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綜述
——基于2010—2022年CNKI數據分析

2023-12-27 07:40滕金嵐
關鍵詞:服務體系社區家長

徐 東,李 靜,滕金嵐

(1.西華師范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2.西華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從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頒布到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預示著提高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質量不再只是家庭內部的事情,更是需要國家、社會的參與,共同肩負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重大責任。所以,研究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指的是為了實現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功能而必須具備的各種基本要素,根據一定的結構而組成的系統,其中還包括了與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的有機整體。[1]到目前為止,我國只有一篇關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研究綜述,黃丹以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現狀為出發點,指出當前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中存在三個問題,即為誰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誰來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以及如何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最后,該文提出了應深入基層,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為契機,探索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服務模式,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員的專業化隊伍建設。[2]經過梳理相關文獻,本文基于已有研究,運用文獻法從2010—2022年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的概況、研究的內容、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來研究的趨勢等四個維度進行評述。

一、十三年來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的概況

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以“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為主題進行檢索,以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為跨度,共檢索到相關文獻176篇。

(一)研究總體趨勢

對相關文獻進行計量分析與數據總結,發現從總體數量上看,相關的研究較少,得到有關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相關文獻年度統計數量(圖1)。由圖1可知,2010—2022年,我國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研究整體上呈上升趨勢,這表明國內學界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相關研究的重視程度在逐漸加強。其中,2010—2020年,研究數量漲幅較小,而2021—2022年,研究數量猛增。通過對文獻的二次整理與分析,加上對2021—2022年有關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文獻的梳理,從相關研究集中的時間段來看,發現研究數量漲幅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

圖1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發文趨勢圖

在此基礎上,對檢索到的文獻進行歸納整理,剔除會議、重復文獻等相關度較低文獻,最終獲得101篇期刊文獻和碩士論文。

(二)文獻主題分析

分析我國2010—2022年有關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101篇文章,發現其研究主題分散在多個方面。為了對2010—2022年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文獻主題有更清晰的認識,本文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相關文獻進行了分類統計,將其主題分為內涵認識、政府職能、社區協同、指導服務隊伍、家長學校、改進策略等方面。

二、十三年來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的內容分析

結合此前在CNKI數據庫的檢索情況,對上述101篇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發現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認識、家庭教育指導政策、現狀問題及構建策略四個方面。

(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內涵研究

目前學界還未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進行統一定義。高書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定義為: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展開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理論學習、方法指導和資源服務的整體系統,它是家校協同育人重要的組織機構和實施載體。[3]邊玉芳等人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定義為:由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所必需的基本要素組成的系統,既包括了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主體、服務模式等實體要素,也包括了管理運行機制、保障機制等使這些要素協調、高效運轉的關鍵機制。[1]祁占勇等人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支持體系供給定義為: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為了滿足家庭發展的需求,政府、學校和社區等主體在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支持體系的發展上提供理念、制度和人財物保障的同時,將家庭作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對象的核心,并為其提供機會、過程和結果評價。[4]

總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更多地涉及國家、政府、家長、學校、社會等多個主體?;诖?本文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定義為:由多方主體構成的、以幫助家長提升教育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的系統之體系。

(二)中國家庭教育指導政策變遷的相關研究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從2010年開始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或頒布相關法律,承擔起自上而下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主要責任。對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政策的變遷進行整理,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在不同時期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過去與未來,推動構建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2010年2月,為提高全國家庭教育總體水平,促進兒童全面發展,我國首份家庭教育指導性文件《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發布。胡杰認為,要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構建政府主導、第三方部門參與的社區化家長服務模式。[5]462011年《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1—2015 年)》中提出,要進一步指導和推進家庭教育,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協作的教育網絡。[6]為了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建立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融合的現代教育體系,2015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建議出臺國家層面的家庭教育綱領性文件,建立好信息平臺,將大眾傳媒尤其是互聯網作為家庭教育指導的重要渠道,并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社會組織和市場化培訓機構的作用。[7]近幾年來,尤其是《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建設日益受到重視。王金素等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模型的構建進行了探究,提出該體系上層屬于頂層設計,即科學、規范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不同類別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中層則包括政府、社區、中小學、幼兒園以及社會組織,底層則指有不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對象。[8]歐陽前春等對幼兒家長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指出要將整個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看成一個以家長為主體,政府、社區、高校、幼兒園為關聯性關系和環境的教育生態系統。[9]冉潔瑩等人提出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要建構“基地+學校+社區+網絡”四域并舉的立體格局,實現指導服務全覆蓋。[10]

表1 2010—2022年中國家庭教育指導政策的變遷

(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現狀研究

在已有的研究中,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現狀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當前,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包括政府、社區、家庭、家長學校四個方面。

第一,政府職能發揮不足,政策落實不到位。邊玉芳等指出我國不同區域在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時,存在政府主導作用不突出、牽頭部門行政權力不足、不同部門工作相對獨立分散等問題。[11]李艷敏等認為由于各地政府尚未普遍開設獨立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部門,各省市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時,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政策基礎,致使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進展緩慢。[12]我國早在2010年全國婦聯、教育部等部門頒布了《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文件指出: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推動,由各級婦聯和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文明辦統籌各部門的力量,積極推進“校、家、社”的教育工作,構建“校、家、社”之“三結合”的教育網絡。[13]但近十年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進程緩慢,存在諸多問題,我國雖然一直采用多部門協同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但家庭教育仍主要由婦聯主管,而婦聯的出發點和功能都不足以滿足家庭教育的發展需求。[5]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導實際工作的開展中,容易存在各部門職責劃分不清晰、監督管理運行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

第二,社區間的協同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在指導服務體系中,學校和社區各自承擔著不同的主體職責,學校的主要職責是為家長提供基本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而社區主要負責提供分類指導與追蹤指導,[14]社區作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獨特的優勢。2016年全國婦聯聯合教育部等印發的《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依托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建立家庭指導服務體系,以家庭指導服務為導向,引導家長依法履行家庭指導責任,進一步加強家庭指導服務的專業度,構建完善的家庭指導服務網絡,健全工作機制?!盵15]隨著新時期各項教育政策的落地,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然而,當前我國大多數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模式的實際情況與理想中的范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且我國還沒有制訂出社區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工作細則或暫行規定,這就導致了社區在開展相關工作的時候,缺乏政策的引導和保障,從而暴露出了非專業性、低實效性等問題。[5]

第三,指導服務隊伍專業能力有待提升。教師是教學工作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最能直觀地感受到其家庭教育的不當之處,[16]因此學校教師也理應作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主要人員之一。但在實際的教育工作開展中,部分教師由于工作任務的壓力,無心給予家長太多的指導,自身意識和觀念還有待加強。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與施行,家庭教育指導師這一新興職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家庭教育與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生態學、人類學等多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對相關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17]并且當前我國缺乏專業的家庭教育有關從業人員的培訓機構,相關從業人員的資格準入制度有待完善,只有少數高校開設了家庭教育相關專業,大部分高校還未普遍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納入到專業課程中。在實際的指導服務內容中,家長所接受的指導與所期望的指導常常相悖。

第四,家長學校建設不夠完備。家長學校是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主要平臺,《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十條明確規定:“中小學校、幼兒園可以通過建立家長學校等方式,以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特點為依據,定期組織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并及時聯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加?!盵11]但我國目前家長學校的資源建設不夠完備,運行機制不夠順暢,活動形式不夠豐富,主要存在家長學校建設不完善、家長學校管理不周、校領導與教師無管理學生家長的經驗等問題。[18]許珊珊等提出我國的家長學校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基于學校的家長學校、基于網絡的家長學校和基于社區的家長學校,三者主要存在家長參與率不高、教育內容參差不齊以及活動形式與手段比較單一等問題。[19]

在新時代建立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一項極為復雜而又浩大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在現實困境中找到更深層次的原因,才能加快構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步伐?;诖?筆者分別從政府、社區、指導服務隊伍、家長學校四個方面就現狀進一步分析其原因。其一,國家法律體系建立不夠完善。我國雖已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但相關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尚不健全。另外,對教育指導資金的投入也不夠充分,資金的來源和數額也沒有明確的政策和法律規定。[20]19監督管理與評估機制不夠完善,目前我國家庭教育有關政策法律缺乏對家庭教育相關工作監督評估的明確規定。其二,未充分利用社區已有資源。社區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其所包含的地域、規模設施與資源是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其他組織與機構不能相比的,要充分利用社區已有資源,協同多方力量開展活動,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其三,指導服務隊伍自身意識和觀念還有待加強,工作認同感不高,相關從業人員能力欠缺,專業培訓仍需加強。如對職前培訓、在職培訓的加強。在實際指導中,未深入了解家長的真實需求,指導流于形式化,缺乏對家庭教育指導的持續跟進,且對指導人員相關評價考核機制也不夠完善。其四,家長學校的運行機制不夠順暢,未形成校內、校外積極聯動,管理目標也不夠清晰,長期總目標和階段計劃未作好明確規劃,且家長學校的活動形式單一(多以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訪活動為主)。

(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改進策略研究

研究者從政府、社區、指導服務隊伍、家長學校四方面探討改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策略。從政府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各地方政府應健全當地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相關的法律,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基本的監測評估制度。從社區角度出發,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發揮社區優勢,鞠佳雯認為要通過營造社區整體文化環境,培養父母的社區意識,讓父母能夠主動向社區尋求家庭教育指導,積極參與社區開展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21]從指導服務隊伍角度出發,現有的指導服務隊伍多以學校教師、社區志愿者為主,指導質量參差不齊。周廷紅提出高等學校要協助開展家庭教育研究,利用高等學校資源優勢在社區舉辦講座向家長提供專業知識,分享當前家庭教育的發展趨勢,幫助解答家長的疑惑,指導家庭教育機構實踐。[22]從家長學校角度出發,各地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應構建科學運營機制,祁占勇認為,家長學校的高層、中層和基層部門要內外結合,加強家長學校與校外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合作,善于學習其他院校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經驗。[5]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讓千千萬萬的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盵23]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與施行,表明傳統“家事”已上升為重要“國事”,該法第六條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指導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11]目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實現“家、校、社會”協同育人的最大短板?!吨袊逃F代化2035》強調,加強對家長的教育指導服務,構建學校和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街道、社會、鎮村、家庭協同育人格局。[24]

三、目前關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的不足

現有的研究主要是從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內涵、現狀及構建策略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其中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策略的研究較為深入。由此可知,相關的實踐工作者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為了進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者還對現有問題進行了分析,探尋了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質量的策略??傮w而言,已有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研究方法較單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家庭教育政策不斷完善,家庭教育內容不斷擴充,家庭教育在教育領域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同時學界已經開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作為專門的課題進行研究,但相關研究文獻不夠多,已有文獻中僅有邊玉芳、高書國等人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楊素萍等人基于已有研究提到的家庭教育指導的維度,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廣西14個市1 000名家長進行了調查,發現了廣西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存在的一系列問題。[25]倪曉等人采用自編調查問卷對常德市3 840名幼兒家長進行調查,發現目前的家庭教育指導雖然基本滿足幼兒家長的需求,但在指導途徑、內容、專業性等方面需要不斷改進。[26]歐陽前春等人為了調查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對象類型、指導內容、指導形式和指導服務隊伍四方面的現狀,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分別對幼兒家長和各機構負責人進行了調查。[27]但除了對現狀的調查多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以外,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已有文獻結合自身經驗進行研究,研究方法的運用缺乏多樣性。

(二)研究內容不夠豐富

《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詳細制定了對特殊兒童的家庭和特殊家庭的指導內容,但已有研究大多數是以普通家庭為研究對象,鮮有從特殊兒童的家庭和特殊家庭的角度進行研究。僅有三位研究者對我國特殊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進行了研究。李茵對軍人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現狀進行調查,結合軍人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需求,以符號互動理論、社會支持理論與需求分類理論為依據,針對已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對策。[28]16凌巧提出隨著我國離婚率的逐年上升,單親家庭的數量也與日俱增,單親初中生在學業、心理、行為等方面的發展都存在著更高的風險性,亟需為單親初中生家庭開發社會支持性系統。[29]7孫紅等人關注到了自閉癥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現狀,發現自閉癥家庭存在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支出多、家長精神壓力大等問題,指出為改進自閉癥兒童家庭教育需提供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及經濟方面的政策支持等。[30]因此,未來需豐富研究內容,從不同角度探討不同類別的家庭的指導服務體系研究還有待增強。

(三)研究主體合力不足

目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通過梳理已有文獻發現,研究主體以教育部專家、高校師生、中國婦女報社研究員為主,研究機構較為單一。其中有14篇來自中國婦女報(13.9%),有52篇來自高校師生(51.5%),而一線教師作為指導服務隊伍的主體,在教學、研究基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卻尚沒有參與相關研究,由此可見,一線教師的主動研究意識亟待增強。

(四)缺乏對鄉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關注

在2010—2022年間,大多數文獻都將重點放在了對城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研究上,主要從政府、社區、指導服務隊伍、家長學校四個方面探討了城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現狀,而很少涉及鄉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與城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構建的差異性研究。鄉村家庭教育服務體系不同于城市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說,農村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在實踐中會遇到更大的困難,例如:家長教育觀念,孔靖雯提出農村幼兒家長學歷層次參差不齊,而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將直接影響家長的教育觀念;[31]14家庭教養模式,魏艷玲認為在農村很多家長與子女之間缺少溝通,家長對孩子肯定的語言和態度遠遠少于批評,長此以往,導致家長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需要;[32]家庭教育資源等,高書國等指出以城市為主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與資源,很難滿足農村家庭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需要,也很難解釋剛脫貧家庭所面臨的特殊問題。[3]因此,關于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研究內容仍需進一步挖掘。

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的未來趨勢

目前,在國內關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已有研究中,盡管有一些研究成果較為豐富,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未來研究可以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之上,從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研究數量、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視角四個方面著手。

(一)深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細分領域,增加發文數量

在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這一內容相關的文獻中,從時間點來看,2021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主題詞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文章在2021年開始引起學界較多的關注。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在家庭教育指導的基礎上,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進行細分研究。此外,還要鼓勵相關機構人員或教育工作者積極參與到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中來,壯大研究隊伍,增加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的發文數量。特別是一線教師,對學生家庭的了解最為真實,對家長進行指導也最為直接與方便,所以一線教師作為研究者所搜集到的資料更加準確。這對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針對性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改進策略的可行性有很大幫助,同時還要增強各部分研究主體之間的聯系,提升研究理論的科學性。

(二)拓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內容的廣度與深度,進行全面性與系統性研究

本研究借由全面而系統的分析,進一步了解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現狀。為了拓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未來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進行研究:第一,彌補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中現存的不足之處,已有的文獻中主要從政府、社區、指導服務隊伍、家長學校四個方面闡述了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現狀問題,因此未來研究應向政府如何發揮主導作用、社區如何發揮協同作用、指導服務隊伍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如何完善家長學校的建設等四個方面發展。第二,隨著國家政策的變遷,已有不少研究者以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為研究內容,總結出了新的指導模式,由過去的政府、社區、中小學或幼兒園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指導模式轉變為“政府、社區、中小學及幼兒園、高等學?!薄八奈灰惑w”的指導服務體系,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現代化的不斷加速,未來將更加重視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構建“政府主導,社區協同,高等學校援助,中小學及幼兒園為主陣地,新媒體為路徑”“五位一體”的指導服務體系。

(三)綜合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促使研究方法多元化

對國內不同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進行整理,結果表明,研究者大多選擇了以理論為基礎展開描述研究,只有極少數的研究者開展了實證研究,且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問卷調查法。所以,未來的研究需要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的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將觀察法、問卷法、訪談法、文獻法等方法結合起來,重視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綜合使用各種研究方法來探索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

(四)擴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視野,探索研究視角的跨領域化

目前,我國有關家庭教育的專業理論較少,要尋找合適的理論才能為構建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打下基礎,可以從相關領域尋找理論支撐,如經濟學、心理學等。此外,要深入解讀《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家庭教育促進法》等相關政策文件,把握政策文件精神,提煉家庭教育指導的相關內容,豐富新的研究主題與內容,如單親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精神心理障礙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探索、服刑人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等。未來還應積極關注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建設,《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21—2025年)》提出:“把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確立為今后一個時期家庭教育根本目標?!盵1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鄉村教育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33]鄉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存在很多不足,只有認清城鄉之間的差距,找到問題所在,提出切實可行的策略,才能建立適合鄉村家庭教育發展的服務體系。

對2010—2022年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有關文獻進行梳理,旨在發現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作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還能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發展。雖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研究體系不夠完善、研究內容不夠豐富、研究主體合力不夠;對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不夠重視等。以此為基礎,本文從深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研究內容入手,結合多種研究方法,拓寬研究視野,深入挖掘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價值,展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發展前景。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學者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不斷豐富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研究內容,推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高質量建設。

猜你喜歡
服務體系社區家長
智慧出行,智繪未來——新一代出行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探討
社區大作戰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3D打印社區
我心中的好家長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建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
家長請吃藥Ⅱ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