老師的專業能力與思想政治素養對“課程思政”的效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課程思政”最終的實施質量。目前所使用的專業課教材更多側重于對專業知識的分析,需要教師自己對專業教材進行挖掘,教師在熟悉專業課知識的同時也要能夠將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因此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行政管理學”的專業教師雖然因為學科特點而具備深厚的社會科學知識,但更多依舊專注于學術上的研究,很少會對馬克思理論進行系統專業的學習,將專課程體系中的思政元素篩選出來并與專業課知識進行深度融合仍舊存在一定難度,導致教學內容流于表面,與國家設置“課程思政”的建設目標背道而馳,不利于實現課程思政育人效果。

(三)課程評價體系不健全

“課程思政”最終的實施效果需要有效的評價體系來加以反映,有效的評價體系能夠及時反應課程的效果,使教師能夠及時調整課程內容,真正做到顯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以對“行政管理學”課程的評價為例,首先,現有的評估體系對課程的評估尚不能全面反映課程效果。目前對課程大多從“量”的角度進行評估,例如在“行政管理學”課程中思政元素的占比、課時量的多少、學生的評價高低等等,如果只依據這些顯性的數據來評估課程內容,可能會導致“課程思政”的效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只是為了完成指標而在課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思政元素,并不能對學生形成真正有效的引導。

其次,對課程的效果評價存在困難。對于課程的效果評價需要學生、思政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多方協作,不同的評價主體對課程不同的方面進行評價,具體表現在教案準備、課堂授課、課后反饋等多個動態的環節中進行評價。但由于評價存在一定的主觀性,較難將指標數值化,更難以全面評估課程的效果與質量。

最后,對課程效果的評估存在一定難度。目前對學習成果的驗收方式大多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對學生思想與品德的評估存在一定缺失。例如為了驗收“行政管理學”課程的效果,在課業考試中加入思政題目,要求學生在提交的作業中含有思政元素,這些顯性考核方式只能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卻無法驗收其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成長,造成學生應試學習的現象,還會存在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之間界限不明的問題。

三、“課程思政”的實施途徑

(一)“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的融合

在目前社會多元價值觀的背景下,高校亟須發揮多學科優勢,堅持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形成協同效應[6]?!靶姓芾韺W”課程主要學習的內容有行政職能、行政組織、行政法治和公共危機管理等內容,含有著大量顯性的思政元素,具備建設“課程思政”的良好條件,更容易將專業知識與“課程思政”進行有效融合,部分課程內容與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課程可以結合經典理論、時事政治、案例分析和實地調研等將思政元素進一步融入課程,真正意義上實現專業知識與思政理論的深度融合,使學生在增強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的同時也加深對思政理論的理解,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和方法論提出并解決問題,培養品德與學識兼優的接班人。

通過表1可以發現“行政管理學”的教學內容都有著極為豐富的思政元素,可以將這些思政元素在“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中進一步深化,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堅定學生理想信念,通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和實地調研等不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同時因為“行政管理學”作為社會科學課程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教師應明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界限,以更好地展開教學工作,讓行政管理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在理論層面互相支持,在實踐層面實現互補,真正意義上形成協同效應。

(二)構建專業教學團隊

構建專業的教學團隊,首先要對專業課教師做出要求,強化專業課教師的育人意識,加強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教育素質,提升專業課老師的學習意識,教師要不斷探索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融入與滲透[7]。高校內大多數專業課老師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理論知識,需要讓專業課教師在構建專業知識體系之余也要通過系統學習與培訓熟練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體系。

其次,應該深化思政教育教師在構建“課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讓行政管理學專業教師與思政課教師進行協作與配合,形成知識互補效應,達到提升“課程思政”效果的目的[8],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有效對接。

最后,應圍繞專業課程系統開發教材?!靶姓芾韺W”雖然蘊含大量的思政元素,但要推動兩者的有效融合依舊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更深一度地挖掘,讓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專業課老師,以及教育專業老師和學生等組成教材開發組,在不影響課程知識與邏輯體系的情況下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進行深度結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模式,這也是推進“課程思政”進一步完善的重要內容[9]。

(三)健全教學評價體系

高質量的教學離不開教學評價,課程思政在建設過程中需要一套有效且客觀的評價體系,如此才能明確課程應該達到的目標與效果。

首先便需要拓寬評價機制的廣度。由于思政教育的隱性化要求,很難將學生在思想政治上的成長與收獲歸結于某方面的工作,在課程的學習中,除了專業課的“課程思政”之外還有“思政課程”以及學校開展的各類思政教育活動,這就需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滿足專業化要求的同時也能達到普適化的結果。目前“課程思政”的評價主體主要是學生,但其實應該讓輔導員、專業課教師、思政政治理論教師等從不同的角度參與評價,如此才能全面、具體地反映出“課程思政”的效果,最終將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整合成綜合全面的評價,進一步明確“課程思政”的效果,以便不斷對“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

其次是需要擴展評價機制的深度?!罢n程思政”對學生的影響是循序漸進的,因此,在對課程進行評價時不應只以最終的結果來衡量教學的質量,還要注重進行“課程思政”評價機制的深度,注重對課程進行質的描述。由于情緒和思想的改變難以進行量化,因此需要采用問卷調查、訪談等更多能反應情緒變化的評價方法,全方面收集資料,形成更有針對性的評價結果,更為科學客觀的評價“課程思政”的最終效果。

最后是需要建立健全激勵體系。在建設“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應該將人才培養的效果作為評價的首要標準?,F有的考評制度更多關注教師的學術能力,但如果要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大格局,就要依據多元全面的評價結論最終完善“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實踐,突出“課程思政”在各類成果中的要求,將其效果與專業課教師的績效掛鉤,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的支持力度。

四、結語

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放在教育發展的重要位置,全方位踐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專業課程與思政資源的融合是建設“課程思政”的重要部分,需要根據課程特點探索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方式?!靶姓芾韺W”作為公共管理類的核心課程,在建設“課程思政”的過程中因為學科性質更易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因此,更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教學團隊的協同合作,建立健全教學評價體系,為我國“課程思政”的推廣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作出進一步的研究與論證,構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夏書章. 行政管理學[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3] 高小平. 當今行政管理學研究的記識與管見——謹以本文紀念中國政治學會成立40周年[J]. 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20,22(05):3-12.

[4] 張鯤. 高?!罢n程思政”的時代命題與建設路向[J].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2):162-166.

[5] 李國娟. 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節[J]. 中國高等教育,2017(Z3):28-29.

[6] 張大良. 課程思政: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J]. 中國高教研究,2021(01):5-9.

[7] 鞏茹敏,林鐵松. 課程思政: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態[J]. 教學與研究,2019(06):45-51.

[8] 劉佳. 第四代評價理論視閾下高校教學評價制度的反思與重建[J]. 教育發展研究,2015,35(17):56-61.

[9] 陸道坤. 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 思想理論教育,2018(03):64-69.

(薦稿人:白鑫,洛陽師范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