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山西村政建設中的教育績效及當代啟示
——基于閻錫山教育思想的考察

2023-12-27 07:48白中陽
關鍵詞:閻錫山山西教育

白中陽,常 浩

(延安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 陜西 延安 716000)

民國時期山西的義務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山西的村政建設是當時全省政治生活和基層建設中的一件大事。近年來對民國時期山西教育的研究已逐漸為學界所關注,一些學者運用社會學和教育學等學科理論,將近代山西教育的研究不斷推向深入。從研究內容來看,主要涉及山西的科學教育以及師范教育。梁鈺穎《1912—1937年山西科學教育研究》[1]一文對1912—1937年山西科學教育的情況進行考察,分析了民國山西科學教育的基本面貌和發展特點,并且為當代科學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段彪瑞《民國山西師范教育研究1912—1937》[2]一文分析了山西師范教育自身的發展以及對國家政治、地方政權等方面的影響,通過對民國時期山西師范教育發展歷程的考察,拓展了地方乃至全國師范教育發展史研究及相關研究,彰顯了山西的師范教育特色。然而截至目前,有關民國山西村政建設中教育措施與成效方面的研究分析較少,僅有李金碧的《閻錫山治理下的山西鄉村教育研究》[3]展示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閻錫山作為地方行政長官從義務教育、社會教育以及職業教育三個方面培育國民意識,啟發民智,逐步建立新型社會治理體系的歷史事實。有鑒于此,本文系統考察了民國時期山西村政建設中的教育績效,在對閻錫山推行的教育事業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普通民眾、知識分子和地方官員等群體對山西教育的整體評價,從中汲取經驗,希望能對當前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有所裨益。

一、山西村政建設中教育事業的發展

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曾大力推行村政建設,自1917年至1930年,歷經十余載,山西逐漸成為聞名全國的模范省。在村政建設中,閻錫山特別重視發展鄉村教育。執政山西期間,閻錫山本人反復強調當兵、納稅、受教育是國民的三大義務。[4]140正是這樣的指導思想,促使其通過開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積極推動山西鄉村教育的發展。

(一)學校教育

閻錫山高度重視學校教育。這不僅緣于閻錫山本人從小即接受儒學啟蒙教育,還緣于其青年時代曾留學日本,切身感受到明治維新后的日本通過教育改革實現富國強兵的真實效果。因此,他在治理山西期間特別重視教育,不斷引入日本的教育理念及方法。閻錫山執政山西期間曾要求,山西七歲到十三歲的兒童,不論貧富貴賤,七年內必須要有四年接受基礎教育,父母必須要讓子女接受教育,這是父母對子女的義務,又名“義務教育”。他在《人民須知》中規定:“人民如果不去上學,就要受罰,罰了還得上學,又叫強迫教育?!盵5]1實行義務教育主要分五個步驟進行:一造就師資;二調查學齡兒童;三籌款設學;四勸導入學;五實行強迫。[6]227國民學校教授包括修身、國文、算術、體操、圖畫、手工等課程,四年后即可畢業,學會打算盤、寫信、記賬的本領。稍微有錢的人還可以再上高等小學校,實在窮困的家庭可以自謀生活。[5]3

此外,閻錫山還特別重視道德教育。他提出:“立國根本,首重道德。根本培養,端在倫常。學校教育注重倫常道德,始可養成國民和睦之風,進而擴張愛群之心?!盵7]331所以,在教學內容上,以修身、國文等課程為主。修身課的課本多用儒家的經典名言組成。國文課除了教學生識字外,就是以儒家思想和日本軍國主義為理論基礎,宣傳解釋閻錫山實行的政令政策。學校使用的教材主要是閻錫山指定的儒家經典著作和他所著的《人民須知》《督軍宣言》等。[8]23為了更好地實現義務教育目標,閻錫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注音字母和白話文。注音字母是學習漢字最簡單的辦法,也是當時統一語言、普及普通話的唯一捷徑。因此,閻錫山非常重視在義務教育中推廣注音字母,并最早把注音字母推廣到農村。閻錫山還極力推崇白話文。在當時,全國通用國文教材都使用文言文,只有山西的國文教材用白話文編印。閻錫山認為,白話文與注音字母不僅有利于百姓之間、官民之間的交流,更有利于政令的下達以及民眾對政令的接受。[8]22由于實施了上述措施,1924年全省學齡兒童總數為1 461 842人,已入學的兒童總數為1 056 115人,受義務教育兒童數占學齡兒童總數的72.2%,居全國首位。[9]503

學校教育可以說是民國時期山西教育事業中取得最大成效的部分。閻錫山在義務教育上采取強硬手段,要求所有學齡兒童入學接受教育。在課程方面開設符合學生實際的、實用的內容進行教授;在教學語言上推廣白話文與注音字母;在教材選擇上重視學生道德品質修養,并使用他本人的著作充當教材。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的教育舉措,學生能夠學到知識及謀生的手段,思想道德水平逐漸得到了提升。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村政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國時期山西的義務教育只有四年時間,而一個受教育者從出生到成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閻錫山認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夠擁有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7]294因此,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半靠學校教育,一半要靠家庭教育。[7]525具體而言,重視家庭教育,就是要使人們在社會上遵守規矩。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孝敬父母、兄弟和睦、教訓子女、妯娌一心等。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守禮節、講禮貌,為此,他規定了一些子女在家里應該遵守的規矩。例如孩子上學前和放學回家后,都要向父母行鞠躬禮。此外,針對當時鄉村群居環境及生活壓力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容易出現兄弟妯娌鬧矛盾、不愿意贍養父母,以及年輕人長期依靠家長的惰性心理等問題,閻錫山主張成人結婚后要另立門戶,通過這種做法培養年輕人的獨立精神和贍養父母的責任心。同時,禁止繼母虐待兒女和婆婆虐待媳婦等家庭暴力,如有違反要給予法律制裁。[8]117在待人接物方面,閻錫山還積極提倡尊敬長者、尊重朋友等教育理念。[8]118

實現良好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促進女子教育的發展。在傳統社會中,父親外出勞作,撫養子女大多由母親來完成,因此女性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閻錫山認為,童年時期是孩子最容易聽從母親教導的時期,他們的知識大部分來自于母親的言傳身教,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孩子要有好的學識,母親必須要有好的知識儲備,因此必須先要設立女學,讓女子接受教育,提高女性的整體文化素養。[10]15-16為此,閻錫山十分重視女子教育,甚至一度將女子教育列入“強迫教育”。[10]18例如,他要求學齡女子和男子一樣,必須接受四年的小學教育,以便讓女子能夠承擔起家庭教育方面的責任,即便是社會改良的宣傳工作,也可以讓有能力且受過教育的女子投入其中。[8]25閻錫山尤為注重女子的道德教育,常以《注意倫常道德》等官方文件訓令各縣及直轄女子學校,要求其務必加強對女子倫理道德的培養。在教育內容方面,多以古代賢婦烈女的事跡作為藍本,要求女子做到品性好、職業精、家庭和睦,[11]43并制定了“清白持身,勤儉處家,助夫仁孝,與人和睦”的賢妻標準。[12]22此外,閻錫山還時常到女子學校訓諭,訓諭的重點多是引導女性如何閱讀他的作品并接受他的觀點,期望女性能夠在家庭教育中將他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代際相傳。在上述教育理念的作用下,閻錫山亦主張實行男女同校,但考慮到當時農村封建觀念較重、師資力量不足,只能暫時提倡各地各村聯合設立公立女學。[13]

總體而言,閻錫山在村政建設中提倡的家庭教育主要分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兒童的行為進行約束,讓家中的適齡兒童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另一方面是大力倡導女子教育,加強對女子思想道德方面的規訓,讓母親發揮在家中的引導作用,從小教育好子女。就教育成效而言,閻錫山注重家庭教育、創辦女學等舉措,有其進步的一面。但不容否認的是,他讓女子接受教育的內容中融入了其本人的鄉村治理觀念,這不僅是為了宣傳其自身的統治政策,也是為了方便管理基層民眾,進而鞏固其在山西的統治。

(三)社會教育

除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外,社會教育也是民國山西村政建設中的主要內容。社會教育的核心是民心教育,閻錫山認為教育是“六政三事”的根本,而民心則是教育的根本,只有贏得民心,才能使民智、民財、民力真正為政治統治所用。[10]100在他看來,三十歲以上的人群民心教育最為薄弱,尤其是官吏、士紳。所以,要想改良政治,就必須先讓官紳找到自己內心的良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閻錫山積極采取“洗心自省”的辦法,借此以正官心。與此同時,閻錫山認為人人都有私心,所以民眾必須要“洗心自悟”,因此,他極力要求教育管理機構推行“洗民心”運動。[14]97由此可見,閻錫山開展社會教育的出發點在于凈化基層政治環境與人文環境,從而推動整個鄉村改革運動的良性發展。為此,閻錫山在社會教育改良方面采取了如下幾點具體措施:

首先,建立“自省”“自悟”性質的社會教育機構。1917年3月11日,閻錫山在太原成立“洗心社”,并建成了能容納5 000人的“自省堂”。[15]298“洗心社”和“自省堂”分別被作為省署政府官員的社會教育機構和教育培訓基地?!白允√谩睉覓熘麜鴮懙摹盎谶^自新”四字匾,給人以警示。閻錫山規定每周日為“自省日”,他親自帶領軍、政、學、紳、商、婦女等各級官吏及各界人士數千人,進行集體自省。[16]112每次由專人講述儒家學說,每次講話的內容都刊印成《來復》周刊,大量印刷后下發到各村,令全省人民學習。此外,各縣設立“洗心”分社,由縣知事任社長,并擔任主講。每到演講之日,由專人通知城關紳商、市井商販及學校師生,一起聚集在分社,聽縣知事等人的“洗心”演講,開展自省。[17]105

其次,建立社會教育性質的補習學校。為了搞好社會教育,閻錫山提出各村都要辦一所兩年制的國民教育補習學校,二十五歲以下的文盲可以免費入學進行學習,[18]128-130通常由縣宣講員、區助理員和村長等到各村授課,并發動國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寒暑假到農村授課??紤]到基層民眾的作息習慣與文化素養,學校開課時間通常集中在冬春兩季的農閑時節,主要教授識字和算術等基礎科目。由于國民補習學校教學設施簡單,多數甚至沒有專門的教室,只能在農閑時節把農民集中起來,發放教材后集中開展學習,雖然教學條件簡陋,但農閑時節的集中教學既方便又有效。[19]95此外,開展社會教育的方式還有張貼標語和表演話劇。例如,在當時山西的普通鄉村,多貼有宣傳閻錫山思想的標語,也有學生和官員組成的旅行劇團巡回演出。閻錫山也經常到一些城市和農村發表講話,并且與當地官員和民眾進行深入交流,以便讓民眾接受他的施政理念。[8]27據不完全統計,1918年底到1921年初,閻錫山到各地鄉村的講話達一百多次。在群眾集會上,他多次坦露心扉:“民眾,民眾,快快來聽。見了我面,當知我心。我心無別樣,只是愛民眾!”[20]52不難發現,其在民眾教育方面時刻保持著積極且坦誠的態度。

由此可見,閻錫山推行的社會教育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種是讓官紳在“洗心社”聽專人演講并進行集體自我反省;一種是設立國民補習學校讓民眾免費接受教育。此外,閻錫山自己也經常到各地演講教化民眾,無論是自我反省或與民眾交流都非常重視。其社會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民眾都能接受教育,矯治人心,了解并接受他的思想,進而最終鞏固其在山西的統治。

整體而言,作為當時山西村政建設中的改革之舉,上述三種類型的教育互為補充、互相促進,開展了一場全方位的教育普及運動。學校教育培養了大量人才,可以為社會、為國家做出相應的貢獻;家庭教育有力地促進了家庭和睦與桑梓間的團結;社會教育能夠顯著提高民眾的素質,促進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應該承認,閻錫山對山西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山西鄉村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另一方面是為了鞏固其本人在山西的統治。

二、山西村政建設中的教育績效

閻錫山在村政建設中的各項教育舉措效果如何,他取得的成績抑或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可以通過時人的相關評論來了解。為此,筆者選取了普通民眾、知識分子以及地方官員三類具有代表性的群體,通過查閱他們的一些見聞回憶以及對當時教育事業的評價,可以更加全面客觀地分析當時村政建設中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

(一)普通民眾的反饋:破舊立新

據該時期山西五臺縣東冶鎮石村村民李興杰回憶,辛亥革命后,閻錫山提倡創辦學校,沒有校舍就搬走廟里的神像,把廟當作教室,這自然引起了一些守舊派的反對。當時有歌謠唱道:“初三,十三,二十三,河邊出了個閻錫山。閻錫山,灰拾翻,剃了辮子留了洋,扳了神像立學堂?!盵21]185李興杰指出,石村的學堂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建立的,學校設在關帝廟。李興杰本人回憶,自己是1913年十周歲時上的學,當時的徐校長剪了辮子,但多數老師和學生都還留著辮子,校方在學校曾多次宣傳剪辮,但響應者寥寥無幾。[22]177李興杰本人還曾回憶:“次年春節后的某天,學校里鑼鼓喧天,學生們還有村里的許多人都擁到學堂去看熱鬧,突然大門緊閉,徐校長宣布要剪辮,不剪的不能出去,兩個青年拿著剪子守在大門口?!盵22]178李興杰坦誠地說,自己當時對辮子沒有什么留戀,“但大人們對剪辮的顧慮就是害怕清朝復辟后被殺頭,所以有些大人怕得要命,有哭鬧的,有抵抗的,但最終辮子都被剪了”[22]179。根據李興杰的整體回憶,剪辮子雖有抵抗,但不強烈,以后剪辮的人逐漸增多,到實行“六政三事”的時候,五臺縣人的辮子大都已剪掉了。[22]180

此外,早年有著留日背景的閻錫山在執政山西期間,還曾大力推行“軍國主義教育”理念。據李興杰回憶:“某次民眾到河邊村去聽閻錫山講話,閻主要講軍國主義思想,曾鼓吹:‘當今世界弱肉強食,要是沒有力量,國家就存在不住,所以必須實行軍國主義教育。中國若不實行軍國主義教育,便在世界上站不住腳?!瘍扇暌院?又發給我們每人一本《軍國主義談》和《人民須知》,讓我們到街上去宣傳?!盵22]183由此可見,在推行山西村政建設與教育革新期間,閻錫山雖然積極倡導破舊立新,革除傳統文化的糟粕,倡導在鄉村開展新式教育,但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終雜糅著軍國主義元素。

遍尋史料,普通民眾對閻錫山鄉村教育改革方面的評價較少,只是一些散亂的見聞與回憶。從李興杰的回憶中不難看出,閻錫山推行村政建設、興辦學校教育、提倡剪辮是有一定阻力的,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封建保守勢力的阻撓,但是閻錫山依然堅持破舊立新,將村政建設、教育事業持續推進。然而,也必須承認,在鄉村建設破舊立新期間,閻錫山將“軍國主義教育”思想雜糅到了鄉村教育理念之中,一定程度上愚弄了民眾的認知。普通民眾對閻錫山鄉村教育改革的評價可分為兩方面:一是當時鄉村大部分民眾思想較為保守,封建觀念根深蒂固,閻錫山在村政建設中發展教育有利于破除封建思想;二是閻錫山經常在公開場合宣傳軍國主義思想,于普通民眾而言,盡管將其視為正常的官方“教化”,實際上卻暴露了閻錫山本人鞏固統治的政治目的。

(二)知識分子的評價:成績斐然

知識分子群體對該時期山西教育成效的評價,相較于普通民眾而言,或許更為系統與精準。美國著名教育家孟祿(Paul Monroe)1921年10月曾親赴山西考察,在教育界名流座談會上說:“貴省義務教育方行數年,即有現在的成績,實屬難能可貴?!盵23]此后,孟祿在和督軍閻錫山談話時曾說:“貴省義務教育發達,早已聲聞海外,今日得親至貴省觀光,實感榮幸之至?!盵24]由此可見,孟祿經過實地考察后,認為山西的教育事業辦得還是有諸多可圈點之處的,在當時的政治、經濟等大環境下,能取得如此成效,更是難能可貴。

此外,著名職業教育家黃炎培,在1925年8月于太原參加中華教育改進社第四屆年會之后曾言:“山西自革命以來,從未蒙受全國政治上之不良影響,俾吾人得此一堂討論之清凈地;凡政治教育上一切設施,早已切實有效聞于全國,尤予吾人以其良好之模范?!盵25]170此后,他深入調查了山西鄉村教育的相關舉措及成效,曾表示“山西的義務教育與職業教育已基本普及”[26]420。不難發現,黃炎培在經過系統的調查與考證后,認為在當時社會動蕩的環境下,山西的教育發展并未受到大的影響,并且在教育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再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20世紀20年代曾三次在山西進行實地考察,他曾毫不隱晦地贊譽山西是“中國義務教育的策源地”。[27]145此后,在1925年他還說:“我們不能不佩服山西人民對于義務教育之忠實努力,自從民國七年開始試辦,到現在山西省100學齡兒童中已有70多人在國民小學里做學生了。山西之下的第二個省份只有20%多,可見真正實行義務教育的,算來只有山西一省,中國除山西省外,均無義務教育可言?!盵28]227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山西的小學生人數占全省人口總數的百分比,以及初小女學生占學生總數的百分比均排在全國首位。[29]227可以看出,陶行知在親自調查后,對山西義務教育事業給予高度贊揚,認為山西義務教育取得的成效已處于全國前列。

另外,著名教育家茹春浦在考察山西教育后也曾說:“義務教育在各省均尚未能實行,而山西則辦理大有成績。經調查之各村,均設有初級或高級男女學校。各村學齡兒童入學數最高者至90%以上,最低者亦在60%以上,失學兒童甚少。據該省教育當局報告全省義務教育入學兒童,男平均在85%以上,女40%不足。男女平均在75%以上,有數縣在80%以上?!盵30]不難看出,茹春浦與陶行知不謀而合,在對山西教育開展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數量和入學率進行了細致的統計與分析,并對山西義務教育取得的成績給予贊揚。

其他知識分子對山西鄉村教育取得的成效也多有褒揚之處。梁漱溟認為山西村治在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在禁煙、禁纏足以及普及教育等方面成效顯著。時任民國教育部普教司司長、義務教育專家袁希濤也曾評論:“非晉省政教修明,勵精圖治,不能有此成效也?!盵31]329旅歐歸國博士王正廷在上海演講時也曾對閻錫山本人給予很高的贊譽:“中國如有十個張謇、閻錫山,民國建設事業必定大有發展,現狀亦決不至如斯?!盵32]由此可見,知識分子群體對閻錫山在山西推行的教育改革整體上還是較為認可的。

總體而言,上述知識分子大多對山西教育進行了實地考察,從他們的評論中不難發現,多數知識分子對閻錫山于山西興辦教育事業持贊揚的態度。在社會動蕩、軍閥混戰的年代,山西的義務教育水平、辦學規模能夠在全國獨領風騷實屬不易,并且該時期山西的教育改良還對全國其他省份的教育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上述知識分子也渴望改變舊中國,而教育便是改變人們思想、開啟民智的必要路徑,這或許正是知識分子認可山西教育事業改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地方官員的回應:飽含軍國主義色彩的教育

地方官員作為山西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與執行者,或可從另一視角揭示該時期山西教育發展的真實面貌。根據時任閻錫山下屬的李冠洋回憶,閻錫山在民國初年的施政理念是以“國民政治”為核心的,分為民德、民智、民財三大部分。其中,以信、實、進取、愛群為民德四要,以推廣國民教育及人才教育、職業教育等舉措為培養民智之舉,以興辦實業、造福鄉梓為改善民財之措。[16]22以閻錫山倡導的“國民教育”為例,他本人把教育精神傾注在“國民”的“國”字上,彰顯自己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與操控者,致使民眾接受教育的過程與方式皆受他的絕對支配。

在“國民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閻錫山還試圖在山西推行軍國主義教育,核心思想即是“武人當權”“軍事統治”。對此,根據時任正中通訊社社長、第二戰區司令部通訊處主任的杜彥興回憶,自1926年起,他曾住在閻錫山創辦的進山中學,該校在山西省督軍署的東側,閻錫山自任該校的校長。閻錫山時常在處理軍政事務的閑暇之余到學校里散步,不時會在禮堂召集全校師生訓話。杜彥興回憶某次閻錫山于公開場合大談“軍國主義教育”曾言:“在日本的大都市中,白天街上很少見人,大都是在上班和上學,有時街上看到少數人行走,也等于是在小跑,說明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緊張。學生都受軍國主義教育,重紀律,守法規。富國強民,非走此道不可?!盵22]174不難發現,閻錫山是把日本軍國主義思想作為圭臬向學生傳授的,這是閻錫山本人一生與日本親近的思想基礎。[22]174-175

由此可見,上述兩位政府官員對閻錫山的評價都涉及了閻錫山所鼓吹的“軍國主義”思想,這緣于閻錫山在日本留學時曾深受軍國主義思想的浸染,并且逐漸成為該思想的追隨者。歸國后,閻錫山進入軍界與政界,不斷將軍國主義思想融入其軍政理念之中,并逐漸將抽象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閻錫山在山西各地建立“養鄉保衛團”和“護鄉軍”,這正是軍國主義征兵制度的變相實施。而且,閻錫山執政山西三十多年來一貫強調“當兵、納稅、受教育為人民的三大義務”。[4]抗戰后期他推行的“兵農合一”政策,仍是他早年軍國主義思想的延續。所以說,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理念,即是閻錫山教育活動開展的中心思想。[22]59-60不難發現,閻錫山試圖以軍國主義思想為指導,渴望把山西建成他本人的獨立王國,并且完全控制山西民眾。

整體而言,通過分析普通民眾、知識分子和地方官員三類群體對山西教育事業的評價,可知閻錫山在山西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積極創辦各類學校,各界評價多以正面為主。從普通民眾的輿論中可以看出閻錫山本人在移風易俗和推行鄉村教育方面是有一定決心與魄力的。從知識分子角度而言,不少教育及文化人士在山西實地考察后,親眼目睹了該時期山西教育的發展面貌,普遍認為山西教育事業的發展在當時確有可圈點之處。而從地方官員的評價中可看出閻錫山崇尚日本的軍國主義,而且閻錫山本人也一直在積極宣傳并希望大眾能夠接受這種思想。事實上,在各種社會思潮涌動的舊中國,每一種建設方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無論閻錫山本人的出發點為何,一系列的教育舉措客觀上確實推動了山西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閻錫山推行的教育舉措對當代鄉村教育的啟示

三農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33]295農村要想發展,教育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民通過接受教育,各方面素質得到了提升,可以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民國時期山西的村政建設是當時政界及教育界的一件大事,盡管閻錫山推行的一系列教育舉措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其成效和經驗亦可為我國當前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一)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力度

無論任何時期,要想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棟梁之才,國家必須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首先,充足的教育經費是保障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閻錫山在村政建設中為保障學校教育,專門設置了一筆整頓教育的專項資金,而且明確規定不可因其他需要挪用這筆教育專用款項。不僅如此,在1918年到1920年用在教育方面的這筆專項經費還增加了418 924元。[34]2

表1 1918—1920年山西省全年教育經費支出占省財政總支出的比例

1918年到1920年三年間,山西省的教育經費支出占全省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均高達38%及以上。例如,閻錫山為了把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辦成一所模范學校,每年投入2.3萬大洋作為該學校的教育經費;學校不收學費、飯費和講義費,并且每年給學生發一套校服,通過這些優惠政策吸引生源。[35]202同時,為了解決義務教育師資短缺的問題,閻錫山在原有師范學校的基礎上,擴建或新建師范學校,并撥公款為農村教育培養師資力量。例如,1919年山西省建成六所省立師范學校和四所女子師范學校,并且在太原組建了山西外國語言學校,在全國各地招聘二百余名高等小學畢業生,學制九年,開設英語、法語、德語,畢業后都被選送到西歐各國留學深造。[17]110

透過上述史實反思當下,當前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但存在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城鄉一體化發展,在發展城市教育的同時還應把教育資源向鄉村傾斜,加大對農村的教育經費以及師資的投入。在教育經費方面,建立、健全農村教育經費保障體制,制定科學的城鄉教育資源分配機制,由省級政府統籌規劃,各級政府合力分擔教育經費。在師資力量方面,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到鄉村任教,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縮小城鄉教師福利待遇方面的差別。在師資培訓方面,加強農村教師的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學習,使其專業水準不斷提升。在政府的主導下,城鄉教師可以經常進行業務能力方面的交流與學習,城鄉教師的交流與互動可以有力推動鄉村教育的振興。

(二)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當前我國很多家庭不太重視家庭教育,不少家庭中的父母因為工作等原因缺少與孩子的交流,忽視了對孩子家庭倫理道德方面的引導。民國時期,閻錫山在鄉村教育方面讓各家各戶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積極引導民眾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過程中尤其重視對兒童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事實上,閻錫山倡導的家庭教育措施與理念中,有很多值得當下家庭教育思考與借鑒的地方。

例如,閻錫山在禮儀規范、人格發展等方面均作出了規定。在禮儀規范方面,家長要時刻引導孩子不準說臟話;孩子玩耍的時候多讓其玩一些有益于心智成長的玩具;在行為上引導孩子養成拾金不昧、物歸原主的良好品質。[7]424在懂禮貌方面,閻錫山主張,家長應積極引導孩子從小養成尊敬師長、禮待親朋的良好禮儀。在人格發展方面,父母要培育孩子誠信為本、真誠待人的良好品質,同時還要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擇友標準,如果發現孩子與品行不端的人來往,應立即制止。[7]424-425此外,父母還可以把家中的各種生活日常制定成家規、家法,所有人都要身體力行,以便于良好習慣的養成。整體而言,透過閻錫山的家庭教育理念不難發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父母注重家風建設時,子女也會從中受益。

事實上,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互相促進、共同培養下,廣大青少年一定能夠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時下很多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并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認為教育孩子是教師的責任,孩子品行、成績不好都是教師的過錯,這種觀念是極為錯誤的。實際上,父母更要及時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與教師多交流、多溝通。每個家長都應該注重家庭教育,使自己的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與品格。對于鄉村建設而言,家庭教育有利于鄉風和諧。因此,國家應當重視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擺在同樣重要的位置;教育部門應增加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將家庭教育的落實、督導納入考核范疇;各地也可以通過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分享會等形式促進家庭教育的發展。

(三)地方領導要有辦學的熱情

民國時期山西教育事業取得較大的成效,離不開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對鄉村教育問題的重視。當政府官員對鄉村教育事業充滿熱情,那么無論是教育資源還是政策支持都會向好的方向轉變。如果地方領導目光短淺,只注重經濟發展或是當前的發展,并不考慮長遠的利益,對教育事業態度冷漠,那么教育效果也必將大打折扣。透過相關數據可知,閻錫山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例如,他在定襄創辦了川至中學、實生活小學,在太原創辦了進山中學、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36]486這些學校培養出很多人才。此外,為了保障教育政策的落實,《山西省義務教育規程》中曾明確規定:“各縣知事暨辦學人員奉行不力,經省督學查明或由行政長官查出者,得呈請省長按失學條例從嚴懲辦;縣知事辦理義務教育有卓著成效者,由教育長官呈請省長,按照知事興學條例,分別酌獎其地方辦理學務人員;各區長、村長中,有尤為教育出力卓有成效者,得由縣知事或省視學呈請教育長官,按地方興學人員考成條例,分別獎勵?!盵37]2-3由此可見,督促地方官員重視教育事業是極為重要的,這不僅能夠提高教育政策執行的效率,更能夠在獎罰分明的制度體系下提高教育政策執行者的辦學熱情。

基于上述史實,可通過如下三個方面提高地方主政者發展鄉村教育的熱情:首先,可通過將地方領導的教育績效納入考核、與獎金掛鉤等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辦學積極性。其次,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各級領導干部隊伍的教育思想建設與引導,培養他們樹立教育興國、教育強國的執政理念與意識,提高他們發展人民教育的覺悟與擔當。再次,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要加強對負責教育工作的官員的監督,杜絕不作為、亂作為現象的發生,增強教育施政者發展鄉村教育的自主性與自覺性。

四、結論

整體而言,民國時期山西的村政建設是可圈可點的,該時期閻錫山大力推行村政建設,在教育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績,在社會改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通過創辦各級各類學校不僅促進了鄉村教育的進步,更讓山西義務教育在全國獨樹一幟。其次,以家庭為單位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兒童從小養成好的品行,為整個鄉村風氣的改良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再者,通過宣傳、演講、報刊等形式的社會教育,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提高了國民的素質,使山西逐漸融入了現代教育的潮流。閻錫山主政山西期間,山西的教育引起了全國的關注,尤其是知識分子,紛紛來到山西進行考察學習,有的軍閥也向閻錫山學習,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發展教育,這是山西教育史上輝煌的一頁。盡管閻錫山興辦教育有其私心,但其發展教育的力度與超前的教育理念在當時難能可貴。時下我國的農村教育形勢依然嚴峻,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政府投資規模不夠,辦學條件艱苦落后;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教學水平不高;留守兒童數量增多,家庭教育殘缺不全,家長督管力度不夠,管理學生的難度變大;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觀念落后,等等。對此,以史為鑒,參照民國時期閻錫山在山西鄉村教育中采取的諸多舉措與教育理念,或可為當下我國教育問題的解決提供相應的思路。

猜你喜歡
閻錫山山西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我在山西等你
題解教育『三問』
山西老陳醋保護有法可依
閻錫山接收日偽企業后的經營策略
山西:抓緊抓實春耕生產
山西嘆五更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閻錫山與西安事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